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镇扩权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策略——以扬州小纪镇新中心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徐莉君 盛长元 陈叶龙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3,共4页
强镇扩权是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解决经济强镇发展瓶颈问题的体制改革模式。扬州小纪镇是目前江苏省强镇扩权改革的试点城镇,其新中心区规划引入"反磁力吸引"体系的规划理论,在人口与产业集聚方面,构建办公集聚区,适度混合... 强镇扩权是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解决经济强镇发展瓶颈问题的体制改革模式。扬州小纪镇是目前江苏省强镇扩权改革的试点城镇,其新中心区规划引入"反磁力吸引"体系的规划理论,在人口与产业集聚方面,构建办公集聚区,适度混合居住用地、完善公共服务;在交通联系方面,强调新区与老镇区、产业园区和机场的空间功能对接;在生态景观方面,利用水系资源和绿地系统,突出小城镇特色;在地域文化方面,建设农耕文化馆和水域廊道,加强文化认同感,打造"反磁力"型小城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规划 强镇扩权 “反磁力吸引”体系 小纪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城市滨水空间分类研究及格局优化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盛长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8期9816-9820,共5页
以扬州为例,对城市滨水空间开发利用的6种类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主要有商贸餐饮、历史文化、绿化游憩、文化教育、居住、工业交通6种功能的滨水区,并对当前滨水空间利用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剖析,尤其对城-河不密切,滨水空间渗透性不足... 以扬州为例,对城市滨水空间开发利用的6种类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主要有商贸餐饮、历史文化、绿化游憩、文化教育、居住、工业交通6种功能的滨水区,并对当前滨水空间利用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剖析,尤其对城-河不密切,滨水空间渗透性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从优化滨水区格局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滨水框架进行了梳理,提出滨水空间的开发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打造多条向水通道和滨水节点,并提出打造历史城区精品区域的总体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空间 分类 格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经济空间极化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洋 盛长元 徐莉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8,共5页
2002年以来扬州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乡镇为研究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坎贝尔-张指数,研究了扬州市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空间极化现象。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扬州市经济空间极化迅速增强,南北差距显著增大,经济发展的地域集聚特... 2002年以来扬州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乡镇为研究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坎贝尔-张指数,研究了扬州市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空间极化现象。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扬州市经济空间极化迅速增强,南北差距显著增大,经济发展的地域集聚特征明显,经济格局的空间重塑特征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交通格局的改变是扬州经济空间极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邗江撤县改区后其所属乡镇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极化 空间自相关 KZ指数 乡镇单元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交路动车组周转模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谢美全 毛保华 +2 位作者 何天健 陈振起 柏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3期50-57,共8页
作为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关键技术之一,动车组的运用与运行图的编制以及车站作业计划的制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解决基于枢纽站的多交路动车组周转问题,本文提出了部分环形运转的概念,并据此分析了多交路动车组周转问题的特点.在建... 作为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关键技术之一,动车组的运用与运行图的编制以及车站作业计划的制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解决基于枢纽站的多交路动车组周转问题,本文提出了部分环形运转的概念,并据此分析了多交路动车组周转问题的特点.在建立动车组周转模型时,以动车组在车站的停留时间总和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动车组的开行条件、动车组之间的接续条件与唯一性条件以及基于时间容忍值σ的顺向接续优先条件为基本约束,设计了基于σ的紧凑接续算法,并以某小型路网为例对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案例研究表明,多交路的动车组周转模型和算法能很好地解决枢纽站多个方向运行的列车运行线之间的相互接续,且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列车进出车站对车站咽喉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动车组 周转计划 部分环形运转 多交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集的拉伸建模改进方法
5
作者 杨乃 贾跃 +2 位作者 苏黎兰 万林 杨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44,共4页
探讨了拉伸建模存在公共基元重复构建、侧面空间关系丢失、产生冗余基元等拓扑问题,指出了不同地物三维模型两个侧面之间拓扑关系存在的12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基于点集的自动拉伸建模方法,并分别介绍了点集的提取流程和体的构建流程,最后... 探讨了拉伸建模存在公共基元重复构建、侧面空间关系丢失、产生冗余基元等拓扑问题,指出了不同地物三维模型两个侧面之间拓扑关系存在的12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基于点集的自动拉伸建模方法,并分别介绍了点集的提取流程和体的构建流程,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证明了以上方法对传统拉伸建模方法在拓扑关系方面存在的不足有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关系 拉伸建模 三维建模 空间关系 地图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