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扶风县新发现一批西周青铜器 被引量:23
1
作者 汪玉堂 胡社生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2,共10页
On November 8, 2006, villagers of Wujun xicun at Chengguan town of Fufeng county,Shaanxi found out, when taking soil, a hoarding of bronzes of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containing 27 pieces (group)of bronze ritua... On November 8, 2006, villagers of Wujun xicun at Chengguan town of Fufeng county,Shaanxi found out, when taking soil, a hoarding of bronzes of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containing 27 pieces (group)of bronze ritual vessels, musical instruments, wine articles,weapons, chariot and horse fittings, parts of them bore inscriptions and clan insignia. Among the vessels, an unearthed inscription for Zhou Shengzun (so named for the present) is as long as 113 characters, having some discriptive relations directly with the 2 pieces of Zhou Sheng Gui recorded before. This inscription reflects a judicial dispute and its dealing-with process and result, arisen from the undue occupying slaves and land by Zhousheng, a nobler named Ji at the late western Zhou. Studying of such inscription is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 both the legal institution and land magement system which had contributed to a stable society and promote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Besides, the two pieces of Zhou Shengzun have been rare in the past archaeologic discoveries in term of their modelling and decoration features. Emerged as a new article shape, it has important objective value for denominating and researching of war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wo hoarding bronzes found in the said village in 1970’s an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regulation for the use of ritual wares as recorded in Western Zhou’s ritual system,i.e. "the Nobler’s sacrificial vessels were prohibited to cross border", it can tentatively be concluded that the Wujun xicun village was the orbit and inhabited reging of Noblemen Ji dating 3000 years a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扶风县 西周 陕西 文物局 城关镇 宝鸡市 会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扶风县新发现一批商周青铜器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社生 汪玉堂 +6 位作者 马林怀 党立科 侯亚会 杨玺 李晓菊 王红梅 董红卫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共8页
2006年10月15日,扶风县上宋乡红卫村村民在村北砖厂取土时发现一批青铜器。县博物馆闻讯赶到现场进行清理,据清理结果看系一古墓葬,共出土青铜器18件(组)。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商周青铜器 扶风县 陕西 出土青铜器 博物馆 古墓葬 清理 砖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风县飞凤山西周墓发倔简报 被引量:6
3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18,25,共7页
扶风县飞凤山西周墓发倔简报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飞凤山位于扶风县城南约300米处(图一),河半圆环绕,从山区北侧脚下流过注人七星河,山的东侧缓坡地上是城关镇千佛寺村。该村在规划庄基地时,决定将原半坡的村民迁至山下... 扶风县飞凤山西周墓发倔简报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飞凤山位于扶风县城南约300米处(图一),河半圆环绕,从山区北侧脚下流过注人七星河,山的东侧缓坡地上是城关镇千佛寺村。该村在规划庄基地时,决定将原半坡的村民迁至山下扶绛公路两侧较平缓的坡地上。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风县 二层台 西周早期 山西 墓葬 宝鸡市 青铜器铭文 人头骨 博物馆 发掘简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扶风县飞凤山秦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明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9,共6页
