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1990—2021年全球与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疾病负担并预测未来趋势,为我国应对老年高血压疾病负担的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提取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21数据库中全球、中国及5个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目的分析1990—2021年全球与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疾病负担并预测未来趋势,为我国应对老年高血压疾病负担的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提取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21数据库中全球、中国及5个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地区年龄≥60岁人群的高血压相关死亡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数据。计算老年人群的高血压年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并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结果以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表示。此外,基于不同年龄组和性别进行亚组分析;采用三因素分解方法分析老龄化、人口增长和流行病学变化3个因素对疾病负担的相对影响。基于贝叶斯模型预测2022—2040年老年人群的高血压疾病负担。结果1990—2021年全球和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整体均呈下降趋势(AAPC均为负值,P均<0.001),但2021年全球和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死亡人数较1990年分别增加了68.37%和157.85%,而DALYs分别增加了61.74%和125.98%。同时,除高SDI地区外,2021年其余4个SDI地区的高血压死亡人数和DALYs较1990年均明显增加。此外,中国老年人群男性高血压的疾病负担整体高于女性,且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中70~74岁年龄组的高血压的DALYs最高,而死亡人数则主要集中于80~84岁年龄组。分解分析表明,人口增长是导致全球和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死亡人数及DALYs增加的主要因素。预测分析发现,中国2022—2040年老年人群总体、男性和女性的高血压疾病负担将继续增加。结论尽管过去30余年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高血压的绝对疾病负担依然沉重,迫切需要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和临床干预策略,以积极应对这一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侧支状态对老年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due to large vessel occlusion,AIS-LVO)患者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取栓术(Solitarie stent with intracranial support catheter for mechanical ...目的探讨侧支状态对老年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due to large vessel occlusion,AIS-LVO)患者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取栓术(Solitarie stent with intracranial support catheter fo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SWIM)后预后的影响及预测模型建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4年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40例老年AIS-LVO患者行SWIM治疗的临床资料,依3:1的比例按性别、年龄、闭塞部位、TOAST分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180例和验证组60例,根据术后3个月患者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结果,将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将建模组分为预后良好组97例和预后不良组8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侧支循环状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筛选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经ROC曲线评估模型效度。结果建模组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后循环闭塞、心源性栓塞型、神经放射学学会/美国介入放射学学会3~4级、出血转化、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时ASPECTS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闭塞部位、TOAST分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出血转化是AIS-LVO行SWIM治疗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ASPECTS评分、侧支循环是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0.01)。建模组AIS-LVO行SWIM患者术后3个月不良预后,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检测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P=0.435)。利用建模组数据进行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97~0.913),敏感性为81.93%,特异性为79.38%;利用验证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组随访3个月包括预后良好者34例以及预后不良者26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95%CI:0.732~0.947),敏感性为84.62%,特异性为79.41%。结论对AIS-LVO行SWIM老年患者分析并筛选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经验证模型效度良好,可识别预后不良高危人群。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侧支状态对老年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due to large vessel occlusion,AIS-LVO)患者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取栓术(Solitarie stent with intracranial support catheter fo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SWIM)后预后的影响及预测模型建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4年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40例老年AIS-LVO患者行SWIM治疗的临床资料,依3:1的比例按性别、年龄、闭塞部位、TOAST分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180例和验证组60例,根据术后3个月患者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结果,将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将建模组分为预后良好组97例和预后不良组8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侧支循环状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筛选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经ROC曲线评估模型效度。结果建模组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后循环闭塞、心源性栓塞型、神经放射学学会/美国介入放射学学会3~4级、出血转化、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时ASPECTS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闭塞部位、TOAST分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出血转化是AIS-LVO行SWIM治疗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ASPECTS评分、侧支循环是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0.01)。建模组AIS-LVO行SWIM患者术后3个月不良预后,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检测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P=0.435)。利用建模组数据进行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97~0.913),敏感性为81.93%,特异性为79.38%;利用验证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组随访3个月包括预后良好者34例以及预后不良者26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95%CI:0.732~0.947),敏感性为84.62%,特异性为79.41%。结论对AIS-LVO行SWIM老年患者分析并筛选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经验证模型效度良好,可识别预后不良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