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念与时世——上海中国画院的发展创新之路
1
作者 王长栓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上海中国画院作为我国当代最早成立的“两大画院”之一,经过筹备建院以来六十余载的多元化发展,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拟从文脉传承、观念先驱和南北对照的层面透视上海中国画院的发展创新之路。不难... 上海中国画院作为我国当代最早成立的“两大画院”之一,经过筹备建院以来六十余载的多元化发展,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拟从文脉传承、观念先驱和南北对照的层面透视上海中国画院的发展创新之路。不难发现,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上海中国画院,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为传统根基,观念先驱们凭借自身的社会凝聚力、艺术感染力、道德号召力成为引领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画院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上海中国画院在时代变迁与社会沿革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整合时世先进文化资源,拓展传统笔墨与新素材间的视觉符号关系,从观念到形式确立了中国绘画创作的近代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国画院 文化观念 时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国画人物创作的“形”与“神” 被引量:1
2
作者 安玉民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11期36-37,共2页
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都强调了绘画中的"形"和"神",这也是国画人物创作所要面对的基本命题和考评标准。在这两个艺术创作主张的基础上,从创作本体出发,通过解读相关理论观点,对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 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都强调了绘画中的"形"和"神",这也是国画人物创作所要面对的基本命题和考评标准。在这两个艺术创作主张的基础上,从创作本体出发,通过解读相关理论观点,对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澄清有关国画人物创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当认识,走出当下国画人物创作存在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 人物画 精神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的转向与唐宋绘画的嬗变
3
作者 曹国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4-18,共5页
唐宋儒学经历了一次转向,受此影响绘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在外向型、积极入世带有仕功心态的儒学影响下,画坛形成了人物画一枝独秀、精工极妍、"以形写神"的独特画学风尚。宋代儒学向内转,注重心性涵养,讲求格物致知,... 唐宋儒学经历了一次转向,受此影响绘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在外向型、积极入世带有仕功心态的儒学影响下,画坛形成了人物画一枝独秀、精工极妍、"以形写神"的独特画学风尚。宋代儒学向内转,注重心性涵养,讲求格物致知,山水、花鸟画跃居画坛之首,形成重笔墨而轻设色、朴素淡雅、"逸品"为尚的新画风。唐宋绘画的嬗变与儒家思想的转向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绘画 儒学转向 格物致知 心性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鱓绘画艺术中的文人情怀
4
作者 曹国桥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77,共2页
李鱓是清代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画一体"的艺术作品,流露着浓郁的文人情怀。面对"两革功名一贬官"的官场生涯,李鱓从未放弃"治国、平天下"的文人入世之理想。即使"为官已老"仍用绘画... 李鱓是清代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画一体"的艺术作品,流露着浓郁的文人情怀。面对"两革功名一贬官"的官场生涯,李鱓从未放弃"治国、平天下"的文人入世之理想。即使"为官已老"仍用绘画固守着为国为民为艺的人生格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鱓 扬州八怪 文人情怀 入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八怪之“怪”
5
作者 贾修森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12期76-77,共2页
扬州八怪,活跃于18世纪的扬州画坛,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强劲的书画团体。这一绘画团体承袭优秀传统而反对泥古不化,在艺术理念与表现方式上颇有独到的领会与建树。扬州八怪作为中国本土艺术创作的范本,对于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在古与今... 扬州八怪,活跃于18世纪的扬州画坛,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强劲的书画团体。这一绘画团体承袭优秀传统而反对泥古不化,在艺术理念与表现方式上颇有独到的领会与建树。扬州八怪作为中国本土艺术创作的范本,对于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在古与今、继承与选择上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八怪 师古 借古开今 中国当代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玉民作品
6
作者 安玉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