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血管开通时间对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王文丰 巨名飞 +4 位作者 李春华 丁振江 王虹 孙王乐贤 霍明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6-647,共2页
目的:观察开通时间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急诊PCI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根据开通时间分为2组,早期介入组46例(发病<6 h)、晚期介入组(发病6~12 h ),2组... 目的:观察开通时间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急诊PCI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根据开通时间分为2组,早期介入组46例(发病<6 h)、晚期介入组(发病6~12 h ),2组患者均给予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治疗,在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室重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和心脏功能(LVEF)情况。结果早期介入组和晚期介入组治疗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明显缩小,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缩小程度、LVEF升高程度明显优于晚期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治疗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逆转、心脏功能的改善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降血脂药 比索洛尔 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静脉床旁心脏临时起搏30例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春华 刘永平 +2 位作者 丁振江 王春华 赵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4-244,共1页
关键词 心脏聚停 缓慢型心律失常 经静脉床旁心脏临时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英 刘佟 +5 位作者 刘静怡 赵洁 刘佳梅 史菲 张爱文 丁振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桡动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经桡动脉入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者介入治疗的患者845例,根据是否发生桡动脉急性闭塞,分为桡动脉闭塞组(n=46)和非桡动脉闭塞组...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桡动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经桡动脉入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者介入治疗的患者845例,根据是否发生桡动脉急性闭塞,分为桡动脉闭塞组(n=46)和非桡动脉闭塞组(n=799)。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桡动脉急性闭塞发生率为5.4%(46/845)。桡动脉闭塞组患者的年龄及女性、高血压、糖尿病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桡动脉闭塞组(P均<0.05);桡动脉闭塞组的术后桡动脉置管时间较非桡动脉闭塞组明显延长[41.1(25.5,60.8) h vs 19.9(10.3,26.6) h,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415,95%CI:2.718~7.172,P<0.001)、桡动脉穿刺置管时间> 20 h(OR=3.078,95%CI:2.332~4.064,P<0.001)、糖尿病(OR=2.855,95%CI:1.286~6.336,P=0.010)为桡动脉闭塞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糖尿病患者、穿刺置管时间过长均易造成桡动脉急性闭塞,是发生桡动脉闭塞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 急性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HOTAIR对子宫内膜癌转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明娟 周晓慧 刘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TAIR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20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标本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10例,采用RT-PCR检测lncRNAHOTAIR在正常子宫内...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TAIR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20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标本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10例,采用RT-PCR检测lncRNAHOTAIR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各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HOTAIR-siRNA转染Ishikawa细胞;分别采用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对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相比,lncRNA-HOTAIR在各期子宫内膜癌组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lncRNA-HOTAIR在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组、不典型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HOTAIR-siRNA靶向抑制组的细胞增殖水平、侵袭能力与迁移能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lncRNA-HOTAIR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转移侵袭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癌 lncRNA-HOTAIR SIRNA 迁移与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入院血糖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明慧 卜海伟 +6 位作者 孙王乐贤 张英 赵洁 王文丰 李舒承 张娜 李春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70-97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血糖水平与其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4-01至2015-10期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585例,所有患者均不合并糖尿病。依... 目的:探讨不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血糖水平与其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4-01至2015-10期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585例,所有患者均不合并糖尿病。依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入院血糖≥7.0 mmol/L组(n=133)和入院血糖<7.0 mmol/L组(n=452)。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案等资料,并进行随访评估预后。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50天,与入院血糖<7.0 mmol/L组相比,入院血糖≥7.0 mmol/L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较高(2.4%vs 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血糖≥7.0 mmol/L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PCI并发症、复发心绞痛、因心脏事件再入院率均高于血糖<7.0 mmol/L组(P均<0.05)。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显示,除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恶性心律失常和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危险比(HR)分别为2.106、3.028、2.293],入院血糖≥7.0 mmol/L也是ACS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98)。结论:对于不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入院血糖≥7.0 mmol/L预示远期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糖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通过抑制miR-155-5p减轻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受到的缺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超 曲杰 +1 位作者 王明娟 单伟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究丹皮酚对受到缺氧/复氧损伤的H9C2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或不使用丹皮酚处理H9C2细胞,并建立体外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使用qRT-PCR检测miR-155-5p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细胞的增殖活... 目的:探究丹皮酚对受到缺氧/复氧损伤的H9C2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或不使用丹皮酚处理H9C2细胞,并建立体外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使用qRT-PCR检测miR-155-5p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水平。使用乳酸盐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对应的ELISA试剂盒检测H9C2细胞损伤情况。结果:丹皮酚显著增强了H9C2细胞活性,减弱了细胞凋亡水平及乳酸盐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的释放。丹皮酚显著抑制了H9C2细胞中miR-155-5p的表达。单独抑制miR-155-5p产生的效果与丹皮酚一致。