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医学在临床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丽 张威 +3 位作者 刘艳成 尤莹 张九龄 赵胜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0-53,共4页
为探索叙事医学在临床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选取了临床医学研究生22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叙事医学教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接受叙事医学教学组的研究生,平时会用更多的时间... 为探索叙事医学在临床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选取了临床医学研究生22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叙事医学教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接受叙事医学教学组的研究生,平时会用更多的时间关注叙事医学相关的内容,经常写叙事故事、平行病历,对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有帮助,能够与患者很好的沟通,患者更接受叙事医学教育组研究生的诊疗服务。因此,叙事医学教学可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文素养,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临床诊疗服务能力。建议以后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该更加注重叙事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研究生培养 人文素养 诊疗服务 平行病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力特点的病例对照研究
2
作者 杨宏磊 谢康 +4 位作者 王群山 刘振月 刘文佳 戈欣怡 李献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力特点。方法纳入55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5名健康对照。采用注意网络测试范式(attention network test paradigm,ANT)对被试的注意力进行测评,观察指标包括4种提示线索和3种刺激类型下的反应时... 目的探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力特点。方法纳入55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5名健康对照。采用注意网络测试范式(attention network test paradigm,ANT)对被试的注意力进行测评,观察指标包括4种提示线索和3种刺激类型下的反应时,以及换算后的3种注意网络(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反应时。结果在不同提示线索和刺激类型下,患者组的反应时均高于对照组(P<0.001)。患者组的警觉网络反应时[25.43(11.71,42.53)ms vs.39.32(27.46,51.98)ms,P=0.020]和执行控制网络反应时[96.17(36.32,160.13)ms vs.44.43(18.52,89.73)ms,P<0.001]低于对照组,定向网络反应时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警觉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存在明显损伤,而定向网络未见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对照组 病例对照研究 注意力 注意网络测试范式 注意功能 反应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内及瘤周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侵犯肾被膜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晨阳 贺俊红 +2 位作者 王鹏飞 张聪 任金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瘤内及瘤周ROI的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术前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侵犯肾被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05例ccRC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被膜受侵组(n=70)与未受侵组(n=35),同时按8∶2比例划分训练集(n=84,含... 目的观察基于瘤内及瘤周ROI的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术前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侵犯肾被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05例ccRC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被膜受侵组(n=70)与未受侵组(n=35),同时按8∶2比例划分训练集(n=84,含受侵组56例、未受侵组28例)与测试集(n=21,含受侵组14例、未受侵组7例)。基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建立临床-影像学模型。分别于平扫(UP)、皮髓质期(CMP)及实质期(NP)增强CT瘤内及瘤周1~6 mm ROI提取并遴选与被膜受侵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基于CMP瘤内ROI特征于6种机器学习算法中获取最优算法,建立单一瘤内或瘤周模型、同期相瘤内结合瘤周组合模型、同范围不同期相两两组合模型等影像组学模型并遴选最优者,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建立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效能,并以DeLong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合并高血压、出现临床症状及CMP高强化均为ccRCC侵犯肾被膜的独立预测因素,以之构建临床-影像学模型。支持向量机(SVM)为最优算法,以之构建的单一或组合影像组学模型中,CMP瘤周3 mm模型、CMP瘤内模型、NP瘤周4 mm模型、NP瘤内+瘤周4 mm模型及CMP瘤周3 mm+NP瘤周3 mm模型效能相对较高,其间两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MP瘤周3 mm模型在测试集中的AUC最高,达0.898,为最优影像组学模型;以之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AUC为0.979,高于临床-影像学模型及最优影像组学模型(P均<0.05),而在测试集的效能(0.918)与后二者相当(P均>0.05)。结论CT瘤周影像组学模型与瘤内模型均可于术前有效预测ccRCC侵及肾被膜;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或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瘤内和瘤周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p53突变状态
4
