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鸡新城疫强毒株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钱晨 张建军 宋振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0-22,共3页
从河南某鸡场的产蛋下降而无其他典型新城疫症状的高抗体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和中和,不能被AI(H5与H9亚型)和EDS-76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该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50.4h,... 从河南某鸡场的产蛋下降而无其他典型新城疫症状的高抗体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和中和,不能被AI(H5与H9亚型)和EDS-76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该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50.4h,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8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42;回归试验鸡出现新城疫症状和病变,对该病毒株F基因部分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分析,为强毒型新城疫病毒基因Ⅶ型,并暂命名为HNC-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分离 鉴定 基因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6
2
作者 梁广成 高巍 +4 位作者 谢泉 张建军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5-28,共4页
研究对临床上疑似禽腺病毒感染鸡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对病鸡肝组织研磨液接种鸡胚、电镜观察、PCR及序列鉴定,分离出一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命名为JH。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肌肉接种1 000 EID_(50)病毒量对3周龄SPF鸡的致死率高达... 研究对临床上疑似禽腺病毒感染鸡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对病鸡肝组织研磨液接种鸡胚、电镜观察、PCR及序列鉴定,分离出一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命名为JH。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肌肉接种1 000 EID_(50)病毒量对3周龄SPF鸡的致死率高达90%;病死鸡剖解可见典型的心包积液与包涵体肝炎,肝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典型的嗜碱性核内包涵体。这一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报道,为探究国内禽腺病毒分子流行与毒力演变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型禽腺病毒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共感染增强鸡支气管堵塞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建军 陆小龙 +3 位作者 刘开拓 王晓泉 胡顺林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4-110,共7页
为明确鸡支气管堵塞的发病原因,通过建立H9N2亚型、H7N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以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单独或共感染SPF鸡的动物模型,对其临床症状、死亡率和组织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9N2和H7N9亚型LPAIV分别单独... 为明确鸡支气管堵塞的发病原因,通过建立H9N2亚型、H7N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以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单独或共感染SPF鸡的动物模型,对其临床症状、死亡率和组织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9N2和H7N9亚型LPAIV分别单独感染组在感染后仅引起轻微的一过性临床症状,未出现呼吸道症状,未观察到试验鸡的死亡;而IBV单独感染组及与LPAIV(H9N2 AIV、H7N9 AIV)共感染组均能引起鸡的呼吸困难、张口喘、支气管堵塞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并造成鸡死亡。IBV与LPAIV共感染组鸡的死亡率(IBV+H9N2AIV:40%;IBV+H7N9 AIV:45%)明显高于IBV单独感染组(15%)。临床剖检病死鸡均可观察到组织学病变,其中共感染组发病鸡支气管堵塞更加严重。研究结果揭示了IBV与LPAIV共感染增强鸡支气管堵塞的现象,对鸡呼吸道感染的科学防控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支气管堵塞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共感染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8型禽腺病毒纤突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3
4
作者 路浩 张伟 +8 位作者 王伟康 梁广成 王萍 张建军 郑文铝 邵红霞 秦爱建 邹海涛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0,共5页
研究首先对血清8型禽腺病毒(FAd V-8)的纤突蛋白基因F进行了克隆并分别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分别命名为p GEX-6P-1-F和pc DNA3.1-F。将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F转化BL21,经IPTG诱导,获得了FAd V-8 F蛋白的GST-... 研究首先对血清8型禽腺病毒(FAd V-8)的纤突蛋白基因F进行了克隆并分别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分别命名为p GEX-6P-1-F和pc DNA3.1-F。将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F转化BL21,经IPTG诱导,获得了FAd V-8 F蛋白的GST-F可溶性融合表达产物。将纯化的GST-F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抗FAd V-8 F蛋白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证明,制备的抗FAd V-8 F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转染pc DNA3.1-F或感染FAd V-8病毒细胞中57 ku大小的蛋白条带。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同样证明,抗FAd V-8的F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FAd V-8快速血清学诊断方法、亚单位疫苗研制及探究纤突蛋白F在病毒感染致病中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8型禽腺病毒 纤突蛋白 克隆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呼肠孤病毒江苏分离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巍 张建军 +4 位作者 庄新娟 吴小春 朱江宁 高磊 王永坤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4,共3页
