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内营养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营养状态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伟 王义围 +4 位作者 王淼 王国玉 王璐 赵翠 冯玉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1-755,共5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营养状态及IGF-1、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的影响。方法将老年CHF患者134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研究组在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纠正...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营养状态及IGF-1、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的影响。方法将老年CHF患者134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研究组在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愿饮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炎性指标、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心功能指标、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营养状况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 <0.05),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臀肌围(AMC)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 <0.05);总IGF-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 <0.05),研究组治疗后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及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 <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心功能,降低IGF-1、CRP、IL-6水平,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老年 慢性心衰 营养状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现象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华荣 王淼 +5 位作者 李小彬 李伟 王义围 赵翠 王璐 王兆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MBPS)现象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 Alb/Cr)的关系,明确其对肾脏功能的潜在损害。方法:收集225例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观察组(有晨峰血压的102例)及对照组(无晨峰... 目的:研究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MBPS)现象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 Alb/Cr)的关系,明确其对肾脏功能的潜在损害。方法:收集225例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观察组(有晨峰血压的102例)及对照组(无晨峰血压的123例),均行Um Alb/Cr、血尿素氮(BUN)、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检测,分析两组间Um Alb/Cr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例数比、病程、年龄、血BUN、Cr、HDL-C、LDL-C、TG、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血压晨峰变异幅度显著升高[(△晨峰血压mm Hg:(33.82±8.26)比(14.01±6.15),P=0.01)]。不同性别观察组Um Alb/Cr均高于对照组[mg/mmol:男性(4.92±1.91)比(2.48±1.95),P=0.001,女性(5.49±2.04)比(3.95±2.37),P=0.03]。结论:具有MBPS现象的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较无MBPS现象者更易出现早期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杓型 高血压 晨峰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孔雁 曹俊杰 +3 位作者 王义围 王兆鹏 尹成淑 王淼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758-2761,共4页
目的:探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对心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 目的:探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对心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扩血管及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心功能指标及血清APN、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均显著升高(P <0. 05),无效率显著降低(P <0. 01),且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为高达95. 83%及93. 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 67%及68. 75%(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LVEDd及LVEDs均显著降低,LVEF显著升高,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PN及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苦碟子注射液 磷酸肌酸钠 心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RP、Hcy、β2-MG和UA水平在老年高血压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风险评估价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霍静 姜海军 +3 位作者 李伟 王璐 王国玉 冯玉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酸(U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酸(U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作为单纯高血压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下肢ASO患者150例为高血压合并ASO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踝臂指数(ABI)又将高血压合并ASO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hs-CRP、Hcy、β2-MG和UA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指标与ABI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SO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合并ASO组和单纯高血压组的血清hs-CRP、Hcy、β2-MG和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ASO组的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着ASO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hs-CRP、Hcy、β2-MG和UA水平逐渐升高,轻、中和重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RP、Hcy、β2-MG、UA与ABI均负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Hcy、β2-MG和UA水平升高均是AS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Hs-CRP、Hcy、β2-MG和UA水平的升高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下肢ASO相关,是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外周血管病变风险较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化 闭塞性 高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Β2微球蛋白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提取物对睡眠剥夺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翠 张颖 +4 位作者 王璐 王国玉 陈军 曲忠慧 李伟(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941-1945,共5页
