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安全系统化管理的方略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学友 顾惠心 +1 位作者 乔家国 何崇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54-55,共2页
医院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医疗及护理质量、临床及医技科室的业务管理、医疗设备技术保障、水电汽等后勤服务、治安保卫、综合治理,乃至服务态度等众多工作内容,是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然而,近年来出现的... 医院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医疗及护理质量、临床及医技科室的业务管理、医疗设备技术保障、水电汽等后勤服务、治安保卫、综合治理,乃至服务态度等众多工作内容,是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然而,近年来出现的影响医院安全管理的一系列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安全管理 系统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麟荪 施海彬 +6 位作者 王立富 梁定 刘洪 刘文贵 冯耀良 王杰 吕朋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 介绍不同类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假瘤 )的几种不同治疗方法。方法  8例不同部位、不同创伤原因引起的的假瘤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3例终末型动脉的假瘤采用明胶海绵栓塞 ,2例主干性外周动脉的假瘤采用覆膜支架置入术将其隔... 目的 介绍不同类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假瘤 )的几种不同治疗方法。方法  8例不同部位、不同创伤原因引起的的假瘤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3例终末型动脉的假瘤采用明胶海绵栓塞 ,2例主干性外周动脉的假瘤采用覆膜支架置入术将其隔绝 ,1例支干型假瘤采用两端弹簧圈栓塞 ,1例股动脉穿孔型假瘤采用压迫法 ,另 1例巨大血肿伴假瘤经栓塞后作手术血肿清除加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假瘤均完全闭合 ,置入覆膜支架者其远端动脉搏动正常。 1例患者因其他原因 ,致穿刺部位又出现假瘤。其他患者无并发症。结论 采用不同的介入技术能治疗各种假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假性动脉瘤 介入治疗 血管栓塞术 覆膜支架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准确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剑 胡建群 夏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系统不同测量平面及旋转步长对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对14个不规则形状实验模型作三维扫查,然后分别在A和C平面上30°、15°、9°、6°四种不同旋转步长下测量其体积...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系统不同测量平面及旋转步长对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对14个不规则形状实验模型作三维扫查,然后分别在A和C平面上30°、15°、9°、6°四种不同旋转步长下测量其体积。结果①A平面或C平面下4种不同旋转步长体积测量值与实际体积高度相关(P<0.05),与实际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回归系数最高,与6°测量值相比,15°和9°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A、C不同平面,30°测量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9°和6°测量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5°可作为三维超声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合适旋转步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容积测量 旋转步长 测量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于爱民 赵纪余 +3 位作者 王家东 金晓杰 张淳 金西铭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庆大霉素耳蜗毒性的拮抗效果,并且比较了两种给药方法对其效果的影响。方法健康黑目豚鼠41只,随机分为五组,各组动物在观察期结束后,检测由8kHz、4kHz、2kHz频率短音诱发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Ⅲ波反应阈;扫描电...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庆大霉素耳蜗毒性的拮抗效果,并且比较了两种给药方法对其效果的影响。方法健康黑目豚鼠41只,随机分为五组,各组动物在观察期结束后,检测由8kHz、4kHz、2kHz频率短音诱发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Ⅲ波反应阈;扫描电镜观察外毛细胞形态变化;采用耳蜗基底膜铺片的方法,对深染的外毛细胞表皮板进行计数。结果谷胱甘肽组耳蜗三排外毛细胞呈V字型排列有序。庆大霉素组外毛细胞纤毛散乱、倒伏,深染的表皮板数明显增加,Ⅲ波反应阈明显提高。合并给药组深染的表皮板数较庆大霉素组明显减少,Ⅲ波反应阈的提高幅度明显减小(P<0.05)。后继给药组深染的表皮板数和8kHz、4kHz的Ⅲ波反应阈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2kHz的Ⅲ波反应阈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谷胱甘肽组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庆大霉素合并应用可以显著地减轻庆大霉素的耳毒性;庆大霉素停药后再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耳蜗高频段的毛细胞所受庆大霉素毒性可能难以产生拮抗作用,但是对耳蜗中、低频段的毛细胞可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庆大霉素 耳毒性 作用观察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细胞形态变化 扫描电镜观察 外毛细胞 反应阈 统计学差异 生理盐水组 表皮板 耳蜗毒性 给药方法 黑目豚鼠 拮抗作用 保护作用 显著性 Ⅲ波 观察期 基底膜 停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复发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于佶 徐启武 闻金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 研究复发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特点。