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盆骨折髂腹股沟入路避免神经血管损伤的临床解剖学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永为 高亚贤 +3 位作者 王小杰 房亮 马泉 孔祥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为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骨折手术中避免神经血管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具(男9具,女6具)30侧成尸标本上选择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和腹股沟韧带为标志观测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LFCN)、髂腹股沟神经(Ilioi... 目的为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骨折手术中避免神经血管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具(男9具,女6具)30侧成尸标本上选择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和腹股沟韧带为标志观测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LFCN)、髂腹股沟神经(Ilioinguinal nerve,IN)、股神经耻骨肌支和闭孔动脉(Obturator artery,OA)的走形特点,所测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①LFCN在髂前上棘内侧穿出腹股沟韧带占96.67%(29/30侧),距髂前上棘中心点(20.01±0.32)mm;被腹股沟韧带纵横纤维所包裹的占33.33%(10/30侧);在阔筋膜形成的筋膜鞘中走行占46.67%(14/30侧)。②IN穿出腹内斜肌部位距离髂前上棘中心点为(5.41±0.50)mm,穿出腹外斜肌腱膜部位距离耻骨结节中心点为(18.04±0.21)mm。结论在显露髂骨翼内侧面和骶髂关节时,应在LFCN走行的阔筋膜和腹股沟韧带部位进行显露和预防性松解,以免牵拉损伤;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应从腹股沟韧带两端上方5 mm处开始,防止损伤深面的IN。在显露髂耻隆起时先寻找和结扎闭孔血管耻骨支,以免引起不可控制的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股沟入路 股外侧皮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闭孔动脉 股神经耻骨肌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组学分析旋毛虫原肌球蛋白过表达对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蛋白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灏轩 朱莹莹 +2 位作者 程露阳 郭文平 杜娈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8-765,共8页
目的研究旋毛虫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过表达对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NCI-H446细胞蛋白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串联质谱标记(Tandem mass tags,TMT)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旋毛虫Tm过表达对NCI-H446细胞... 目的研究旋毛虫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过表达对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NCI-H446细胞蛋白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串联质谱标记(Tandem mass tags,TMT)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旋毛虫Tm过表达对NCI-H446细胞蛋白组分的影响。比较旋毛虫Tm(Tm-pcDNA3.1)过表达和转染空载体(pcDNA3.1)48 h后NCI-H446细胞的蛋白组分,利用Uniprot数据库检索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DEPs)并对所得DEP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从STRING数据库获得DEPs相互作用数据,利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中心节点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对随机选取的中心节点蛋白NDRG1进行验证。结果旋毛虫Tm转染NCI-H446细胞48 h后,筛选出DEPs 70个,其中34个上调,36个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DEPs主要涉及转录后的调控、免疫应答的调节等生物学功能;分析蛋白互作网络获得5个下调的中心节点蛋白:细胞周期蛋白G相关激酶(GAK)、组蛋白H3-7(H3-7)、辛普勒金Symplekin(SYMPK)、N-myc下游调节因子1(NDRG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N2(PKN2);Westrne blot结果显示旋毛虫Tm降低NCI-H446细胞中NDRG1的表达。结论旋毛虫TM能引起NCI-H446细胞蛋白组分的显著变化;旋毛虫Tm可能通过下调NCI-H446细胞中GAK、H3-7、SYMPK、NDRG1、PKN2的表达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原肌球蛋白 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 蛋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组织NF-κB p65活性及STAT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亚贤 梁秀军 +2 位作者 董文娟 肖丽君 宋鸿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的影响,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60只CI... 目的通过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的影响,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60只CIA大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雷公藤组(阳性对照组)、穿山龙总皂苷组、薯蓣皂苷元组、穿山龙水溶性皂苷片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治疗35 d。应用TransAMTMNF-κB p65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滑膜组织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滑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A模型组大鼠滑膜细胞核蛋白提取物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和滑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IA模型组相比,穿山龙总皂苷组、雷公藤组、薯蓣皂苷元组、穿山龙水溶性皂苷片组的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和STAT3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NF-κB p65的活性和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底物STAT3蛋白的表达,起到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穿山龙总皂苷 核转录因子 转录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cl-2/Beclin-1复合体探讨黄连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丁实 赵学荣 +5 位作者 李宝群 赵亮 周健 毕红东 庞冲 郭娜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1-657,共7页
