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德市某医院医疗纠纷现状及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韩彩欣 李营 +5 位作者 韩彩芬 张召 曹志辉 张晓凤 赵燕 杜宏巍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3-575,共3页
目的:了解承德市某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现状,分析医生医疗纠纷遭遇对其诊疗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医院常规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该院全体临床医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医生的基本情况、是否经历过医疗纠纷及其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 目的:了解承德市某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现状,分析医生医疗纠纷遭遇对其诊疗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医院常规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该院全体临床医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医生的基本情况、是否经历过医疗纠纷及其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等。结果:该医院医疗纠纷发生比较普遍。医疗纠纷经历对医生诊疗行为都有较大的影响。半数以上医生表示有过防御性医疗行为,且经历医疗纠纷的医生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比例要高于没有经历过的。医疗纠纷经历影响医生的治疗原则,所有医生都倾向于选择稳妥的治疗方案。讨论:调查缺失值对调查结果没有影响。医疗纠纷经历对医生诊疗行为影响巨大,医疗纠纷经历使医生更容易采用防御性医疗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诊疗行为 防御性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市中心医院家庭病床科七年病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立新 宋立刚 张和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7-58,61,共3页
为了解家庭病床科在全科医学和社区医疗保健方面的意义,本文对承德市中心医院家庭病床科近7年收治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病人主要为6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由慢性病组成,且以心、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和失去手术机会或术... 为了解家庭病床科在全科医学和社区医疗保健方面的意义,本文对承德市中心医院家庭病床科近7年收治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病人主要为6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由慢性病组成,且以心、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和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的恶性肿瘤等对人群健康影响较大的疾病为主。病人的平均住床时间较长(13.6天)。说明家庭病床科在全科医学和社区医疗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病床科 全科医学 老年 慢性病
全文增补中
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艳伟 沈健 +1 位作者 于瑞杰 孟爱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2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膝骨关节炎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火针...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2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膝骨关节炎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火针治疗,治疗组应用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炎症因子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度,骨关节炎指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01),并且治疗组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度显著增加(P<0.001),并且治疗组VAS评分、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显著下降(P<0.001),并且治疗组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3/40)、10.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更好地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从而改善膝关节状况,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灸 中药 汤剂 炎症因子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核因子κB缓解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损伤
4
作者 曹雪峰 赵亮 +4 位作者 刘旭东 刘汉成 董天鑫 罗艾静 李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F-κB)缓解阿霉素(Adr)诱导的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control组、Adr组、Adr+Dex组,取心肌织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培养大鼠原代...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F-κB)缓解阿霉素(Adr)诱导的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control组、Adr组、Adr+Dex组,取心肌织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及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肺癌细胞系H226、胃癌细胞系AGS和膀胱癌细胞系5637,并分为control组、Adr组、Adr+Dex组、Dex组、Adr+Dex+NF-kBi组,进行CCK-8实验、免疫荧光染色、活性氧(ROS)含量检测。结果Adr组大鼠心肌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活性下降,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生成增加,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减少。Adr+Dex组心肌细胞形态改善,细胞活性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升高,ROS生成减少,Adr+Dex组NF-κB表达显著增加。Adr+Dex+NF-kBi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且ROS生成增加。Adr组肿瘤细胞活性降低,与Adr+Dex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ex不影响Adr的化疗效果,可能通过调节NF-κB改善心肌线粒体膜电位及减少ROS生成,减轻Adr诱导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阿霉素 核因子ΚB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手术对绝经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
5
