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燕 李云峰 +1 位作者 高妍夏 赵春颖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12期93-94,共2页
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医药事业优秀赓续者的必然需要。本文以提升中药学专业内涵建设为基础,深入分析中药学专业特色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在三全育人格局下,探讨了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着... 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医药事业优秀赓续者的必然需要。本文以提升中药学专业内涵建设为基础,深入分析中药学专业特色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在三全育人格局下,探讨了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与实践途径,以期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中药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课程思政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地区中药种植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燕 李云峰 +1 位作者 高妍夏 赵春颖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1期7-8,共2页
承德地区具有发展中药种植产业的独特自然环境优势,当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拥有黄芩、金莲花等多个道地药材品种,目前中药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是山楂、酸枣仁、苦杏仁等大宗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 承德地区具有发展中药种植产业的独特自然环境优势,当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拥有黄芩、金莲花等多个道地药材品种,目前中药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是山楂、酸枣仁、苦杏仁等大宗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承德地区中药种植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为国家蒸蒸日上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种植 承德地区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学专业特色劳动课模式探索——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路径
3
作者 李颖哲 马帅 张喜子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1期148-149,共2页
本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系统探讨致力于本土特色的中药学专业特色劳动课的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以期为中医药院校劳动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 劳动教育课 三全育人 中药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诱导烟草细胞内防御酶系统与TMV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春颖 李兴红 +1 位作者 商振清 李广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56-60,共5页
本试验采用天然抗病毒剂VA作诱导因子 ,抗病品种枯斑三生烟和感病品种三生烟经VA诱导处理后第 7d (清水处理作对照 ) ,在其新生长的叶片上接种TMV (不接种的烟草为对照 )。结果表明 ,VA可以系统诱导枯斑三生烟对TMV产生抗性 ,其枯斑数... 本试验采用天然抗病毒剂VA作诱导因子 ,抗病品种枯斑三生烟和感病品种三生烟经VA诱导处理后第 7d (清水处理作对照 ) ,在其新生长的叶片上接种TMV (不接种的烟草为对照 )。结果表明 ,VA可以系统诱导枯斑三生烟对TMV产生抗性 ,其枯斑数抑制率达 6 4 3% ,枯斑大小抑制率为 37 3%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均比对照明显提高 ,其中接种后 4 8h变化幅度最大 ;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与酶活性变化呈相反趋势。说明VA和TMV共同作用系统诱导枯斑三生烟对TMV产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草花叶病毒(TMV) 系统诱导抗性 活性氧 防御酶系 抗病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效果研究
5
作者 张金合 赵素微 +1 位作者 李营 任利强 《今日畜牧兽医》 2016年第9期60-61,共2页
为了确定自拟中药复方对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试验应用1组自拟中药复方对自然发病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例进行治疗,并与西药治疗组效果对比。治疗结果表明此中药复方制剂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2%与... 为了确定自拟中药复方对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试验应用1组自拟中药复方对自然发病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例进行治疗,并与西药治疗组效果对比。治疗结果表明此中药复方制剂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2%与86%,与常规西药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自拟中药复方适用于本病的临床治疗。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又称雏鹅腺病毒性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肠炎 中药复方 腺病毒 西药治疗组 中药治疗组 小肠黏膜 清热利湿 临床症状 祛湿 鹅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3
6
作者 刘金霞 邓淑华 +3 位作者 杨贺松 石艳华 高巍 赵铁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抗炎作用 黄芩茎 黄芩叶 总黄酮 炎症 前列腺素E2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铝中毒小鼠记忆障碍的作用 被引量:27
7