目的:探讨酸枣仁提取物对睡眠剥夺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睡眠剥夺动物模型,建模同时实验组给予酸枣仁提取物,模型组与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酸枣仁提取物对睡眠剥夺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睡眠剥夺动物模型,建模同时实验组给予酸枣仁提取物,模型组与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计算大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采用MMT法评价脾淋巴细胞活性和NK细胞活性。通过旷场实验测定大鼠行为学。测定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采用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2、IL-6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和垂直得分、脾脏指数、胸腺指数、T淋巴细胞活性显著升高;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显著升高,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TNF-α、IL-1β、IL-2和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酸枣仁提取物能够缓解睡眠剥夺引起的焦虑行为,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抑制血清TNF-α、IL-1β、IL-2和IL-6炎症因子释放,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酸枣仁提取物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彭玉娟 谢亚芹 +2 位作者 康大伟 冯翔宇 李秀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和雷米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利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雄性Wistar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曲美他嗪组、雷米普利组、联合用药组...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和雷米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利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雄性Wistar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曲美他嗪组、雷米普利组、联合用药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采用Massion染色法光镜下观察左心室心肌形态结构变化,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中TGF-β1表达情况,RT-PCR测定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TGF-β1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曲美他嗪组、雷米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dp/dtmax明显升高,LVEDP、LVMI、TGF-β1阳性表达和TGF-β1mRNA水平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改变更为显著。光镜下显示,曲美他嗪组、雷米普利组及联合用药组心肌损害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联合用药组改变更为显著。结论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纤维化,其中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曲美他嗪 雷米普利 转化生长因子Β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QCT探索骨质疏松症诊断及分级诊断标准 被引量:23
7
作者 黄敬 王胜林 +4 位作者 赵亮 刘小波 曹振东 任丽杰 崔志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应用QCT检测健康成年人腰椎骨密度 ,探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分级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制造 60 0HQ的CT(单能 ) ,对 12个年龄段 (5年为 1段 ) 5 14名 (男 2 0 6人 ,女3 0 8人 )健康志愿者 (除外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及严重... 目的 应用QCT检测健康成年人腰椎骨密度 ,探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分级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制造 60 0HQ的CT(单能 ) ,对 12个年龄段 (5年为 1段 ) 5 14名 (男 2 0 6人 ,女3 0 8人 )健康志愿者 (除外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及严重腰椎疾病者 ) ,进行L3松质骨BMD检测。结果①峰值骨密度位于 3 0岁年龄段 ,男性 (2 2 7 8± 2 7 0 )mg/cm3;女性 (2 40 9± 2 9 0 )mg/cm3。②峰值骨量过后BMD随增龄而逐渐降低 (P <0 0 1) ,至 45岁年龄段时 ,男女均进入骨量减少期 :女性 5 0岁、男性5 5岁年龄段时BMD均值进入骨质疏松期。③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有二 ,第一 ,BMD测定值比同性别峰值BMD均值降低 2 5SD以上。第二 ,BMD测定值比同性别峰值BMD减少 3 0 %以上可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④首次提出骨质疏松分 4级 (Ⅰ、Ⅱ、Ⅲ、Ⅳ级 )诊断标准及诊断量化表。结论 ①QCT诊断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②骨质疏松分级诊断标准 ,给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科研提供具体客观指标。③诊断量化表能帮助临床医师直接、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T 骨质疏松症 诊断 分级诊断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冯翔宇 李彤 +3 位作者 李秀华 彭玉娟 谢亚芹 康大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6-859,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雷米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雷米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曲美他嗪+雷米普利),每组10只。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观察各组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Caspase-3水平的表达,RT-PCR测定Caspase-3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曲美他嗪组、雷米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左心室舒张末压、心肌凋亡指数明显降低,±dp/dtmax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4±0.01、0.14±0.02和0.08±0.02)vs(0.22±0.02),(0.54±0.02、0.54±0.02和0.32±0.02)vs(0.91±0.02),P<0.01]。结论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雷米普利 心力衰竭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早期循环衰竭保护及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康大伟 于健 +3 位作者 夏嘉鼎 李秀华 朴宗方 赵艳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时观察患者,测定其APACHEⅡ评分,统计其在EICU入住的天数。检测联合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CD4 +/CD8 +分布比例和WBC计数,生化分析血中CRP、HBP、PCT、IL-6、cTnI和TNF-α的含量,同时分析体内微循的变化情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治疗前CRP、HBP、PCT、IL-6、cTnI和TNF-α含量高于治疗后,并且治疗后CD4 +细胞亚群提高、WBC计数降低、体内微循环好转( P <0.05)。此外,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微循环状态、CD4 +细胞亚群提高、WBC计数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好于同期观察组患者( P <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液中炎症因子,减少心肌损伤程度,改善脓毒症患者微循环,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的病情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早期循环衰竭 去甲肾上腺素 磷酸肌酸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干预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心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冯翔宇 赵亮 +1 位作者 冯佩明 李秀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干预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心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和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模型组、曲美他嗪组,每...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干预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心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和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模型组、曲美他嗪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两组大鼠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衰模型,其中曲美他嗪组大鼠给予曲美他嗪10 mg/(kg·d)灌胃4 w。观察各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形态结构;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caspase-3蛋白、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衰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排列紊乱,空泡变性,LVEDP显著升高(P<0.01),±dp/dtmax明显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蛋白及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心衰模型组相比,曲美他嗪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明显改善,LVEDP明显下降(P<0.01),±dp/dtmax显著升高(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蛋白及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美他嗪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细胞凋亡 线粒体 caspese-3蛋白 细胞色素C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辛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谢亚芹 赵娟 +1 位作者 李秀华 冯翔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心力衰竭组、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大鼠。术后假手术组和慢性心力衰竭组给予生理...