作者 庄新荣 张桂香 +2 位作者 李杰 高秀娟 张雅丽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590,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性手术对绝经前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POP行盆底重建性手术79例绝经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性手术对绝经前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POP行盆底重建性手术79例绝经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1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的变化;并分析术后性功能得以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79例患者术后PFDI-20评分由术前53.13(29.17,75.00)分降至8.33(0,16.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SQ-12评分由术前的33.46±7.68分术后增加至37.20±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情感因素、身体因素及伴侣因素3方面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性功能改善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性功能改善组与未改善组在年龄、POP病程及保留子宫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OP病程<2年是患者术后性功能得以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OR 3.689,95%CI 1.355~10.047,P=0.011)。结论:绝经前POP患者经盆底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均得以显著改善,年轻患者在出现POP症状2年内行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手术有助于术后性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性功能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连接蛋白表达和分布在脓毒症大鼠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
6
作者 夏嘉鼎 张坤 +3 位作者 徐敏 李国斌 郑欣 滑立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组、给药组、假手术组,每组14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给药组于术前6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泵入TNF-α螯合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3组术后48 h均应用程序刺激诱发房颤,记录各组诱发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浓度,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房肌组织TNF-α、Cx43、Cx40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NF-α、Cx43、Cx40的分布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给药组AF诱发率分别为7.14%、71.42%和21.40%,AF持续诱发时间分别为(79.21±4.10)s、(348.64±11.89)s和(294.50±37.28)s。通过ELISA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血清中TNF-α的浓度分别为74.149 pg/mL、104.497 pg/mL和89.059 pg/mL。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TNF-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31±0.417、3.153±0.576和2.543±0.861,Cx40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07±0.230、0.970±0.170和1.010±0.164,Cx4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79±0.158、1.306±0.462和1.324±0.295。相对于假手术组,脓毒症组AF诱发率升高(F=5.394,P=0.003)且AF持续时间延长(F=335.577,P<0.001),血清TNF-α浓度升高(F=25.733,P<0.001),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增加(F=17.130,P<0.001),Cx40和Cx43表达降低(F=6.215,P=0.045;F=3.001,P=0.03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房肌Cx40及Cx43分布紊乱;相对于脓毒症组,给药组AF诱发率降低(χ^(2)=1.292,P=0.028),且血清TNF-α浓度降低(F=18.192,P=0.004),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减少(F=28.078,P=0.017),心房肌组织Cx40和Cx43分布紊乱有所减轻。结论:脓毒症大鼠过表达的TNF-α可以诱导心房肌Cx43及Cx40表达异常和分布重构,其在脓毒症诱导AF的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房颤动 肿瘤坏死因子-Α 连接蛋白40 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休克相关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
7
作者 夏嘉鼎 滑立伟 +3 位作者 徐敏 李国斌 郑欣 张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1-637,共7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休克相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15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n=48)...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休克相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15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n=48)和非房颤组(n=104),比较2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发生房颤的临床特征。根据28 d转归结果分为生存组(n=103)与死亡组(n=49),比较2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将纳入对象是否房颤作为二分类变量,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并采用log-rank法进行比较。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31.58%。与非房颤组比较,房颤组患者年龄较大,房颤发生后累积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较多,乳酸(Lac)、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更高,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左室射血分数(LVEF)、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28 d病死率更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0,P=0.015)、SOFA评分(OR=1.525,P=0.001)、TNF-α(OR=1.009,P=0.026)、CRP(OR=1.008,P=0.002)和E/e’(OR=1.363,P=0.023)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病死率为32.24%。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Lac、cTnI、E/e’、LVEF、TNF-α水平高,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高,ICU住院时间延长,房颤发生率也明显增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cTnI、E/e’增高和发生房颤是脓毒症休克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脓毒症休克相关房颤患者生存率随时间推移显著下降(χ^(2)=6.747,P=0.009)。结论ICU脓毒症休克患者房颤发生率较高;年龄大、器官功能障碍情况严重、高水平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是脓毒症休克相关房颤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器官功能障碍情况、心肌损伤、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及房颤是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房颤的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更差,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q样蛋白4对乳腺癌侵袭及转移影响的体内研究
8
