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观念与时世——上海中国画院的发展创新之路
1
作者
王长栓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上海中国画院作为我国当代最早成立的“两大画院”之一,经过筹备建院以来六十余载的多元化发展,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拟从文脉传承、观念先驱和南北对照的层面透视上海中国画院的发展创新之路。不难...
上海中国画院作为我国当代最早成立的“两大画院”之一,经过筹备建院以来六十余载的多元化发展,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拟从文脉传承、观念先驱和南北对照的层面透视上海中国画院的发展创新之路。不难发现,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上海中国画院,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为传统根基,观念先驱们凭借自身的社会凝聚力、艺术感染力、道德号召力成为引领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画院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上海中国画院在时代变迁与社会沿革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整合时世先进文化资源,拓展传统笔墨与新素材间的视觉符号关系,从观念到形式确立了中国绘画创作的近代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国画院
文化观念
时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国画人物创作的“形”与“神”
被引量:
1
2
作者
安玉民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11期36-37,共2页
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都强调了绘画中的"形"和"神",这也是国画人物创作所要面对的基本命题和考评标准。在这两个艺术创作主张的基础上,从创作本体出发,通过解读相关理论观点,对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
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都强调了绘画中的"形"和"神",这也是国画人物创作所要面对的基本命题和考评标准。在这两个艺术创作主张的基础上,从创作本体出发,通过解读相关理论观点,对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澄清有关国画人物创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当认识,走出当下国画人物创作存在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
人物画
精神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学的转向与唐宋绘画的嬗变
3
作者
曹国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4-18,共5页
唐宋儒学经历了一次转向,受此影响绘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在外向型、积极入世带有仕功心态的儒学影响下,画坛形成了人物画一枝独秀、精工极妍、"以形写神"的独特画学风尚。宋代儒学向内转,注重心性涵养,讲求格物致知,...
唐宋儒学经历了一次转向,受此影响绘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在外向型、积极入世带有仕功心态的儒学影响下,画坛形成了人物画一枝独秀、精工极妍、"以形写神"的独特画学风尚。宋代儒学向内转,注重心性涵养,讲求格物致知,山水、花鸟画跃居画坛之首,形成重笔墨而轻设色、朴素淡雅、"逸品"为尚的新画风。唐宋绘画的嬗变与儒家思想的转向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绘画
儒学转向
格物致知
心性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鱓绘画艺术中的文人情怀
4
作者
曹国桥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77,共2页
李鱓是清代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画一体"的艺术作品,流露着浓郁的文人情怀。面对"两革功名一贬官"的官场生涯,李鱓从未放弃"治国、平天下"的文人入世之理想。即使"为官已老"仍用绘画...
李鱓是清代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画一体"的艺术作品,流露着浓郁的文人情怀。面对"两革功名一贬官"的官场生涯,李鱓从未放弃"治国、平天下"的文人入世之理想。即使"为官已老"仍用绘画固守着为国为民为艺的人生格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鱓
扬州八怪
文人情怀
入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谈八怪之“怪”
5
作者
贾修森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12期76-77,共2页
扬州八怪,活跃于18世纪的扬州画坛,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强劲的书画团体。这一绘画团体承袭优秀传统而反对泥古不化,在艺术理念与表现方式上颇有独到的领会与建树。扬州八怪作为中国本土艺术创作的范本,对于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在古与今...
扬州八怪,活跃于18世纪的扬州画坛,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强劲的书画团体。这一绘画团体承袭优秀传统而反对泥古不化,在艺术理念与表现方式上颇有独到的领会与建树。扬州八怪作为中国本土艺术创作的范本,对于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在古与今、继承与选择上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八怪
师古
借古开今
中国当代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玉民作品
6
作者
安玉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观念与时世——上海中国画院的发展创新之路
1
作者
王长栓
机构
扬州市国画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文摘
上海中国画院作为我国当代最早成立的“两大画院”之一,经过筹备建院以来六十余载的多元化发展,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拟从文脉传承、观念先驱和南北对照的层面透视上海中国画院的发展创新之路。不难发现,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上海中国画院,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为传统根基,观念先驱们凭借自身的社会凝聚力、艺术感染力、道德号召力成为引领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画院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上海中国画院在时代变迁与社会沿革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整合时世先进文化资源,拓展传统笔墨与新素材间的视觉符号关系,从观念到形式确立了中国绘画创作的近代新图景。
关键词
上海中国画院
文化观念
时世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国画人物创作的“形”与“神”
被引量:
1
2
作者
安玉民
机构
扬州市国画院
扬州市
美术馆
江苏美术家协会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11期36-37,共2页
文摘
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都强调了绘画中的"形"和"神",这也是国画人物创作所要面对的基本命题和考评标准。在这两个艺术创作主张的基础上,从创作本体出发,通过解读相关理论观点,对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澄清有关国画人物创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当认识,走出当下国画人物创作存在的误区。
关键词
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
人物画
精神
价值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学的转向与唐宋绘画的嬗变
3
作者
曹国桥
机构
扬州市国画院
理论研究室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4-18,共5页
文摘
唐宋儒学经历了一次转向,受此影响绘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在外向型、积极入世带有仕功心态的儒学影响下,画坛形成了人物画一枝独秀、精工极妍、"以形写神"的独特画学风尚。宋代儒学向内转,注重心性涵养,讲求格物致知,山水、花鸟画跃居画坛之首,形成重笔墨而轻设色、朴素淡雅、"逸品"为尚的新画风。唐宋绘画的嬗变与儒家思想的转向息息相关。
关键词
唐宋绘画
儒学转向
格物致知
心性涵养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鱓绘画艺术中的文人情怀
4
作者
曹国桥
机构
扬州市国画院
出处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77,共2页
文摘
李鱓是清代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画一体"的艺术作品,流露着浓郁的文人情怀。面对"两革功名一贬官"的官场生涯,李鱓从未放弃"治国、平天下"的文人入世之理想。即使"为官已老"仍用绘画固守着为国为民为艺的人生格言。
关键词
李鱓
扬州八怪
文人情怀
入世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谈八怪之“怪”
5
作者
贾修森
机构
扬州市国画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12期76-77,共2页
文摘
扬州八怪,活跃于18世纪的扬州画坛,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强劲的书画团体。这一绘画团体承袭优秀传统而反对泥古不化,在艺术理念与表现方式上颇有独到的领会与建树。扬州八怪作为中国本土艺术创作的范本,对于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在古与今、继承与选择上有所启示。
关键词
扬州八怪
师古
借古开今
中国当代艺术创作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玉民作品
6
作者
安玉民
机构
中国美术家协会
扬州市国画院
(美术馆)院
扬州市
美术家协会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江苏省中
国画
学会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观念与时世——上海中国画院的发展创新之路
王长栓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略论国画人物创作的“形”与“神”
安玉民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儒学的转向与唐宋绘画的嬗变
曹国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鱓绘画艺术中的文人情怀
曹国桥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再谈八怪之“怪”
贾修森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安玉民作品
安玉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