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升清方调节BDNF-ERK-CREB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王月 邵月 +3 位作者 徐立伟 宋春侠 刘玉兰 龙森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5-1152,共8页
目的:探讨益气升清方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酸腺苷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I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升清方低剂... 目的:探讨益气升清方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酸腺苷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I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升清方低剂量(3 g/kg)组、益气升清方高剂量(6 g/kg)组、益气升清方高剂量(6 g/kg)+空载组、益气升清方高剂量(6 g/kg)+BDNF敲低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大鼠设为假手术组。采用益气升清方和质粒分组干预后,以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损伤;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镀银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ELISA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脑组织BDNF-ERK-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发生严重损伤,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与p-ERK/ERK、p-CREB/CREB显著降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升清方低剂量组、益气升清方高剂量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损伤均减轻,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与p-ERK/ERK、p-CREB/CREB均升高(P<0.05),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均降低(P<0.05);益气升清方高剂量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损伤相比益气升清方低剂量组进一步减轻,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与p-ERK/ERK、p-CREB/CREB进一步升高(P<0.05),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与益气升清方高剂量组比较,益气升清方高剂量+BDNF敲低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损伤加重,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与p-ERK/ERK、p-CREB/CREB降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升高(P<0.05);益气升清方高剂量+空载组大鼠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益气升清方可能通过激活BDNF-ERK-CREB信号抑制IS大鼠的神经炎症,从而减轻其神经元损伤,改善其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升清方 BDNF-ERK-CREB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跃 高慧 +3 位作者 刘玉兰 郝艳红 扈有芹 李青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3,共8页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第6位高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而子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诱发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主要因素。由于从病毒感染进展为宫颈癌需要较长时间,针对病因,及时阻断子宫颈高危型HPV...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第6位高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而子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诱发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主要因素。由于从病毒感染进展为宫颈癌需要较长时间,针对病因,及时阻断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有效阻止病情进展,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尤为重要。西医外用药物、消融及手术治疗存在易复发、出血、感染及术后影响生育功能等并发症,中医辨证论治,在病情不同阶段均可提供有效干预,且中药多靶点,与多个信号通路发生作用,与西医协同治疗可优势互补,提高疗效。通过综述中西医治疗子宫颈高危型HPV的主要方法,为该病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同时综述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实验模型及中医药抗高危型HPV感染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持续感染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中医药 实验模型 作用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炎平方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玉兰 高慧 +4 位作者 宋春侠 曲洪彬 丁艳玲 徐鸿雁 王迎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探讨盆炎平方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黄藤素分散片配合苦参素栓纳肛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盆炎平方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黄藤素分散片配合苦参素栓纳肛治疗,治疗组口服盆炎平方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分别为(2.12±0.21)mPa·s、(7.20±1.72)mPa·s和(1.12±0.13)mPa·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炎平方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炎平 中药保留灌肠 湿热瘀结 慢性子宫附件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4
作者 贾汝楠 刘玉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827-1831,1835,共6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是目前青中年妇女发病率较高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此病可由多方面因素诱发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紊乱。是育龄期妇女月经不调,不孕等疾病的主要诱因。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背景 研究意义 研究进展 致病因素 中医病机 西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婧辉 徐鸿雁 周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健康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清上蠲痛合剂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舒马普坦组,每组12只。采用硝酸甘油(GTN)皮下注射法...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健康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清上蠲痛合剂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舒马普坦组,每组12只。采用硝酸甘油(GTN)皮下注射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给药结束后,取脑组织,采用RT-PCR检测SP 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舒马普坦阳性组、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高、中剂量治疗组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治疗组高、治疗组中、舒马普坦阳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上蠲痛合剂能明显预防和改善大鼠偏头痛发作,可能与上调偏头痛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上蠲痛合剂 偏头痛 P物质mRNA 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平肝补肾方联合常规治疗对肝肾阴虚证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6