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心力衰竭组、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大鼠。术后假手术组和慢性心力衰竭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福辛普利组给予福辛普利10 mg/(kg·d)灌胃。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AI);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2(Bcl-2)、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相关X(Bax)蛋白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LVEDP、LVMI、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dp/dtmax、Bcl-2蛋白的表达、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0.01);与慢性心力衰竭组比较,福辛普利组大鼠LVEDP、LVMI、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dp/dtmax、Bcl-2蛋白的表达、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发生了心肌细胞凋亡,福辛普利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及下调Bax及Caspase-3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功能及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辛普利 心力衰竭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中Drp1及Mfn2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婷 李雪 +2 位作者 罗凡 林占东 郭瑞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打破线粒体的分裂融合的动态平衡。文章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中Drp1及Mfn2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组、丁苯酞... 目的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打破线粒体的分裂融合的动态平衡。文章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中Drp1及Mfn2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组、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联合用药组),每组又根据时间分为3、7、14 d的不同亚组,采用Longa-Ze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用药组分别从术前2 h及术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依达拉奉10 m L/kg,丁苯酞注射液0.4 g/kg。脑缺血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相同计量的等渗盐水。分别于第3、7、14天断头取左侧缺血区大脑皮质。采用神经功能学评分进行疗效评价。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检测Drp1及Mfn2的蛋白含量,RT-PCR检测Drp1及Mfn2的mRNA的表达量。结果第3、7、14天,与脑缺血组比较,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用药组评分降低(P<0.05);与联合用药组第3、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6±0.18)、(0.82±0.13)、(0.57±0.10)分]比较,丁苯酞组[(2.02±0.18)、(1.23±0.13)、(0.86±0.10)分]、依达拉奉组[(2.08±0.17)、(1.23±0.13)、(0.85±0.12)分]增加(P<0.05)。在相同时间水平下,与脑缺血组比较,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用药组Drp1蛋白及mRNA表达量减少(P<0.05)。联合用药组Drp1蛋白及mRNA表达量减少(P<0.05)。与依达拉奉组比较,联合用药组Drp1蛋白及mRNA表达量减少(P<0.05);在相同时间水平下与脑缺血组比较,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用药组Mfn2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多(P<0.05)。与丁苯酞组比较,联合用药组Mfn2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多(P<0.05)。与依达拉奉组比较,联合用药组Mfn2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多(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效果强于单独使用,其机制可能与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丁苯酞保护线粒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依达拉奉 丁苯酞注射液 线粒体 Drp1 MF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睡眠剥夺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翠 王淼 +4 位作者 张颖 冯玉梅 曹亚文 蒋海森 李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睡眠剥夺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组织中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治疗睡眠剥夺的机制。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姜黄素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睡眠剥夺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组织中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治疗睡眠剥夺的机制。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姜黄素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建模后,低、中和高剂量姜黄素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5、10及20 mg·kg-1姜黄素,每天1次,共3 d。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旷场实验测定小鼠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6、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姜黄素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停留原平台象限时间延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5),旷场实验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降低(P<0.05),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6、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6、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改善睡眠剥夺小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睡眠剥夺 认知功能 海马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不同时间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症休克容量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康大伟 夏嘉鼎 +2 位作者 于健 李秀华 巨名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569-3572,共4页
目的利用Picco监测仪分析出去甲肾上腺素(NS)治疗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的最佳应用时间。方法回顾研究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2例发病时间<24 h Septic Shock患者,按30 mL/kg补液基础上根据NS应用... 目的利用Picco监测仪分析出去甲肾上腺素(NS)治疗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的最佳应用时间。方法回顾研究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2例发病时间<24 h Septic Shock患者,按30 mL/kg补液基础上根据NS应用时间随机分为3组即:1 h组、2 h组和3 h组,每组14例。通过Picco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为65 mmHg时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排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乳酸(Lac)清除率、NS维持量、尿量(UV)、ICU时间;28 d生存率及与EVLWI、GEDVI、CVP相关性分析。结果与2 h组相比,1 h组HR、ICU时间、NS维持量升高显著(P <0.05),CVP、UV下降显著(P <0.05),CI、GED-VI、SVRI、EVL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h组HR、Lac清除率、EVLWI、GEDVI、CVP、ICU时间升高显著(P <0.01),UV减少显著(P <0.05)。CI、NS维持量、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2、3 h组28 d平均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15.6、25.3、14.9 d,2 h与1、3 h组患者的生存曲线不同(Log RanK P=0.025,P=0.028),1 h与3 h患者的生存曲线相同(Log RanK P=0.66)。EVLWI、CVP、GEDVI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r=-0.52,P=0.035;r=-0.35,P=0.021;r=-0.38,P=0.011)。结论早期补液2 h静注NS可以有效提高Septic Shock患者生存率,这可能与其改善血流动力学过程中避免容量负荷过重有关,其中监测EVLWI可指导液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脓毒症休克 血管外肺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秀华 王欣怡 +2 位作者 谢亚芹 刘宏伟 康大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6-749,共4页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取8只为假手术组,其余37只大鼠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CHF模型,4周后随机取10只大鼠测血流动力学证实造模成功,存...