方法 对 2 8例复发椎管内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用MR诊断并再次行手术治疗。结果  2 8例复发椎管内肿瘤诊断明确 ;出院时 ,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者 2 1例 ,无变化 6例 ,加... 目的 研究复发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特点。方法 对 2 8例复发椎管内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用MR诊断并再次行手术治疗。结果  2 8例复发椎管内肿瘤诊断明确 ;出院时 ,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者 2 1例 ,无变化 6例 ,加重 1例。 18例随访 2个月至 9年 ,症状体征继续改善者 15例 ,无变化 2例 ,死亡 1例。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及MR检查即能明确诊断复发椎管内肿瘤 ;只要提高手术技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肿瘤复发 诊断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主动脉病变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立富 吕朋华 +5 位作者 王书祥 孙陵 耿素苹 陈明 黄文诺 李麟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病变不同血管内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7例患者,其中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5例(4例行一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1例行内膜瓣开窗术);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外院外科人造血管置换术后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行一...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病变不同血管内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7例患者,其中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5例(4例行一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1例行内膜瓣开窗术);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外院外科人造血管置换术后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行一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肾动脉开口以下腹主动脉瘤1例(行分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结果5例一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均获成功,2例出现Ⅰ型内漏,1例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1例30 min后内漏减少,未处理;1例内膜瓣开窗术后患者双下肢缺血症状消失;1例分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后造影提示动脉瘤消失,无内漏发生。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移植物或内膜瓣开窗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病变安全有效,其中分体式支架的临床应用具有更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瘤 腹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内膜瓣开窗术 分体式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结合微血管密度对乳癌淋巴结转移的判定及其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钱晓芹 杨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4-136,155,共4页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乳癌原发灶的声像图特征并结合术后对肿瘤内部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来预测转移,尤其是腋窝淋巴结转移,并探讨原发灶的超声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特征与MVD的相关性。方法:术前分析64例乳癌超声声像图特征,术后用免疫组...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乳癌原发灶的声像图特征并结合术后对肿瘤内部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来预测转移,尤其是腋窝淋巴结转移,并探讨原发灶的超声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特征与MVD的相关性。方法:术前分析64例乳癌超声声像图特征,术后用免疫组化方法获得肿瘤内部的MVD。结果:原发灶的大小、肿块表面形态为粗短分叶还是细长分叶、钙化灶的形态及多少在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较未转移组病灶内彩色血流信号丰富(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较未转移组病灶内血流峰值流速(Vmax)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阻力指数(RI)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MVD与病灶内彩色血流分级呈正相关,而与Vmax,RI无相关性;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两组间MV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肿块原发灶彩超声像图和病灶内MVD的研究,初步判断患者腋下淋巴结状态,可为临床分期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Ⅰ号方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栓素、前列环素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沛毅 钱涯邻 +2 位作者 孙云 张洪泉 陈翠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1-123,共3页
