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动脉V_(3)段与第2颈神经毗邻关系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安雷雷 孔祥玉 +3 位作者 刘鹏飞 张宾 马真 杜心如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观察椎动脉第3段垂直段(V_(3)v)与第2颈神经(C_(2N))毗邻关系,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arteriopathy,CSA)及枕颈痛合并眩晕的发生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头颈标本33侧,解剖剥离法显露C_(2N)和V_(3)v及其相邻的结构... 目的观察椎动脉第3段垂直段(V_(3)v)与第2颈神经(C_(2N))毗邻关系,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arteriopathy,CSA)及枕颈痛合并眩晕的发生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头颈标本33侧,解剖剥离法显露C_(2N)和V_(3)v及其相邻的结构,观测V_(3)v与C_(2N)交叉部位,范围及形态。结果所有标本中V_(3)v与C_(2N)前支均为横向交叉,跨越椎动脉后方(33/33,100%)。依据其接触程度可分为3种类型:①接触性交叉:C_(2N)的前支依其条索状原形与V_(3)v横向交叉,共6侧占18.2%;②压痕性交叉:C_(2N)横跨V_(3)v段呈扁带状或纵向凹痕状,共7侧占21.2%;③半缠绕压扁带性交叉:C_(2N)前支呈扁带状横向半环形缠绕V_(3)v,共20侧占60.6%。交叉处呈直角交叉16侧占48.5%。V_(3)v交叉前和交叉处管径分别为(3.82±0.07)mm、(3.35±0.05)mm;交叉前和交叉处C_(2N)前支宽径为(2.38±0.05)mm、(3.53±0.09)mm。交叉处距中线距离(23.25±0.39)mm;交叉处距同侧寰枢外侧关节囊距离(6.26±0.2)mm;距同侧C2-3关节突关节距离(11.78±0.3)mm。结论V_(3)v与C_(2N)前支形成横向交叉性接触,其中以半缠绕压扁带性交叉为主,这种毗邻关系可能使C_(2N)前支压迫V_(3)v使大脑供血减少,可能是CSA发生机制之一和/或高血压合并枕颈痛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第3段 第2颈神经 枕颈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 解剖剥离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前路手术中保护生殖股神经的临床解剖学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为 高亚贤 +1 位作者 马泉 孔祥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为腰椎前路手术中避免生殖股神经(Genitofemoral nerve,GFN)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具成年尸体标本上选择易于触及的椎间盘中点为标志,观察GFN在腰大肌中走行、分支的形态特点及穿出点位置,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GF... 目的为腰椎前路手术中避免生殖股神经(Genitofemoral nerve,GFN)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具成年尸体标本上选择易于触及的椎间盘中点为标志,观察GFN在腰大肌中走行、分支的形态特点及穿出点位置,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GFN穿出腰大肌的位置主要集中在L3-4节段;GFN自腰大肌内穿出前未分支者占83.33%(25侧),穿出前已分支者占16.67%(5侧);根据GFN的走行分3型:Ⅰ型,在腰大肌内远离腰椎体走行;Ⅱ型,紧贴腰椎体走行;Ⅲ型,生殖支和股支分别穿出腰大肌,且两支在腰大肌内隔有肌纤维组织。结论在显露L2-4椎体前外侧时容易损伤GFN。Ⅰ型剥离腰大肌时紧贴椎体并向外侧牵开肌肉;Ⅱ型及Ⅲ型采用经腰大肌入路劈开肌纤维束,可避免损伤G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股神经 腰大肌 腰椎前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毗邻关系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杜心如 孔祥玉 +2 位作者 郭森 马泉 刘英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探讨颈椎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颅颈部标本15具,解剖剥离法,观察椎动脉颅内段、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的关系;椎动脉颅内段与延髓的关系。并测量其数据。结果 (1)椎动脉自穿经硬... 目的观察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探讨颈椎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颅颈部标本15具,解剖剥离法,观察椎动脉颅内段、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的关系;椎动脉颅内段与延髓的关系。并测量其数据。结果 (1)椎动脉自穿经硬脑膜处向前内侧斜行,在延髓侧方走行于Ⅸ~Ⅻ脑神经根丝的前方。左右侧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与Ⅸ,Ⅹ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7例(7/15,占46.7%);(2)左右侧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5例(5/15,占33.3%)和1例;(3)左右侧椎动脉位于延髓腹外侧并与延髓相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4例(4/15占26.7%),不接触者分别为4例(4/15占26.7%)和11例(11/15,占73.3%);相对于左侧,右侧椎动脉位置偏后。模拟颈部屈曲时椎动脉与延髓腹侧紧密接触,伸直时分离。结论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可能是高血压伴发枕后痛的形态学基础之一;小脑下后动脉走行迂曲,与Ⅸ~Ⅻ对脑神经根丝相互盘绕交叉,高血压搏动更易刺激脑神经根丝,出现相应症状。椎动脉和延髓密切接触极可能既产生颈部症状,又可能造成高血压。控制血压除了常规抗高血压药物,神经营养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Ⅸ~Ⅻ脑神经 高血压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切除术解剖面神经所致面神经核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笑茹 张旭 +1 位作者 霍峰 薛景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7-620,共4页
目的:了解腮腺切除术中面神经外血管系破坏与否对面神经核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家兔,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模拟人腮腺全切术。实验侧于手术显微镜下腮腺全切,解剖面神经,保护面神经外血管系;对照侧镜下完成相同手术,但破坏面神经外血管... 目的:了解腮腺切除术中面神经外血管系破坏与否对面神经核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家兔,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模拟人腮腺全切术。实验侧于手术显微镜下腮腺全切,解剖面神经,保护面神经外血管系;对照侧镜下完成相同手术,但破坏面神经外血管系。术后2、3、4周分别取面神经核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术后3组动物实验侧面神经核细胞超微结构正常,未见明显变化;对照侧面神经核内线粒体变性,大部分细胞器失去正常结构,随时间延长出现明显病理变化。