作者 权兴苗 时菁静 +2 位作者 宋春侠 徐立伟 刘玉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平肝补肾方联合常规治疗对肝肾阴虚证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艾司唑仑、谷维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平肝补肾方,疗程2个月。检测中医... 目的探讨自拟平肝补肾方联合常规治疗对肝肾阴虚证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艾司唑仑、谷维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平肝补肾方,疗程2个月。检测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血脂指标(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良Kupperman评分、性激素(FSH、E2、P、LH)、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良Kupperman评分、FSH、LH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2、P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平肝补肾方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肝肾阴虚证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脂、性激素水平,降低Kupperman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平肝补肾方 常规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 肝肾阴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活血通窍方联合雷火灸对神经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7
作者 宋春侠 刘玉兰 +3 位作者 权兴苗 时菁静 龙森 徐立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40-2242,共3页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窍方联合雷火灸对神经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化痰活血通窍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听宫、听会、耳门、四神聪),疗程3周。观察2组患者...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窍方联合雷火灸对神经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化痰活血通窍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听宫、听会、耳门、四神聪),疗程3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THI评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HI评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通窍方联合雷火灸能有效改善神经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活血通窍方 雷火灸 神经性耳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土化瘀方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宋春侠 暴宏伶 +2 位作者 吴松柏 时菁静 刘玉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73-1875,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泻土化瘀方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确诊的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针刺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刺穴位治疗,联合组加用泻土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泻土化瘀方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确诊的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针刺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刺穴位治疗,联合组加用泻土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PSQI量表7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5.44±2.09)分均显著的低于针刺组各因子评分及总分(7.22±2.28)分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参数值显著的优于针刺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PSG NREM期、REM期参数值显著的优于针刺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愈显率(76.67%)显著的高于针刺组的愈显率(50.00%)(P<0.05)。结论:泻土化瘀方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泻土化瘀方 顽固性失眠 多导睡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可改善骨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炎症和运动功能:基于调控Wnt-7B/β-catenin信号通路 被引量:6
9
作者 郑祥 高颂爱 +5 位作者 尤浩 王浩琦 高彦平 王金丽 李嘉 李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0-596,共7页
目的探究电针对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对照组,10只/组。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采用改良DMM手术造模法制造骨关节炎模型,电针组造模成功后给予双侧“后三里”和“膝前穴”电针灸治疗,模... 目的探究电针对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对照组,10只/组。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采用改良DMM手术造模法制造骨关节炎模型,电针组造模成功后给予双侧“后三里”和“膝前穴”电针灸治疗,模型组不予干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根据LequesneMG评分标准,对3组大鼠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软骨下骨的退变情况。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聚蛋白多糖酶-7(ADAMTS-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IL-1β、Wnt-7B、β-catenin、ADAMTS-7、MMP-3的表达变化;通过RT-PCR检测软骨组织中IL-1β、Wnt-7B、β-catenin、ADAMTS-7,MMP-3的mRNA。结果行为学检测发现,模型制备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LequesneMG评分升高(P<0.05)。治疗20 d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LequesneMG评分降低(P<0.05)。Micro-C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与模型组大鼠软骨下骨均受到损伤,但电针组大鼠的关节软骨下骨损伤程度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血清中IL-1β、ADAMTS-7、MMP-3、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含量降低(P<0.05),软骨组织中IL-1β、Wnt-7B、β-catenin、ADAMTS-7、MMP-3含量降低(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软骨组织中IL-1β、Wnt-7B、β-catenin、ADAMTS-7、MMP-3 mRNA含量降低(P<0.05)。结论电针能够有效改善关节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软骨下骨的损伤,并且可以降低关节软骨组织、血清中IL-1β缓解关节内炎症,同时通过调控Wnt-7B/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ADAMTS-7、MMP-3等细胞因子,起到保护软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骨关节炎 软骨 软骨下骨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胃炎通降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秀梅 朱玉清 +3 位作者 徐冰 陈建 李春辉 张爱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076-2077,共2页
目的:观察胃炎通降颗粒对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胃... 目的:观察胃炎通降颗粒对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胃炎通降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常见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胃镜检查胃黏膜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胃炎通降颗粒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炎通降颗粒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散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姜贵云 姚立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92-92,共1页