作者 商亚珍 缪红 +1 位作者 程建军 蔡振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Totalflavonoidsfromstemsandleavesof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SSF)对慢性铝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运动障碍、神经和肝脏病理改变及自由基不正常变化的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Introperitonealinjection,ip)AlC... 目的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Totalflavonoidsfromstemsandleavesof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SSF)对慢性铝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运动障碍、神经和肝脏病理改变及自由基不正常变化的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Introperitonealinjection,ip)AlCl350d制备铝中毒模型。通过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自主活动、皮层和肝脏病理改变及脑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测定,评价SSF对小鼠慢性铝中毒的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lCl3(100mg·kg-1,ip,50d)使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自主活动次数减少、皮层和肝脏细胞病理改变、脑和肝脏MDA水平增加和SOD活性减低。SSF50、100和200mg·kg-1不同程度的改善铝中毒小鼠上述病理改变。结论SSF能够改善慢性铝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运动障碍、神经肝脏病理改变和自由基不正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铝中毒 水迷宫 神经-肝病理改变 MDA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总黄酮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赵铁华 邓淑华 +1 位作者 杨鹤松 崔晓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7-148,共2页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D.Don)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等功效,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本文报道了我们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制备的半枝莲总黄酮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药效实验结果。
关键词 半枝莲 黄酮类 抗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H1N1 FM-1 毒株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采收季节的红外光谱三级鉴别与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素丽 陈建波 +2 位作者 周群 孙素琴 李守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69-2673,共5页
中药的采收季节与药物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不同季节采收药材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准确识别,对中药药理研究与质量控制意义重大。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法,对春季和秋季采收的黄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与秋季采收的黄芩红外光谱吸收峰... 中药的采收季节与药物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不同季节采收药材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准确识别,对中药药理研究与质量控制意义重大。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法,对春季和秋季采收的黄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与秋季采收的黄芩红外光谱吸收峰位置较相似,但是酯类化合物中羰基CO的1 740cm-1特征吸收峰,黄酮类成分1 614cm-1附近特征吸收峰及糖类成分1 071cm-1附近吸收峰的相对峰强度差别显著。通过二者相对峰强度的不同发现春季采收的黄芩药材中黄酮类和酯类成分高于秋季采收的药材。比较二者在1 300~400cm-1波数范围内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得出其所含糖类物质有所不同。二者的差异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上更加直观显著。对16个批次的春季与秋季采收黄芩药材红外光谱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可以得到准确区分。综上,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法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可以准确鉴别春季和秋季采收的黄芩,并分析其化学成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采收季节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三级鉴别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雹根总皂苷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永平 陈建双 +2 位作者 赵波 张玉玲 佟继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59-1661,共3页
目的:观察赤雹根总皂苷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制备大鼠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疼痛模型,分别给予赤雹根总皂苷(160、80、40mg.kg-1),以及雷公藤12mg.kg-1阳性对照药治疗,以关节炎指数、痛阈和疼痛级... 目的:观察赤雹根总皂苷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制备大鼠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疼痛模型,分别给予赤雹根总皂苷(160、80、40mg.kg-1),以及雷公藤12mg.kg-1阳性对照药治疗,以关节炎指数、痛阈和疼痛级别为指标,评价其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的镇痛作用。结果:赤雹根总皂苷各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大鼠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的关节炎指数,提高其痛阈,降低其疼痛级别。结论:赤雹根总皂苷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雹根 总皂苷 佐剂型关节炎 弗氏完全佐剂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黄芩甙对发热家兔下丘脑及脑脊液中环磷腺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红艳 张璠 +2 位作者 李守拙 王曦 范书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16,119,共3页
目的:从中枢发热介质的角度探讨野黄芩甙的解热机制。方法:本实验用内毒素(ET)复制家兔发热模型,观察野黄芩甙的解热作用及对家兔下丘脑和脑脊液中环磷腺苷(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ET后80 min,野黄芩甙+ET组家兔的体温明显低于E... 目的:从中枢发热介质的角度探讨野黄芩甙的解热机制。方法:本实验用内毒素(ET)复制家兔发热模型,观察野黄芩甙的解热作用及对家兔下丘脑和脑脊液中环磷腺苷(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ET后80 min,野黄芩甙+ET组家兔的体温明显低于ET组(P<0.01),表明野黄芩甙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并且野黄芩甙能抑制ET所致的下丘脑中cAMP含量的升高(P<0.01)和脑脊液中cAMP含量的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下丘脑和脑脊液中cAMP的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野黄芩甙可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和脑脊液中cAMP含量升高而发挥其解热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芩甙 发热 内毒素 环磷腺苷 家兔 解热机制 C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雹根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永平 陈建双 +2 位作者 张玉玲 赵波 佟继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3-995,共3页
