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汉卿与元杂剧中的包公戏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建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关汉卿作为包公戏的开拓人,他至少在三个方面对以后的包公戏定下了基调:在题材上注重市民日常生活的开掘,注重描写百姓在权豪恶霸凌辱下的痛苦;在人物塑造上,他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清官能吏的代表人物包公,着力刻画他巧用智谋惩恶扬善;... 关汉卿作为包公戏的开拓人,他至少在三个方面对以后的包公戏定下了基调:在题材上注重市民日常生活的开掘,注重描写百姓在权豪恶霸凌辱下的痛苦;在人物塑造上,他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清官能吏的代表人物包公,着力刻画他巧用智谋惩恶扬善;在悲剧审美趣味上,大团圆结局总有一种缺憾,并反映民众一相情愿的"天理"力量,是一种苦涩的大团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汉卿 元杂剧 包公戏 权豪恶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侠义精神在《三侠五义》中的修正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建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137,共6页
自《史记·游侠列传》《史记·刺客列传》以来,游侠在文学作品中不断闪现,至明清侠文学蔚为大观。在此过程中,游侠的行为和人格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明清游侠崇尚血气之勇,但更追求忠义;有轻生死重然诺的墨家精神,但更有兼济天... 自《史记·游侠列传》《史记·刺客列传》以来,游侠在文学作品中不断闪现,至明清侠文学蔚为大观。在此过程中,游侠的行为和人格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明清游侠崇尚血气之勇,但更追求忠义;有轻生死重然诺的墨家精神,但更有兼济天下的儒家情怀。《三侠五义》可看成对古代侠义精神做出的一种修正。另外,在《水浒传》中表现的侠客归顺官府的叙事模式,至《三侠五义》终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侠五义》 游侠 忠义 侠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