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手术对绝经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
1
作者 庄新荣 张桂香 +2 位作者 李杰 高秀娟 张雅丽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590,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性手术对绝经前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POP行盆底重建性手术79例绝经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性手术对绝经前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POP行盆底重建性手术79例绝经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1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的变化;并分析术后性功能得以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79例患者术后PFDI-20评分由术前53.13(29.17,75.00)分降至8.33(0,16.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SQ-12评分由术前的33.46±7.68分术后增加至37.20±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情感因素、身体因素及伴侣因素3方面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性功能改善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性功能改善组与未改善组在年龄、POP病程及保留子宫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OP病程<2年是患者术后性功能得以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OR 3.689,95%CI 1.355~10.047,P=0.011)。结论:绝经前POP患者经盆底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均得以显著改善,年轻患者在出现POP症状2年内行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手术有助于术后性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性功能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崔彭华 王会民 +2 位作者 张玉娟 邵雪斋 申兴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5期2109-211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手术后1d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HE4、PT、APTT、CD3+、CD4+、CD4+/CD8+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A-125、HE4、PT、AP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较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能够更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然而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大,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肿瘤标志物 凝血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和开腹在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中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鲁文 宋晓莉 +2 位作者 于爱军 毛淑芳 张玉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90,共7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LPS)与开腹(LPT)在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1990-01-01至2014-02-12有关LPS和LPT在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 目的比较腹腔镜(LPS)与开腹(LPT)在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1990-01-01至2014-02-12有关LPS和LPT在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中疗效的文献。采用Rev Man 5.2.9软件对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中肿瘤破裂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和术后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临床对照研究(CCT)文献,包括434例LPS患者和788例LPT患者,文献质量较好。LPS组较LPT组术中失血量少〔MD=-207.86,95%CI(-285.87,-129.86),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MD=-25.26,95%CI(-31.07,-19.45),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OR=0.30,95%CI(0.20,0.45),P<0.05〕,术后疼痛轻〔MD=-2.84,95%CI(-4.39,-1.29),P<0.05〕,住院时间短〔MD=-4.14,95%CI(-4.63,-3.66),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术中肿瘤破裂率、术后复发率、病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S下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远期效果与LPT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腹腔镜外科手术 剖腹术 治疗结果 META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RP4和DKK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秀芬 侯安丽 +3 位作者 李振环 方淑芹 张雅丽 徐亚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研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4)及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1(Dickkopf-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66例宫颈鳞癌组织中及2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DKK1和SFRP4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 目的研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4)及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1(Dickkopf-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66例宫颈鳞癌组织中及2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DKK1和SFRP4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宫颈鳞癌组织中及2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DKK1和SFRP4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DKK1和SFRP4的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主要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SFRP4表达高于正常宫颈(P<0.01)。宫颈鳞癌DKK1表达低于正常宫颈(P<0.05)。DKK1和SFRP4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DKK1与SFRP4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Wnt信号通路上游因子SFRP4和DKK1在宫颈鳞癌发生中起关键作用,并且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DKK1 SFRP4 免疫组织化学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超声检查预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难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赵鲁文 赵洪涛 +3 位作者 于爱军 史华宁 张学军 刘金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541-2543,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检查对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35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前行腹部超声检查,记录胆囊容积,胆囊壁厚度,胆囊窝有无积液,胆囊颈管是否有结石嵌顿,胆囊与周围粘连,胆囊三角粘连情...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检查对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35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前行腹部超声检查,记录胆囊容积,胆囊壁厚度,胆囊窝有无积液,胆囊颈管是否有结石嵌顿,胆囊与周围粘连,胆囊三角粘连情况。应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导致手术困难的危险因素,再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并分别赋值,建立术前超声预测急性胆囊炎LC难度评分表,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胆囊容积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颈管结石嵌顿和胆囊颈粘连是影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难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4项指标建立术前超声预测急性胆囊炎LC难度评分表。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945,与完全随机情况下获得的曲线下面积(0.5)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超声检查可以较好地预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的难易程度,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难度 超声检查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雌激素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桂香 赵学东 +5 位作者 郑纪宁 王文勇 梅立新 许倩 张金环 孙春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与子宫平滑肌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32例<48岁,B组28例>48岁,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平滑肌瘤组织中雌激素两种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取肿瘤周 围正常的平滑肌...