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5
1
作者 左美娟 张博 +2 位作者 叶斌 翟海霞 戴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PIEB)在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产妇100例,年龄18~38岁,BMI 20~32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PIEB组... 目的探讨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PIEB)在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产妇100例,年龄18~38岁,BMI 20~32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PIEB组和连续硬膜外输注组(CEI组),每组50例。两组镇痛药配方均为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PIEB组参数设置:脉冲频率每小时1次,剂量10 ml,注药速率400 ml/h,单次剂量10 ml,间隔20 min。CEI组参数设置:背景输注速率10 ml/h,单次剂量10 ml,间隔20 min。记录产妇分娩镇痛前、镇痛后1、2、3、5 h、宫口开全和分娩时的VAS疼痛评分;产妇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镇痛泵用药总量、镇痛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对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度评分;感觉阻滞平面达T 4的例数、改良Bromage评分;以及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分娩镇痛前比较,分娩镇痛后两组产妇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EI组比较,PIEB组镇痛后2、3、5 h、宫口开全、分娩时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延迟(P<0.01),按压次数、镇痛泵用药总量明显减少(P<0.01)。与CEI组比较,PIEB组产妇满意度评分明显增高(P<0.01),感觉阻滞平面达T 4的产妇比例明显升高(P<0.05)。两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IEB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其效果优于连续硬膜外输注,产妇满意度高,且不影响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 持续硬膜外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有效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戴阳 吕露 左美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380-380,共1页
目的探讨超声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分为2组,2组产妇术后均进行超声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第一组产妇为30例注射0.9%的氯化钠溶液,第二组产妇30例注射30mL... 目的探讨超声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分为2组,2组产妇术后均进行超声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第一组产妇为30例注射0.9%的氯化钠溶液,第二组产妇30例注射30mL的0.375%浓度的罗哌卡因(耐乐品),对比第二组与第一组的手术后4、6、8、24、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4h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用量以及镇痛满意率。结果第二组产妇手术后的2、6、12、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第一组,第一组手术后第一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明显早于第二组,第一组产妇手术后24h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明显多于第二组,第二组镇痛满意率明显多于第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术后,镇痛效果十分确切,在临床上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术 镇痛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