2010年3月起,我国江苏、浙江等地鹅场相继发生一种以雏鹅瘫痪、不能行动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10%-50%,死亡率一般为10%-40%。由于该病流行日趋严重,病因未明,因此该病的病原学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对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 2010年3月起,我国江苏、浙江等地鹅场相继发生一种以雏鹅瘫痪、不能行动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10%-50%,死亡率一般为10%-40%。由于该病流行日趋严重,病因未明,因此该病的病原学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对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证实该病例感染有鹅呼肠孤病毒,将其命名为JS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 分离鉴定 雏鹅 江苏 分离株 病原学 传染病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Q123对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春艳 宋金祥 +5 位作者 乔健 李静 顾成钢 杨鹰 欧德渊 刘文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
通过动态观察肺动脉压、红细胞压积、腹水心脏指数、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占外径百分值(mMTPA)及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的变化,探讨高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对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BQ123能显著降低低温诱... 通过动态观察肺动脉压、红细胞压积、腹水心脏指数、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占外径百分值(mMTPA)及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的变化,探讨高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对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BQ123能显著降低低温诱发肉鸡的肺动脉压、红细胞压积及腹水心脏指数(P<0.05或P<0.01);BQ123能显著减小低温诱发肉鸡的mMTPA及WA/TA(P<0.05或P<0.01)。结果表明,BQ123明显抑制了低温诱发肉鸡的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塑的形成和发展,对肉鸡腹水综合征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腹水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 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 BQ1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7
7
作者 钱晨 张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1837-11838,共2页
[目的]为了确定江苏省某养鹅场2007年春季发生传染病的病因。[方法]从发病鹅群采集病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红血球凝集试验和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通过交叉HI试验测定F2代分离株和Lasota毒株的HI效价,并用稀释的F2代感染鸡... [目的]为了确定江苏省某养鹅场2007年春季发生传染病的病因。[方法]从发病鹅群采集病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红血球凝集试验和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通过交叉HI试验测定F2代分离株和Lasota毒株的HI效价,并用稀释的F2代感染鸡胚尿囊液分别感染鹅和SPF雏鸡,观察其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通过SPF鸡胚接种与传代从病、死鹅的脑、脾、胰混合病料分离到1株病毒。经HA和HI试验证明该分离株为禽I型副粘病毒。人工感染鸡和鹅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对鸡和鹅都具有高致病性,同群混饲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属强毒型NDV。这进一步证实该病毒属禽副粘病毒的新成员,即鹅副粘病毒I型。[结论]该研究为NDV出现了某些新的致病特点以及其对鹅同样具有致病性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HI 副粘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江苏分离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巍 梅梅 +2 位作者 王桂军 张建军 柯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21,I0003,共4页
江苏某养殖场28周龄蛋鸡发生以呼吸困难、咳血和产蛋下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利用特异性引物,从发病鸡喉头及其分泌物中扩增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TK基因的1.3 kb大小片段;发病鸡喉头及分泌... 江苏某养殖场28周龄蛋鸡发生以呼吸困难、咳血和产蛋下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利用特异性引物,从发病鸡喉头及其分泌物中扩增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TK基因的1.3 kb大小片段;发病鸡喉头及分泌物接种鸡胚后,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形成痘斑,产生特征性的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第3代分离毒的毒价为10-6.2EID50/0.2 mL;分离毒株可被ILT标准阳性血清中和,中和价为1∶40;人工发病试验显示,接种鸡有ILT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和病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分离病毒为ILTV,将此分离株命名为XZ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活疫苗和单苗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丛华 侯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17,共3页
