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居民通勤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扬州市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崔继昌 方斌 任亚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15-122,共8页
通勤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调查分析影响居民通勤满意度的因素能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可借鉴路径。本研究以扬州市城市居民通勤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通勤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 通勤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调查分析影响居民通勤满意度的因素能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可借鉴路径。本研究以扬州市城市居民通勤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通勤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扬州市城市居民通勤满意度影响因素可分为个人属性、工作特征感知、环境感知三个维度,而其中工作特征感知、环境感知对通勤满意度有显著影响。研究认为提高工作稳定性、工资水平,完善公共配套设施,保护良好环境是提高通勤满意度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因素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任亚 方斌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利用面板数据和空间数据,借助空间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组合系数等方法,探讨了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由南向北依次递增,整体分布不均匀,呈现出苏北>苏南>苏中的趋势,内陆滩涂为省... 利用面板数据和空间数据,借助空间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组合系数等方法,探讨了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由南向北依次递增,整体分布不均匀,呈现出苏北>苏南>苏中的趋势,内陆滩涂为省内后备资源的主要来源,且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于沿海沿湖及古黄河故道沿岸地区.(2)境内各地类空间集聚性强,各县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化程度高,70%左右的县域为单一地类组合类型,利用结构相对单一.(3)江苏省未来开发应以滩涂资源为主,并辅之异地占补,从而实现省内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和组合系数等方法相辅相成,揭示并量化了各县域耕地后备资源地类集聚程度及分布特征,可为挖掘后备资源分布特征、解译耕地后备资源集聚效应、制定开发利用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空间分布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O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综合规划指南及启示 被引量:5
3
作者 温占军 晏晓红 +1 位作者 耿冯康 殷少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42-145,共4页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形成的,指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的同时,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的...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形成的,指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的同时,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的任务主要依靠政府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事先调节和控制,引导、限制或鼓励人们的土地利用行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该文试图在分析FAO的土地规划的概念、内容、体系、成功的关键因素、及编制的步骤和方法基础上,展开探讨并对完善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O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初探
4
作者 郑文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315-316,共2页
立足于扬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论证了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规划、市场等多个视阈来探索扬州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促进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使用权流转 城乡统筹 收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R模型的恩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16
5
作者 白易 张奇 +1 位作者 石哲 张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9-214,共6页
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具有珠江三角洲平原区特征的恩平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PSR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量化和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了引起土地质量变化的机制和过程,揭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 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具有珠江三角洲平原区特征的恩平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PSR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量化和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了引起土地质量变化的机制和过程,揭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关系,计算出恩平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压力、状态、相应、综合协调度,论证了PSR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备可行性和实用性。结果认为,模型适宜在数据较齐备的区域进行量化和分析。指出恩平市土地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利用,应当合理控制人口增长,集约节约用地,合理开发复垦整理,选取适度的城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利用评价 改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土地生态空间差异及响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葛亮 高扬 +3 位作者 陆春锋 王君櫹 吴滢滢 周生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0-337,共8页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生态状况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极大地促进其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因此,在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土地生态空间差异研究就显...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生态状况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极大地促进其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因此,在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土地生态空间差异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流经县(市、区)为研究区,从自然基础、污染退化、生态结构、生态建设四方面构建了土地生态状况的评价体系;在得出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使用冷热点分析模型,从聚集性分析其空间差异;最后,从"全局土地生态—社会经济—大运河条件"三方面出发,定量化分析土地生态状况对各影响因子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各要素生态状况与综合生态状况都呈现了自北向南的下降趋势;研究区土地生态呈现较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存在南北梯度与城乡梯度;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对各类影响因子响应程度不同,整体主要受到GDP与财政收入的影响,其次受到河道蜿蜒度、年均降水量、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评价 空间差异 影响因子 京杭大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吉军 费庆平 +1 位作者 姚翠巧 闵素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2期9437-9439,共3页
在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南京市六合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 ~2015年)》进行规划分析,以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为对象构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与评价值.结果表明,该规划目标年的评... 在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南京市六合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 ~2015年)》进行规划分析,以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为对象构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与评价值.结果表明,该规划目标年的评价值高于规划基期年,说明该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六合区综合环境的改善,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整治规划 南京市六合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地补偿测算问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戴广琴 王丹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12,共5页
征地补偿作为征地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与征地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思考征地补偿问题,即征地补偿的"三阶段"说:一是纯行政行为的补偿,对应于这种性质的是行政补偿,该模式的测算是满足... 征地补偿作为征地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与征地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思考征地补偿问题,即征地补偿的"三阶段"说:一是纯行政行为的补偿,对应于这种性质的是行政补偿,该模式的测算是满足失地农民基本生存权的需要;二是半市场化行为,这种行为的补偿是一种基于"效用"的"等价交换";三是市场定价,在这种定价模式下,征地通过中介机构评估定值。同时,分析了3种价格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并指出3种定价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最后总结了3种模式的不足,并对征地问题的解决阐明了自己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征地补偿 行政定价 公平成本定价 市场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等成果修正江苏省农用地基准地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戴广琴 王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603-4605,共3页
[目的]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平衡农用地基准地价,实现农用地"等"与"级"的衔接。[方法]采用比较研究与系统分析法。[结果]对江苏省农用地基准地价水平进行了分析,认为汇总平衡对于江苏省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开展实... [目的]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平衡农用地基准地价,实现农用地"等"与"级"的衔接。[方法]采用比较研究与系统分析法。[结果]对江苏省农用地基准地价水平进行了分析,认为汇总平衡对于江苏省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开展实施至关重要,且利用分等结果汇总平衡农用地基准地价切实可行;提出了江苏省农用地基准地价内涵修正的思路;通过分等结果测定了江苏省县域农用地质量价格指数;提出了控制法和模型法汇总江苏省农用地基准地价平衡的具体步骤,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汇总平衡的技术思路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结论]利用农用地分等结果测算农用地县域质量价格指数并采用控制法和模型法汇总平衡农用地基准地价是现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基准地价 汇总平衡 农用地质量价格指数 控制法 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