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州旅游业兴而不旺的原因与对策
1
作者 张曙升 《江苏经济探讨》 1998年第5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旅游业 发展 扬州市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两熟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顾文然 徐健 +1 位作者 韩国柱 王成寿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9,共3页
1996年秋播至1997年夏熟,在宝应县城郊乡112亩农田中进行稻麦两熟超高产栽培,实现年亩产1250kg。主要技术是:选用稻麦优良品种,小麦品种为扬麦9号,水稻品种为扬稻6号。小麦栽培坚持“早、稀、匀”播,促早发壮... 1996年秋播至1997年夏熟,在宝应县城郊乡112亩农田中进行稻麦两熟超高产栽培,实现年亩产1250kg。主要技术是:选用稻麦优良品种,小麦品种为扬麦9号,水稻品种为扬稻6号。小麦栽培坚持“早、稀、匀”播,促早发壮苗,提高中后期的施肥量。水稻栽培上,着重培育旱壮秧,全面推广抛秧技术,大田采用“前稳后攻”施肥法,穗粒肥占总施肥量的30%。水稻、小麦超高产栽培,足穗是高产的前提,单位面积结实粒数则是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超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3
作者 沙志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8-87,共10页
中国现阶段的经济过剩具有阶段性、结构性、不平衡性和低消费水平的制约性的特点 ,消费不足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不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难以持续。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促成现代经济... 中国现阶段的经济过剩具有阶段性、结构性、不平衡性和低消费水平的制约性的特点 ,消费不足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不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难以持续。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促成现代经济增长的因素 ,主要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后者包含资源优化配置、规模经济和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展及应用等几项要素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次第推进 ,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等持久性因素的作用逐步增加。造成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经济社会结构转换不快、科技进步贡献份额偏低的原因 ,在于以行政推动为主、以农村工业化为主、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发展战略偏离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维持适度的市场竞争压力 ,加快制度创新 ,特别是实施经济战略区、中心城市和大型企业三企优先的发展战略 ,将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获得实质性的操作内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可持续增长 制约因素 对策分析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 人口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小城意识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4
作者 钱刚 《江苏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21-23,共3页
如何加快扬州市区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是每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扬州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市管县以来市区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自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作为中心城市的扬州市区(包括广陵、郊区),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 如何加快扬州市区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是每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扬州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市管县以来市区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自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作为中心城市的扬州市区(包括广陵、郊区),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城市功能,市区面貌焕然一新。1983年到1993年:市区工农业总产值由16.41亿元增加到98.14亿元(按90年不变价计算),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2.61亿元增加到25.68亿元,外贸收购额由0.95亿元增加到20.63亿元,财政收入由 0.99亿元增加到3.5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0.83亿元增加到14.26亿元.在城市建设方面,建成区由 17平方公里扩大到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37.61万人发展到45.91万人,供水设施、公共交通、管道煤气、供电邮电等公用事业发展迅速。 但是与省内其它10个省辖城市相比,在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和城市公用设施等方面,市区的位次明显偏后: 城市人口(第11位),非农人口(第10位);国内生产总值(第8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城市经济 中心城市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