作者 张华 杨韫泽 +2 位作者 贺俊红 刘梦彤 王铭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3-55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瘤内和瘤周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p53突变型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4年4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145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并术前行盆腔MRI检查的女性患者,其中p53野生型96例,p53突变型4... 目的探讨基于瘤内和瘤周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p53突变型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4年4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145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并术前行盆腔MRI检查的女性患者,其中p53野生型96例,p53突变型49例。从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对比增强MRI平衡期图像肿瘤内及肿瘤周围2 mm区域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等筛选特征,使用随机森林、K近邻和决策树机器学习构建瘤内、瘤周及瘤内加瘤周区域影像组学模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临床模型和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决策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效能。结果影像组学模型中瘤内加瘤周K近邻模型表现最佳,在训练集和测试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1、0.773。由年龄、表观扩散系数和影像组学标签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0.777。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瘤内和瘤周MRI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对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p53突变型状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基因 p53 突变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瘤内 瘤周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低强度经颅超声治疗对TB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姚欣雨 李悦 +4 位作者 陈燕生 杜娟 梁欣 刘兰祥 曹振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低强度经颅超声(LITUS)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对照组、TBI组、MSC组、联合治疗组。应用气压控制性皮质撞击仪建立TBI模型,术后24 h内,采用原位注射移...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低强度经颅超声(LITUS)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对照组、TBI组、MSC组、联合治疗组。应用气压控制性皮质撞击仪建立TBI模型,术后24 h内,采用原位注射移植MSC至损伤位点。使用超声刺激仪对损伤部位进行连续28 d LITUS治疗。术后1、3、7、14、21、28 d对各组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评分),HE染色检测损伤部位病理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BI组的mNSS评分增加(P<0.05),GAP-43、PSD-95表达降低,GFAP表达升高(P<0.05);与TBI组相比,MSC组的mNSS评分降低(P<0.05),BDNF、GAP-43、PSD-95表达升高,GFAP表达降低(P<0.05);与MSC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mNSS评分降低(P<0.05),BDNF、GAP-43、PSD-95表达升高,GFAP表达降低(P<0.05)。结论MSC联合LITUS治疗TBI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促进BDNF、GAP-43、PSD-95表达,减少GFA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低强度经颅超声 间充质干细胞 联合治疗 神经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质指数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甘丙肽和刺鼠基因相关蛋白水平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姚琪 李宝新 +4 位作者 郭淑芹 常文龙 王翯 张灿 张云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甘丙肽(GAL)和刺鼠基因相关蛋白(Ag RP)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95例,参照WHO推荐的亚洲成年人肥胖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甘丙肽(GAL)和刺鼠基因相关蛋白(Ag RP)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95例,参照WHO推荐的亚洲成年人肥胖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71,19.0 kg/m^2≤BMI<25.0 kg/m^2)、糖尿病超重组(n=70,25.0 kg/m^2≤BMI<30.0 kg/m^2)、糖尿病肥胖组(n=54,BMI≥30.0 kg/m^2);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50例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的血清GAL、AgRP水平以及其他临床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血清GAL、AgRP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肥胖组血清GAL水平高于糖尿病超重组,糖尿病超重组血清GAL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单纯糖尿病组血清GA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肥胖组血清AgRP水平低于糖尿病超重组,糖尿病超重组血清AgRP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血清Ag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AL水平与BMI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Ln(HOMA-IR)]呈线性正相关(P<0.05),与血清空腹胰岛素[Ln(FINS)]、AgRP水平呈线性负相关(P<0.05);血清AgRP水平与BMI及血清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AL水平呈线性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Ln(HOMA-IR)及血清HbA1c、Ln(FINS)、Ag RP水平是血清GAL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BMI及血清TG、ALT、GAL水平是血清AgRP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患者的血清GAL水平升高、血清AgRP水平降低,GAL和AgRP可能共同参与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人体质量指数 甘丙肽 刺鼠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子文 高娟 +7 位作者 赵小妹 李恳 齐凡星 刘国敏 殷树欣 刘理顺 黄晓 李建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7期133-136,共4页
