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业振兴行动下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袁刚 陈晨 王伟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7,共8页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农业种质资源是包含畜禽、水产、农作物以及微生物等的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下,须强化对农业种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农业种质资源是包含畜禽、水产、农作物以及微生物等的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下,须强化对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抢救了一批珍稀农业种质资源,挖掘培育了一批新种质。从该市农业种质资源基本情况、保护与利用案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开展研究发现,扬州市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74种,畜禽种质资源68种,水产种质资源61种,且优质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高效利用。然而,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也存在保护能力不足、保护意识不强、资源利用共享不够、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等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振兴 农业种质资源 保护 利用 乡村振兴 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罗氏沼虾产业历史回顾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曙光 李萍 +4 位作者 吴志强 杨显祥 印笋 王如鹓 陈正兴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666-1668,共3页
扬州市是我国罗氏沼虾的重要产区,经过多年发展,罗氏沼虾养殖已形成扬州市区域性特色产业。本文回顾了1992—2018年27年间扬州市罗氏沼虾生产情况、苗种繁殖、养殖技术的发展演变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罗氏沼虾产业的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 扬州市是我国罗氏沼虾的重要产区,经过多年发展,罗氏沼虾养殖已形成扬州市区域性特色产业。本文回顾了1992—2018年27年间扬州市罗氏沼虾生产情况、苗种繁殖、养殖技术的发展演变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罗氏沼虾产业的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新形势下罗氏沼虾产业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历史回顾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扬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9
3
作者 马顺圣 陈京都 +5 位作者 唐建鹏 张明伟 姚义 胡雅杰 谢成林 刘绍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8-32,共5页
扬州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稻作历史源远流长,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0万hm2,以粳稻为主要栽培类型,具有较高的稻作科技水平。近年来,围绕“提质增效、生态保优、品牌兴稻”,水稻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品种布局逐步优化,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应... 扬州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稻作历史源远流长,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0万hm2,以粳稻为主要栽培类型,具有较高的稻作科技水平。近年来,围绕“提质增效、生态保优、品牌兴稻”,水稻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品种布局逐步优化,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应用面积占50%,轻简化机械化技术应用普及,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迅速,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培育和宣传了一批知名稻米品牌,创成省“味稻小镇”9家,稻作文化被赋予了新时代符号,优质稻米产业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依然存在种稻收益不高、优质不优价、稻作方式粗放等较为突出的问题。本研究从水稻产量水平、稻作方式、规模化经营以及品牌培育等方面,充分调研了扬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从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提出促进扬州市优质稻米产业的对策与建议,持续提升扬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市 优质稻米 产业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夏季耐热不结球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陆佩玲 张杰 +3 位作者 陈以博 周如美 张永泰 张永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44-47,52,共5页
不结球白菜生产周期短、产量高,且富含矿物质、纤维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但是,不结球白菜性喜冷凉,而扬州地区夏季多高温天气,生产中不结球白菜易出现纤维含量增加、易感病毒病、生长缓慢、产量下降等问题。为了... 不结球白菜生产周期短、产量高,且富含矿物质、纤维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但是,不结球白菜性喜冷凉,而扬州地区夏季多高温天气,生产中不结球白菜易出现纤维含量增加、易感病毒病、生长缓慢、产量下降等问题。为了筛选出适宜扬州地区夏季种植的不结球白菜品种,本研究对12个不结球白菜品种开展比较试验,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耐热性、产量及感官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不结球白菜品种的观测性状差异较大,其中2023-LY02在产量、感官品质、耐热性等方面表现均较优异,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扬州地区夏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耐热性 品种比较 江苏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做足“一二三四”文章 拓宽农田建设内涵
5
作者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2年第7期29-31,共3页
扬州市作为江苏省粮食生产主产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十大工程”之首进行高位推进。通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坚持农田建设与耕... 扬州市作为江苏省粮食生产主产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十大工程”之首进行高位推进。通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坚持农田建设与耕地质量提升双轮驱动,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做好“一二三四”文章,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再提质,为实现扬州市粮食生产“十八连丰”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农田基础设施 乡村振兴 农田建设 双轮驱动 一二三四 藏粮于技 十大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丘陵山区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6
