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正抗癌冲剂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32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华圣 翟范 +1 位作者 邹大同 程桂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62-363,共2页
扶正抗癌冲剂是用补中益气汤的加减方制成的。在治疗32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该方对肿瘤患者能改善症状、增加食量、增强体质以及延长生存期。尚能使部分病例的病灶缩小或消失,癌胚抗原含量下降。该方还能提高患者的... 扶正抗癌冲剂是用补中益气汤的加减方制成的。在治疗32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该方对肿瘤患者能改善症状、增加食量、增强体质以及延长生存期。尚能使部分病例的病灶缩小或消失,癌胚抗原含量下降。该方还能提高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目,提高患者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OKT_3)和T辅助细胞的比例(OKT_4),表明该方可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抗癌冲剂 消化道肿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罗玉妍 何正飞 戴小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37-1340,共4页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分泌某些淋巴管生长因子,在肿瘤周围或内部形成新生淋巴管,肿瘤细胞侵入管腔并通过淋巴液顺次流入各站淋巴结,逐渐形成淋巴结转移病灶。正常细...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分泌某些淋巴管生长因子,在肿瘤周围或内部形成新生淋巴管,肿瘤细胞侵入管腔并通过淋巴液顺次流入各站淋巴结,逐渐形成淋巴结转移病灶。正常细胞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按正常的程序进行着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相关因子的分泌和表达,而肿瘤发生、发展则不断打破这一平衡,逐渐形成一个适于自己生长的组织外环境,即肿瘤微环境。而肿瘤微环境中的众多促淋巴管生成因子、炎性条件、组织缺氧、酸性微环境以及间质高压形成等病理生理特性能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进而促进肿瘤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肿瘤微环境 肿瘤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分析不同舌苔胃癌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差异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硕 向春婕 +6 位作者 朱振华 吴娟 高雅楠 王瑞平 詹瑧 张晓春 张军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舌苔的胃癌患者血清代谢组学机制。方法 101例胃癌患者分为薄白苔组(42例)、白厚苔组(9例)、黄薄苔组(28例)和黄厚苔组(22例),22例薄白苔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GC-MS技术检测血清代谢组,运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舌苔的胃癌患者血清代谢组学机制。方法 101例胃癌患者分为薄白苔组(42例)、白厚苔组(9例)、黄薄苔组(28例)和黄厚苔组(22例),22例薄白苔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GC-MS技术检测血清代谢组,运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单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筛选代谢标志物,富集分析预测代谢通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薄白苔组有涉及31个代谢通路变化的13种代谢标志分子,白厚苔组有涉及26个代谢通路变化的15种代谢标志分子,黄薄苔组有涉及25个代谢通路变化的9种代谢标志分子,黄厚苔组有涉及12个代谢通路变化的8种代谢标志分子,4种舌苔胃癌患者血清均表现为4-氨基丁酸水平升高并涉及酪氨酸代谢通路。结论胃癌患者不同舌苔反映了不同的血清代谢组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舌苔 GC-MS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