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验科建立危急值制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0期68-69,共2页
检验科为医生提供有诊断意义的检验信息和数据,准确,快速,对于病人病情的诊断意义重大。异常检验结果的处理即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着重讨论了危急值的概念,与医学决定水平、参考值之间的区别,以及目前临床应用存... 检验科为医生提供有诊断意义的检验信息和数据,准确,快速,对于病人病情的诊断意义重大。异常检验结果的处理即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着重讨论了危急值的概念,与医学决定水平、参考值之间的区别,以及目前临床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危急值制度建立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科 危急值 医学决定水平 临床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数据均值法用于凝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被引量:5
2
作者 钱厚明 赵江燕 +2 位作者 周樱 葛小扬 包广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患者数据均值法在凝血试验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正态均值法。计算术前患者血浆4项检测数据(PT、APTT、TT、Fib)的均值(x-)及标准差(s),确定患者数据接受限及均值控制限,据此将每日位于接受限内的患者数据以20例为一... 目的探讨患者数据均值法在凝血试验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正态均值法。计算术前患者血浆4项检测数据(PT、APTT、TT、Fib)的均值(x-)及标准差(s),确定患者数据接受限及均值控制限,据此将每日位于接受限内的患者数据以20例为一组计算均值,分别称为均值1、均值2、均值3、…。结果1周中PT及Fib分别有3次及1次均值超出了均值控制限,1月中4项检测患者均值的日间变异系数低于室内质控血浆。结论患者数据均值法较室内质控血浆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即时性",适用于对分析前及分析中的质量控制,但不能代替室内质控,两者应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数据均值 凝血试验 室内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凝血活性对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预示价值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钱厚明 黄成垠 +1 位作者 徐士云 丁家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凝血活性对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预示价值并确定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界值。方法采用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血小板凝血活性。根据病人有无出血表现,将127例血小板计数(PLT)<50×109/L的患者分... 目的探讨血小板凝血活性对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预示价值并确定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界值。方法采用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血小板凝血活性。根据病人有无出血表现,将127例血小板计数(PLT)<50×109/L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出血组37例,未出血组90例。抽取4.5ml静脉血,枸橼酸钠抗凝,进行PLT、TEG、APCT测定。结果出血组和未出血组的PLT和APCT分别为(7.9±3.6)×109/L、104.0±6.1s和(23.0±10.1)×109/L、68.4±9.4s,两者均有显著差异,P<0.01;PLT和APCT呈负相关,r=-0.7613。出血组病人(n=15)TEG的MA参数值(TEG-MA)为20.5±5.3mm,低于未出血组病人(n=20)的43.4±11.0mm,有显著差异,P<0.01。以APCT≥90s为界值,其预示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9%;以MA≤30mm为界值,预示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5.0%;以PLT≤20×109/L为界值,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6.7%。结论血小板凝血活性是预示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的良好指标,其特异性明显优于PLT。以APCT≥90s或TEG-MA≤30mm作为血小板输注的界值可有效地预防由血小板减低引起的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凝血活性 活化血浆凝固时间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性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标本2420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玮 钱建扬 +2 位作者 冯恒荣 胡娟 钱厚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7期670-671,共2页
关键词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检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标本处理方法对ELISA检测乳汁HBV-M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薛艳 赵江燕 钱厚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1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乳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的最佳标本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产妇144例,按血清HBeAg及前S1抗原(PreS1)是否阳性分为HBeAg及PreS1阳性组(16例)、HBeAg阳性组(11例)、PreS1...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乳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的最佳标本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产妇144例,按血清HBeAg及前S1抗原(PreS1)是否阳性分为HBeAg及PreS1阳性组(16例)、HBeAg阳性组(11例)、PreS1阳性组(5例)、HBeAg及PreS1阴性组(112例)。无菌采集产后2~4 d的初乳,分别采用原始乳汁静置式孵育定性、冷藏后中间层乳汁静置式孵育定性、原始乳汁振动式孵育定性进行标本处理,以ELISA法检测乳汁HBV-M。结果 HBeAg及PreS1阳性组和HBeAg阳性组、PreS1阳性组3种乳汁处理方法检测HBsAg阳性率达到或接近100.0%。采用原始乳汁振动式孵育定性进行乳汁处理检测HBsAg、HBeAg及PreS1的阳性率高于前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种处理方法检测HBsAg、HBeAg及PreS1的阳性率较接近,抗-HBe及抗-HBc(稀释)的阳性率低于抗-HBc(原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具备乙肝病毒核酸检测条件的实验室,可应用原始乳汁振动式孵育定性乳汁处理方法检测HBV携带产妇乳汁HBV-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血传病原体 乳汁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猪链球菌Ⅱ型重症感染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文娟 周冰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3期1125-1125,共1页
关键词 链球菌 体征和症状刘占床实验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血小板质控物的研制
7