作者 李潇 赵博 +2 位作者 郭研 徐壮语 徐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0,共8页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验证C1q样蛋白4(C1ql4)对NOD/SCID鼠乳腺癌转移瘤组织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干性特征的影响。方法构建免疫荧光素标记的稳转低表达和过表达C1ql4的细胞系(MDA-MB-231、MCF-7),尾静脉注射到4周龄雌性NOD/SCID鼠体内,IVIS...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验证C1q样蛋白4(C1ql4)对NOD/SCID鼠乳腺癌转移瘤组织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干性特征的影响。方法构建免疫荧光素标记的稳转低表达和过表达C1ql4的细胞系(MDA-MB-231、MCF-7),尾静脉注射到4周龄雌性NOD/SCID鼠体内,IVIS活体成像检测转移瘤形成情况。注射8周后安乐死小鼠,取肺组织固定后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转移灶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肺组织标本CD44、SOX2蛋白及ER、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提取新鲜肺转移瘤中的总RNA和蛋白,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MT和干细胞特性相关蛋白表达。结果IVIS活体成像结果显示:与MDA-MB-231组相比,MDA-MB-231-sh组小鼠体内肿瘤的荧光值及荧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与MCF-7组相比,MCF-7-OE组小鼠体内肿瘤的荧光值及荧光密度显著升高(P<0.05)。小鼠肺内转移瘤组织HE染色及IHC结果显示:与MDA-MB-231组相比,MDA-MB-231-sh组小鼠肺内转移灶数量明显减少,且CD44、SOX2表达下调(均P<0.05),而ER及Her-2表达无明显变化;与MCF-7组相比,MCF-7-OE组小鼠肺内转移灶数量明显增多且CD44、SOX2表达增加(均P<0.05),ER及Her-2表达无明显变化。小鼠肺内转移瘤组织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DA-MB-231-sh组干性相关蛋白和间质标志物表达量明显低于MDA-MB-231组(均P<0.05),但上皮标志物表达量则高于MDA-MB-231组(P<0.05);MCF-7-OE组干性相关蛋白和间质标志物表达量明显高于MCF-7组(均P<0.05),但上皮标志物表达量则低于MCF-7组(P<0.05)。结论C1ql4通过增强癌细胞干性表达和EMT进程促进小鼠乳腺癌肺转移瘤的形成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1q样蛋白4 上皮间质转化 干细胞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枣汤加味散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湿热瘀闭型膝骨关节炎性滑膜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星燃 晏飞 +4 位作者 王领弟 邵月 李连泰 王书君 王玉满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十枣汤加味散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湿热瘀闭型膝骨关节炎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性滑膜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十枣汤加味散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湿热瘀闭型膝骨关节炎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性滑膜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通络祛痛膏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十枣汤加味散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滑囊积液深度、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滑囊积液深度均较治疗前降低,HS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57/60)高于对照组的83.3%(50/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60)与对照组的13.3%(8/60)相当(P>0.05)。结论十枣汤加味散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湿热瘀闭型膝骨关节炎性滑膜炎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消除膝关节肿胀,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枣汤 滑膜炎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 中药外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全球与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疾病负担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晓晓 卢笑晖 +8 位作者 柯立鑫 高武霖 孟祥然 任丽丽 丁韵涵 张强 荀杨芹 武继彪 卢存存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658,共12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全球与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疾病负担并预测未来趋势,为我国应对老年高血压疾病负担的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提取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21数据库中全球、中国及5个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 目的分析1990—2021年全球与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疾病负担并预测未来趋势,为我国应对老年高血压疾病负担的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提取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21数据库中全球、中国及5个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地区年龄≥60岁人群的高血压相关死亡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数据。计算老年人群的高血压年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并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结果以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表示。此外,基于不同年龄组和性别进行亚组分析;采用三因素分解方法分析老龄化、人口增长和流行病学变化3个因素对疾病负担的相对影响。基于贝叶斯模型预测2022—2040年老年人群的高血压疾病负担。结果1990—2021年全球和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整体均呈下降趋势(AAPC均为负值,P均<0.001),但2021年全球和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死亡人数较1990年分别增加了68.37%和157.85%,而DALYs分别增加了61.74%和125.98%。同时,除高SDI地区外,2021年其余4个SDI地区的高血压死亡人数和DALYs较1990年均明显增加。此外,中国老年人群男性高血压的疾病负担整体高于女性,且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中70~74岁年龄组的高血压的DALYs最高,而死亡人数则主要集中于80~84岁年龄组。分解分析表明,人口增长是导致全球和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死亡人数及DALYs增加的主要因素。预测分析发现,中国2022—2040年老年人群总体、男性和女性的高血压疾病负担将继续增加。结论尽管过去30余年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高血压的绝对疾病负担依然沉重,迫切需要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和临床干预策略,以积极应对这一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收缩压 流行病学 疾病负担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围术期指标及CD63、α2-AP、LPA建立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警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国胜 徐昆 +4 位作者 郭晓燕 郝佳颖 曹胜 王建华 张义龙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4-619,共6页