目的基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eclin-1复合体研究黄连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10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黄连素低、中、高剂量组(BBR-L、BBR-M、BBR-H),... 目的基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eclin-1复合体研究黄连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10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黄连素低、中、高剂量组(BBR-L、BBR-M、BBR-H),尼莫地平预处理组(NMDP组),造模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RT-PCR法检测脑组织中Bcl-2、caspase-3、Bax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脑皮质中Bcl-2、caspase-3、Bax、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R组 6、24、48 h3个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Sham组,24 h的神经功能评分最高;与模型组比较,BBR处理组和NMDP组24、48 h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 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梗死面积百分比、细胞坏死比例显著升高,与I/R组比较,BBR治疗组和NMDP组显著减少( 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Bcl-2、caspase-3、Bax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与I/R组比较,BBR治疗组和NMDP组Bcl-2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caspase-3、Bax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与Sham组比较,I/R组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与I/R组比较,各治疗组Bcl-2/Bax比值均显著上升,且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与Sham组比较,I/R组Beclin-1蛋白水平及Bcl-2/Beclin-1比值升高( P<0.05);与I/R组比较,BBR组和NMDP组Beclin-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P<0.05),Bcl-2/Beclin-1比值均降低,且BBR-M组、BBR-H组、NMDP组Bcl-2/Beclin-1无显著差异。结论黄连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可通过调节自噬蛋白与凋亡蛋白的水平,使自噬达到合适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BCL-2 BECLIN-1 脑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对大鼠滑膜细胞株VEGF与AP-1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高亚贤 王永为 +6 位作者 郭亚春 宋鸿儒 肖丽君 安高 梁秀军 翟泽玲 段一娜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观察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对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和激活蛋白-1(AP-1)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含穿山龙总皂苷和雷公藤(阳性对照)血清。将培养好的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 目的观察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对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和激活蛋白-1(AP-1)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含穿山龙总皂苷和雷公藤(阳性对照)血清。将培养好的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含雷公藤多苷血清组和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组,培养1 h,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IL-17和TNF-α(均为10μg·L-1)共同孵育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VEGF mRNA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法(EMSA)检测各组细胞核蛋白提取物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VEGF mRNA表达水平及AP-1 DNA结合活性显著增高(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含雷公藤多苷血清组、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组VEGF mRNA表达水平及AP-1 DNA结合活性均降低(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可以抑制VEGF mRNA表达水平及AP-1 DNA结合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AP-1来调控血管新生关键因子VEGF产生,进而抑制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总皂苷 关节炎 类风湿 血管新生 RSC-36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激活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不同表达定位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程玉 刘小超 +1 位作者 薛晶 郝美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不同表达定位在胃癌组织中的意义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及50例正常胃黏膜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膜,阳性率为100. 00%... 目的探讨β-catenin不同表达定位在胃癌组织中的意义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及50例正常胃黏膜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膜,阳性率为100. 00%。但其在胃癌组织中细胞膜表达缺失,出现细胞质、细胞核或质/核异位表达,异位表达率高达81. 67%(98/120),其异位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 <0. 05)。120例胃癌组织中,β-catenin细胞核异位表达率为36. 67%(44/120),并且其细胞核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有关(P <0. 05),β-catenin细胞核阳性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细胞核阴性者(P <0. 05)。结论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β-catenin起重要作用,其不同表达定位与胃癌的进展有关,β-catenin有望成为胃癌诊断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Β-CATENIN 表达定位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龙薯蓣皂苷元体外对CIA小鼠Treg细胞亚群及转录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高亚贤 王永为 +3 位作者 宋鸿儒(指导) 王旭 张军霞 赵晓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593-2598,2603,共7页
目的:探究穿龙薯蓣皂苷元体外对CIA小鼠Treg细胞及特异性转录因子的影响。方法:将DBA1/J小鼠用鸡Ⅱ型胶原乳剂进行免疫(0.1 ml/只),21 d等量再次刺激,建立CIA模型。选模型成功CIA鼠无菌取腹股沟淋巴结研磨成单细胞悬液,根据药物毒性确... 目的:探究穿龙薯蓣皂苷元体外对CIA小鼠Treg细胞及特异性转录因子的影响。方法:将DBA1/J小鼠用鸡Ⅱ型胶原乳剂进行免疫(0.1 ml/只),21 d等量再次刺激,建立CIA模型。选模型成功CIA鼠无菌取腹股沟淋巴结研磨成单细胞悬液,根据药物毒性确定药物处理浓度,且设为对照组、模型组、穿龙薯蓣皂苷元高、中、低剂量组。流式细胞术分析体外培养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百分率,PCR、Western blot检测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及蛋白状况。结果:选择CCK-8检测药物抑制率不低于70%为体外药物刺激高、中、低剂量,分别为25、12.5、6.25μmol/L。较对照组,模型组Treg细胞比率显著增高(P<0.05),Foxp3 mRNA水平提高(P<0.05),Foxp3蛋白表达下降(P<0.05)。较模型组,穿龙薯蓣皂苷元中剂量组Treg细胞增多,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高剂量组Foxp3 mRNA、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实验中CIA小鼠Treg细胞的生长可被穿龙薯蓣皂苷元明显促进,这个作用许是通过调节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薯蓣皂苷元 TREG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和HNF-4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东慧 刘美晓 +4 位作者 王小杰 张艳 杨松鹤 程露阳 陈志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5-689,I0001,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的影响,探讨丝胶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每组12只。链脲佐菌素(S... 目的:通过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的影响,探讨丝胶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每组12只。