目的:观察赤雹根总皂苷的镇痛作用,探讨赤雹根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小鼠48℃热板法、小鼠48℃热水浸尾法、灌胃酒石酸锑钾致小鼠扭体法,评价赤雹根总皂苷的镇痛作用。结果:48℃热板试验中,赤雹根总皂苷各剂量组(240mg/kg、120m... 目的:观察赤雹根总皂苷的镇痛作用,探讨赤雹根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小鼠48℃热板法、小鼠48℃热水浸尾法、灌胃酒石酸锑钾致小鼠扭体法,评价赤雹根总皂苷的镇痛作用。结果:48℃热板试验中,赤雹根总皂苷各剂量组(240mg/kg、120mg/kg、60mg/kg)小鼠痛反应潜伏期(35.73±3.84)s、(28.20±3.74)s、(27.00±3.38)s均显著高于NS对照组(24.88±5.02)s,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小鼠48℃甩尾实验中,赤雹根总皂苷各剂量组药后40min、60min缩尾潜伏期(11.89±1.36)s、(10.83±1.09)s、(10.30±2.20)s、(8.98±1.65)s、(9.08±1.22)s、(8.01±2.04)s均显著高于NS组(7.27±1.32)s,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石酸锑钾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中,赤雹根总皂苷各剂量组15min内小鼠扭体反应次数(24.10±2.77)次、(28.40±3.75)次、(35.60±4.99)次均显著低于NS组(40.40±5.04)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赤雹根总皂苷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雹根 总皂苷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翠哲 刘喜纲 +2 位作者 陈大为 陈四平 韩生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16-1116,i0002-i0003,共3页
关键词 黄芩苷 三黄片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喘宁胶囊中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的检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晓燕 赵春颖 +1 位作者 孟艳彬 康少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21-723,共3页
目的 :测定咳喘宁胶囊 (野罂粟 )中的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是否符合限量要求。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咳喘宁胶囊中大孔吸附树脂的残留物—丙烯酸甲酯、甲苯、对 二甲苯、间 二甲苯、邻 二甲苯、苯乙烯。结果 :咳喘宁胶囊中丙烯酸甲酯... 目的 :测定咳喘宁胶囊 (野罂粟 )中的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是否符合限量要求。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咳喘宁胶囊中大孔吸附树脂的残留物—丙烯酸甲酯、甲苯、对 二甲苯、间 二甲苯、邻 二甲苯、苯乙烯。结果 :咳喘宁胶囊中丙烯酸甲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的含量均远远小于 2 0mg·g- 1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量 测定 残留物 GC 咳喘宁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谢守军 宋鸿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研究穿山龙总皂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和实验组。连续灌胃给药8天,停药后处死大鼠,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观察血清和关节液IL-1、IL-6、IL-8、TNF-α水平,观察ConA诱导... 目的:研究穿山龙总皂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和实验组。连续灌胃给药8天,停药后处死大鼠,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观察血清和关节液IL-1、IL-6、IL-8、TNF-α水平,观察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结果:不同剂量穿山龙总皂苷治疗能使AA大鼠降低的胸腺指数基本恢复到正常,也能使AA大鼠明显增大的脾指数显著降低。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大鼠的血清、关节液内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TNF-α水平较AA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明显提高。结论:穿山龙总皂苷有良好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其机理部分可能与调节机能依赖性的双向免疫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总皂苷 佐剂性关节炎 免疫调节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剂VA诱导烟草产生PR蛋白及对TMV侵染的抗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春颖 王凤茹 李兴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50-55,共6页
本试验用天然抗病毒剂VA作诱导因子 ,抗病品种枯斑三生烟 (NicotianatabacumL SamSunNN)和感病品种三生烟 (NicotianatabacumL SamSun)经VA诱导处理后 (清水作对照 )接种TMV。结果表明 ,VA可局部和系统地诱导烟草叶片对TMV产生抗性 ,其... 本试验用天然抗病毒剂VA作诱导因子 ,抗病品种枯斑三生烟 (NicotianatabacumL SamSunNN)和感病品种三生烟 (NicotianatabacumL SamSun)经VA诱导处理后 (清水作对照 )接种TMV。结果表明 ,VA可局部和系统地诱导烟草叶片对TMV产生抗性 ,其枯斑抑制率可达 4 0 %~ 6 0 % ,枯斑直径比对照减少 30 %~ 5 0 % ,且在抗病品种SamSunNN中 ,VA +TMV处理明显增加了PR蛋白的含量 ,在不接种情况下VA诱导的烟草叶片中PR蛋白表现很弱。在感病品种SamSun烟中 ,VA不能诱导PR蛋白产生。说明VA诱导PR蛋白含量的增加与VA抑制TMV在烟草体内的扩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TMV 系统诱导抗性 局部诱导抗性 PR蛋白 抗病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RP-HPLC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6种运动疲劳相关氨基酸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淑萌 蒋晔 +1 位作者 郝福 李艳荣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72,共6页