结论:在腮腺切除术中解剖面神经破坏其外血管系,可导致面神经核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这可能是腮腺切除术后患者发生面瘫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切除术 腮腺 面神经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增殖及相关因素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付文亮 和亚强 +3 位作者 马洪伟 钟美蓉 宋成军 陈志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2-335,33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睾丸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变化,探讨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增殖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n=10),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链脲佐... 目的通过观察睾丸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变化,探讨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增殖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n=10),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待模型成功建立后,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分别给予丝胶(2.4g·kg-·1d-1)和二甲双胍(55.33mg·kg-·1d-1)灌胃35d。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睾酮水平;采用RT-PCR法和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睾丸PCNA和c-fos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睾酮水平、睾丸PCNA和c-fos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睾丸PCNA和c-fos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大鼠(P<0.01,P<0.05),且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丝胶可通过上调睾丸PCNA和c-fos的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生精功能和雄性激素分泌水平,发挥对糖尿病生殖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糖尿病 睾丸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癌基因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郝祥俊 于晓敏 +2 位作者 宋成军 王小杰 陈志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蚕茧提取物——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二甲双胍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均建... 目的探讨彩色蚕茧提取物——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二甲双胍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均建立链脲佐菌素(2%,25 mg.kg-1,3 d)致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丝胶治疗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分别给予丝胶(2.4 g.kg-1.d-1)和二甲双胍(55.33 mg.kg-1.d-1)灌胃治疗35 d。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ER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MEK)和原癌基因c-fos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肾脏ERK、MEK、c-fos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丝胶治疗组、二甲双胍组ERK、MEK、c-fos的表达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脏损害的发生发展。丝胶可通过下调ERK及其上游MEK、下游c-fos的表达,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糖尿病 ERK信号通路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东慧 付文亮 +2 位作者 付秀美 宋成军 陈志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3K和Akt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丝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3K和Akt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丝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d^-1,连续2 d)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以STZ注射结束后72 h的空腹血糖≥11.1 mmol·L^-1作为成模标准。模型建立成功后,实验组大鼠给予2.4·kg^-1·d^-1丝胶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用药35 d。取各组大鼠血液标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取各组大鼠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采用过碘酸-Schiff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糖原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和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呈棕黄色和(或)棕褐色颗粒,小部分呈弥散状;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呈棕黄色和(或)棕褐色颗粒,其中IR、IRS-1和Akt蛋白主要位于肝细胞胞膜和胞质,PI3K蛋白主要位于肝细胞胞质。各组大鼠肝切片均可见肝糖原阳性染色的红色或紫红色颗粒,其中模型组大鼠肝糖原染色浅,面积较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丝胶可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的表达以增强肝脏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的转导效应,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糖尿病 2型 肝脏 胰岛素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马洪伟 付秀美 +3 位作者 付文亮 和亚强 陈志宏 薛景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探讨远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PN模型组、远志治疗组和远志预防组,每组12只。DPN模型组、远志治疗组和远志预防组大鼠均建立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DM)大鼠... 目的探讨远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PN模型组、远志治疗组和远志预防组,每组12只。DPN模型组、远志治疗组和远志预防组大鼠均建立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DM)大鼠模型。待DM模型建立后,远志预防组大鼠给予远志(生药2.7g·kg-·1d-1)灌胃6周;DPN模型组和远志治疗组大鼠以尾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30m/s为标准建立DPN大鼠模型后,DPN组大鼠不再做任何处理,远志治疗组大鼠给予同等剂量远志灌胃6周。测定各组大鼠尾部SNCV,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坐骨神经醛糖还原酶(AR)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坐骨神经神经丝蛋白(NFP)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PN模型组大鼠尾部SNCV明显降低(P<0.01),坐骨神经AR活性明显增强(P<0.01)、NFP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DPN模型组比较,远志治疗组与远志预防组大鼠尾部SNCV明显提高(P<0.01),坐骨神经AR活性明显减弱(P<0.01)、NFP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远志可通过提高大鼠尾部SNCV、降低坐骨神经AR活性、上调坐骨神经NFP的表达,发挥对DPN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且远志预处理对DM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质网应激特异性caspase-12凋亡途径的调节及其对细胞凋亡的抑制 被引量:5
