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订单农业中不同利益群体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8个县(市)种养大户为例
1
作者 王汝利 王开红 +1 位作者 张菊芳 王曙光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4期118-120,共3页
以江苏省扬州市8个县(市、区)种养大户为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大户参与订单农业的预期效果、决策影响因素及不同利益群体对订单农业的评价,并对进一步发展订单农业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订单农业 决策行为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近几年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秦玉金 杨进 +1 位作者 丁涛 王汝利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111-111,113,共2页
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由于小麦秋季播种迟、播种量大、管理粗放及春季雨水多、气温偏高、防治不到位等因素,导致扬州市小麦白粉发生程度明显加重。为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需加强栽培管理、坚持适期用药。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重发原因 防控对策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秸秆还田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推广措施
3
作者 高士莘 谢成林 +3 位作者 张文杰 郑红 宋早芹 李晓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4期70-71,共2页
根据对近年来仪征地区秸秆利用和水稻单产提高的分析,总结秸秆还田后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推广措施,包括秸秆还田、商品化育供秧、机插秧、肥水运筹、病虫综合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促进水稻生产发展。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机插秧 高产 高效 推广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改作荷藕套养克氏原螯虾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8
4
作者 姚义 谢成林 +4 位作者 张家宏 寇详明 唐建鹏 许美刚 李锦霞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19-21,83,共4页
稻田改作荷藕套养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是一种基于水田生态种养的新模式,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创新探索。通过对扬州市宝应县稻田改作荷藕套养克氏原螯虾模式成功案例的调查研究,从效益指标、稻田选择、田间... 稻田改作荷藕套养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是一种基于水田生态种养的新模式,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创新探索。通过对扬州市宝应县稻田改作荷藕套养克氏原螯虾模式成功案例的调查研究,从效益指标、稻田选择、田间工程、荷藕种植、克氏原螯虾养殖、日常管理以及荷藕采收和商品虾捕捞等方面,总结制定了稻田改作荷藕套养克氏原螯虾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荷藕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a)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杂棉3号生育特性和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汝利 杨朝华 +1 位作者 谢成林 片菊芳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栽培关键技术 湘杂棉3号 生育特性 生长发育特性 抗虫杂交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大豆新品种乌青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3
6
作者 马长青 谢成林 +4 位作者 冯明 姚义 钟越 张春华 喻义珠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108,共2页
介绍了乌青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乌青1号俗称高邮黑大豆,是由高邮市蔬菜栽培技术指导站和扬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共同选育而成的黑大豆新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 介绍了乌青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乌青1号俗称高邮黑大豆,是由高邮市蔬菜栽培技术指导站和扬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共同选育而成的黑大豆新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籽粒大、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黑皮青仁,营养保健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大豆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大豆乌青1号间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马长青 谢成林 +5 位作者 冯明 姚义 张春华 钟越 喻义珠 汤群 《大豆科技》 2015年第3期50-54,共5页
黑大豆新品种乌青1号黑皮青仁、品质优、营养保健价值佳,大面积种植产量高、效益好,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轮作换茬,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黑大豆 乌青1号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扬州种植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秋勇 潘志文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3期1-2,共2页
江苏省扬州州市地处江滩之间 ,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在总结近 5年来种植业结构调整到得经验的基础上 ,研究了入世后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激烈竞争 ,种植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即 :发... 江苏省扬州州市地处江滩之间 ,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在总结近 5年来种植业结构调整到得经验的基础上 ,研究了入世后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激烈竞争 ,种植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即 :发挥比较优势、区位优势 ,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 ;全面推进产业化经营 ,提升市场竞争力 ;加快新的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市 种植业 发展现状 产业化经营 栽培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中地区直播水稻的群体生产力及氮肥运筹的效应 被引量:84
