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CF理念和PDCA的综合质控模式在脑卒中恢复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志强 孟兆祥 +6 位作者 王霄霖 蔡滨 陈波 王继兵 张煕斌 王奎 金星 《现代医院》 202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目的观察采用基于ICF理念和PDCA“大环套小环”循环管理模式的综合质控模式干预脑卒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时间分割法进行分组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2月28日入院的11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3月1日—2023年11月1日... 目的观察采用基于ICF理念和PDCA“大环套小环”循环管理模式的综合质控模式干预脑卒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时间分割法进行分组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2月28日入院的11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3月1日—2023年11月1日入院的109例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ICF理念及PDCA“大环套小环”的循环管理模式的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基本信息的对比,使用包含共有100项指标上下肢功能评估(Fugl-Meyer评分)、包含13项运动性生活质量指标和5项认知性生活质量指标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FIM评分)和满意度评价来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下肢功能评估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都显著高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各项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满意度相较对照度也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基于ICF理念和PDCA循环的综合质控模式可以显著提升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康复 ICF-RS PDCA循环 质量控制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扶渡抗凝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徐正群 冯彬 许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商品名:扶渡)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肝素抗凝,观察组患者采用扶渡抗凝。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商品名:扶渡)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肝素抗凝,观察组患者采用扶渡抗凝。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血液透析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管路体外循环及滤器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Hb及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93.17±5.34)g/L及PLT(46.01±2.25)×10^(9)/L均较对照组的(90.24±5.56)g/L、(44.29±2.27)×10^(9)/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总依从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较对照组的2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套管路体外循环寿命(32.04±5.18)h、滤器使用寿命(18.57±4.11)h均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5.65±5.27)、(16.04±4.09)h,滤器更换次数(13.25±4.09)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45±4.1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扶渡抗凝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抗凝效果,而且能够延长管路和滤器使用寿命,减少滤器更换次数,安全高效,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 抗凝 依从性 管路寿命 滤器寿命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3
作者 邱云 崔美善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骨科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此探讨有效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研究将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骨科手术),并将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36例),同时将... 目的研究骨科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此探讨有效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研究将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骨科手术),并将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36例),同时将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纳入非感染组(36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统计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占比。结果396例患者中,36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9.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手术时机、合并基础疾病、年龄、切口分类、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行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Ⅱ类和Ⅲ类切口、急诊手术以及术中未合理使用抗生素(P均<0.05)。分析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在切口感染中的检出率较高。结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Ⅱ类和Ⅲ类切口、急诊手术以及术中未合理使用抗生素均为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需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护理对策,以有效降低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独立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的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华芸 吉翔 徐春桂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检验误差的护理相关因素。方法将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第1组分别采集3管血标本,于1h内检测;第2组分别采集4管血标本,15℃下放置1、4、8、24h后检测;第3组用成人血压袖带束缚左右两臂,分别空气加压...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检验误差的护理相关因素。方法将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第1组分别采集3管血标本,于1h内检测;第2组分别采集4管血标本,15℃下放置1、4、8、24h后检测;第3组用成人血压袖带束缚左右两臂,分别空气加压至40、110mmHg后采集血标本,于1h内检测。结果全血切变率、血浆黏度检测结果比较,第1组第3管显著高于第1管;第2组放置8、24h显著高于1h;第3组110mmHg束臂压力显著高于40mmHg(P<0.05,P<0.01)。结论血液流变检测结果受采样顺序、时间,束臂压力因素影响;建议采集多管标本时首先采集血液流变学,于4h内检测,止血带压力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住院患者 血液流变学 全血切变率 血浆黏度 标本采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门腔间隙宽度与改良肝尾/右叶比值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文煜 曹和涛 +2 位作者 刘婷婷 李宁 于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门腔间隙(PCS)宽度与改良肝尾/右叶比值(C/RL-r)的关系,探讨PCS增宽诊断肝硬化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CT资料,测量PCS宽度及门腔间隙淋巴结(PCN)前后径,分析PCS宽度与C/RL-r...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门腔间隙(PCS)宽度与改良肝尾/右叶比值(C/RL-r)的关系,探讨PCS增宽诊断肝硬化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CT资料,测量PCS宽度及门腔间隙淋巴结(PCN)前后径,分析PCS宽度与C/RL-r的相关性,比较C/RL-r≥0.9及C/RL-r〈0.9患者的PCS宽度及PCN前后径。结果 C/RL-r≥0.9组70例,C/RL-r〈0.9组145例,临床诊断肝硬化分别为43例和29例(χ^236.378,P〈0.01)。两组PCS上、下两段宽度及PCN短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S下段肝组织出现率分别为55.71%和1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82,P〈0.01)。C/RL-r≥0.9组PCS上、下两段宽度与C/RL-r呈显著正相关(r=0.826、0.815,P〈0.01)。以影像综合诊断结果为标准,PCS上、下两段宽度诊断肝硬化的准确度分别为77.0%和75.0%。结论 C/RL-r≥0.9患者PCS宽度与C/RL-r呈显著正相关,尾叶和PCN增大推移及肝萎缩牵拉是PCN增宽的主要原因,对诊断肝硬化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增强 门腔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伴焦虑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殷婷 张晶 何胜虎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0期112-113,共2页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合并焦虑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功能性室性早搏伴焦虑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并予以心理干预;对照组口服美西律150 mg/...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合并焦虑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功能性室性早搏伴焦虑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并予以心理干预;对照组口服美西律150 mg/次,3次/d;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室性早搏控制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焦虑情绪评分(HAM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与西药相当,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且不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室性早搏 焦虑 参松养心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及依那普利叶酸片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汤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9期837-840,862,共5页