作者 杜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9期35-36,共2页
近年来,扬州市秉承“岗塝冲综合治理,粮经饲多元发展”的理念,围绕经济林果、花卉苗木、设施蔬菜、草食畜禽、生态观光等农业主导产业,实行连续投入、成片开发、重点扶持。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投入丘陵开发资金2.5亿元,通过实施丘陵... 近年来,扬州市秉承“岗塝冲综合治理,粮经饲多元发展”的理念,围绕经济林果、花卉苗木、设施蔬菜、草食畜禽、生态观光等农业主导产业,实行连续投入、成片开发、重点扶持。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投入丘陵开发资金2.5亿元,通过实施丘陵山区开发,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丘陵山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开发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扬州渔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邵泽宇 《中国水产》 CAS 2023年第12期43-45,共3页
渔业是农业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对扬州市渔业资源状况、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研究,提出从一二三产业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期促进... 渔业是农业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对扬州市渔业资源状况、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研究,提出从一二三产业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期促进扬州市渔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由“水产大市”成为“水产强市”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过程 有效供给 江苏扬州 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 国家粮食安全 一二三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关于“菜篮子”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思考——以扬州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印荔 陆佩玲 +3 位作者 周蕾 许俊喜 刘彦文 李良俊 《长江蔬菜》 2020年第24期4-6,共3页
“菜篮子”工程是一项切实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有序供应和农民“钱袋子”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民生工程。近10 a来,扬州市通过加强市区“菜篮子”工程的建设,不断改善地区蔬菜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提高蔬菜生产科技含量,提升蔬菜产品的... “菜篮子”工程是一项切实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有序供应和农民“钱袋子”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民生工程。近10 a来,扬州市通过加强市区“菜篮子”工程的建设,不断改善地区蔬菜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提高蔬菜生产科技含量,提升蔬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为地方蔬菜市场的供应及培育、发展蔬菜产业龙头企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龙头企业 蔬菜市场 民生工程 基础设施 蔬菜产品 菜篮子 有序供应 不断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实施“四全”监管 护航农业强市建设
9
作者 《江苏农机化》 2023年第3期14-15,共2页
2022年,扬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四全”监管要求,深入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市创建,并顺利创成国家级、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市。农机安全监管“柳堡模式”连续两年被写入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宝应县两次在农业农村部会议上作典型... 2022年,扬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四全”监管要求,深入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市创建,并顺利创成国家级、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市。农机安全监管“柳堡模式”连续两年被写入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宝应县两次在农业农村部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拉开了“柳堡模式”在全国推广的序幕。1加强“全机具”监管,不断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管理一是牢牢盯住“两无一未”机具。全面开展“两无一未”机具摸排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安全监管 平安农机 监管要求 农业强市 经验交流 一号文件 源头管理 柳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扬州:打造电子交易平台 提升农田建设管理水平
10
作者 冯龙庆 杜平 胡成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2年第11期35-36,共2页
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扬州市按照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精品工程的要求,坚持管理理念、手段和方法创新,率先在全省开发建设了集服务、交易和监管于一体的农业工程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逐步实现网上交易项目能够覆盖农业工程全生命周期,... 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扬州市按照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精品工程的要求,坚持管理理念、手段和方法创新,率先在全省开发建设了集服务、交易和监管于一体的农业工程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逐步实现网上交易项目能够覆盖农业工程全生命周期,确保了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流程规范,提升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工程招投标 全流程电子交易平台 江苏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打造“中央厨房” 振兴乡村产业
11
作者 《农家致富》 2019年第17期56-57,共2页
打造华东地区品质最优、体系最全的'中央厨房',是江苏省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扬州实践的重要抓手。一是聚焦产业结构调整,厚植产业发展根基按照'基地支撑、特色成块、产业... 打造华东地区品质最优、体系最全的'中央厨房',是江苏省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扬州实践的重要抓手。一是聚焦产业结构调整,厚植产业发展根基按照'基地支撑、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要求,实施农业'31113'基地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优质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稻后繁苗适宜亲本虾放养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顺圣 杨显祥 +1 位作者 韩光明 寇祥明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11期12-17,共6页