链脲佐菌素(STZ)连续腹腔注射法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待模型成功建立后,模型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丝胶治疗组大鼠给予丝胶(2.4g·kg-1·d-1)灌胃35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和HNF-4α的表达。结果:TNF-α蛋白免疫产物为棕黄色和棕褐色颗粒状,位于肝细胞的细胞浆;HNF-4α免疫阳性产物为棕褐色,位于肝细胞的细胞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HNF-4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丝胶治疗组大鼠肝脏TNF-α、HNF-4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丝胶可能通过下调肝脏组织中TNF-α和HNF-4α的表达保护糖尿病时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糖尿病 2型 肝脏 肿瘤坏死因子Α 肝细胞核因子4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5-HT2A受体的变化与鼠尾痉挛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永为 李海艳 +2 位作者 高亚贤 郭森 谢红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通过损伤大鼠脊髓腰1节段来探讨损伤下段5-HT2A受体免疫反应变化与鼠尾痉挛状态的关系,为治疗患者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打击组和横断组(n=20),用免疫组化法研究5-HT2A受体免疫... 目的通过损伤大鼠脊髓腰1节段来探讨损伤下段5-HT2A受体免疫反应变化与鼠尾痉挛状态的关系,为治疗患者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打击组和横断组(n=20),用免疫组化法研究5-HT2A受体免疫反应的变化,并分析与鼠尾痉挛状态的关系。所得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1)打击组和横断组5-HT2A受体免疫反应的密度比空白组增高,横断组增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脊髓损伤后鼠尾痉挛状态与5-HT2A受体的密度和脊髓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脊髓损伤后鼠尾痉挛状态与5-HT2A受体密度的变化呈正相关,应用5-HT2A受体阻滞剂治疗患者的肢体痉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5羟色胺2A受体 痉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调控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许倩 肖丽君 +4 位作者 赵恩宏 魏宪嘉 张海燕 赵爽 郑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观察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及其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作用时间的17-AAG进行作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目的观察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及其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作用时间的17-AAG进行作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CF-7细胞的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10.000、5.000、2.500、1.250、0.625、0.310、0.165 mg/L 17-AAG及空白对照组培养24 h和48 h时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作用24 h后IC50均值为34.61,体外作用48 h的IC50均值为6.22。(2)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17-AAG对MCF-7细胞MMP-2、MMP-9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及1.00 mg/L组、2.00 mg/L组、3.00 mg/L组、5.00 mg/L组MMP-2/β-actin和MMP-9/β-act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17-AAG对MCF-7细胞MMP-2、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及1.00 mg/L组、2.00 mg/L组、3.00mg/L组、5.00 mg/L组MMP-2/β-actin和MMP-9/β-act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7-AAG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AAG阻滞HCT-15细胞周期并诱导其凋亡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学荣 王建平 +5 位作者 肖丽君 许倩 赵恩宏 郑鑫 郑华川 赵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3,共6页
目的:观察17-AAG对人结直肠癌HCT-15细胞株凋亡和周期及相关分子机制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CT-15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17-AAG及不同作用时间,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Annexin V-FITC/PI... 目的:观察17-AAG对人结直肠癌HCT-15细胞株凋亡和周期及相关分子机制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CT-15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17-AAG及不同作用时间,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和周期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1.25~20 mg/L浓度的17-AAG作用24 h和48 h后对HCT-15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有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0.425、0.85和1.7 mg/L浓度的17-AAG作用48 h后,各组细胞发生G1期阻滞及明显凋亡,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凋亡和周期相关因子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Cyt C、caspase 9及caspase 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结论:17-AAG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活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使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17-AAG可能通过阻断STAT3通路下调cyclin D1而发生G1期阻滞;17-AAG可能通过阻断STAT3通路启动线粒体凋亡通路来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AAG HCT-15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SD大鼠原代海马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玲娣 赵亮 +2 位作者 由涌 许倩 杨振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5-801,共7页
目的:观察原代海马组织中神经干细胞(NSCs)的形态表现和生长规律,为NSCs提取和培养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新生SD大鼠海马组织中NSCs,观察海马组织中NSCs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组织中NSCs纯度,免疫荧光法检测NSCs中Nestin和EdU蛋白表... 目的:观察原代海马组织中神经干细胞(NSCs)的形态表现和生长规律,为NSCs提取和培养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新生SD大鼠海马组织中NSCs,观察海马组织中NSCs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组织中NSCs纯度,免疫荧光法检测NSCs中Nestin和EdU蛋白表达,细胞计数法和CCK-8法检测NSCs增殖活性。结果:培养第0天海马组织中NSCs以单细胞形式悬浮于培养基中;培养第2天海马组织中NSCs开始聚集成大小不等和形态不规则的细胞团块,悬浮生长;培养第8天神经球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无明显突起。培养第8天NSCs纯度为76.50%~85.40%。NSCs细胞质中Nestin阳性表达呈绿色,细胞核中EdU阳性表达呈红色,神经球为Nestin与EdU共染细胞构成。培养5~11 d,NSCs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增殖活性较高。结论:NSCs增殖能力强,培养至第8天时纯度较高,体外培养5~11 d时细胞增殖活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海马组织 增殖活性 生长曲线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