目的基于围术期资料及CD63、α2-抗纤溶酶(α2-AP)、溶血磷脂酸(LPA)建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95例老年腰椎管... 目的基于围术期资料及CD63、α2-抗纤溶酶(α2-AP)、溶血磷脂酸(LPA)建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95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3∶2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集(n=237)和验证集(n=158),根据患者术后7 d内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血栓组(n=41)和无血栓组(n=19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集患者临床数据,筛选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使用R软件构建风险预警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决策性曲线(DCA)对模型进行评价,并通过验证集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395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共有63例术后发生下肢DVT,发生率为15.95%。血栓组手术时间、术后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D63、α2-AP、LPA水平均高于无血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术后D-二聚体、hs-CRP、CD63、α2-AP、LPA水平升高均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警模型,ROC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验证集中预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95%CI:0.815~0.922)、0.852(95%CI:0.797~0.910)。建模集和验证集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DCA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和阈值概率。结论基于围术期资料及CD63、α2-AP、LPA建立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下肢DVT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可为此类高风险患者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3 Α2-抗纤溶酶 溶血磷脂酸 腰椎管狭窄症 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支状态对老年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后预后的影响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广明 田甜 +3 位作者 呼铁民 杨宗幸 褚会松 张继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侧支状态对老年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due to large vessel occlusion,AIS-LVO)患者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取栓术(Solitarie stent with intracranial support catheter for mechanical ... 目的探讨侧支状态对老年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due to large vessel occlusion,AIS-LVO)患者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取栓术(Solitarie stent with intracranial support catheter fo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SWIM)后预后的影响及预测模型建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4年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40例老年AIS-LVO患者行SWIM治疗的临床资料,依3:1的比例按性别、年龄、闭塞部位、TOAST分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180例和验证组60例,根据术后3个月患者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结果,将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将建模组分为预后良好组97例和预后不良组8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侧支循环状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筛选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经ROC曲线评估模型效度。结果建模组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后循环闭塞、心源性栓塞型、神经放射学学会/美国介入放射学学会3~4级、出血转化、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时ASPECTS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闭塞部位、TOAST分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出血转化是AIS-LVO行SWIM治疗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ASPECTS评分、侧支循环是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0.01)。建模组AIS-LVO行SWIM患者术后3个月不良预后,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检测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P=0.435)。利用建模组数据进行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97~0.913),敏感性为81.93%,特异性为79.38%;利用验证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组随访3个月包括预后良好者34例以及预后不良者26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95%CI:0.732~0.947),敏感性为84.62%,特异性为79.41%。结论对AIS-LVO行SWIM老年患者分析并筛选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经验证模型效度良好,可识别预后不良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侧支循环 球囊取栓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化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在烧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颖 田建丽 +4 位作者 封桂英 张荣 李青 王艳娜 冯欣姝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5-19,共5页
目的 探讨游戏化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在烧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级护理本科三大班学生110人以抽签形式分为对照组(n=55)与试验组(n=55)。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游戏化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 目的 探讨游戏化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在烧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级护理本科三大班学生110人以抽签形式分为对照组(n=55)与试验组(n=55)。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游戏化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及课后作业成绩,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理论成绩及课后作业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76.4%~94.6%的学生认可新型教学模式,并充分肯定其教学效果。结论 游戏化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提升烧伤护理教学质量,学生认可此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参与度,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烧伤护理 游戏化教学法 翻转课堂 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液联合rhGH对特发性矮小症儿童骨密度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立娟 李斌 杨丽昕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1-735,共5页