检测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血浆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的浓度,以探讨氧自由基(OFR)及TXA2-PGI2在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中的作用。结果表... 检测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血浆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的浓度,以探讨氧自由基(OFR)及TXA2-PGI2在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肝损伤小鼠肝组织MDA明显升高,且与血浆TXB2变化呈正相关(r=0.9083,P<0.01)。SOD明显降低;血浆TXA2明显升高,PGI2明显下降。以上结果提示OFR与TXA2/PGI2平衡失调相互作用,共同引起实验性肝损伤。而乙肝Ⅰ号方可逆转MDA、S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实验性 丙二醛 SOD TXA2 乙肝I号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肺生物性损伤机制及防治 被引量:16
9
作者 罗科 徐军美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4-517,共4页
机械通气是运用肌松药全麻患者维持生命的必要手段,同时作为呼吸支持治疗的重要措施,挽救了无数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然而,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损伤因素可导致或加重肺损伤,即机械通气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1... 机械通气是运用肌松药全麻患者维持生命的必要手段,同时作为呼吸支持治疗的重要措施,挽救了无数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然而,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损伤因素可导致或加重肺损伤,即机械通气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1]。VILI是一种肺部弥漫性肺泡-血管膜损伤和通透性增加综合征,包括气压伤、容积伤、肺萎缩伤和生物伤四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生物性损伤 气压伤 肺损伤 损伤因素 VENTILATOR 血管膜 肺萎缩 肌松药 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灶检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靖 王建平 +2 位作者 张萍 吴晶涛 王立富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7例结直肠癌患者行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非增强磁共振和多层CT检查。阅片前告知阅片者患者为结直肠癌术后,但不提供临床病史和既往影像学资料。结果:多层CT、非增强...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7例结直肠癌患者行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非增强磁共振和多层CT检查。阅片前告知阅片者患者为结直肠癌术后,但不提供临床病史和既往影像学资料。结果:多层CT、非增强磁共振和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转移灶的敏感度分别为72%(45/63)、76%(48/63)和93%(58/63),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转移灶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且与多层CT和非增强MRI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转移患者敏感度最高(82%),而多层CT和非增强MRI分别为77%和66%。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检出率高于多层CT和非增强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结肠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两种探视模式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燕 钱敏 刘艳林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2期3177-3177,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探视 皮肤黏膜感染 医院感染 新生儿窒息 抵抗力低下 感染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和慢性骨髓炎的MRI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靖 王建平 +1 位作者 许乙凯 刘岘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06-908,共3页
亚急性和慢性骨髓炎是由于低毒细菌感染或机体抵抗力较强而产生的骨骼感染性病变。其主要特点为病变隐蔽,缺乏全身性炎症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表现也往往无显著特征而与其他良恶性病变难以鉴别。本文搜集11例亚急性和慢性骨髓炎并... 亚急性和慢性骨髓炎是由于低毒细菌感染或机体抵抗力较强而产生的骨骼感染性病变。其主要特点为病变隐蔽,缺乏全身性炎症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表现也往往无显著特征而与其他良恶性病变难以鉴别。本文搜集11例亚急性和慢性骨髓炎并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旨在探讨MRI对亚急性和慢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微粒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益民 黄进 +2 位作者 陆治平 李翔宇 何胜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微粒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行急诊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给药组(罪犯血管开通前,1~3 min内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0 μg/kg负荷剂量,继以0.15 μg·kg-1...