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恒定水流计算的最优控制问题及其变分求解 被引量:10
1
作者 赖锡军 傅国圣 孙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7-545,共9页
为综合利用各类可用的信息源(如水流运动规律,观测资料和统计信息),在反问题的框架下构建了非恒定水流计算的变分模型。针对模型预测的可能误差来源,给出了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物理参数三类独立参量及综合控制问题的定义。在此基础上,... 为综合利用各类可用的信息源(如水流运动规律,观测资料和统计信息),在反问题的框架下构建了非恒定水流计算的变分模型。针对模型预测的可能误差来源,给出了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物理参数三类独立参量及综合控制问题的定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变分法求解这类偏微分方程最优化控制问题的基本原理及模型求解步骤。同时,为便于应用参考,选取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物理参数作为控制向量,以实际常用的水流运动微分方程为基础,导出了一、二维非恒定水流计算的通用伴随方程。并以珠江黄浦至大虎段二维潮流计算为例,展示了变分模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恒定流 反问题 变分法 最优控制 数据同化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南与里下河地区暴雨遭遇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文明 孙荣跃 潘宁还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4-18,28,共6页
根据二维概率分布的理论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通南与里下河地区暴雨遭遇的概率模型及里下河兴化水位与降雨、引排水量等因素的线性回归方程,应用现有暴雨、水情等水文资料,计算了通南与里下河地区暴雨、水位等遭遇的概率分布。并从... 根据二维概率分布的理论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通南与里下河地区暴雨遭遇的概率模型及里下河兴化水位与降雨、引排水量等因素的线性回归方程,应用现有暴雨、水情等水文资料,计算了通南与里下河地区暴雨、水位等遭遇的概率分布。并从暴雨遭遇、水情组合及洪水调度能力等三个不同侧面,论证了利用泰州引江河工程提高通南排涝标准的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南 里下河 暴雨遭遇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测定中活性炭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的研究
3
作者 杨本安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36-38,共3页
论述了用活性炭处理提纯在水环境监测酚测定中显色剂4-氨基安替比林的原理、方法,避免了因显色剂被氧化变质后,使酚测定分析精度下降的情况。并对各种对比试验进行了检测下限和准确度的分析研究,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 水环境 监测 酚测定 显色剂 处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下河水网区河网汇流调节演算
4
作者 王明生 洪希曾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0-13,共4页
里下河水网区面积大,水网密布,水流串通,以低洼圩区为主,暴雨产水从圩内到圩外,再由圩外河网调节、交换,然后外排,雨洪江流过程十分复杂。本文以1991年大涝水文巡测资料为依据,将全河网区划分成5个片,进行各片产流和水量... 里下河水网区面积大,水网密布,水流串通,以低洼圩区为主,暴雨产水从圩内到圩外,再由圩外河网调节、交换,然后外排,雨洪江流过程十分复杂。本文以1991年大涝水文巡测资料为依据,将全河网区划分成5个片,进行各片产流和水量平衡计算。在此基础上,作各片河网汇流调节演算,据以推算各片代表站洪水期水位涨落过程,并与实测水位作验证比较。本方法解决了大水网区河网汇流计算问题,亦可应用于水利规划中的水文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 河网汇流 水网区 里下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