目的观察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液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特发性矮小症儿童骨密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rhGH组采用0.15 U/kg·d剂量的rhGH治疗,... 目的观察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液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特发性矮小症儿童骨密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rhGH组采用0.15 U/kg·d剂量的rhGH治疗,综合组在rhGH基础上联合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指标、IGF-1、骨代谢、血钙、血磷、维生素D水平,并统计两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个月生长速度、身高标准差积分、体质量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综合组治疗12个月较rhGH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特发性矮小症患儿IGF-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12个月IGF-1均较治疗前升高,综合组治疗6、12个月较rhGH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骨代谢、血钙、血磷、维生素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个月骨密度、骨碱性磷酸酶(BA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血钙、血磷、维生素D均较治疗前升高,综合组治疗12个月较rhGH组更高(P<0.05)。综合组累计不良反应与rhG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液联合rhGH可改善特发性矮小症儿童改善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液 重组人生长激素 特发性矮小症 骨代谢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及超声联合应用于腕管综合征诊断与相关参数测量及术后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凡 李玉萍 +3 位作者 耿华 吴薇娜 常英伟 娄宏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CTS)的MRI及超声联合应用于该病诊断与相关参数测量及术后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CTS患者57例共90侧伴有CTS的腕关节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5例共90侧正常腕关节作为对照组。两组...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CTS)的MRI及超声联合应用于该病诊断与相关参数测量及术后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CTS患者57例共90侧伴有CTS的腕关节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5例共90侧正常腕关节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MRI及超声检查。对比MRI及超声检测相关参数,以及不同检查方式检测CTS患者术后VAS评分以及BCTQ评分。ROC曲线分析MRI及超声联合检测在CTS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相比较对照组经超声、MRI检测后相关参数水平,病例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钩骨水平正中神经前后径参数水平较高,且腕管脂肪含量多(P<0.05)。超声和MRI检查方式对CTS患者检测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超声以及MRI检查后,与术前相比较,CTS患者在术后正中神经横截面积、钩骨水平正中神经前后径均减小,且腕管脂肪含量减少(P<0.05);MRI与超声检测CTS患者术后6月的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超声检测CTS患者术后VAS评分以及BCT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RI及超声联合检测对CTS诊断价值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MRI及超声联合检查可明显检测患者腕部正中神经形态以及组织结构发生的异常改变,对CTS疾病进行判断,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便捷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镜像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姚淑珍 勾丽洁 +1 位作者 刘旭东 王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6-850,共5页
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是指能直接在观察者大脑中映射出别人的动作、情感、意图等的一类具有特殊映射功能的神经元。是Rizzolatti等于1996年在一项研究猴子大脑运动前皮质(F5)区单神经元放电情况时偶然发现的。此后多项基础研... 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是指能直接在观察者大脑中映射出别人的动作、情感、意图等的一类具有特殊映射功能的神经元。是Rizzolatti等于1996年在一项研究猴子大脑运动前皮质(F5)区单神经元放电情况时偶然发现的。此后多项基础研究证实人脑中也存在镜像神经元,主要位于额下回后部(BA44)、前运动皮质(BA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顶下小叶 脑卒中偏瘫 运动功能康复 额下回 康复治疗手段 运动皮质 电刺激治疗 上肢功能 视觉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通皂苷D调节IL-6/STAT3轴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保肝作用研究
17
作者 张方洁 赵瑞娟 +4 位作者 王松 张国民 庞春淼 刘伟 刘耀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2-827,共6页
目的:探究木通皂苷D(ASD)调节IL-6/STAT3轴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肝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SD低剂量组(ASD 20 mg/kg)、ASD高剂量组(ASD 40 mg/kg)和抑制剂组(ASD 40 mg/kg+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 目的:探究木通皂苷D(ASD)调节IL-6/STAT3轴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肝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SD低剂量组(ASD 20 mg/kg)、ASD高剂量组(ASD 40 mg/kg)和抑制剂组(ASD 40 mg/kg+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LMT-283 mg/kg),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喂食标准饲料,其他4组喂食高脂高糖饲料,所有大鼠均连续喂养6周,第7周起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连续给药8周。所有大鼠称重,计算大鼠肝脏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油红染色观察大鼠肝脏脂质积累情况;qRT-PCR检测大鼠肝脏组织IL-6、JAK1、STAT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L-6、JAK1、p-JAK1、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肝细胞肿胀,伴有较多气球样变,细胞质空泡化严重,肝小叶结构界限不清,伴有炎症细胞浸润,并可见明显的红色颗粒状脂滴占据大部分细胞质,大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血清TC、ALT、AST、TG水平,以及肝脏组织IL-6、JAK1、STAT3 mRNA和IL-6、p-JAK1/JAK1、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ASD低、高剂量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损伤减轻,肝细胞肿胀和空泡化减轻,肝组织脂滴积累明显减少,大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血清TC、ALT、AST、TG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脏组织IL-6、JAK1、STAT3 mRNA和IL-6、p-JAK1/JAK1、p-STAT3/STAT3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LMT-28减弱了ASD对NAFLD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结论:ASD可通过激活IL-6/STAT3信号通路对NAFLD大鼠肝脏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皂苷D IL-6/STAT3轴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 保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升清方调节BDNF-ERK-CREB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18