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取8只为假手术组,其余37只大鼠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CHF模型,4周后随机取10只大鼠测血流动力学证实造模成功,存活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CHF 1 d组,CHF 7 d组,CHF 14 d组,每组8只。各组测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左心室心肌组织形态的改变。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T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HF 1 d组、CHF 7 d组和CHF 14 d组CVF和LVMI明显升高(P<0.01),与CHF 1 d组比较,CHF 7 d组和CHF 14 d组CVF和LVMI升高更明显(P<0.01),且CHF 14 d组较CHF7d组升高更显著(P<0.05)。CHF1d组、CHF 7 d组和CHF 14 d组CTGF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各CHF组CTGF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CTGF可能参与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且与CHF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结缔组织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血流动力学 细胞外基质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不同注射方法的临床不良反应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辛红菊 葛永梅 +3 位作者 卢秋玲 杨桂霞 刘晓波 李红艳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279-128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静脉注射与传统人工手推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心律失常病例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微量泵静脉注射后维持泵入,对照组应用传统人工手推静脉注射后再维持泵入,两组... 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静脉注射与传统人工手推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心律失常病例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微量泵静脉注射后维持泵入,对照组应用传统人工手推静脉注射后再维持泵入,两组推注时间均为10 min,剂量150 mg。推注后观察10 min,并于24 h观察记录静脉炎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量泵注射胺碘酮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微量泵静脉注射 人工手推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酒中毒病人记忆和智力与脑电生理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九伶 秦颖洁 楚更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酒中毒 记忆 智力 脑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普利与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细胞色素C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梦云 杨晓欧 +2 位作者 彭玉娟 冯翔宇 李秀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与曲美他嗪单用及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细胞色素C(Cyt-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CHF模型,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雷米普利组、曲美他嗪组和...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与曲美他嗪单用及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细胞色素C(Cyt-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CHF模型,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雷米普利组、曲美他嗪组和联合用药组(雷米普利+曲美他嗪),每组10只。利用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yt-C m RNA含量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细胞Cyt-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AI)、Cyt-C m RNA含量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雷米普利组、曲美他嗪组和联合用药组的肾小管AI[(20.02±1.14)%、(20.10±1.20)%、(14.27±1.40)%vs(40.82±1.31)%]、Cyt-C m RNA表达量(0.54±0.06、0.56±0.05、0.44±0.04 vs 0.89±0.03)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50±0.11、1.58±0.12、0.75±0.06 vs 2.53±0.10),且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雷米普利与曲美他嗪均可抑制肾脏细胞凋亡,有效改善肾脏功能,联合用药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普利 曲美他嗪 心力衰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与福辛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秀华 康大伟 +1 位作者 王莉 谢亚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和福辛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心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影响。方法利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和福辛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心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影响。方法利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福辛普利组、联合用药组(辛伐他汀+福辛普利),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_(max));SP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CTGF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CTGF蛋白表达水平,RT-PCR测定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CTGF 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VEDP、LVMI明显升高,±dp/dt_(max)明显下降,左心室心肌CTGF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福辛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dp/dt_(max)明显升高,LVMI、LVEDP明显下降,左心室心肌CTGF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降,其中联合用药组表达水平最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与福辛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消退心肌肥厚,联合用药对心肌纤维化抑制作用优于单独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结缔组织 心室功能 福辛普利 肥大 左心室 心室复建 RNA 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调节受损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IGF-1、IGFBP-3的水平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兆鹏 李军 +4 位作者 王淼 何杰 刘敏 王义围 周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9-572,共4页
目的:检测糖调节受损(IGR)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等指标,旨在探讨IGF-1、IGFBP-3等指标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龄≥50岁的BPH患者109例... 目的:检测糖调节受损(IGR)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等指标,旨在探讨IGF-1、IGFBP-3等指标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龄≥50岁的BPH患者109例,根据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56例、空腹血糖受损(IFG)组14例及糖耐量减低(IGT)组39例;测量各组人群常规生化指标、前列腺增生指标以及血清IGF-1、IGFBP-3浓度等。结果:3组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IGF-1、IGFBP-3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PV、前列腺特异抗原、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FG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NGT组(P′<0.017)和IGT组(P′<0.017);IGT组2 h血糖、2 h胰岛素高于NGT组(P′<0.017)及IFG组(P′<0.017);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V与FINS呈正相关,与IGF-1、IGFBP-3无关。结论: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是IGR合并BPH患者前列腺增生进展的危险因素,血清IGF-1、IGFBP-3与BPH无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阐明IGF-1、IGFBP-3在BP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良性前列腺增生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