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与子宫平滑肌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32例<48岁,B组28例>48岁,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平滑肌瘤组织中雌激素两种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取肿瘤周 围正常的平滑肌作对照。结果 子宫肌瘤组织中ERα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的平滑肌组织,而ERβmRNA的表达降 低;B组ERαmRNA在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的表达较A组呈下降趋势,而ERβ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 子宫肌瘤的 发生发展与ERαmRNA的高表达有关,亦与ERβmRNA表达减少有关。肌瘤的萎缩可能与ERβmRNA表达的升高趋势及 ERαmRNA表达的下降趋势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表达 子宫肌瘤 mRNA表达 雌激素受体亚型 瘤组织 ERΒ ERΑ 原位杂交技术 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4例子宫内膜癌中Foxp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雅丽 侯安丽 +3 位作者 王杏茶 许倩 陈龙 岳志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的表面标志物Foxp3 mRNA及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8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Fox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Fo...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的表面标志物Foxp3 mRNA及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8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Fox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Foxp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Foxp3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Foxp3表达与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有关,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Foxp3表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Foxp3表达与分化程度的关系在上述两种检测方法中得出不同结论,免疫组化检测提示Foxp3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等级间存在相关性(rs=0.72,P<0.01),中+低分化组Foxp3+细胞数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1)。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提示Foxp3 mRNA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rs=0.01,P=0.35)。结论 Foxp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灶中高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的蛋白表达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不完全一致,Foxp3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癌 FOXP3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难易程度评分系统应用于腹腔镜技术培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于爱军 张学军 +3 位作者 赵鲁文 刘金龙 李巍 程利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820-382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难易程度评分系统应用于腹腔镜技术培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01年7月—2009年8月的行LA的患者1 276例(A组)的临床资料,建立LA难易程度评分系统。对2009年9月—2010年12月行LA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难易程度评分系统应用于腹腔镜技术培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01年7月—2009年8月的行LA的患者1 276例(A组)的临床资料,建立LA难易程度评分系统。对2009年9月—2010年12月行LA的患者250例(B组)进行研究。B组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评分,≤20例LA经验的医师只选择<5.0分的患者,得分≥5.0分的患者则只由≥21例LA经验的医师担任术者。比较两组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结果 B组中缺乏LA经验医师完成手术中转开腹率较A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缺乏LA经验医师手术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中评分≥5.0分患者手术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A难易程度评分系统简单、实用,用低分患者培训医师可以减少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缩短手术时间,应用此评分系统进行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阑尾切除术 在职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周秀芬 吴荣 +1 位作者 任俊 张雅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83-86,共4页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为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0例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评定为Ⅱ~Ⅳ期...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为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0例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评定为Ⅱ~Ⅳ期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骶棘韧带悬吊术(观察组,55例)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55例)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2年生活质量、复发率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20评分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所需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临床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 骶棘韧带悬吊术 盆腔器官脱垂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c/DIABLO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促凋亡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华 张玉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853-2855,2861,共4页
目的检测Smac/DIABLO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Smac/DIABLO在子宫内膜癌、非典型增生内膜和正常内膜中的不同表达,分析其与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在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上调Smac/... 目的检测Smac/DIABLO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Smac/DIABLO在子宫内膜癌、非典型增生内膜和正常内膜中的不同表达,分析其与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在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上调Smac/DIABLO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通路相关蛋白Caspase-3,7,9表达。结果 Smac/DIABLO在子宫内膜癌组表达量明显减少(P <0.01),其表达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 <0.05),与年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 0.05)。过表达Smac/DIABLO后通路相关蛋白Caspase-3,7,9表达量明显增加(P <0.01,P <0.05)。结论 Smac/DIABLO表达与内膜癌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深度相关,推测其通过线粒体和死亡受体介导的两条凋亡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SMAC/DIABLO 过表达 凋亡通路 CAS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干扰ARTN对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华 周晓慧 张玉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1-783,共3页
目的观察靶向抑制ARTN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干扰ARTN的短发夹RNA(pG PU6/GFP/Neo-ARTN shRNA),利用脂质体法转染Ishikawa细胞。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ART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应... 目的观察靶向抑制ARTN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干扰ARTN的短发夹RNA(pG PU6/GFP/Neo-ARTN shRNA),利用脂质体法转染Ishikawa细胞。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ART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应用CCK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shRNA-A干扰组与pshRNA-NC空载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相比,其ARTN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减少(F=47.882,P<0.05;F=726.323,P<0.05)。CCK结果显示pshRNA-A干扰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显示抑制ARTN表达后,pshRNA-A干扰组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F=55.609,P<0.05)。结论 ARTN的短发夹RNA可有效抑制ARTN在Ishikawa细胞中的表达,并显著减弱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侵袭能力。干扰ARTN有望为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ARTN 干扰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