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畜禽屠宰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曦 汤连华 鞠福良 《浙江畜牧兽医》 2016年第4期23-25,共3页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枟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枠和中央编办有关文件,商务部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管理. 2013年12 月,商务部与农业部完成了畜禽屠宰监督管理职责移交工作,此后部分省市的职责划转...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枟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枠和中央编办有关文件,商务部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管理. 2013年12 月,商务部与农业部完成了畜禽屠宰监督管理职责移交工作,此后部分省市的职责划转也陆续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屠宰 屠宰行业 监督管理职责 邗江区 扬州市 江苏省 生猪定点屠宰 职能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扬州市邗江区稻曲病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奋启 袁林泽 +4 位作者 康晓霞 陈银凤 耿跃 徐蕾 李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116-118,共3页
通过对扬州市邗江区大面积稻曲病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分析了2014年邗江区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针对稻曲病防治难度较大这一现状,提出了稻曲病综合防治新对策,即推广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降低穗期的氮肥用量,气候条件... 通过对扬州市邗江区大面积稻曲病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分析了2014年邗江区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针对稻曲病防治难度较大这一现状,提出了稻曲病综合防治新对策,即推广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降低穗期的氮肥用量,气候条件有利的条件下在破口前防治1次,在破口期结合稻瘟病再用药防治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 发生特点 原因 防治技术 江苏扬州 邗江区 2014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邗江区杨小舟蛾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 被引量:1
3
作者 代为奇 王敏 周丹丹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12期49-51,共3页
杨小舟蛾是邗江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按照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杨小舟蛾的风险分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杨小舟蛾的风险值R为1.63,在邗江区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结合全区寄主植物的资源状况及气候特点,对杨... 杨小舟蛾是邗江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按照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杨小舟蛾的风险分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杨小舟蛾的风险值R为1.63,在邗江区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结合全区寄主植物的资源状况及气候特点,对杨小舟蛾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小舟蛾在邗江大部分地区具有定殖、扩散的可能性。据此,提出了风险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邗江区 杨小舟蛾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调查方法对邗江区小麦田主要危害性杂草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林泽 董红刚 +3 位作者 周奋启 康晓霞 陈银凤 耿跃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1608-1611,共4页
通过样方计数法和七级目测法两种方式对邗江区麦田杂草进行系统调查,以确定本地麦田主要危害性杂草,为农技部门科学指导农民开展防除,以及进行针对性的药剂筛选试验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结果表明,邗江区麦田主要危害性杂草有日本看麦娘、... 通过样方计数法和七级目测法两种方式对邗江区麦田杂草进行系统调查,以确定本地麦田主要危害性杂草,为农技部门科学指导农民开展防除,以及进行针对性的药剂筛选试验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结果表明,邗江区麦田主要危害性杂草有日本看麦娘、菵草、看麦娘、猪殃殃、牛繁缕、野老鹳、泥胡菜等,其中日本看麦娘和菵草危害最严重,为本地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硬草已经由主要草害下降为本地麦田次要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田 杂草 样方计数法 七级目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邗江区园艺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5
作者 代为奇 周丹丹 王敏 《国土绿化》 2017年第2期34-35,共2页
扬州市邗江区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腹地,长江与淮河交汇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土、气等自然资源丰富,且光、热、雨峰期同季,利于林木生长,适合发展花卉、苗木、果树等园艺产业。邗江区园艺产业在上... 扬州市邗江区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腹地,长江与淮河交汇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土、气等自然资源丰富,且光、热、雨峰期同季,利于林木生长,适合发展花卉、苗木、果树等园艺产业。邗江区园艺产业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下蓬勃发展,已在全区林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促进传统林业转型升级、林农增收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产业 邗江区 林业主管部门 苗木生产 林业产业 花卉苗木产业 同季 下蓬 花卉种植面积 合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8个小麦品种的耐病性及产量表现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奋启 袁林泽 +5 位作者 耿跃 康晓霞 陈银凤 徐蕾 郭静 李群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14-116,共3页