目的 了解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症的相关性,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门诊400例高血压患者中依据纳入标准抽... 目的 了解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症的相关性,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门诊400例高血压患者中依据纳入标准抽取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测定患者Hcy、颈动脉粥样斑块及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斑块crouse积分.对照组常规给予依那普利片10 mg/d降压,治疗组选用依那普利叶酸片10 mg·0.8 mg-1·d-1.其他治疗包括常规使用抗血小板、稳定斑块等对症处理,两组基本一致.治疗随访1年后复测上述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指标.结果 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炎症反应指标呈正相关,Hcy越高,IMT值越大;Hcy与IMT的相关系数是0.802.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更佳.治疗前后两组Hcy比较,治疗组治疗前Hcy为(18.15±1.83)μmol/L,治疗后为(10.48± 1.52)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结论 Hcy水平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比较,在降压、降低Hcy水平的同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叶酸片 H型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钢丝引导下硅胶管置入治疗泪小管断裂的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春芳 陈立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725-726,共2页
目的:探讨记忆钢丝引导下双环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9/2014-06收治的115例115眼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患者的资料。显微镜下找到泪小管断端,泪道探通后,在记忆钢丝引导下置入硅胶管作为支撑物,行泪小管断... 目的:探讨记忆钢丝引导下双环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9/2014-06收治的115例115眼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患者的资料。显微镜下找到泪小管断端,泪道探通后,在记忆钢丝引导下置入硅胶管作为支撑物,行泪小管断端吻合术,并将双环硅胶管在鼻腔内打结。结果:患者115例115眼均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mo^1a,其中泪小管通畅96例96眼(83.5%),泪小管狭窄13例13眼(11.3%),泪小管阻塞6例6眼(5.2%)。结论:记忆钢丝引导下双环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效果满意,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显微镜 记忆钢丝 硅胶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治疗垂体瘤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6
9
作者 顾薇薇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0-111,共2页
在显微镜下经颅或经蝶作垂体瘤切除术 ,是治疗垂体瘤的一个有效治疗方法。因显微手术复杂 ,手术时间长 ,手术切除鞍区肿瘤时极易损伤鞍区正常组织 ,有时手术牵拉也会损伤丘脑下部 ,这就会引起术后并发症 :如尿崩症、脑水肿、意识障碍、... 在显微镜下经颅或经蝶作垂体瘤切除术 ,是治疗垂体瘤的一个有效治疗方法。因显微手术复杂 ,手术时间长 ,手术切除鞍区肿瘤时极易损伤鞍区正常组织 ,有时手术牵拉也会损伤丘脑下部 ,这就会引起术后并发症 :如尿崩症、脑水肿、意识障碍、体温异常、视力视野障碍加重、脑脊液鼻漏、消化道出血、糖代谢紊乱等。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积极防治并发症 ,是显微外科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护理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贻春 玄丽慧 +3 位作者 朱艳 沈雪 易琼 陈应柱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4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255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126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5 d,治疗前后检测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血...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255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126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5 d,治疗前后检测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P选择素(CD62p)及血小板聚集率(PAG),治疗后第15、30、90天行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价预后。结果治疗15 d后两组PAC-1、CD62p、PA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用药后第15、30、90天两组mRs与前一时间点相比降低(P均<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大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活性标记物 丹红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清”模式在内科危重症患者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美英 邵菲 郑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4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三清”交接班模式在内科危重症患者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7月—9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3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10月—12月收治的88例危重症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原有的交接班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干预组采用“三清... 目的探讨“三清”交接班模式在内科危重症患者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7月—9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3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10月—12月收治的88例危重症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原有的交接班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干预组采用“三清”交接班模式。对比干预前后护士专科知识成绩,对比2组患者危重症护理质量、交接班时长。结果25名护士参与研究。干预前护士专科知识成绩均分为(88.31±7.17)分,干预后护士专科知识成绩均分为(96.71±8.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73,P<0.01)。干预组患者危重症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交接班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清”交班模式的开展有效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提高了危重症护理质量,缩短了交接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理质量 护理交接班 护理查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邵菲 王美英 戴明慧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6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纳入回顾性分析的136例脑卒中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67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9例,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应患者均于2... 目的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纳入回顾性分析的136例脑卒中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67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9例,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应患者均于2022年1~5月在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比较2组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自我效能感问卷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2组的上述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及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效能水平,减轻其抑郁和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 多元化健康教育 神经功能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菲 王美英 戴明慧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1~6月于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3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基于常规护理的多维度协...