9
作者 张祖建 谢成林 +4 位作者 谢仁康 郎有忠 杨岚 张菊芳 朱庆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7-685,共9页
近年来直播水稻在江苏等地区扩展迅速,但其栽培和育种的专项研究很少。本研究对江苏省苏中地区直播稻生产力水平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水稻直播栽培模式下氮肥施用量和运筹比例试验,探讨直播水稻群体生长和产量形成对氮肥施... 近年来直播水稻在江苏等地区扩展迅速,但其栽培和育种的专项研究很少。本研究对江苏省苏中地区直播稻生产力水平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水稻直播栽培模式下氮肥施用量和运筹比例试验,探讨直播水稻群体生长和产量形成对氮肥施用的反应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苏中地区普通农户直播水稻的产量平均为7716kghm?2,显著低于机插和人工移栽稻,直播稻氮肥施用量一般在270kgNhm?2以上,氮肥不合理施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小区试验表明,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均对直播稻产量有显著影响,氮肥施用量主要通过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对产量发挥作用,而氮肥运筹比例主要对每穗粒数产生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施用量270kgNhm?2,基肥∶分蘖肥∶穗肥=4∶3∶3的产量最高。在上述施肥条件下,直播水稻群体结构较为合理,个体和群体的物质生产量均处于较高水平,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较强,经济系数表现合理的较高水平(0.53左右),同时有相对较好的抗倒性能。对直播水稻的增产途径和高产群体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产量 施氮量 氮肥运筹 物质生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摆抛栽对超级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保卫 朱大伟 +10 位作者 许轲 张洪程 周兴涛 朱聪聪 曹利强 陈厚存 陈京都 戴其根 霍中洋 魏海燕 李明银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5,共11页
以粳型超级稻武运粳24和南粳44为试材,设置摆栽、点抛和撒抛三种抛栽方式,并以机插为对照,从茎秆抗折力、茎秆壁厚、节间长度、粗度、干质量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有序摆抛稻的茎秆特性及其抗倒伏能力,结果如下:1)超级稻不同抛栽方式间抗倒... 以粳型超级稻武运粳24和南粳44为试材,设置摆栽、点抛和撒抛三种抛栽方式,并以机插为对照,从茎秆抗折力、茎秆壁厚、节间长度、粗度、干质量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有序摆抛稻的茎秆特性及其抗倒伏能力,结果如下:1)超级稻不同抛栽方式间抗倒伏能力差异显著,茎秆倒伏指数不同抛栽方式间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基部节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和抗倒伏能力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就各抛栽方式下不同连孔处理而言,基部N1节间倒伏指数差异不显著,N2、N3、N4抗倒伏能力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有序摆抛栽水稻相对重心高度稍低,成熟期茎鞘干物质量大,单穗干质量大,尤其2连孔和3连孔植株优势明显。不同抛栽方式间基部节间粗度、壁厚、节间质量和单位干质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为2连孔>3连孔>单孔。除基部第1节间外,节间长度在抛栽方式间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的趋势,不同连孔节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的趋势。2连孔、3连孔钵苗有序摆抛在高产条件下稻株茎秆粗壮,节间短粗,节间壁厚,茎秆单位节间重,基部节间抗折力大,抗倒伏能力强,是一种利于提高水稻抗倒能力的新型水稻轻简高产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有序摆抛 2连孔 3连孔 茎秆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摆抛栽对粳型超级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郭保卫 朱大伟 +11 位作者 朱聪聪 许轲 周兴涛 张洪程 陈厚存 张军 陈京都 戴其根 霍中洋 魏海燕 曹利强 李明银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7-498,共12页
抛秧是一项轻简和高产高效的水稻栽培技术,有序化抛栽不仅利于进一步挖掘抛秧高产潜力,还对稻米品质有重要影响。本试验通过摆栽、点抛、撒抛3种抛栽方式以及三连孔、二连孔与常规单孔塑盘培育稻株的稻米品质比较,研究粳型超级稻有序抛... 抛秧是一项轻简和高产高效的水稻栽培技术,有序化抛栽不仅利于进一步挖掘抛秧高产潜力,还对稻米品质有重要影响。本试验通过摆栽、点抛、撒抛3种抛栽方式以及三连孔、二连孔与常规单孔塑盘培育稻株的稻米品质比较,研究粳型超级稻有序抛栽的稻米品质特征,为超级稻优质米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插方式间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密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以及二连孔>三连孔>单孔,稀植有序摆抛栽利于加工品质的改善;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呈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的趋势,以及二连孔、三连孔>单孔,三连孔、二连孔穴内分蘖多且竞争大,一定程度削弱了穴间空间大的优势,所以其外观品质较单孔稍差;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而蛋白质含量呈现相反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峰值黏度、崩解值表现为二连孔>三连孔、单孔,最终黏度和回复值则为三连孔、二连孔<单孔。有序摆抛栽能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特别是二连孔、三连孔有序摆抛栽对稻米品质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序摆抛栽 二连孔 三连孔 加工品质 外观品质 蒸煮食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优质弱筋专用小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袁秋勇 王龙俊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综述了江苏省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区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弱筋小麦专用品种的选育 ,弱筋小麦子粒品质形成特性 ,土壤、气候、生态区域、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与调节效应以及产业化开发的模式 ,并就今后须要加强的几个方面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 弱筋小麦 品质区划 品种 子粒品质 江苏 品种选育 土壤 气候 生态区域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书健 陈京都 +5 位作者 许美刚 谢成林 高剑波 田晓明 张帆 吉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7期175-177,249,共4页
