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rhGM-CSF及纳米银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血管化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杨景哲
温海玲
+2 位作者
耿琪瑛
陈凤平
冯欣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70-1574,共5页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和纳米银敷料外用,对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愈合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组。A组(n=30):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n=30):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和纳米银敷料外用,对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愈合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组。A组(n=30):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n=30):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n=30):rh GM-CSF涂抹创面。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病理学改变,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缺血坏死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病理学改变:A、B、C组均在第10天出现明显的血管化;创面愈合率:C组>B组>A组,第14天、第21天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水平:伤后第1天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7,10,14天3组间及第21天A组和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A组第14天达峰值,B组、C组逐渐增大,第10天达峰值,随后下降,且C组下降幅度最明显,第1天A组与B组、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A组与C组之间及第10,14,21天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GM-CSF和纳米银外用,促进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化的形成,并且rh GM-CSF血管化程度优于纳米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银
烫伤创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血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治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景哲
陈凤平
+2 位作者
冯欣姝
温海玲
耿琪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87-2390,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建立深Ⅱ°烫伤模型,分为4组,A组(30只):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30只):纳米银覆盖,C组(30只):rhGM-CSF涂抹,D组(30只)...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建立深Ⅱ°烫伤模型,分为4组,A组(30只):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30只):纳米银覆盖,C组(30只):rhGM-CSF涂抹,D组(30只):rhGM-CSF+纳米银覆盖,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愈合,计算愈合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第10天各组开始愈合,愈合过程A组炎症反应明显,B、C组适中,D组适度;创面愈合率,第10、14、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水平,A组第21天达峰值为(25.76±1.46)pg/mL,B、C、D组第14天达峰值[(29.73±1.58),(38.91±2.38),(43.54±1.28)pg/mL],第4、7、10、14、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水平,各组均在第21天达峰值[(0.72±0.14),(0.93±0.13),(1.18±0.16),(1.50±0.15)ng/mL],第7、10、14、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M-CSF联合纳米银,促进深Ⅱ°烫伤创面愈合,并且优于rhGM-CSF、纳米银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银
VEGF
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深Ⅱ度烫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景哲
陈凤平
+2 位作者
冯欣姝
温海玲
耿琪瑛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三组,每组30只。A组: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rh GM-CSF涂抹创面。伤后第1,4...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三组,每组30只。A组: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rh GM-CSF涂抹创面。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病理学改变,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病理学改变:A、B、C三组均在第10天出现明显的上皮化;EGF水平逐渐上升,A组上升最慢,C组上升最快,第1,4天各组间及第7天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其余各组间及第10,14,21天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A组、B组逐渐上升,C组在第14天达到峰值,第21天下降,第1天,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0,14,21天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GM-CSF可加速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银
烧伤创面
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hGM-CSF及纳米银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血管化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杨景哲
温海玲
耿琪瑛
陈凤平
冯欣姝
机构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70-1574,共5页
基金
河北省2013年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指令性课题(20130024)
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22164)
文摘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和纳米银敷料外用,对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愈合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组。A组(n=30):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n=30):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n=30):rh GM-CSF涂抹创面。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病理学改变,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缺血坏死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病理学改变:A、B、C组均在第10天出现明显的血管化;创面愈合率:C组>B组>A组,第14天、第21天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水平:伤后第1天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7,10,14天3组间及第21天A组和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A组第14天达峰值,B组、C组逐渐增大,第10天达峰值,随后下降,且C组下降幅度最明显,第1天A组与B组、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A组与C组之间及第10,14,21天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GM-CSF和纳米银外用,促进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化的形成,并且rh GM-CSF血管化程度优于纳米银。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银
烫伤创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血坏死因子
Keywords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Nano-silver
Burn wou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分类号
R986 [医药卫生—药品]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治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景哲
陈凤平
冯欣姝
温海玲
耿琪瑛
机构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87-2390,共4页
基金
河北省2013年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指令性课题(编号:20130024)
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2164)
文摘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建立深Ⅱ°烫伤模型,分为4组,A组(30只):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30只):纳米银覆盖,C组(30只):rhGM-CSF涂抹,D组(30只):rhGM-CSF+纳米银覆盖,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愈合,计算愈合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第10天各组开始愈合,愈合过程A组炎症反应明显,B、C组适中,D组适度;创面愈合率,第10、14、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水平,A组第21天达峰值为(25.76±1.46)pg/mL,B、C、D组第14天达峰值[(29.73±1.58),(38.91±2.38),(43.54±1.28)pg/mL],第4、7、10、14、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水平,各组均在第21天达峰值[(0.72±0.14),(0.93±0.13),(1.18±0.16),(1.50±0.15)ng/mL],第7、10、14、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M-CSF联合纳米银,促进深Ⅱ°烫伤创面愈合,并且优于rhGM-CSF、纳米银单独应用。
关键词
烧伤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银
VEGF
EGF
Keywords
Bums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Nanosilver
VEGF
EGF
分类号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深Ⅱ度烫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景哲
陈凤平
冯欣姝
温海玲
耿琪瑛
机构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基金
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22164)
河北省2013年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指令性课题(20130024)
文摘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三组,每组30只。A组: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rh GM-CSF涂抹创面。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病理学改变,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病理学改变:A、B、C三组均在第10天出现明显的上皮化;EGF水平逐渐上升,A组上升最慢,C组上升最快,第1,4天各组间及第7天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其余各组间及第10,14,21天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A组、B组逐渐上升,C组在第14天达到峰值,第21天下降,第1天,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0,14,21天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GM-CSF可加速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银
烧伤创面
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Keywords
Recomh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hctor
Nano silver
Burn wou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rhGM-CSF及纳米银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血管化的影响
杨景哲
温海玲
耿琪瑛
陈凤平
冯欣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治疗作用的影响
杨景哲
陈凤平
冯欣姝
温海玲
耿琪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深Ⅱ度烫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杨景哲
陈凤平
冯欣姝
温海玲
耿琪瑛
《医药导报》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