大量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群中,即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适度升高,也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和发展。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的基因结构改变使之催化活性减... 大量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群中,即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适度升高,也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和发展。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的基因结构改变使之催化活性减弱,间接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然而,MTHFR基因突变与AS导致的相关疾病的关系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这一新领域探索AS的发病机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本文就MTHFR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AS及相关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因AS导致的缺血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动脉粥样硬化 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杨菲 裴存文 +4 位作者 刘景华 张莹 郑义 张江涛 崔秀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1009,共9页
目的探究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46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测定双眼各象限RNFL厚度,简易智... 目的探究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46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测定双眼各象限RNFL厚度,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评价认知功能。结果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左眼上方RNFL厚度大于右眼上方(t=-4.589,P=0.000),右眼颞侧RNFL厚度大于左眼颞侧(t=3.639,P=0.000)。相关分析显示,左眼上方RNFL厚度与MMSE评分(r=0.385,P=0.000)、左眼颞侧RNFL厚度与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r=0.170,P=0.020)呈正相关,左眼下方RNFL厚度与饮酒史(r=-0.216,P=0.011)、右眼颞侧RNFL厚度与高血压病史(r=-0.194,P=0.023)呈负相关。结论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双眼RNFL厚度变薄与认知功能减退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认知障碍 视网膜 神经纤维 光学和光子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脑小血管病患者情感淡漠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9
作者 曹佳丽 王天然 +6 位作者 刘洋 张舵 徐金娥 刘冲 王淑梅 韩永昌 杨露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情感淡漠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141例高血压合并CSVD患者,根据神经精神问卷-淡漠量表(NPI-Apathy)将其分为淡漠组(n=43)与非淡漠组(n=98)。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影像学...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情感淡漠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141例高血压合并CSVD患者,根据神经精神问卷-淡漠量表(NPI-Apathy)将其分为淡漠组(n=43)与非淡漠组(n=98)。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影像学标志物评分及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高血压合并CSVD患者情感淡漠的独立危险因素,以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其情感淡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淡漠组患者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侧脑室旁脑白质高信号(WMH)Fazekas评分、深部/幕下脑微出血及总负荷评分均高于非淡漠组(P均<0.05);其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均低于非淡漠组(P均<0.05)。HDL-C及侧脑室旁WMH Fazekas评分均为高血压合并CSVD患者情感淡漠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且其NPI-Apathy评分与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呈中度负相关(r=-0.543、-0.484,P均<0.001)。结论HDL-C及侧脑室旁WMH Fazekas评分均为高血压合并CSVD患者情感淡漠的独立危险因素;情感淡漠越严重,认知功能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情感淡漠 磁共振成像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援助热线自杀者亲友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10
作者 刘梓康 李星雪 +4 位作者 郎俊莲 赵丽婷 王若飞 魏子达 梁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索心理援助热线自杀者亲友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9-2023年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中的自杀者亲友来电,通过询问来电者2周内是否有自杀想法来评估来电者当下是否有自杀意念。收集来电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抑郁症诊断筛查... 目的探索心理援助热线自杀者亲友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9-2023年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中的自杀者亲友来电,通过询问来电者2周内是否有自杀想法来评估来电者当下是否有自杀意念。收集来电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评估来电者的抑郁程度,通过访谈评估痛苦感、希望感、自杀未遂史以及生活事件等自杀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电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60例自杀者亲友来电。50.3%(181例)来电者报告该次来电前2周内有自杀意念。受教育年限(OR=0.86,95%CI:0.79~0.94)、高希望感(OR=0.19,95%CI:0.11~0.32)是来电者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而自杀未遂史(OR=2.01,95%CI:1.20~3.36)、高痛苦感(OR=3.28,95%CI:1.92~5.61)、高抑郁情绪(OR=1.73,95%CI:1.05~2.84)是来电者自杀意念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理援助热线自杀者亲友的自杀未遂史、高痛苦感、高抑郁情绪是自身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援助热线 自杀 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抑郁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与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亚玲 刘贵敏 +2 位作者 张丽军 梁文同 成志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75-1279,共5页