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微粒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行急诊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给药组(罪犯血管开通前,1~3 min内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0 μg/kg负荷剂量,继以0.15 μg·kg-1·min^-1静脉持续泵入36 h)32例和对照组(未使用替罗非班)30例,分别于替罗非班应用前、应用后10 min抽取冠脉血3 mL;应用替罗非班24 h和停用替罗非班12 h后分别抽取桡动脉血3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微粒的数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结果:替罗非班给药前两组血小板微粒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0 min血小板微粒的水平降至最低(5.1%±2.7% vs 6.7%±3.2%,P=0.04);给药24 h后给药组血小板微粒水平仍低于对照组(5.2%±2.5% vs 6.9%±3.1%,P=0.03);停用12 h后血小板微粒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迅速降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即刻体内的血小板微粒水平,达到迅速抑制活化血小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微粒 替罗非班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细胞免疫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人玲 庄朝荣 +4 位作者 赵明 张桂珍 王玲 王茜 解松刚 《眼科新进展》 CAS 1997年第2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角膜炎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伴腘动脉损伤7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善和 胡元斌 +4 位作者 王静成 蒋百川 何金山 徐捷 王信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707-708,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伴腘动脉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1月~2006年3月,我科收治胫骨平台骨折伴腘动脉损伤7例,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同时行腘动脉损伤静脉移植修复术4例,直接行端端吻合术1例,单纯修补术2例。对3例小腿严重...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伴腘动脉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1月~2006年3月,我科收治胫骨平台骨折伴腘动脉损伤7例,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同时行腘动脉损伤静脉移植修复术4例,直接行端端吻合术1例,单纯修补术2例。对3例小腿严重创伤合并筋膜间室综合征行小腿筋膜切开减压术,修复损伤神经2例,1例同时伴深静脉损伤无缺损者直接行吻合术。结果6例6h以内行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及血管修复建立血循环者中,5例下肢功能良好,1例小腿肌肉坏死并发感染、高热,清创处理后体温逐渐下降,切口反复不愈伴骨外露,因合并脑外伤长期昏迷在ICU抢救,后自动出院;1例伤后48h出现血循环障碍,转我院急诊探查,吻合血管,术后循环未见好转,二期手术,但足部运动功能大部分丧失。7例随访0.5~1年。5例血管修复术后患肢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1例足部感觉正常,肌力3级,生活基本自理;1例长期昏迷,生活不能自理。结论胫骨平台骨折伴腘动脉损伤应尽早行骨折复位固定,修复损伤腘动脉以恢复血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腘动脉损伤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阿片耐受大鼠脊髓NMDA受体NR2A及NR2B亚基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金 黄宇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9-65,共7页
目的:了解大鼠短期多次应用芬太尼能否发生急性阿片耐受以及急性阿片耐受大鼠脊髓NMDA受体NR2A和NR2B亚基表达的改变。方法:24只体重为200-22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生理盐水组(S)及芬太尼组(F)。F组大... 目的:了解大鼠短期多次应用芬太尼能否发生急性阿片耐受以及急性阿片耐受大鼠脊髓NMDA受体NR2A和NR2B亚基表达的改变。方法:24只体重为200-22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生理盐水组(S)及芬太尼组(F)。F组大鼠给予皮下注射芬太尼30μg/kg,共4次,每两次注射之间间隔15min,S组大鼠以生理盐水代替芬太尼,C组大鼠未给药。给药前及给药结束后每30min以Von-Frey仪测定各组大鼠的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当F组大鼠的PWT恢复到给药前基础水平时,各组大鼠均给予腹腔注射吗啡5mg/kg。随后仍每30min测定各组大鼠的PWT,直至F组大鼠的PWT再次回到基础水平。对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PWT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另24只体重为2000-220g的雄性SD大鼠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分为C^*、S^*及F^*组),当F*组大鼠的PWT首次恢复到基础值时,不给予吗啡,处死各组大鼠,取脊髓,以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NMDA受体NR2A及NR2B亚基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连续4次皮下注射芬太尼(F组)后大鼠首先表现为PWT较基础值显著升高,随后PWT降低到基础值以下,然后逐渐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此时皮下注射吗啡后,吗啡的镇痛效果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大鼠(S组,C组)。F^*组大鼠脊髓的NR2B亚基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及S^*组,各组大鼠脊髓的NR2A亚基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应用芬太尼可导致大鼠发生急性阿片耐受。急性阿片耐受大鼠的脊髓NMDA受体NR2B亚基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R2A亚基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阿片耐受 芬太尼 吗啡 NMDA受体NR2A亚基 NMDA受体NR2B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用药方式对四肢骨折术后创口止血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永超 顾德毅 虞堂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4期2797-2797,共1页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用药方式对四肢骨折术后创口渗血止血的效果。方法:选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用药方式分为止血敏组、丹参组、维生素C组,按手术方式分为髓内钉组、空心钉组和动力髋螺钉(DHS)组。