9
作者 董志军 杨楠 +4 位作者 陈志宏 杨帆 于宏飞 董微丽 张铁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7-1072,共6页
背景内质网应激(ERS)特异性caspase-12凋亡途径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凋亡是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的重要特征。研究证实,丝胶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过程中与easpase... 背景内质网应激(ERS)特异性caspase-12凋亡途径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凋亡是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的重要特征。研究证实,丝胶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过程中与easpase-12凋亡途径相关的视网膜神经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仍有待研究证实。目的探讨丝胶是否能够通过影响ERS特异性easpase-12凋亡途径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发挥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连续腹腔内注射3d对30只2~3月龄SPF级SD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以大鼠空腹血糖≥16.7mmol/L及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特点为造模成功。将24只造模成功的糖尿病模型大鼠按照计算机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丝胶治疗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组12只,另取同周龄12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丝胶治疗组大鼠于成模后给予丝胶溶液2.4g/(kg·d)灌胃,连续35d。各组大鼠采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并制备视网膜标本,采用TUNEL法检测并计算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指数(AI);分别采用Westernblot法和逆转录PCR技术检测大鼠视网膜中ERS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ERS特异性easpase-12凋亡途径和caspase-3蛋白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大鼠糖尿病造模成功率为80%(24/36)。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大鼠均可见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阳性产物主要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层和内核层,A1分别为0.0284±0.0023、0.2151±0.0209和0.1150±0.0181,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AI明显高于对照组,丝胶治疗组AI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丝胶治疗组大鼠视网膜中GRP78、caspase-12和e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3±O.029、1.118s0.051和0.3154-0.024,较糖尿病模型组的0.924±0.039、1.468±O.037和0.554±0.032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丝胶治疗组大鼠视网膜中GRP78、caspase-12和easpase-3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16S0.022、0.216±0.023和0.322±0.022,较糖尿病模型组的1.218±O.033、0.407±0.012和0.531±0.029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丝胶可以通过下调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中GRP78、caspase-12和caspase-3的表达改善内质网ERS,减少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药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生理病理 基因表达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12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3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表达抑制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中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及其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雪艳 赵依纳 +3 位作者 王小杰 麻雯熠 王新杰 李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抑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的表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人胃癌MGC-803细胞分为siRNA干扰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iRNA干扰组MGC-803细胞转染靶向galectin-3的siRNA,空白... 目的:探讨抑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的表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人胃癌MGC-803细胞分为siRNA干扰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iRNA干扰组MGC-803细胞转染靶向galectin-3的siRNA,空白对照组MGC-803细胞只加转染试剂,阴性对照组MGC-803细胞转染阴性对照的siRNA。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alectin-3、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细胞中galectin-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I染色,siRNA干扰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凋亡细胞出现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浓集、新月形和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特征,阴性对照组仅有少量散在的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抑制galectin-3表达可促进MGC-803细胞的凋亡,提示galectin-3对胃癌细胞发挥癌基因作用,具有成为靶向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MGC-803细胞 Bcl-2 BAX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对大鼠滑膜细胞株VEGF与AP-1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亚贤 王永为 +6 位作者 郭亚春 宋鸿儒 肖丽君 安高 梁秀军 翟泽玲 段一娜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观察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对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和激活蛋白-1(AP-1)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含穿山龙总皂苷和雷公藤(阳性对照)血清。