Jauns激酶(jaun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途径是一种研究多种细胞外信号能够导致特异性靶细胞上基因表达快速改变的经典途径。JAK和STAT在多种细胞分子生物学变... Jauns激酶(jaun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途径是一种研究多种细胞外信号能够导致特异性靶细胞上基因表达快速改变的经典途径。JAK和STAT在多种细胞分子生物学变化过程中细胞因子受体信号传递中起着独特的作用。JAK/STAT途径中异常信号的传递将导致造血异常。研究表明,在多种恶性血液病中均有JAK2/STAT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如急性淋系/髓系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特别是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 PN)患者中存在JAK基因突变即JAK2V617F,此突变在M PN确诊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目前,JAK2特异性抑制剂疗效颇有前景,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就JAK2/STAT信号转导,JAK2信号通路与血液病系统肿瘤及JAK2/STAT通路抑制剂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 血液病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 被引量:20
12
作者 薛娜 刘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对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进行研究,探讨RT3D-STI诊断早期冠心病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疑诊为冠心病的140例患者共420支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对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进行研究,探讨RT3D-STI诊断早期冠心病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疑诊为冠心病的140例患者共420支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无冠状动脉狭窄组101支、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50%)112支、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50%~75%)95支、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75%)112支。经胸采集三维全容积图像,计算各方向应变显像舒张指数(SI-DI),分析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面积SI-DI、纵向SI-DI、径向SI-DI均低于无冠状动脉狭窄组(P〈0.05);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组纵向SI-DI、面积SI-DI、径向SI-DI及圆周SI-DI均低于无冠状动脉狭窄组(P〈0.05),面积SI-DI、纵向SI-DI及圆周SI-DI均低于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P〈0.05);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组纵向SI-DI、面积SI-DI、径向SI-DI及圆周SI-DI均低于无冠状动脉狭窄组及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P〈0.05),面积SI-DI、纵向SI-DI、径向SI-DI均低于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组(P〈0.05)。ROC曲线显示纵向SI-DI的灵敏度最高,为84.0%;面积SI-DI的特异度最高,为78.9%。结论 RT3D-STI对早期发现及诊断冠心病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供血区局部舒张功能减低早于收缩功能减低,舒张功能对心肌缺血更敏感,SI-D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赵丽 刘艳成 +2 位作者 赵胜军 吴文瑛 冯佩明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4期68-70,77,共4页
选取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015级、2016级学员214名。对全体学员进行比较分析,2015级规培学员在基础知识、学习态度、临床思维、体格检查、病例书写、综合能力等方面考核成绩高于2016级学员,而在... 选取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015级、2016级学员214名。对全体学员进行比较分析,2015级规培学员在基础知识、学习态度、临床思维、体格检查、病例书写、综合能力等方面考核成绩高于2016级学员,而在医患沟通、人文关怀方面无显著差异。从考核结果可以看出,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轻视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病人不愿意规培学员诊疗,学员接触病人的机会少,造成学员医患沟通能力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规培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规培学员 临床工作 住院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结合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乳头肌功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孟湘 刘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及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乳头肌的功能,并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测IMR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合并二尖瓣反流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6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6例健康志愿者为...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及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乳头肌的功能,并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测IMR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合并二尖瓣反流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6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6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及2D-STI检查,分别比较前后乳头肌的缩短率(AFS、PFS)、前后乳头肌(APM、PPM)到二尖瓣前瓣环的距离(APM-AMA、PPM-AMA)、二尖瓣瓣叶闭合面积(MLC)、乳头肌间距离(IPMD)、前后乳头肌相对于左心室前壁的角度变化(Ang I、Ang II)、前后乳头肌的纵向峰值应变(ALS、PLS)、纵向应变达峰时间(APT、PPT)及达峰延迟时间(DT)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LVIDD、LVEDV、LVEF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FS、PFS、IPMD、MLC、ALS、PLS及D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S、PLS、AFS、PFS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DV呈负相关(P<0.05);MLC、IPMD、DT与LVEF呈负相关(P<0.05)。