作者 赵江燕 钱厚明 +2 位作者 葛小扬 徐亮 曹莉霖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4-95,共2页
用Alsever抗凝保存液采集O型血,制备单一血小板质控物。O型抗凝血经初步醛化后制备PRP,将PRP再醛化后离心法分离血小板,然后制备成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血小板质控物。将3种质控物上机测定观察瓶间变异系数及长... 用Alsever抗凝保存液采集O型血,制备单一血小板质控物。O型抗凝血经初步醛化后制备PRP,将PRP再醛化后离心法分离血小板,然后制备成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血小板质控物。将3种质控物上机测定观察瓶间变异系数及长期稳定性,得到高、中、低三种质控物的瓶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6%、4.8%及6.2%,长期稳定性变异系数分别为4.8%、4.6%及6.2%。该质控物可用于血细胞分析仪中血小板的质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质控物 血细胞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X4280尿液干化学法与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柳宁 钱厚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12期1174-1175,共2页
目的比较AX4280尿干化学法与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的异同。方法对2820份尿液标本分别用AX4280尿干化学法与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在对粒子图像作人工复检后,以白细胞15.1/μl为阳性界值,记录白细胞>15.1/μl但AX4280干... 目的比较AX4280尿干化学法与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的异同。方法对2820份尿液标本分别用AX4280尿干化学法与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在对粒子图像作人工复检后,以白细胞15.1/μl为阳性界值,记录白细胞>15.1/μl但AX4280干化学法检测为阴性的粒子数以及干化学法结果 (+)以上时对应的粒子数并分组计算均值。结论 AX4280尿干化学法白细胞(+)及以上或粒子数>15.1/μl的样本计有550份,两法同时阳性的样本411例,总符合率为74.7%(411/550)。AX4280尿干化学法(+)、(++)及(+++)标本中干化学法监测白细胞结果大于iQ200尿沉渣结果的样本比例分别为48.3%、88.4%、93.5%。结论假阳性粒子可导致iQ200检测白细胞的检测结果增高,AX4280尿干化学法检测结果因细胞溶解及淋巴细胞等影响大于尿沉渣法,复检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干化学法 尿沉渣分析仪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妇梅毒假阳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丁莉 陆奎英 +1 位作者 周颖 王静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30期178-180,共3页
梅毒检测诊断的准确率事关孕产妇梅毒的治疗和胎儿的安全,但是在检测诊断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因为孕产妇梅毒检测诊断假阳性的情况发生,使得孕产妇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和身体压力。该文以孕产妇梅毒假阳性调查为研究课题,运用调查研究的方... 梅毒检测诊断的准确率事关孕产妇梅毒的治疗和胎儿的安全,但是在检测诊断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因为孕产妇梅毒检测诊断假阳性的情况发生,使得孕产妇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和身体压力。该文以孕产妇梅毒假阳性调查为研究课题,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得出了调查的结论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调查结论提出了做好这项工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梅毒假阳性 检测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烈运动对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恒荣 陈秀玲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通过对15例剧烈运动后患者的尿液和血液样本的结果分析,了解剧烈运动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患者尿液干化学分析、镜检和血液生化干化学分析进行联合检测的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的比较。结果患者均有轻度蛋白尿和部分患者尿液镜检尿... 目的通过对15例剧烈运动后患者的尿液和血液样本的结果分析,了解剧烈运动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患者尿液干化学分析、镜检和血液生化干化学分析进行联合检测的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的比较。结果患者均有轻度蛋白尿和部分患者尿液镜检尿红细胞增高;部分患者不同程度的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尿酸和乳酸的升高。结论剧烈运动会对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此时应加强运动员在运动前和运动中的自身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剧烈运动 健康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的相关研究
11
作者 苏勇 张俊 聂青松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308-309,共2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检测75例AS患者血清(Lp(a)和血浆Fg、t-PA、PAI的浓度。另外选择健康人群65例作为对照组(CG)。结果(1)A...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检测75例AS患者血清(Lp(a)和血浆Fg、t-PA、PAI的浓度。另外选择健康人群65例作为对照组(CG)。结果(1)AS患者Lp(a)、Fg、PAI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G)(P<0.01);(2)AS患者t-PA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G)(P<0.05)。结论测定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有助于了解AS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a) 纤维蛋白原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SA检测的方法学评价
12
作者 冯恒荣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方法学予以评价,评价TRFIA法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灵敏度、精密度、回收试验及与化学发光... 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方法学予以评价,评价TRFIA法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灵敏度、精密度、回收试验及与化学发光免疫法(CLEI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重复性试验、回收试验、比较试验方法。结果tPSA和fPSA检测下限分别为0.02μg/L和0.05μg/L,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2.38%、3.16%,回收率分别为101.2%和102.4%,与CLEIA法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986和0.964。结论TRFIA测定tPSA和fPSA稳定性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是当前免疫最有发展前途的超微量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TPSA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