将培养好的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 目的观察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对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和激活蛋白-1(AP-1)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含穿山龙总皂苷和雷公藤(阳性对照)血清。将培养好的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含雷公藤多苷血清组和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组,培养1 h,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IL-17和TNF-α(均为10μg·L-1)共同孵育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VEGF mRNA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法(EMSA)检测各组细胞核蛋白提取物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VEGF mRNA表达水平及AP-1 DNA结合活性显著增高(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含雷公藤多苷血清组、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组VEGF mRNA表达水平及AP-1 DNA结合活性均降低(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可以抑制VEGF mRNA表达水平及AP-1 DNA结合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AP-1来调控血管新生关键因子VEGF产生,进而抑制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总皂苷 关节炎 类风湿 血管新生 RSC-36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激活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相关因子PDGF和CTGF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成军 苗光新 +3 位作者 李健 付文亮 杨振军 陈志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6-630,共5页
目的探讨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相关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n=12)。链... 目的探讨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相关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n=12)。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丝胶治疗组大鼠按照2.4 g.kg-1.d-1的剂量灌胃给予丝胶、阳性对照组大鼠按照55.33 mg.kg-1.d-1的剂量灌胃给予二甲双胍。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Ⅰ型胶原(Ⅰ-C)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PDGF和CT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丝胶治疗组较糖尿病模型组,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Ⅰ-C和FN的含量明显降低,肾脏PDGF和CTGF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丝胶可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PDGF和CTGF的表达,恢复ECM合成和降解的平衡,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发挥对糖尿病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2型糖尿病 肾脏 细胞外基质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志军 陈志宏 +3 位作者 李玲娜 于宏飞 杨帆 董微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24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丝胶治疗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组12只,另取同周龄12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 目的探讨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24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丝胶治疗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组12只,另取同周龄12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成模后丝胶治疗组给予丝胶溶液空腹灌胃、糖尿病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共35 d。药物干预后,检测3组视网膜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的表达,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构。结果各指标三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显著(均为P<0.01)。丝胶治疗组大鼠视网膜中MDA含量、NF-κB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4.145±0.282)mmol·gprot-1、0.232±0.027和0.761±0.058,较糖尿病模型组的(6.813±0.446)mmol·gprot-1、0.334±0.024、0.994±0.084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丝胶治疗组大鼠视网膜中还原型GSH含量、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78.518±4.317)mg·gprot-1、0.591±0.054和0.954±0.091,较糖尿病模型组的(59.890±5.932)mg·gprot-1、0.351±0.044、0.585±0.054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内界膜肿胀,神经节细胞可见空泡、水肿样改变,丝胶治疗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形态较规则、排列轻度紊乱,病理变化较糖尿病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丝胶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氧化应激和炎症介质的损伤,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微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高糖所致足细胞损伤和JN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东慧 张明溪 +3 位作者 付文亮 付秀美 宋成军 陈志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03-1410,共8页