该研究设置5个克氏原螯虾亲本虾密度处理组,投放到水稻收割后的试验区,进行稻后虾苗繁育试验,历时215 d。结果显示,随着亲本虾密度增加,饲料投喂量相应增加,各处理组的虾苗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设置5个克氏原螯虾亲本虾密度处理组,投放到水稻收割后的试验区,进行稻后虾苗繁育试验,历时215 d。结果显示,随着亲本虾密度增加,饲料投喂量相应增加,各处理组的虾苗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饲料系数显著上升(P<0.05),蛋白质效率显著下降(P<0.05);各处理组繁育出的虾苗总尾数呈现先上升后持平的趋势,当亲本虾密度每30m^(2)超过16尾时,虾苗总数量并没有显著增加(P>0.05),每尾雌虾的繁苗量显著下降(P<0.05);各处理组虾苗总质量呈上升趋势;亲本雌、雄虾的成活率为83.33%~100%。结果表明,稻后繁苗的亲本虾适宜放养密度每667m^(2)为356尾(雌雄比例1∶1),虾苗总尾数每667m^(2)可达2.93万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放养密度 苗种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共作对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明伟 陈京都 +2 位作者 唐建鹏 姚义 谢成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9-63,共5页
稻虾共作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广应用面积快速增长。为实现“稳粮增收”,探索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下的种植表现,本试验以常规机插秧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对南粳9108、南粳5718和丰优香占3... 稻虾共作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广应用面积快速增长。为实现“稳粮增收”,探索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下的种植表现,本试验以常规机插秧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对南粳9108、南粳5718和丰优香占3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结构、光合物质积累、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模式相比,各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下成熟期推迟,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蘖能力下降,穗数有所降低,前期干物质的积累较少,但后期养分充足,叶片衰老延缓,千粒质量增加,每穗粒数与结实率无显著变化,稻米的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有所提高。3个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下各有优劣,均有较好的产量表现。由于稻虾共作时,为了保证稻前虾效益往往会推迟水稻移栽时间,同时水稻中期搁田效果不理想,容易发生倒伏,因此应选择早熟、抗倒性好的品种。综合考虑,苏中地区稻虾共作模式宜选择中熟中粳品种南粳5718,其熟期较早,茎秆粗壮,后期光合能力强,大穗大粒,外观品质好,但分蘖能力一般,前期物质积累不足,种植时应注意及早施用分蘖肥促进分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品种 群体结构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栽插密度对丰优香占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姚义 张明伟 +2 位作者 陈京都 唐建鹏 谢成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1,共6页
为提高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产量及其经济效益,以常规机插秧种植模式为对照(CK),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栽插密度下,丰优香占群体结构、产量以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略有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理论... 为提高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产量及其经济效益,以常规机插秧种植模式为对照(CK),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栽插密度下,丰优香占群体结构、产量以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略有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低于常规模式,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稻虾共作模式生育前期的群体茎蘖数小于常规模式,生育后期茎蘖数下降速度慢于常规模式,最终穗数仍略低于常规模式,成穗率高于常规模式。稻虾共作模式各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孕穗、齐穗、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孕穗期-成熟期群体生长率均高于常规种植,后期剑叶较常规种植模式具有更好的光合特性。DX16密度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齐穗期和乳熟期具有较高的剑叶SPAD值和剑叶净光合速率。DX16处理有效穗数较多,具有最高的成穗率,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最高,达8798.25kg/hm^(2),显著高于DX14和DX18处理。随着栽插株距的增加,丰优香占稻米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胶稠度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而密度对胶稠度影响较大,但对其他品质指标的影响较小。综合考虑,稻虾共作模式下,丰优香占适宜采用16cm栽插株距,有利于水稻产量稳定和稻米品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机插密度 产量 品质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控释肥在冬小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明伟 马泉 +3 位作者 陈京都 唐建鹏 姚义 成洁旻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共7页