用实验室研制的鸡新城疫(La Sota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NF8株)单苗和二联活疫苗分别免疫7日龄SPF鸡以及有母源抗体的雏鸡研究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用二联活疫苗免疫SPF雏鸡后,NF8株与La Sota株间不产生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攻毒保护率... 用实验室研制的鸡新城疫(La Sota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NF8株)单苗和二联活疫苗分别免疫7日龄SPF鸡以及有母源抗体的雏鸡研究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用二联活疫苗免疫SPF雏鸡后,NF8株与La Sota株间不产生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攻毒保护率与各自的单苗相比无明显差异。用二联活疫苗免疫有母源抗体的雏鸡后,只进行一次免疫,新城疫免疫效果较好,但法氏囊免疫效果稍差,不能完全保护;一免后10天再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其抗体水平、攻毒后的保护率与各自的单苗相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完全保护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活疫苗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鸭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晨 汪义娟 宋振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26-26,共1页
2006年夏天,笔者在广西遇到一例产蛋种鸭不明原因产蛋下降的案例,采取一些对症措施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对其做了一些浅显的分析,供养殖户朋友和同行探讨。
关键词 产蛋下降 蛋种鸭 原因 养殖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毛乌骨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11
作者 高巍 李瑞武 +2 位作者 宋红芹 王小波 吴力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56-57,共2页
2010年3月,山东某养殖场18周龄左右丝毛乌骨鸡连续发病并陆续死亡,死亡率达20%。患病鸡大多表现为精神萎顿,缩颈呆立,鸡冠肉髯苍白,进行性消瘦,最后衰竭死亡。该鸡群已免疫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疫苗。经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MD... 2010年3月,山东某养殖场18周龄左右丝毛乌骨鸡连续发病并陆续死亡,死亡率达20%。患病鸡大多表现为精神萎顿,缩颈呆立,鸡冠肉髯苍白,进行性消瘦,最后衰竭死亡。该鸡群已免疫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疫苗。经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MD),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 诊断 马立克氏病病毒 丝毛乌骨鸡 死亡率 养殖场 进行性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乳剂灭活疫苗规模化生产工艺的设计改进与生产应用
12
作者 甘军纪 杨军 +5 位作者 侯军 顾炳生 刘雷 丛华 吴艳涛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39,共5页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油乳剂灭活疫苗生产工艺流程和控制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公司GMP厂房设计、产品流程、设施配制、工艺改进等内容,全面概括了油乳剂灭活疫苗现代生产系统,且设备与工艺的运行良好,生产出了合格产品。证明GMP生产的合理性...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油乳剂灭活疫苗生产工艺流程和控制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公司GMP厂房设计、产品流程、设施配制、工艺改进等内容,全面概括了油乳剂灭活疫苗现代生产系统,且设备与工艺的运行良好,生产出了合格产品。证明GMP生产的合理性、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乳剂灭活疫苗 生产工艺 应用 规模化 油包水乳剂 设计 禽流感病毒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与新城疫灭活苗免疫保护效果的比较
13
作者 钱晨 顾艳 陈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3-53,55,共2页
鹅副黏病毒病自1997年流行以来,在短短的几年内,已传播到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不但南方和中部多个省、市有此病的发生,东北和西北许多鹅群也暴发流行,该病已成为养鹅业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鹅副黏病毒病 免疫保护效果 灭活苗 新城疫 暴发流行 养鹅业 传染病 鹅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8年华东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毒株的抗原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申松玮 王泽源 +10 位作者 范威峰 祝常椿 陆游 石宝兰 刘雷 沈海峰 焦库华 秦涛 陈素娟 彭大新 刘秀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0-1238,共9页
为掌握华东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流行情况及变异程度,采集临床疑似病料和活禽交易市场家禽的棉拭子样品,通过鸡胚接种、HA和HI试验及RT-PCR等方法分离鉴定H9 AIV,对其中部分毒株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筛选4... 为掌握华东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流行情况及变异程度,采集临床疑似病料和活禽交易市场家禽的棉拭子样品,通过鸡胚接种、HA和HI试验及RT-PCR等方法分离鉴定H9 AIV,对其中部分毒株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筛选4个代表毒株免疫SPF鸡制备抗血清,利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抗原差异性。结果如下:共分离鉴定出6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率为2.02%(62/3 074)。对25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株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株属于h9.4.2.5谱系,并进一步细分为A和B亚系。 