目的:探讨丝胶对高糖所致足细胞损伤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足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丝胶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化成熟的条件永生化小鼠足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5 mmol·L^(-1)葡萄糖的培... 目的:探讨丝胶对高糖所致足细胞损伤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足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丝胶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化成熟的条件永生化小鼠足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5 mmol·L^(-1)葡萄糖的培养基)、高渗对照组(含5.5 mmol·L^(-1)葡萄糖+24.5 mmol·L^(-1)甘露醇的培养基)、高糖组(含30.0 mmol·L^(-1)葡萄糖的培养基)、低浓度丝胶组(含30.0 mmol·L^(-1)葡萄糖+150.0 mg·L^(-1)丝胶的培养基)、中浓度丝胶组(含30.0 mmol·L^(-1)葡萄糖+300.0 mg·L^(-1)丝胶的培养基)和高浓度丝胶组(含30.0 mmol·L^(-1)葡萄糖+600.0 mg·L^(-1)丝胶的培养基)。采用光学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足细胞形态表现,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足细胞中裂孔膜蛋白(Nephr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MEK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MKK4)、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和c-Ju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足细胞中Nephrin、MEKK1、MKK4、JNK1和c-Jun蛋白表达水平,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各组足细胞凋亡率。结果:正常对照组足细胞胞体较大,并延伸生出树枝状突起;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足细胞胞体回缩变小,细胞间隔增大,脱落和悬浮的足细胞数目增多;与高糖组比较,不同浓度丝胶组足细胞形态逐渐趋于正常。高糖组足细胞中Neph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表明高糖致足细胞损伤模型建立成功。高糖组足细胞中MEKK1、MKK4、JNK1、c-Ju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丝胶组足细胞中MEKK1、MKK4、JNK1和c-Ju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高糖组明显降低(P<0.05),且高浓度丝胶组足细胞中MEKK1、MKK4、JNK1和c-Ju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中浓度丝胶组明显降低(P<0.05),中浓度丝胶组足细胞中MEKK1、MKK4、JNK1和c-Ju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低浓度丝胶组明显降低(P<0.05)。高糖组和高渗对照组足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丝胶组足细胞凋亡率较高糖组明显降低(P<0.05),且高浓度丝胶组足细胞凋亡率较中浓度丝胶组明显降低(P<0.05),中浓度丝胶组足细胞凋亡率较低浓度丝胶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丝胶对高糖所致足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中MEKK1、MKK4、JNK1和c-Jun的表达及抑制足细胞凋亡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足细胞 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 糖尿病肾病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和HNF-4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东慧 刘美晓 +4 位作者 王小杰 张艳 杨松鹤 程露阳 陈志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5-689,I0001,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的影响,探讨丝胶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每组12只。链脲佐菌素(S... 目的:通过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的影响,探讨丝胶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每组12只。链脲佐菌素(STZ)连续腹腔注射法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待模型成功建立后,模型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丝胶治疗组大鼠给予丝胶(2.4g·kg-1·d-1)灌胃35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和HNF-4α的表达。结果:TNF-α蛋白免疫产物为棕黄色和棕褐色颗粒状,位于肝细胞的细胞浆;HNF-4α免疫阳性产物为棕褐色,位于肝细胞的细胞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HNF-4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丝胶治疗组大鼠肝脏TNF-α、HNF-4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丝胶可能通过下调肝脏组织中TNF-α和HNF-4α的表达保护糖尿病时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糖尿病 2型 肝脏 肿瘤坏死因子Α 肝细胞核因子4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预处理对2型糖尿病大鼠腺垂体内NPY及lep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秀美 王荣良 +2 位作者 王晶 陈志宏 薛景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5-580,共6页
目的:观察彩色蚕茧提取物-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腺垂体内神经肽Y(NPY)及lep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丝胶预处理组。模型组、丝胶预处理组大鼠均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致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丝胶预处理组... 目的:观察彩色蚕茧提取物-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腺垂体内神经肽Y(NPY)及lep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丝胶预处理组。模型组、丝胶预处理组大鼠均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致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丝胶预处理组于注射STZ前给予丝胶灌胃35 d。采用酶法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观察各组大鼠腺垂体内NPY和lept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血糖监测结果显示丝胶预处理组大鼠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PY和leptin免疫阳性产物均为棕黄色颗粒状,免疫阳性细胞均为腺垂体内嗜色细胞,NPY主要位于细胞质,leptin主要位于细胞核。