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10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庄远岭 沈永华 王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45-646,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7月108例合并慢性鼻窦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后鼻窦炎愈合情况。结果:108例患儿腺样体一次性完全切除,无残留...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7月108例合并慢性鼻窦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后鼻窦炎愈合情况。结果:108例患儿腺样体一次性完全切除,无残留,无出血,鼻塞、流脓涕等鼻窦炎症状消失。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必要的基础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切除术 慢性鼻窦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广 练状 +1 位作者 程泽星 魏毅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9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鼻内窥镜下手术清除病灶;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9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鼻内窥镜下手术清除病灶;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以氟康唑注射液彻底冲洗鼻腔和上颌窦窦腔。治疗前及随访时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SNOT-20评分减少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与单纯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率相近,但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可以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柯-陆氏双径路手术 上颌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TβR-Ⅱ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惠莲 范西惠 +1 位作者 阎艾慧 姜学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9-642,648,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Ⅱ型受体(TβR-Ⅱ)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中的表达及其在该病恶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2例NIP分为NIP良性病变组、NIP不典型增生组、NIP恶变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各组中TGF-β1和TβR-...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Ⅱ型受体(TβR-Ⅱ)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中的表达及其在该病恶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2例NIP分为NIP良性病变组、NIP不典型增生组、NIP恶变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各组中TGF-β1和TβR-Ⅱ蛋白的表达,同时取10例鼻息肉做对照。结果 TGF-β1在鼻息肉组、NIP良性病变组、不典型增生组、恶变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0.00%,34.09%,68.75%,91.67%;TβR-Ⅱ在鼻息肉组、NIP良性病变组、不典型增生组、恶变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0.00%,40.91%,12.50%,0.00%。NIP恶变组中TGF-β1表达水平高于NIP良性病变组和鼻息肉组(P<0.05),而NIP恶变组中TβR-Ⅱ表达水平低于NIP良性病变组和鼻息肉组(P<0.05);NIP不典型增生组中TGF-β1表达水平与NIP恶变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IP良性病变组中TGF-β1的表达水平与鼻息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NIP中,TGF-β1和TβR-Ⅱ表达均呈负相关(rs=-0.47,P<0.01)。结论 TGF-β1、TβR-Ⅱ表达异常与NIP恶变密切相关,但与NIP的发生可能无关;对NIP伴不典型增生的病例进行TGF-β1和TβR-Ⅱ蛋白的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NIP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内翻性 恶变 转化生长因子-Β1 TβR-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焦虑状态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冯娟娟 程泽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是否存在焦虑状态。方法对58例确诊为BPPV的患者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人标准常模进行比较,分...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是否存在焦虑状态。方法对58例确诊为BPPV的患者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人标准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其是否存在焦虑状态及其程度,并对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BPPV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男、女性BPPV患者特质焦虑(T-AI)得分(分别为42.19±7.92、41.16±9.40分)与国人男、女性常模得分(分别为41.11±7.74、41.31±7.5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39、0.924);但状态焦虑(S-AI)得分(分别为43.64±7.82、41.43±5.47分)高于国人男、女性常模(分别为39.71±8.80、38.97±8.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3、0.01)。不同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BPPV患者特质焦虑(T-AI)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74、0.349、0.077),但状态焦虑(T-AI)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6、0.02、0.035),男性、老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BPPV患者焦虑程度分别高于女性、中青年、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结论 BPPV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但与常人相比无明显焦虑潜质;男性、老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BPPV患者焦虑程度分别高于女性、中青年、受教育程度较低的BPPV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焦虑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neuregulin-1、erbB-2在听神经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冯娟娟 夏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神经调节因子-1(neuregulin-1)及其受体erbB-2在听神经瘤组织标本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肿瘤生长特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接受听神经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肿瘤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神经调节因子-1(neuregulin-1)及其受体erbB-2在听神经瘤组织标本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肿瘤生长特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接受听神经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蜡封标本经病理证实均为听神经瘤,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病理标本石蜡切片进行PCNA、neuregulin-1、erbB-2染色。结果在27例听神经瘤标本中,PCNA阳性率为92.6%(25/27);neuregulin-1阳性率为81.4%(22/27),erbB-2在全部听神经瘤病理标本中均无表达。PCNA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侧别和大小均无相关性;PCNA增生指数与病程(F=5.011,P=0.015)及肿瘤临床生长速率有关(t=-3.360,P=0.003)。Neuregulin-1阳性表达强度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侧别和大小均无相关性,neuregulin-1表达强度在患者病程<1年组比>1年组明显增高,在肿瘤临床年生长速率<10 mm组低于肿瘤临床年生长速率≥10 m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uregulin-1阳性表达强度与PCNA增生指数呈正相关(r=0.425,P=0.027)。结论PCNA与肿瘤生长和细胞增生有关,神经调节因子neuregulin-1参与了听神经瘤生长的生物学行为,作为neuregulin-1功能性受体的erbB-2在听神经瘤中的表达及其所起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大标本量研究论证。听神经瘤的临床行为与肿瘤增生有关,目前临床上提供的肿瘤部分临床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听神经瘤的增生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增生细胞核抗原 神经调节因子-1 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