骨质疏松散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姜贵云,姚立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1]。随着人口的老化,必然伴随着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增加,同时因骨... 骨质疏松散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姜贵云,姚立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1]。随着人口的老化,必然伴随着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增加,同时因骨质疏松而引起的骨关节病、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折 疗效观察 骨关节痛 治疗观察 骨组织 骨量 退行性疾病 康复治疗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热灸联合止泻散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12
作者 于淑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71-272,共2页
目的 :对 185例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医治疗 ,并对其诊断与疗效标准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中医无热灸联合自拟止泻散治疗。结果 :治疗后优良率达到 98 5 % ,结论 :无热灸联合自拟止泻散治疗慢性结肠炎获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 无热灸 止泻散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堂随笔》论药的弦外之音
13
作者 吴松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50-1251,共2页
关键词 《重庆堂随笔》 论药 弦外之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解毒活血汤加芦黄散外敷对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婧辉 徐鸿雁 +3 位作者 赵丽华 李晓明 陈星 杨建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814-1815,共2页
目的:研究解毒活血汤加芦黄散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的免疫学机制。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解毒活血汤加芦黄散治疗。对照组62例用阿昔洛韦、维生素B1、甲钴胺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 目的:研究解毒活血汤加芦黄散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的免疫学机制。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解毒活血汤加芦黄散治疗。对照组62例用阿昔洛韦、维生素B1、甲钴胺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的血清中的CD3、CD4、CD4/CD8、IgM、IgG、IgA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天后免疫球蛋白(IgM、IgG、IgA)下调幅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上调幅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D8+下调幅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①解毒活血汤加芦黄散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疹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②解毒活血汤加芦黄散外敷治疗带状疱疹能够调节带状疱疹患者的的免疫功能,说明其治疗机制与它参与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有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解毒活血汤 芦黄散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婧辉 徐鸿雁 周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91-2793,共3页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的预防作用及对血清中β-内啡肽(EP)、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分组方法及给药方式采用硝酸甘油(GTN)皮下注射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将成年健康SD大鼠3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的预防作用及对血清中β-内啡肽(EP)、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分组方法及给药方式采用硝酸甘油(GTN)皮下注射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将成年健康SD大鼠3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8.29±7.60)g,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模型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等效剂量,7.46 g/(kg·d)],以上每组12只。预防组及模型组连续给药6 d后造模用药。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方法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其耳红、甩头或挠头、爬笼出现时间、次数及持续时间等行为学指标后,采用酶联免疫法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EP、CGRP、NO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清β-EP含量较正常组下降(P<0.001);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大鼠血清中β-E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清CGRP和NO含量较正常组升高(P<0.001),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能抑制上述改变(P<0.05)。结论:清上蠲痛合剂能明显预防大鼠偏头痛发作,可能与调节机体CGRP、NO、EP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上蠲痛合剂 偏头痛β-内啡肽 降钙素相关基因肽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婧辉 徐鸿雁 周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63-3065,I0044,共4页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模型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等效剂量,7.46 g...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模型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等效剂量,7.46 g/(kg·d)],清上蠲痛合剂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等效剂量,7.46 g/(kg·d)],舒马普坦组[等效剂量,4.5 mg/(kg·d),浓度是1 m L/mg],每组12只,采用硝酸甘油(GTN)皮下注射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预防组连续给药6天后造模用药。观察挠头、爬笼出现时间,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组(高)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挠头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60 min和120 min挠头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60 min和120 min挠头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30 min、90 min和120 min爬笼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30 min、90 min和120 min爬笼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阳性组、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高、中剂量治疗组三叉神经脊束核C-fos阳性细胞数相对模型组有显著下降(P<0.05);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治疗组高、治疗组中、阳性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上蠲痛合剂能明显预防和改善大鼠偏头痛发作,可能与抑制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上蠲痛合剂 偏头痛 三叉神经脊束核 C-fo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