对术后创口渗血量进...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用药方式对四肢骨折术后创口渗血止血的效果。方法:选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用药方式分为止血敏组、丹参组、维生素C组,按手术方式分为髓内钉组、空心钉组和动力髋螺钉(DHS)组。对术后创口渗血量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各用药方式共采集72例患者。间术后创口渗血量差异无显著性,髓内钉组较DHS组和空心钉组术后创口渗血量显著增多。止血敏组发生6例深静脉血栓。结论:四肢骨折术后创口渗血量跟术后用药方式并无明显关系,而更可能跟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方式和术中止血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用药方式 四肢骨折 术后 创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烯酸乙酯对肿瘤恶病质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丹 柳欣欣 +2 位作者 刘玉琴 顾蓓 徐锡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8-661,共4页
目的临床上肿瘤恶病质的治疗十分棘手,初步的研究提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本身作为免疫营养素具有改善肿瘤恶病质的功能。本研究应用在心血管疾病中广泛使用的ω-3多烯酸乙酯口服制剂来干预荷瘤小白鼠,探讨其对肿瘤恶病质的改善作用及机... 目的临床上肿瘤恶病质的治疗十分棘手,初步的研究提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本身作为免疫营养素具有改善肿瘤恶病质的功能。本研究应用在心血管疾病中广泛使用的ω-3多烯酸乙酯口服制剂来干预荷瘤小白鼠,探讨其对肿瘤恶病质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小白鼠结肠癌细胞株C-26皮下注射Balb/c小白鼠,构建荷瘤小白鼠肿瘤恶病质模型,将小白鼠分为3组:对照组(无荷瘤小白鼠组)、荷瘤无干预组和荷瘤ω-3多烯酸乙酯干预组,荷瘤ω-3多烯酸乙酯干预组小白鼠给予ω-3多烯酸乙酯(DHA、EPA>80%)灌胃(2 g.kg-1.d-1,体积<0.1 ml)。连续2周记录小白鼠饮食量、体质量及腓肠肌重量等指标,并比较各组肿瘤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6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ω-3多烯酸乙酯干预组相对于荷瘤无干预组可显著改善荷瘤小白鼠的体质量减轻程度,减少瘦肉体(腓肠肌)的丢失,并降低肿瘤组织的炎性因子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口服ω-3多烯酸乙酯可以降低组织炎性因子表达,达到改善肿瘤恶病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烯酸乙酯 鱼油 炎性因子 肿瘤恶病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感染与多种自身抗体高检出率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名 李保仝 佘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16-620,共5页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体内出现的自身抗体的病理意义及其引起的自身免疫的发生机制。方法:对161例HCV感染者进行了八种自身抗体(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抗双链DNA抗...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体内出现的自身抗体的病理意义及其引起的自身免疫的发生机制。方法:对161例HCV感染者进行了八种自身抗体(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精子抗体)的检测。结果:有52例检出69项次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2.3%,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05)(未计抗精子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自身抗体 高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人磷脂磷酸水解酶3基因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20
作者 李晓波 顾建娟 +4 位作者 赵春松 王淑艳 关云谦 陈凌 张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72-878,共7页
目的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UC-MSCs),并将含有人磷脂磷酸水解酶3(human lipid phosphate phosphatases 3,hLPP3)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MSCs,探讨hLPP-3在UC-MSCs中的表达。方法从脐带... 目的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UC-MSCs),并将含有人磷脂磷酸水解酶3(human lipid phosphate phosphatases 3,hLPP3)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MSCs,探讨hLPP-3在UC-MSCs中的表达。方法从脐带中分离单细胞,经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细胞分化潜能判定,鉴定UC-MSCs的生物学特性。同时将hLPP-3基因克隆入慢病毒载体,包装出病毒上清,以不同拷贝数转染UC-MSCs,用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不同转染组hLPP-3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在体外分离和培养了UC-MSCs,并诱导其向脂肪、骨、软骨细胞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脐带MSC表达CD90、CD73及CD105,而不表达CD14、CD34、CD45、CD19、HLA-DR、CD11b及CD106蛋白。用含hLPP-3-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MSCs,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hLPP-3的mRNA转录水平与转染拷贝数有关,转染拷贝数越高,hLPP-3的表达量越高;转染后1个月,免疫印迹发现hLPP-3-GFP依然维持高表达。结论成功地在体外分离和培养了UC-MSC,并用含有hLPP-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MSCs,通过转染拷贝数在一定水平上调控了UC-MSC中hLPP-3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慢病毒载体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