选用江苏地区常用的8个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发病程度进行研究,分析小麦白粉病发病程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宁麦13白粉病发病最重,在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的情况下病株率高达88.24%,病叶率84.31%,病指29.03;扬麦系列品种白粉病发... 选用江苏地区常用的8个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发病程度进行研究,分析小麦白粉病发病程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宁麦13白粉病发病最重,在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的情况下病株率高达88.24%,病叶率84.31%,病指29.03;扬麦系列品种白粉病发病程度较轻,扬麦22未见病株,扬麦16病株率为26.67%,病叶率为20.70%,病指为0.96,扬麦20病指为2.96,扬麦23病指为4.28。白粉病对小麦产量影响主要是千粒重明显下降,千粒重损失率宁麦13为3.61%,苏麦188为3.47%,扬麦系列千粒重损失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耐病性 产量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曙光 杨武广 +3 位作者 葛胜 李洁 王君 袁秋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507-1509,共3页
对14个粳稻品种(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联度较强的性状是单株穗重、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株高,在粳稻高产育种中,应重点选择穗粒并重、有效分蘖多,株高适宜的优良品种(系)... 对14个粳稻品种(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联度较强的性状是单株穗重、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株高,在粳稻高产育种中,应重点选择穗粒并重、有效分蘖多,株高适宜的优良品种(系),而经济系数、单株干重、千粒重、全生育期、结实率等可作为田间选择的参考性状。系统聚类分析将14个粳稻品种(系)划分为3类,第Ⅰ类群穗大粒多、产量高,第Ⅱ类群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潜力较大,都是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农艺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基层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琦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3期96-97,共2页
基层会计工作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层会计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展,业务处理也日趋复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范围、
关键词 基层会计工作 防治 经济监督体系 会计信息披露 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 业务处理 社会公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中地区迟熟中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曙光 杨武广 +3 位作者 袁秋勇 李群 李洁 陈霞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8期91-93,298,共4页
采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14个迟熟中粳水稻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干重、每穗粒数、单株穗重变异明显;聚类分析可将14个粳稻品种(系)划分为3类,其中第Ⅰ类、第Ⅱ类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灰... 采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14个迟熟中粳水稻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干重、每穗粒数、单株穗重变异明显;聚类分析可将14个粳稻品种(系)划分为3类,其中第Ⅰ类、第Ⅱ类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全生育期、有效穗数、经济系数、千粒重、单株穗重对迟熟中粳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大,结实率、每穗粒数、株高、单株干重对产量影响也较大,在迟熟中粳水稻品种高产育种中,应优先选择有效穗数多、千粒重高、穗型大、穗粒多的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熟中粳 农艺性状 产量 系统聚类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量对飞行器喷雾防控小麦纹枯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奋启 左希 +7 位作者 耿跃 袁林泽 康晓霞 陈银凤 董红刚 徐蕾 潘志文 李群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890-1892,共3页
使用多旋翼飞行器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研究不同用水量对小麦纹枯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67 m2用水量2 000和2 500 m L对小麦纹枯病防效最好,药后30 d病指防效达75%-80%;用水量750和1 000 m L对小麦纹枯病防效较差,药后15 d病指防... 使用多旋翼飞行器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研究不同用水量对小麦纹枯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67 m2用水量2 000和2 500 m L对小麦纹枯病防效最好,药后30 d病指防效达75%-80%;用水量750和1 000 m L对小麦纹枯病防效较差,药后15 d病指防效仅有30%左右,药后30 d病指防效为60%左右;用水量1 250、1 500、1 750 m L对小麦纹枯病防效较好,药后15 d病指防效在60%左右,药后30 d病指防效在70%左右。目前小型植保多旋翼飞行器喷雾容量为5、10 kg级较多,根据调查走访江苏省扬州市种植大户植保飞行器试使用情况,正常病虫防治667 m^2用水量为750-1 750 m L。建议5、10 kg级的小型植保多旋翼飞行器667 m^2用水量控制在1 250-1 75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飞行器 小麦纹枯病 用水量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噻呋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殷明 范吉斌 +1 位作者 黄静 周奋启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19-119,121,共2页
进行24%噻呋酰胺悬浮剂在水稻纹枯病上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指防效为73.84%~89.16%,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和较长的持效期,对作物也未见明显药害,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一种理想杀... 进行24%噻呋酰胺悬浮剂在水稻纹枯病上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指防效为73.84%~89.16%,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和较长的持效期,对作物也未见明显药害,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一种理想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24%噻呋酰胺悬浮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