以优质食味水稻南粳5718和南粳910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插移栽,在麦秸秆还田条件下,设置大户配方施肥(纯氮262.5 kg/hm^2)和常规施肥(纯氮307.5 kg/hm^2)2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毯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 以优质食味水稻南粳5718和南粳910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插移栽,在麦秸秆还田条件下,设置大户配方施肥(纯氮262.5 kg/hm^2)和常规施肥(纯氮307.5 kg/hm^2)2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毯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种植大户种植优质食味水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达到减少施肥次数和生产成本、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大户配方施肥优质食味水稻的产量有所降低,同时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均降低,但其外观品质更好,商品性更优,蒸煮食味品质更佳。2种处理条件下,南粳5718的产量及稻米加工品质均低于南粳9108,但其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均高于南粳9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施肥 常规施肥 南粳9108 南粳5718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稻新品种(系)农艺性状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成林 唐建鹏 +3 位作者 姚义 孔祥英 闵思桂 韩光明 《中国稻米》 2019年第5期87-92,共6页
彩色稻是指植株(叶片、茎秆)、谷粒(颖壳、糙米)带有色泽的水稻。彩色稻米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而彩色植株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近年扬州市引进了23个彩色稻品种(系)进行多点试验示范,从生育期、... 彩色稻是指植株(叶片、茎秆)、谷粒(颖壳、糙米)带有色泽的水稻。彩色稻米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而彩色植株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近年扬州市引进了23个彩色稻品种(系)进行多点试验示范,从生育期、植株颜色、产量以及抗性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扬州种植的彩色稻品种(系),并提出了彩色稻在当地休闲观光农业和功能性稻米开发中的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稻 农艺性状 观赏性水稻 功能性稻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茬晚播小麦不同品种产量及群体特征和氮效应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明伟 王梦尧 +6 位作者 马泉 丁锦峰 朱敏 李春燕 朱新开 封超年 郭文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2-842,共11页
为筛选出适合苏中地区稻茬晚播条件下种植的小麦品种,以苏中地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宁麦14、宁麦19、苏麦188、扬麦16、扬麦22、扬辐麦4号、扬麦23和扬麦25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品种在晚播条件下生育进程、产量、群体结构特征、氮... 为筛选出适合苏中地区稻茬晚播条件下种植的小麦品种,以苏中地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宁麦14、宁麦19、苏麦188、扬麦16、扬麦22、扬辐麦4号、扬麦23和扬麦25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品种在晚播条件下生育进程、产量、群体结构特征、氮效率及抗倒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晚播条件下,扬麦16、扬麦23、宁麦14以及宁麦19的生育进程略快于苏麦188及扬麦22,扬麦16和扬麦23较其他品种早熟1~2d。两年度均以扬麦23产量最高(8168.82kg·hm^-2),其次为扬辐麦4号(8124.06kg·hm^-2),这两个品种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量高,LAI较大,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较高。扬麦16虽然越冬期有较大的生长量及分蘖发生量,熟期较早,但晚播条件下穗数不足,限制了其产量潜力的发挥。成熟期扬麦16和扬麦23的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宁麦14和扬麦25,花后氮素积累量扬麦23最高。扬辐麦4号和扬麦23氮效率指标优于其他参试品种。扬辐麦4号抗倒伏指数最高,其次为扬麦23和扬麦25,抗倒性能均较好;扬麦22株高与重心高度低于其他品种,但茎秆质量较差。综合考虑,扬麦23和扬辐麦4号生育前期分蘖发生较快,中期群体结构协调,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较高,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倒性能,稻茬晚播条件下推荐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 小麦 品种 产量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栽培模式的小麦强、弱势粒灌浆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丁锦峰 游蕊 +6 位作者 丁永刚 王妍 张明伟 朱敏 李春燕 朱新开 郭文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06-1214,共9页