缓控释肥作为环境友好和增效型肥料,在增产增效、减少氮素损失和缓解农业氮素污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推动缓控释肥在冬小麦上的广泛应用,本文在总结缓控释肥定义、作用原理、分类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究缓控释肥在冬小麦上的主... 缓控释肥作为环境友好和增效型肥料,在增产增效、减少氮素损失和缓解农业氮素污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推动缓控释肥在冬小麦上的广泛应用,本文在总结缓控释肥定义、作用原理、分类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究缓控释肥在冬小麦上的主要施用技术及其增产增效机制,分析缓控释肥在小麦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推动缓控释肥在冬小麦产业中的安全、可靠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 冬小麦 施肥技术 增产增效 环境友好 氮素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二化螟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进 李朝晖 陆明星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7期47-50,共4页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7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旨在筛选出用于二化螟防治的高效环境友好型农药。结果表明:在施药14d和21d后,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处理小区的枯心数最低,而在施药42d后100亿·μL^-1短...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7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旨在筛选出用于二化螟防治的高效环境友好型农药。结果表明:在施药14d和21d后,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处理小区的枯心数最低,而在施药42d后100亿·μL^-1短稳杆菌悬浮剂处理小区的枯穗数最低,为8.00个;在施药14d后,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的防效最高可达96.17%;施药42d后调查发现,25%杀虫双水剂200g·667m^-2处理小区的二化螟残留活虫数为76.67头。7种农药的综合控制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亿·μL^-1短稳杆菌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0%三唑磷>200g·L^-1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甲维盐乳油>25%杀虫双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田间防治 药剂 筛选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茬晚播小麦公顷产8000kg高产群体特征及产量构成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明伟 王梦尧 +6 位作者 马泉 丁锦峰 朱敏 李春燕 朱新开 封超年 郭文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94-1205,共12页
为挖掘稻茬晚播小麦产量潜力,以春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扬麦2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密度、氮肥施用量及比例的处理,按实收产量高低划分为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了较适宜播期推迟10d左右播种的晚播小麦8000kg·hm^-2高产群体的产量及其结... 为挖掘稻茬晚播小麦产量潜力,以春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扬麦2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密度、氮肥施用量及比例的处理,按实收产量高低划分为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了较适宜播期推迟10d左右播种的晚播小麦8000kg·hm^-2高产群体的产量及其结构、品质和群体质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晚播条件下,扬麦23实现产量8000kg·hm^-2以上,要求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560×104·hm^-2以上、39.0~40.0粒和38.0g左右,总结实粒数在22000×104粒左右。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分蘖期和拔节期的茎蘖数分别为穗数的1.1~1.3倍和2.3~2.5倍,茎蘖成穗率40.0%左右;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为15000kg·hm^-2,成熟期为21000kg·hm^-2左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6200kg·hm^-2;孕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群体LAI分别在7.0、5.6和3.2左右,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分别为0.31~0.33粒·cm-2和11.5~11.8mg·cm-2;各时期具有较高的旗叶SPAD值,花后21d旗叶SPAD值控制在43.0~47.0。8000kg·hm^-2高产群体具有较高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湿面筋含量,使品质得到改善。本试验条件下,扬麦23晚播10d适宜的栽培措施组合为种植密度270×104株·hm^-2、施氮量225kg·hm^-2、氮肥运筹5∶1∶2∶2或4∶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晚播 高产群体 产量构成 群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陆佩玲 陈京都 +1 位作者 唐建鹏 张明伟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栽培调控措施之一,能有效解决肥水等常规栽培措施难以解决的生产问题,在提高种子活性、促进壮苗培育、提高抗倒性能、增强抗逆性、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栽培调控措施之一,能有效解决肥水等常规栽培措施难以解决的生产问题,在提高种子活性、促进壮苗培育、提高抗倒性能、增强抗逆性、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植物生长调节剂概念、作用机理、分类与功效等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上的主要应用目的及其调控效应机制,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施用规范,指出当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发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推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高产、高效、抗逆、优质、绿色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作用机理 分类与功效 小麦 效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19
作者 杜平 《河南农业》 2019年第26期34-34,39,共2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搞好项目的规划设计,是新时期建设好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前提和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搞好项目的规划设计,是新时期建设好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规划不科学,不仅对农业产出效益有影响,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项目区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结合近几年项目的实施情况,本文谈谈对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建设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农机安全监管“柳堡模式” 构建“三员三级共管共治”新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铁军 马勇 《江苏农机化》 2021年第1期23-25,共3页
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扬州市培育和推广农机安全监管“柳堡模式”的工作实践与成效,即:培育“柳堡模式”,探索镇村农机安全监管新路径;提升“柳堡模式”,构建“三员三级共管共治”新机制;推广“柳堡模式”,开启市域农机安全治理新征程。
关键词 农机安全监管 柳堡模式 三员三级共管共治 网格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