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ALS、PLS、MLC、AFS、PFS、IPMD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5、-0.78、0.54、-0.51、-0.57、0.49。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PMD、MLC、PLS、DT与IMR有关联(P<0.05),OR值分别为1.26、1.32、1.37、1.52。结论应用2D-STI技术能够准确评价心肌缺血导致的乳头肌功能障碍,并且IPMD及MLC增加、PLS减低、两组乳头肌运动不同步均为IMR的危险因素,该结果有助于临床预测I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二尖瓣闭锁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乳头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高脂饲养大鼠骨骼肌脂质沉积及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剑 吴明昊 +5 位作者 山秀杰 高宇 刘晓燕 金凤表 刘畅 葛晓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高脂喂养胰岛素抵抗(IR)大鼠骨骼肌脂质沉积及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普通饲养16只、高脂饲养38只,饲养8周后,各取5只大鼠判定大鼠IR状态,造模成功后,将高脂饲...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高脂喂养胰岛素抵抗(IR)大鼠骨骼肌脂质沉积及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普通饲养16只、高脂饲养38只,饲养8周后,各取5只大鼠判定大鼠IR状态,造模成功后,将高脂饲养大鼠分为高脂组、干预组1[利拉鲁肽100μg/(kg·d)]、干预组2[利拉鲁肽200μg/(kg·d)],每组11只,另11只普通饲养为对照组。药物干预2周后,检测骨骼肌内甘油三酯(mTG)、长链脂肪酰辅酶A(LCACoA),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mTG、LCACoA含量升高[(19.58±1.63)μmol/g vs(9.99±0.90)μmol/g;(6.70±0.18)nmol/g vs(2.51±0.18)nmol/g,P<0.01];与高脂组比较,干预组1LCACoA含量下降[(6.10±0.37)nmol/g vs(6.70±0.18)nmol/g,P<0.05],干预组2mTG、LCACoA含量明显下降[(13.57±0.66)nmol/g vs(19.58±1.63)nmol/g,(4.73±0.31)nmol/g vs(6.70±0.18)nmol/g,P<0.01]。干预组1和干预组2较高脂组和对照组脂滴减少、线粒体肿胀减轻。结论利拉鲁肽可呈浓度依赖性减少高脂喂养大鼠mTG和LCACoA含量,可能是减轻IR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胰岛素抗药性 骨骼 甘油三酯类 降血糖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保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免受蓝光发光二极管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莹 马宁 +5 位作者 刘垚杰 郭雅图 李赫宇 单艳琴 陈云霞 王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28-136,共9页
目的:探究虾青素对蓝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诱导ARPE-19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虾青素预处理细胞1 h后,蓝光LED下光氧化损伤诱导24 h。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检测法分析... 目的:探究虾青素对蓝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诱导ARPE-19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虾青素预处理细胞1 h后,蓝光LED下光氧化损伤诱导24 h。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检测法分析细胞毒性,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JC-1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利用酶学相关试剂盒测定细胞内源性抗氧化酶活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细胞内Ⅱ相解毒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的核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虾青素(5、10μmol/L和20μmol/L)预处理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蓝光LED诱导的ARPE-19细胞活力降低,缓解细胞毒性;虾青素预处理能够减少细胞内ROS的产生,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力。此外,虾青素诱导了Nrf2的核转位,增加了抗氧化酶和Ⅱ相解毒基因的表达,从而保护ARPE-19细胞免受蓝光LED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结论:虾青素通过诱导Nrf2的核转位,促进抗氧化酶和Ⅱ相解毒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从而保护ARPE-19细胞免受蓝光LED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ARPE-19细胞 蓝光发光二极管 氧化应激 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寻常性银屑病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17
作者 周萌 刘保国 +1 位作者 顾静 苗国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9-361,共3页
报告1例儿童寻常性银屑病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男,7岁。躯干及四肢散在分布红斑、鳞屑1个月,血常规示血小板1654×109/L。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散在分布黄豆至硬币大炎性红斑,表面附着银白色鳞屑,刮除后可见薄膜现象和Ausp... 报告1例儿童寻常性银屑病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男,7岁。躯干及四肢散在分布红斑、鳞屑1个月,血常规示血小板1654×109/L。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散在分布黄豆至硬币大炎性红斑,表面附着银白色鳞屑,刮除后可见薄膜现象和Auspitz征阳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不全,角质层可见Munro微脓肿,颗粒层变薄,部分消失,棘层肥厚,部分呈棒槌状伸入真皮;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及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寻常性银屑病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予口服消银颗粒,外用地奈德乳膏及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后皮损消退,血小板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银屑病 血小板增多症 继发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进展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于骁 孙亚召 黄捷 《中国卒中杂志》 2025年第8期977-984,共8页