同时,使用丹皮酚处理H9C2细胞并向H9C2细胞中转染miR-155-5p mimics后丹皮酚的效果被过表达的miR-155-5p逆转了。结论:丹皮酚通过下调miR-155-5p水平减弱了缺氧/复氧导致的H9C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心肌细胞 miR-155-5p 缺氧/复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衄引起尼加拉瀑布样T波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舒承 孙瓅贤 +1 位作者 李春华 张爱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1-591,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个月(血压控制正常),脑梗死病史6个月(无后遗症)。患者就诊前1天右侧鼻腔出血,量约50 ml,诊所压迫鼻腔后血止;随鼻衄再发,县医院治疗后血渐止。患者入我院高度紧张,伴有恶心、...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个月(血压控制正常),脑梗死病史6个月(无后遗症)。患者就诊前1天右侧鼻腔出血,量约50 ml,诊所压迫鼻腔后血止;随鼻衄再发,县医院治疗后血渐止。患者入我院高度紧张,伴有恶心、呕吐数次,无胸痛、心悸、头痛、头晕,无肢体活动障碍。查体:血压180/80 mmHg(1 mmHg=0.133 kPa)。两肺呼吸音清,心界正常大小,心率63次/min,律齐,双下肢无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衄 高血压病史 血压控制 T波 肢体活动障碍 鼻腔出血 临床资料 医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VDA评分对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最小管腔面积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英 刘健 +5 位作者 王伟民 李琪 刘传芬 马玉良 卢明瑜 赵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按照病变血管数量及年龄进行评分(number of vessels diseased and age,简称NVDA危险评分),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测定前降支近段或中段临界病变的最小管腔面积(MLA),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影响管腔面积的相关因素,建立相关因素... 目的:按照病变血管数量及年龄进行评分(number of vessels diseased and age,简称NVDA危险评分),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测定前降支近段或中段临界病变的最小管腔面积(MLA),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影响管腔面积的相关因素,建立相关因素评分体系预测MLA。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龄41~77岁。收集其人口学资料、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MLA的因素。随后进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建立回归方程预测前降支临界病变的MLA,计算相关因素权重,得出相关因素评分体系。结果:NVDA危险评分≤4分为阴性,推测MLA≥3.0 mm2;评分>4分为阳性,推测MLA<3.0 mm2。NVDA危险评分预测MLA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75.00%,阴性预测价值90.00%。结论:NVDA危险评分对于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MLA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及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临界病变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含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文超 丁振江 +4 位作者 王瑞鹃 王鹏飞 侯维娜 严亚琪 李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397-3401,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含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44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入选者分为ACS组(183例)和对照组(61例)。采... 目的探讨外周血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含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44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入选者分为ACS组(183例)和对照组(61例)。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2组外周血mtDNA含量,ACS组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Gensini评分定量评估患者冠脉血管狭窄程度,分析mtDNA含量与病变血管支数、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 ACS组患者mtD-N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01)。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组后,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组mtDN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双支、三支血管病变组mtDNA含量均低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5)。根据Gensi-ni评分结果将所有冠脉造影者分为4组,结果显示随Gensini评分的增加,mtDNA含量下降(P<0.01)。将Gensini评分及mtDNA含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与mtDNA含量呈负相关(r=-0.64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tDNA含量用于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P<0.001),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56和0.833。结论 MtDNA含量与ACS密切相关,且与代表冠脉狭窄程度的Gensini评分相关,mtDNA含量检测在ACS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含量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狭窄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雅楠 宋海玖 +3 位作者 丁振江 秦巍 翟立伟 金大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LRP-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6~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首次确诊的ACS患者315例,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采用酶联...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LRP-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6~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首次确诊的ACS患者315例,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sLRP-1水平。依据sLRP-1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sLRP-1组(1.09~3.73μg/ml,107例)、中sLRP-1组(3.74~6.45μg/ml,103例)和高sLRP-1组(6.46~9.85μg/ml,105例)。随访1年,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3组间sLRP-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高sLRP-1组MACE发生率(17.1%)高于低sLRP-1组(5.6%)和中sLRP-1组(8.7%)(均为P<0.05)。生存分析显示,高sLRP-1组无MACE累计生存率均小于低sLRP-1组和中sLRP-1组(F=8.909,P=0.012)。sLRP-1以5.64μg/ml为截断值时,预测MACE的敏感度为78.8%,特异度为62.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0.641~0.824,P=0.000)。Cox回归显示,sLRP-1(HR=1.315,95%CI:1.191~1.585,P=0.004)与ACS患者发生MACE独立相关。sLRP-1≥5.64μg/ml(HR=2.334,95%CI:1.025~5.317,P=0.044)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sLRP-1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对ACS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冯敬媛 李舒承 +3 位作者 王虹 黄贤胜 张爱文 王文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5-330,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系统(RAAS)的调节作用,阐明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姜黄素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大鼠仅打开腹腔...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系统(RAAS)的调节作用,阐明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姜黄素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大鼠仅打开腹腔暴露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做结扎,常规喂养,其余各组大鼠在剑突下腹部正中将腹腔打开,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低、中和高剂量姜黄素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20、40和80mg·kg-1姜黄素,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连续给药30d。