作者 王月 邵月 +3 位作者 徐立伟 宋春侠 刘玉兰 龙森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5-1152,共8页
目的:探讨益气升清方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酸腺苷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I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升清方低剂... 目的:探讨益气升清方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酸腺苷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I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升清方低剂量(3 g/kg)组、益气升清方高剂量(6 g/kg)组、益气升清方高剂量(6 g/kg)+空载组、益气升清方高剂量(6 g/kg)+BDNF敲低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大鼠设为假手术组。采用益气升清方和质粒分组干预后,以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损伤;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镀银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ELISA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脑组织BDNF-ERK-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发生严重损伤,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与p-ERK/ERK、p-CREB/CREB显著降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升清方低剂量组、益气升清方高剂量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损伤均减轻,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与p-ERK/ERK、p-CREB/CREB均升高(P<0.05),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均降低(P<0.05);益气升清方高剂量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损伤相比益气升清方低剂量组进一步减轻,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与p-ERK/ERK、p-CREB/CREB进一步升高(P<0.05),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与益气升清方高剂量组比较,益气升清方高剂量+BDNF敲低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损伤加重,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与p-ERK/ERK、p-CREB/CREB降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升高(P<0.05);益气升清方高剂量+空载组大鼠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益气升清方可能通过激活BDNF-ERK-CREB信号抑制IS大鼠的神经炎症,从而减轻其神经元损伤,改善其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升清方 BDNF-ERK-CREB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叶为主年龄相关性TDP-43脑病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圆圆 高阳 +2 位作者 赵翠 朱明伟 王振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62-868,共7页
边缘叶为主年龄相关性TDP-43脑病(LATE)是一种常见于高龄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病理性TDP-43蛋白沉积为特征,单纯LATE表现为缓慢进展的遗忘综合征,生前诊断困难,明确诊断高度依赖尸检病理,疾病治疗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拟对近年... 边缘叶为主年龄相关性TDP-43脑病(LATE)是一种常见于高龄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病理性TDP-43蛋白沉积为特征,单纯LATE表现为缓慢进展的遗忘综合征,生前诊断困难,明确诊断高度依赖尸检病理,疾病治疗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拟对近年LATE在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生物学标志物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对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边缘系统 生物标记 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550a-5p水平与脊柱转移的关系
20
作者 张岚 徐昆 +4 位作者 敖曼 郝佳颖 曹胜 张义龙 王建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miR-550a-5p水平与脊柱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7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全身骨显像结果,70例发生脊...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miR-550a-5p水平与脊柱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7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全身骨显像结果,70例发生脊柱转移患者纳入转移组,104例未发生脊柱转移患者纳入无转移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血栓形成、肿瘤位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采用qRT-PCR检测血清miR-550a-5p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CP-5b)和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typeⅠcollagen cross-linked C-terminal peptide,ICTP)水平,比较两组血清TRACP-5b、ICTP、miR-550a-5p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单独miR-550a-5p、TRACP-5b、ICTP及联合使用时对NSCLC患者脊柱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无转移组相比,转移组患者血清TRACP-5b、ICTP、miR-550a-5p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肿瘤直径≥5cm肺腺癌、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患者miR-550a-5p水平显著性高于肿瘤直径<5cm、鳞癌、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血清miR-550a-5p升高、肺腺癌、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均是NSCLC患者发生脊柱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独应用miR-550a-5p诊断NSCLC患者脊柱转移的AUC为0.851,最佳截断值为0.20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29%、85.58%;单独应用血清miR-550a-5p诊断NSCLC患者脊柱转移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TRACP-5b(Z=2.309,P=0.023)和ICTP(Z=1.852,P=0.049)。miR-550a-5p、TRACP-5b、ICTP三项联合诊断NSCLC患者脊柱转移的AUC为0.93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57%、87.50%;三项联合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TRACP-5b和ICTP二项联合(Z=2.205,P=0.027)。结论:血清miR-550a-5p水平升高与NSCLC患者脊柱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NSCLC患者脊柱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且其与骨代谢相关肿瘤标志物ICTP和TRACP-5b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脊柱转移 骨代谢相关肿瘤标志物 联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