陕西扶风县飞凤山秦墓发掘简报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飞凤山位于扶风县城南约300米处,氵韦河半圆环绕,山的东侧缓坡地上是城关镇千佛寺村。该村规划平整庄基地时,挖出一鼎一簋,于是向县博物馆作了报告。5月1日,宝鸡市考古... 陕西扶风县飞凤山秦墓发掘简报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飞凤山位于扶风县城南约300米处,氵韦河半圆环绕,山的东侧缓坡地上是城关镇千佛寺村。该村规划平整庄基地时,挖出一鼎一簋,于是向县博物馆作了报告。5月1日,宝鸡市考古队派员赶到现场,发现有5座墓墓口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风县 春秋战国之交 墓葬形制 秦墓 随葬品 发掘简报 秦人 宝鸡市 战国中期 陕西蓝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风县官务窑出土西周铜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仓西 侯若冰 白金锁 《文博》 1986年第5期67-68,97,共3页
1985年11月8日,法门乡官务窑院村村民陈西歧,在村东南土壕取土时,发现铜鼎一件,蛤蜊10枚,蚌泡8枚,报告给县博物馆,我们即赴现场勘查,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这批器物出于一西周墓葬,编号85F官务窑院M1。墓葬位于官务窑院村东南100米处的... 1985年11月8日,法门乡官务窑院村村民陈西歧,在村东南土壕取土时,发现铜鼎一件,蛤蜊10枚,蚌泡8枚,报告给县博物馆,我们即赴现场勘查,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这批器物出于一西周墓葬,编号85F官务窑院M1。墓葬位于官务窑院村东南100米处的土壕东崖北段,北距官务尉家村250米,西距畴沟河300米,南距官务吊庄西周窑藏(见《文博》85年1期)2000米左右(见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务 西周墓葬 周窑 窑院 抢救性 青铜礼器 墓主 现场勘查 东崖 西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扶风发现钱币窖藏 被引量:2
6
作者 汪玉堂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2,共2页
2007年9月18日,扶风县在修建法门寺舍利广场时机械施工挖出大量钱币,县文化文物局得到消息后及时会同博物馆专业人员赶到现场,经清理,发现钱币出自一窖藏,共计80余斤。现将出土钱币介绍如下:
关键词 钱币窖藏 陕西 2007年 机械施工 专业人员 出土钱币 法门寺 扶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调查简报 被引量:3
7
《文博》 1985年第6期5-13,16+98-99,共12页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是一座四海知名的佛教古刹,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秋,关中地区暴雨,寺中“真身宝塔”西半壁坍塌,塔中一些佛象、佛经随之而下,或四处飘散,或被压在砖砾之中。在省人民政府、文化文物厅和西北大...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是一座四海知名的佛教古刹,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秋,关中地区暴雨,寺中“真身宝塔”西半壁坍塌,塔中一些佛象、佛经随之而下,或四处飘散,或被压在砖砾之中。在省人民政府、文化文物厅和西北大学有关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扶风县博物馆首先清理了现场的基础上,我们就法门寺的历史、佛像和佛经,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现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风县博物馆 调查简报 莲花座 真身宝塔 省级重点文物 白毫相 扶风法门寺 大宝积经 华严经 普宁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公父簠铭文中的农作物名称考 被引量:3
8
作者 辛怡华 《农业考古》 1993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前所见到的青铜器铭文中记载有农作物名称的不多见,既使有,常见的也只有两种农作物名称,即"粱"和"稻"。在众多的青铜器铭文中,只有"钜仲"(《古》卷三之一三十三页)和伯公父铭文有四种农作物的名称。因... 目前所见到的青铜器铭文中记载有农作物名称的不多见,既使有,常见的也只有两种农作物名称,即"粱"和"稻"。在众多的青铜器铭文中,只有"钜仲"(《古》卷三之一三十三页)和伯公父铭文有四种农作物的名称。因此,伯公父铭文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青铜器铭文 名称 文物 说文 种植水稻 文化遗址 出土 考古发掘 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塔第二次清理简报 被引量:1
9
《文博》 1987年第3期20-26,99-100,共9页
号称“关中塔庙始祖”的法门寺,位于扶凤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座北向南,南北长180米,东西宽51米,占地9180平方米。整个寺院为典型的四合院式,中央矗立释迦佛舍利“真身宝塔”,塔前是铜佛殿五间,后面大雄宝殿三间及东西耳房各一间,西边... 号称“关中塔庙始祖”的法门寺,位于扶凤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座北向南,南北长180米,东西宽51米,占地9180平方米。整个寺院为典型的四合院式,中央矗立释迦佛舍利“真身宝塔”,塔前是铜佛殿五间,后面大雄宝殿三间及东西耳房各一间,西边是鼓楼(1983年重建),东边是钟楼基座和明成化八年铸造的铁洪钟一口(图一、图二、图三)。 1981年秋,霪雨连绵。8月24日早九时、晚十九时许,宝塔从裂缝处分两次向西南方坍崩约三分之二。佛像跌落,佛经飘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舍利 白毫相 真身宝塔 释迦 法门镇 塔庙 西南方 扶风法门寺 八年 五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