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疫苗人工接种技术
- 1
-
-
作者
丁文岭
张兵
冯桃健
-
机构
扬州市江都区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
扬州市江都区渌洋湖水产养殖场
-
出处
《科学养鱼》
2025年第8期55-56,共2页
-
文摘
自2010年以来,鳜病害日趋严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为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其病原为肿大虹彩病毒。每年的6-7月、9月是该病的流行高峰期,平均发病率40%以上,严重达70%以上,发病塘死亡率高达50%以上,已成为鳜养殖的“头号杀手”。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
关键词
疫苗
人工接种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
分类号
S942.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河蟹单性化养殖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冯桃健
丁文岭
孙青
庞智
张伟
-
机构
扬州市江都区渌洋湖水产养殖场
扬州市江都区水产技术服务站
扬州市江之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出处
《科学养鱼》
2021年第1期38-40,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渔业科技类项目(编号Y2018-12)。
-
文摘
为探索河蟹单性化养殖新技术,2018、2019年扬州市江都区承担了江苏省渔业科技类项目《河蟹池塘养殖新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采用了河蟹分段培养大规格扣蟹、二壳后再进行雌雄分塘饲养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关键词
养殖新技术
分段培养
河蟹
社会效益
扬州市江都区
科技类
-
分类号
S966.1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鳜鱼养殖休闲期池塘繁育彭泽鲫夏花试验
- 3
-
-
作者
丁文岭
张德顺
张秧兆
沈国华
-
机构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水产管理站
扬州市江都区渌洋湖水产养殖场
兴化市水产研究所
-
出处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6,共2页
-
文摘
商品鳜鱼养殖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下旬至12月份,翌年1-5月中旬为商品鳜鱼养殖池塘休闲期。也有养殖户利用鳜鱼养殖休闲期池塘培育鳜鱼苗种,但受商品鳜鱼养殖面积的限制,苗种生产量也不宜增加,因而鳜鱼养殖休闲期池塘利用率较低。为了探索鳜鱼养殖休闲期池塘养殖的品种和模式,
-
关键词
鳜鱼养殖
养殖池塘
休闲期
彭泽鲫
池塘利用率
试验
夏花
繁育
-
分类号
S965.2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不同密度鳜池套养罗氏沼虾效果对比试验
- 4
-
-
作者
杨显祥
邵泽宇
杨宝圣
王曙光
颜慧
冯桃健
-
机构
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
扬州市江都区水产管理站
扬州市江都区渌洋湖水产养殖场
-
出处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1期43-45,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鳜养殖的深入,苗种放养密度逐步加大,病害日趋严重,养殖风险逐步增高,已成为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1];罗氏沼虾养殖效益虽然稳定,但主养模式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2]。鳜池套养罗氏沼虾作为一种新的健康混套养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利用鳜和罗氏沼虾的不同生物学习性,在鳜池塘中套养罗氏沼虾,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增加单位养殖水体的经济效益[2],同时实现鳜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净化养殖水体环境[3],减少鳜病害发生,降低鳜的养殖风险,提高水产品质量。但目前还未进行该模式下鳜放养密度对罗氏沼虾成活率及套养效果的影响的研究。该试验旨在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池塘中不同鳜放养密度对罗氏沼虾套养效果的影响,探索鳜最佳的放养密度,为鳜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标准化和扩大推广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养殖风险
生物学习性
套养
养殖废弃物
养殖水体
水产品质量
循环利用
-
分类号
S96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65.1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技术总结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杨宝圣
杨显祥
陈俊豪
冯桃健
-
机构
扬州市江都区水产管理站
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
扬州市江都区渌洋湖水产养殖场
-
出处
《科学养鱼》
2017年第9期42-43,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Y2016-10)
-
文摘
近年来,随着鳜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鳜鱼养殖规模逐步扩大,苗种放养密度越来越高,水产病害频发,养殖风险迅速增加,严重限制了鳜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探索鳜鱼健康养殖新模式,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渌洋湖水产养殖场鳜鱼养殖户樊荣社在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研究与示范”的支持下开展了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试验与示范,实现产值171080元,亩纯效益6522.5元,