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丝胶预处理组大鼠NPY和lepti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RT-PCR结果显示:丝胶预处理组大鼠NPY和leptin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丝胶预处理可下调腺垂体内NPY和leptin的高表达,对2型糖尿病腺垂体损伤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预处理 2型糖尿病 神经肽Y LEPTIN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老化小鼠海马突触体内NMDA受体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耿丹丹 刘华 +3 位作者 李海燕 马隽 王磊 崔慧先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观察NMDA受体在SAMP8小鼠海马突触体内的表达变化。方法:首先应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分离海马突触蛋白,并对其进行鉴定。其次,Western Blot检测NMDA受体的主要亚基NR1、NR2A和NR2B在SAMP8小鼠海马突触体内的表达变化。结果:PSD-95和syn... 目的:观察NMDA受体在SAMP8小鼠海马突触体内的表达变化。方法:首先应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分离海马突触蛋白,并对其进行鉴定。其次,Western Blot检测NMDA受体的主要亚基NR1、NR2A和NR2B在SAMP8小鼠海马突触体内的表达变化。结果:PSD-95和synaptophysin特异性抗体检测显示突触蛋白的分离是成功的。SAMP8小鼠海马内NR1、NR2A和NR2B在突触的表达均显著低于SAMR1小鼠。进一步分析NR1、NR2A和NR2B蛋白在突触的表达量占总表达量的比值,SAMP8小鼠同样显著低于SAMR1小鼠,而SAMR1和CD-1小鼠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AMP8小鼠海马突触体内NR1、NR2A和NR2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性降低,推测NMDA受体在突触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受体功能失调,激发突触功能损伤信号途径的原因之一,进而导致SAMP8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SAMP8 SAMR1 阿尔茨海默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蛋白对链脲佐菌素诱导胰岛细胞株INS-1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小杰 刘美晓 +3 位作者 谢云鹏 毛晓霞 孙一婵 陈志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97-1701,共5页
目的探讨丝胶蛋白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细胞株INS-1凋亡相关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3月,将大鼠胰岛细胞株INS-1分为3组:正常组胰岛细胞株INS-1不作任何处理,STZ组以STZ作用... 目的探讨丝胶蛋白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细胞株INS-1凋亡相关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3月,将大鼠胰岛细胞株INS-1分为3组:正常组胰岛细胞株INS-1不作任何处理,STZ组以STZ作用胰岛细胞株INS-1,丝胶蛋白组以STZ和丝胶蛋白作用胰岛细胞株INS-1。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 mRNA表达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STZ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存活率较正常组降低,丝胶蛋白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存活率较STZ组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TZ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凋亡率较正常组升高,丝胶蛋白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凋亡率较STZ组降低(P<0.05)。STZ组胰岛细胞株INS-1 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Bcl-2 mRNA/Bax mRNA、Bcl-2/Bax较正常组降低,Bax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5);丝胶蛋白组胰岛细胞株INS-1 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Bcl-2mRNA/Bax mRNA、Bcl-2/Bax较STZ组升高,Bax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STZ组降低(P<0.05)。结论丝胶蛋白可抑制STZ诱导的胰岛细胞株INS-1的凋亡,提高Bcl-2/Bax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质类 链脲菌素 凋亡诱导因子 基因 BCL-2 BCL-2相关X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低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雪艳 赵依纳 +2 位作者 王小杰 李美川 李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1-914,920,共5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低表达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siRNA干扰组(转染靶向Gal-3的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siRNA)和空白对照组(仅加转染试剂)。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qPCR和Western blotting在m...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低表达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siRNA干扰组(转染靶向Gal-3的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siRNA)和空白对照组(仅加转染试剂)。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qPCR和Western blotting在mRNA和蛋白水平进行抑制效果鉴定。MTT法检测Gal-3表达抑制后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激酶(AKT)、磷酸化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磷酸化mTOR(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qPCR检测结果显示,siRNA干扰组Gal-3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细胞增殖活力,PCNA、p-AKT及p-mTOR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AKT、mTO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al-3低表达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低表达 肝癌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特点及突触联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祥玉 谢宏林 +1 位作者 杨振江 赵淑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2-453,共2页
关键词 纯酒精注射 毁损 三叉神经根 溃变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 超微结构 突触联系 电镜观察 痛觉调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