目的:建立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5-羟色氨酸(5-HTP),γ-氨基丁酸(GABA),色氨酸(Trp),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和亮氨酸(Leu)6种与运动疲劳相关氨基酸。方法:样品经甲醇沉淀后... 目的:建立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5-羟色氨酸(5-HTP),γ-氨基丁酸(GABA),色氨酸(Trp),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和亮氨酸(Leu)6种与运动疲劳相关氨基酸。方法:样品经甲醇沉淀后,以OPA进行柱前衍生。色谱柱为Phenomenex C_(18)(250×4.6 mm,5μm),以A甲醇-B0.05 mol/L NaAc·3H_2O(pH6.0,内含0.05%THF)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λ_(ex)为340 nmn,λ_(em)为450 nm。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5-HTP、GABA、Trp、Val、Ile、Leu和内源性物质在22.5min内分离度良好;6种氨基酸分别在2.87~368μmlol/L、6.31~807μmol/L、2.04~262μmol/L、3.52~451μmol/L、2.58~331μmol/L、2.54~326μ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运动过度组中上述6种氨基酸含量均比对照组高。结论:本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快速地测定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6种运动疲劳相关氨基酸的含量,为准确地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状态和变化提供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氨基酸 邻苯二甲醛 柱前衍生 血浆 脑脊液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脑啡肽的镇痛药效和体内分布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铁华 文曙 +2 位作者 邓淑华 杨鹤松 曹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PEG)修饰改善甲硫氨酸脑啡肽(MEK)体内半衰期短和对中枢神经系统(CNS)释放的作用。方法热板致痛小鼠侧脑室注射3.1μmol.kg-1MEK及其mPEG2000和mPEG5000修饰物,醋酸致痛小鼠尾静脉注射31μmol.kg-1同上受试物,比较镇...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PEG)修饰改善甲硫氨酸脑啡肽(MEK)体内半衰期短和对中枢神经系统(CNS)释放的作用。方法热板致痛小鼠侧脑室注射3.1μmol.kg-1MEK及其mPEG2000和mPEG5000修饰物,醋酸致痛小鼠尾静脉注射31μmol.kg-1同上受试物,比较镇痛活性;小鼠尾静脉注射0.2 ml.(10 g)-1容积5.55~7.40 GBq.L-1浓度的125I标记MEK及其mPEG2000修饰物,比较体内分布。结果 MEK及mPEG修饰物3组间F检验P<0.05或0.01(热板模型15 min除外);mPEG5000修饰物作用强于mPEG2000修饰物及未修饰MEK,镇痛活性可持续至120 min(P<0.01)。mPEG2000修饰物10 min时肝脏分布低于MEK、240 min时血液分布高于MEK(P<0.01),血液半衰期(T12)是原型肽的3倍、清除率(CL)降低2.2倍。结论适当分子量PEG修饰可降低MEK肝脏清除、增强镇痛活性、延长半衰期和镇痛时间,对改善脑啡肽成药性有积极意义;未直接证实mPEG修饰改善MEK的CNS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脑啡肽 聚乙二醇 化学修饰 镇痛 体内分布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蛋白对链脲佐菌素诱导胰岛细胞株INS-1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小杰 刘美晓 +3 位作者 谢云鹏 毛晓霞 孙一婵 陈志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97-1701,共5页
目的探讨丝胶蛋白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细胞株INS-1凋亡相关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3月,将大鼠胰岛细胞株INS-1分为3组:正常组胰岛细胞株INS-1不作任何处理,STZ组以STZ作用... 目的探讨丝胶蛋白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细胞株INS-1凋亡相关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3月,将大鼠胰岛细胞株INS-1分为3组:正常组胰岛细胞株INS-1不作任何处理,STZ组以STZ作用胰岛细胞株INS-1,丝胶蛋白组以STZ和丝胶蛋白作用胰岛细胞株INS-1。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 mRNA表达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STZ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存活率较正常组降低,丝胶蛋白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存活率较STZ组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TZ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凋亡率较正常组升高,丝胶蛋白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凋亡率较STZ组降低(P<0.05)。STZ组胰岛细胞株INS-1 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Bcl-2 mRNA/Bax mRNA、Bcl-2/Bax较正常组降低,Bax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5);丝胶蛋白组胰岛细胞株INS-1 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Bcl-2mRNA/Bax mRNA、Bcl-2/Bax较STZ组升高,Bax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STZ组降低(P<0.05)。结论丝胶蛋白可抑制STZ诱导的胰岛细胞株INS-1的凋亡,提高Bcl-2/Bax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质类 链脲菌素 凋亡诱导因子 基因 BCL-2 BCL-2相关X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雪莲果低聚果糖的脱色工艺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明均 赵桂琴 +3 位作者 李天祥 周亚利 许奎 朱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23-1727,共5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雪莲果低聚果糖溶液的超声波协同H_2O_2脱色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色液中的低聚果糖含量。结果表明,最佳脱色工艺为:超声波功率120 W,H_2O_2体积分数20%,溶液pH为12,脱色时间46 min。...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雪莲果低聚果糖溶液的超声波协同H_2O_2脱色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色液中的低聚果糖含量。结果表明,最佳脱色工艺为:超声波功率120 W,H_2O_2体积分数20%,溶液pH为12,脱色时间46 min。在此条件下,平均脱色率61.0%,低聚果糖保留率54.8%,实际总评归一值0.512,与理论预测值相近;脱色液中蔗果三糖(GF2)~蔗果七糖(GF6)的含量分别为17.596%,14.404%,5.197%,2.162%,1.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 超声波协同H2O2脱色 响应面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