目的评估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C-reactive protein-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CTI)对进展性卒中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炎症、血糖及血脂水平综合管理提供新的证据和指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9年1月—2024年12月在沧州市人民... 目的评估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C-reactive protein-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CTI)对进展性卒中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炎症、血糖及血脂水平综合管理提供新的证据和指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9年1月—2024年12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35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终点事件为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进展性卒中。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亚组分析、ROC曲线探讨CTI与进展性卒中的关系。结果共365例(26.94%)患者发生进展性卒中。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I(OR 2.230,95%CI 1.957~2.542,P<0.001)是进展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最高四分位区间患者比最低四分位区间患者的进展性卒中发生风险高3.016倍(OR 4.016,95%CI 1.946~8.290,P<0.001)。亚组分析显示,CTI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亚组中仍保持上述关系,且与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之间存在交互作用。ROC曲线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预测进展性卒中的AUC为0.690(95%CI 0.660~0.720),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预测进展性卒中的AUC为0.614(95%CI 0.588~0.640),CTI预测进展性卒中的AUC为0.711(95%CI 0.686~0.735),CTI的预测价值高于CRP(Z=1.958,P=0.043)和TyG(Z=6.565,P<0.001)。结论CTI对进展性卒中具有一定的独立预测价值,这一综合了炎症、血糖及血脂水平的指标能够进一步提升预测进展性卒中的准确性,具有更佳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甘油三酯 葡萄糖 进展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肾脏NF-κB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晓静 胡桂才 +2 位作者 高宇 吴明昊 刘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000-3003,共4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肾组织NF-κB、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高脂组(H)、利拉鲁肽干预低剂量组[Li-1:100μg/(kg·d)]、利拉鲁肽干预高剂量组[Li-2:200μg/(kg·d)]。用自动...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肾组织NF-κB、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高脂组(H)、利拉鲁肽干预低剂量组[Li-1:100μg/(kg·d)]、利拉鲁肽干预高剂量组[Li-2:200μg/(kg·d)]。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免疫比浊法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用Elisa法测定血清NF-κB、TNF-α及IL-6蛋白的浓度,用RT-PCR法测定肾组织NF-κB、TNF-α及IL-6m 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血清及肾组织NF-κB、TNF-α及IL-6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电镜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突融合;利拉鲁肽高剂量干预可明显减轻这些变化。结论:利拉鲁肽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肾脏NF-κB、TNF-α和IL-6的表达,可能参与肾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利拉鲁肽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和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马若璇 冉振龙 +1 位作者 张月玲 顾朝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36例DME患者,在接受连续3个月每月1次玻璃体内注射0.5 mg康柏西普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及黄斑区浅层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的血管密度(vessel density,VD)和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的变化。结果DME患者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前BCVA为0.26±0.02,3次注射治疗后BCVA分别为0.42±0.04、0.51±0.04及0.54±0.04,治疗后BCVA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治疗前CRT为(472.42±9.68)μm,3次注射治疗后CRT分别为(339.33±6.73)μm、(320.89±7.60)μm、(300.14±5.60)μm,治疗后CR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CVA及CRT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ME患者治疗前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VD为(44.27±0.04)%,3次注射治疗后分别为(44.28±0.04)%、(44.32±0.04)%、(44.32±0.04)%;治疗前的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VD为(52.96±0.04)%,3次注射治疗后分别为(52.94±0.04)%、(52.87±0.04)%、(52.87±0.04)%;治疗前浅层FAZ面积为(0.56±0.08)mm2,3次注射治疗后分别为(0.56±0.08)mm2、(0.56±0.08)mm2及(0.56±0.08)mm2;治疗前深层FAZ面积为(0.75±0.10)mm2,3次注射治疗后分别为(0.75±0.09)mm2、(0.75±0.09)mm2及(0.75±0.09)mm2,治疗后患者浅层及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VD和FAZ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DME患者连续3个月每月1次玻璃体内注射0.5 mg康柏西普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BCVA,降低其CRT,并对视网膜毛细血管VD及FAZ面积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