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1~6月于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3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基于常规护理的多维度协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3个月后,2组的ADL、MMSE和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护理3个月后,2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1个月和3个月后,2组的FMA上肢和下肢运动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相比于同期对照组均更高(P均<0.05);护理3个月后,2组的上肢和下肢运动评分均高于护理1个月后(P均<0.05)。结论多维度协同护理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其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多维度协同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流程信息化药房管理与药学服务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歌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全流程信息化在药房管理和药学服务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门诊收治的10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门诊收治的10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药房管理和药房服... 目的分析全流程信息化在药房管理和药学服务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门诊收治的10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门诊收治的10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药房管理和药房服务实施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比较两组药物处方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药物处方不良事件发生率0.2%低于对照组的5.0%,药学服务满意度90.0%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房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对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全流程信息化可以明显提高药房的管理效果,提升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可在今后的药房管理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程 信息化 药房管理 药学服务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波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翔 汪海珍 邵国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比较瑞波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研究组给予瑞波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6w。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汉密顿抑... 目的比较瑞波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研究组给予瑞波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6w。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治疗1w末研究组总分及睡眠障碍因子分下降显著(P<0.05);治疗2w末研究组达痊愈标准5例,对照组1例,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6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为73.0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瑞波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且起效迅速、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波西汀 帕罗西汀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案件57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桂兰 《上海精神医学》 2000年第4期216-216,218,共2页
本文分析我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57例恶性案例,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占84%,其中以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情感性精神病为多见,中青年精神病人作案占84%,农村病人作案占66%,伤害行为造成15人死亡,69人受伤,说明本资料中的伤害行为... 本文分析我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57例恶性案例,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占84%,其中以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情感性精神病为多见,中青年精神病人作案占84%,农村病人作案占66%,伤害行为造成15人死亡,69人受伤,说明本资料中的伤害行为与病情有关,对家庭、社会的危害程度极其严重。加强中青年的心理保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强化防病治病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案例 精神疾病 司法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不良事件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仲子轩 王美英 +2 位作者 邵菲 关巧云 戴明慧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7期81-83,共3页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现状,分析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发生的103例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结果89.32%(92/103)跌倒、坠床患者为老年患者,跌倒、坠床时间多集中在早晨6:0...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现状,分析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发生的103例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结果89.32%(92/103)跌倒、坠床患者为老年患者,跌倒、坠床时间多集中在早晨6:00~8:00以及中下午12:00~18:00。59.22%(61/103)的跌倒、坠床发生在病床旁。结论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是由潜在的多因素导致,预防跌倒、坠床不仅要提高管理力度,同时也需要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协作,从而做到多方面、多途径、全过程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跌倒 坠床 护理管理 安全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缺血性睾丸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8期967-968,共2页
腹股沟疝是腹外疝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所有腹外疝的90% 以上,多见于男性.外科手术是迄今治疗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方法,缺血性睾丸炎是男性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特有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生理及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并且常是医患纠纷的重要原... 腹股沟疝是腹外疝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所有腹外疝的90% 以上,多见于男性.外科手术是迄今治疗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方法,缺血性睾丸炎是男性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特有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生理及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并且常是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现回顾本院2006 年3月至2011 年11 月成人男性腹股沟疝手术31 例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就其病因、治疗及预防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手术 睾丸炎 缺血性 临床分析 术后并发 外科手术 修补术后 医患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中西药混合服用配伍禁忌 被引量:2
19
作者 成国富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0期135-135,共1页
目的探讨了中西药配伍中的禁忌;方法对中西药配伍后形成胃肠不吸收、抑制酶活性、影响酸碱平衡和以及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进行分析;结果中药中许多成分与西药配伍后会影响药物的疗效;结论充分认识中西药配伍后的禁忌对提高药物疗效有着... 目的探讨了中西药配伍中的禁忌;方法对中西药配伍后形成胃肠不吸收、抑制酶活性、影响酸碱平衡和以及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进行分析;结果中药中许多成分与西药配伍后会影响药物的疗效;结论充分认识中西药配伍后的禁忌对提高药物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西药 配伍 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仲子轩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7期74-75,共2页
总结了循证护理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其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查找证据,选择论据及应用证据实施护理。认为循证护理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和治疗中有很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压力性溃疡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