为了解栽培措施对小麦强、弱势粒粒重和品质的调控作用在不同蘖位间的表现,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22为材料,采用传统生产(TPP)、现有生产(CPP)和潜在推广(PEP)三个栽培模式分别建立小麦群体,对小麦主茎强势粒(MS)和弱势粒(MI)、第一分蘖强... 为了解栽培措施对小麦强、弱势粒粒重和品质的调控作用在不同蘖位间的表现,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22为材料,采用传统生产(TPP)、现有生产(CPP)和潜在推广(PEP)三个栽培模式分别建立小麦群体,对小麦主茎强势粒(MS)和弱势粒(MI)、第一分蘖强势粒(TS)和弱势粒(TI)进行连续取样分析,研究了小麦不同粒位间籽粒灌浆特性、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的差异及栽培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势粒的最大粒重、成熟期蛋白质含量和产量较弱势粒分别高9.3~12.4 mg·grain^-1、0.9~1.1个百分点和1.4~1.8 mg·grain^-1。与TS相比,MS的最大粒重提高2.2mg·grain^-1,蛋白质含量降低0.8个百分点,但MI与TI间两个指标差异均不显著。MS灌浆快、启动早、速率高,而TS需要更长的灌浆时间来实现较高的粒重。相比分蘖,主茎强、弱势粒间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差异大,受栽培模式影响较大。不同粒位的最大粒重与最高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小麦群体平均粒重、籽粒蛋白质产量与强、弱势粒最大粒重、蛋白质产量均一致表现为PEP模式高于CPP和TPP模式;但籽粒平均蛋白质含量与强、弱势粒蛋白质含量在不同模式间表现趋势不一致。因此,通过栽培措施合理规划小麦穗群结构,有助于构建高产和优质协同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强、弱势粒 灌浆特征 蛋白质含量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作方式对优质食味品种南粳9108的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姚义 温凯 +4 位作者 杨武广 谢成林 唐建鹏 张明伟 田洁 《中国稻米》 2020年第2期69-72,共4页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稻作方式对优质稻品种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稻作方式实收单产由高到低依次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稻鸭共作和稻虾共作;整精米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稻鸭共作、稻虾共作、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稻作方式对优质稻品种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稻作方式实收单产由高到低依次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稻鸭共作和稻虾共作;整精米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稻鸭共作、稻虾共作、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垩白粒率及垩白度表现为钵苗机插最高、稻鸭共作最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稻米的外观品质表现较好。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降低了南粳9108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适当提高了稻米的胶稠度,稻米RVA特征谱表现出消减值降低和崩解值提高,改善了蒸煮食味品质。经济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稻虾共作、稻鸭共作、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综合种养模式的效益明显高于单一种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作方式 南粳9108 产量 品质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方式对麦后旱直播稻淮稻13号生育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仁康 谢成林 +4 位作者 孔祥英 王曙光 徐德金 赵国金 郭晶晶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00,共3页
通过麦后旱直播稻施氮量18 kg/667m2不同运筹方式的试验研究,初步明确麦后旱直播稻不同生育时期氮素运筹方式,基肥∶蘖肥∶穗肥的质量比例以4∶3∶3为宜。
关键词 麦后旱直播稻 氮素不同运筹方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后水、旱直播稻秸秆还田效果对比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仁康 谢成林 +2 位作者 孔祥英 赵国金 徐德金 《北方水稻》 CAS 2010年第3期33-35,共3页
通过麦后水、旱直播稻秸秆还田与不还田试验对比,探索麦后水、旱直播稻秸秆还田与不还田之间生长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直播与水直播秸秆还田在出苗与齐苗效果上优于旱直播和旱直播还田,其中,水直播最为优越;在发苗方面,水、... 通过麦后水、旱直播稻秸秆还田与不还田试验对比,探索麦后水、旱直播稻秸秆还田与不还田之间生长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直播与水直播秸秆还田在出苗与齐苗效果上优于旱直播和旱直播还田,其中,水直播最为优越;在发苗方面,水、旱直播稻在播后的前20d秧苗长势优于水、旱秸秆还田的处理,其中水直播又优于旱直播。从操作简便角度讲,旱直播比水直播省事,便于生产上操作。从水稻生长稳健、稳产角度讲,生产上应选用水直播还田操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后水 旱直播 秸秆还田 效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彩色稻物质生产及其品质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建鹏 谢成林 +3 位作者 姚义 张明伟 秦吉洋 闵思桂 《农学学报》 2022年第9期1-8,共8页
为探究功能性彩色稻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分析功能性彩色稻品质特点,进一步提高彩色稻产量并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以8个功能性彩色稻为对象,从生育期、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产量结构,稻米的... 为探究功能性彩色稻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分析功能性彩色稻品质特点,进一步提高彩色稻产量并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以8个功能性彩色稻为对象,从生育期、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产量结构,稻米的蛋白质和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功能性彩色稻生育期相对较长,而产量显著低于常规稻,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是其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彩色稻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高于常规稻;净光合速率与常规稻相比总体偏低,但差异不显著;功能性彩色稻前期干物质积累与常规稻差异不显著,灌浆期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量显著减少;彩色稻糙米蛋白质含量和微量元素Fe、Cu、Mn、Se、Z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彩色稻精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常规稻,矿质元素含量与常规稻差异不显著。彩色稻后期干物质积累少,茎叶干物质转运不畅是其产量低的主要因素,彩色稻米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稻,而矿物质元素主要存于彩色稻种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彩色稻 物质生产 产量 矿物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