-
关键词
罗氏沼虾
鳜鱼
套养
鱼池
技术
水产病害
健康养殖
水产养殖场
-
分类号
S965.1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6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鳜鱼免疫预防与套养增效技术试验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王祖华
孙青
丁文玲
吴峰
王明华
-
机构
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水产技术服务站
扬州市江都区水产技术服务站
扬州市江都区渌洋湖水产养殖场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出处
《科学养鱼》
2022年第2期42-44,共3页
-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6)”。
-
文摘
近年来,扬州市的鳜鱼病害发病率迅猛上升,每年发病率均在50%以上,2019、2021年达到60%,放养密度高的养殖地区达到80%,发病池塘鳜鱼死亡率均达到30%~70%,鳜鱼产业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为探索鳜鱼绿色健康安全与池塘增效养殖模式,消除市场上消费者对养殖鳜鱼用药高而不敢食用的不良影响,2020-2021年,笔者在鳜鱼养殖池选择适宜的套养品种,采用适当的鳜鱼苗种放养密度,开展了鳜鱼养殖池塘免疫预防与套养大规格罗氏沼虾苗种技术试验。
-
关键词
免疫预防
放养密度
增效技术
套养
养殖模式
鳜鱼
绿色健康
扬州市
-
分类号
S965.1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虹彩病毒疫苗在鳜鱼脾肾坏死病防疫中的试验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孙青
丁文玲
方丽君
冯桃健
-
机构
扬州市江都区水产技术服务站
扬州市江都区渌洋湖水产养殖场
-
出处
《科学养鱼》
2021年第8期53-55,共3页
-
文摘
扬州市江都区鳜鱼养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20年多年的发展,鳜鱼已成为江都区水产养殖主要品种之一,也是江都区渔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江都区鳜鱼养殖的苗种主要依赖于南方,由于其亲本退化,苗种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近几年来池塘养殖鳜鱼抗病力下降、成活率低、养殖效益严重下滑状况。
-
关键词
江都区
虹彩病毒
池塘养殖
坏死病
苗种质量
水产养殖
支柱产业
鳜鱼
-
分类号
S94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免疫预防试验报告
- 8
-
-
作者
颜慧
叶金明
丛宁
丁文岭
冯桃健
-
机构
江苏扬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扬州市江都区水产管理站
扬州市江都区渌洋湖水产养殖场
-
出处
《科学养鱼》
2016年第5期58-59,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D2015-15)
-
文摘
随着水产养殖结构不断调整,江苏扬州地区近年来鳜鱼养殖发展迅猛,除混套养以外,池塘精养规模达1.8万亩(不含配套饵料鱼池)、年产量0.5万吨以上,居全省各地区的前列。然而,在池塘精养发展中,鳜鱼病害日趋严重,其中危害最大的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又称虹彩病毒病),该病流行季节为6月下旬-9月中旬(中间高温阶段有暂停期),严重时死亡率高达90%,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该病的防控成为决定生产盈亏的关键因素。
-
关键词
虹彩病毒病
池塘精养
扬州地区
高温阶段
免疫预防
水产养殖
分塘
套养
细菌性败血症
斜管虫病
-
分类号
S94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一例鲫鱼细菌性出血病临床诊治
- 9
-
-
作者
冯桃健
丁文岭
孙青
方丽君
-
机构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渌洋湖水产养殖场
扬州市江都区水产技术服务站
-
出处
《科学养鱼》
2020年第12期56-57,共2页
-
文摘
细菌性出血病又称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暴发性流行病,主要危害鲫、鲢、鳊、鲤、鲮等鱼,近几年鳜鱼细菌性出血病也呈常见性、多发性病害,流行时间为4-12月,有时暖冬的1-3月也会发生,适宜水温9~35℃,高峰期水温25~35℃。
-
关键词
细菌性败血症
适宜水温
暴发性流行病
细菌性出血病
暖冬
鳜鱼
淡水鱼
常见性
-
分类号
S94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江苏省渔用疫苗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 10
-
-
作者
高钰一
冯桃健
俞雅文
-
机构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出处
《水产养殖》
2025年第11期39-40,43,共3页
-
文摘
《2024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23年江苏省水产养殖面积58.08万hm^(2),其中淡水养殖面积40.93万hm^(2),海水养殖面积17.15万hm^(2),水产品总产量为522.05万t,渔业经济总产值3 928.25亿元,水产养殖业在全省大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然而,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环境逐步恶化,病害频发问题愈发突出。长期以来,病害防控主要依赖化学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不仅对水产品质量安全与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也背离了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理念。
-
关键词
江苏省
水产养殖
疫苗
病害防控
集约化养殖
-
分类号
S948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