利用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大鼠心功能;腹主动脉取血,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Renin、AngⅡ和ALD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受体1型(AT1R)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CE和AT1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姜黄素组大鼠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姜黄素组大鼠血清中Renin、AngⅡ和ALD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姜黄素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CE和AT1R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RAAS系统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并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慢性心力衰竭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秋梅 张爱文 +3 位作者 金凤表 李博 张英 侯瑞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ndoca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研...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ndoca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40例(MVA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3例(UA组),同期于我院体检的正常人35例(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Endocan、Vaspin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A组和MVA组血清Endocan水平升高,血清Vaspin水平降低(P均<0.01);与UA组相比,MVA组血清Endocan水平低,Vaspin水平高(P均<0.01)。(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UA组血清Endoca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16,P<0.001),Vaspi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56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Endocan、Vaspin诊断MV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16、0.796。结论 :血清Endocan、Vaspin水平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MVA诊断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微血管性心绞痛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营养指数与稳定性冠心病及冠状动脉钙化斑块负荷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文俊 刘静怡 +5 位作者 张英 司月乔 刘佟 史菲 胡娜 孙王乐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体质量(body weight,BW)指数[TG×TC×BW index,TCBI]与冠状动脉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及冠状动脉钙化患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9月...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体质量(body weight,BW)指数[TG×TC×BW index,TCBI]与冠状动脉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及冠状动脉钙化患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可疑稳定性CAD,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561例。根据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CAD组(n=402)和非CAD组(n=159)。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及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建立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D和CAC以及CAD合并CAC的患病危险因素。结果:TCBI≥1 818.7的曲线下面积为0.557(P=0.036),TCBI≥1 818.7联合CAD经典危险因素男性、吸烟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726(P<0.001)。CAD组TCBI升高的患病率较非CAD组高(P=0.008)。高TCBI组CAD、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CAC的患病率均较低TCBI组高(均P<0.05)。TCBI与心表面脂肪组织体积、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血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TCBI≥1 818.7是新发现的CAD和CAC以及CAD合并CA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CBI≥1 818.7是CAD和CAC以及CAD合并CAC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临床诊断和评估CAD病情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指数 冠状动脉心脏病 冠状动脉钙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线粒体转录因子A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硕 李晓慧 +7 位作者 黎百志 严亚琪 董文超 单伟超 刘超 王鹏飞 丁振江 王瑞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80-1784,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作为心衰组,根据患者既往是否患有冠心病史,分为缺血性心衰组33...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作为心衰组,根据患者既往是否患有冠心病史,分为缺血性心衰组33例、非缺血性心衰组30例。并以同期住院的心功能正常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外周血标本,建立基线数据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TFAM mRNA的表达。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TFAM mRNA表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FAM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因子A 慢性心力衰竭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转录因子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严亚琪 李硕 +6 位作者 董文超 刘超 王鹏飞 侯维娜 侯瑞田 丁振江 王瑞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892-289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m RNA表达量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入选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可疑CHD患者92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入选者分为CHD组(56例)和对照组(36例)。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2组外周血TFAM mRNA水平,数据应用... 目的探讨外周血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m RNA表达量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入选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可疑CHD患者92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入选者分为CHD组(56例)和对照组(36例)。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2组外周血TFAM mRNA水平,数据应用目的基因Ct值与管家基因Ct值的比值作为每个标本TFAM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TFAM mRNA表达量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TFAM mRNA的Ct比值高于对照组(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TFAM mRNA的Ct比值与冠心病呈正相关(r=0.227,P=0.0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8,95%CI 1.003~1.115,P=0.038)及TFAM mRNA的Ct比值(OR=2.358,95%CI 1.166~4.765,P=0.017)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TFAM与CHD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因子A 冠心病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桡动脉与肱动脉入路的对比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
16
作者 宋健 王喜冰 +2 位作者 于海燕 刘佳梅 张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9期1199-1202,共4页
目的比较桡动脉入路与肱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3例,将其分为桡动脉... 目的比较桡动脉入路与肱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3例,将其分为桡动脉组(97例)和肱动脉组(76例)。观察两组患者X线曝光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再次因冠心病入院的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长和住院天数明显长于肱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肱动脉组的穿刺成功率高于桡动脉组(94.7%vs 90.7%,P=0.390),桡动脉组术后并发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动脉闭塞、肢体疼痛发生率、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肱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经桡动脉入路与经肱动脉入路行PCI治疗均能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经桡动脉入路相比经肱动脉入路治疗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和随访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桡动脉 肱动脉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