HA 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为PSRSSR↓G,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与Y280代表株 HA 基因的推导氨基酸相比,分离株受体结合位点左侧臂全部变为NGLMGR。在抗原位点92位氨基酸出现R(64%)/K(36%)的变化。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间的HI抗体滴度相差2~8 log2,可分为2类抗原型。因此,目前流行的H9亚型AIV发生了抗原变异,至少同时存在两种抗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抗原性 序列分析 交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CE129 Ⅵ型分泌系统主要亚单位基因hcp1、hcp2缺失株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雪燕 张琪 +5 位作者 田延 王亨 张伟 石宝兰 张建军 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1-385,共5页
为获得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CE129 Ⅵ型的hcp1、hcp2基因缺失株,本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对APEC野生株CE129的Ⅵ型分泌系统(T6SS)hcp1和hcp2基因进行敲除,获得hcp1、hcp2基因单缺失株CE129△hcp1、CE129△hcp2和双缺失株CE129△hcp1... 为获得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CE129 Ⅵ型的hcp1、hcp2基因缺失株,本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对APEC野生株CE129的Ⅵ型分泌系统(T6SS)hcp1和hcp2基因进行敲除,获得hcp1、hcp2基因单缺失株CE129△hcp1、CE129△hcp2和双缺失株CE129△hcp1△hcp2。将hcp1、hcp2基因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BR322和pACYC184中,构建相应的基因回补株CE129△hcp1/phcp1、CE129△hcp2/phcp2和CE129△hcp1△hcp22/phcp1phcp2。通过PCR特异性检测和基因测序显示,上述突变株与回补株均成功构建,且均能够稳定遗传。上述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成功构建,有助于深入了解APEC CE129菌株T6SS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APEC的致病机理及其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同源重组系统 Ⅵ型分泌系统 hcp1 hc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清4型禽腺病毒纤突蛋白2的单克隆抗体研制及其部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萍 王伟康 +7 位作者 梁广成 李拓凡 高巍 张建军 呼高伟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7-31,共5页
近年血清4型禽腺病毒(Serotype 4 fowl adenovirus,FAdV-4)在国内鸡群流行,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尚无针对FAdV-4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报道。研究通过将FAdV-4全病毒免疫小鼠,以纤突蛋白2原核表达产物为筛选抗原,... 近年血清4型禽腺病毒(Serotype 4 fowl adenovirus,FAdV-4)在国内鸡群流行,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尚无针对FAdV-4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报道。研究通过将FAdV-4全病毒免疫小鼠,以纤突蛋白2原核表达产物为筛选抗原,研制出了4株针对FAdV-4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3C2、4A6、5C4、5H6。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4株单克隆抗体不与所检测的血清8型禽腺病毒反应,也不与FAdV-4的纤突蛋白1反应,仅与FAdV-4的纤突蛋白2反应,并且单克隆抗体3C2在体外能有效抑制FAdV-4的感染。4株抗FAdV-4纤突蛋白2单克隆抗体的成功获得为研制FAdV-4快速诊断试剂盒及探究纤突蛋白2在FAdV-4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纤突蛋白2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黏附素新基因sfm缺失株的构建及相关功能验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雪燕 夏芃芃 +4 位作者 朱春红 石宝兰 张建军 张伟 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75-980,共6页
为研究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株F4ac(F4ac^+ETEC)菌毛粘附素sfm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方法对F4ac+ETEC的sfm基因进行敲除,构建缺失株F4acΔsfm。再将sfm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ACYC184中,获得重组质粒pACYC184-sfm,并转化至F4acΔ... 为研究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株F4ac(F4ac^+ETEC)菌毛粘附素sfm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方法对F4ac+ETEC的sfm基因进行敲除,构建缺失株F4acΔsfm。再将sfm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ACYC184中,获得重组质粒pACYC184-sfm,并转化至F4acΔsfm得到回补株F4acΔsfm/psfm。对ETEC野生菌、缺失株和回补株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sfm的缺失和回补对F4ac^+ETEC的生长没有影响;生物被膜定性和定量试验结果一致:均表明sfm在F4ac^+ETEC生物被膜形成的过程中作用不明显;血凝试验和甘露糖敏感性血凝试验结果显示3种类型的菌株均能够与2%猪血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且该凝集现象能被D-甘露糖抑制。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sfm菌毛粘附素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m基因 Red同源重组系统 生长曲线 生物被膜试验 血凝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佐剂及抗原含量制备的禽流感灭活疫苗(H9亚型)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宝兰 秦爱建 +8 位作者 杨廷佳 彭大新 张伟 殷健 赵益超 李婷婷 高旭东 贾文革 袁水庆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2,共4页
用不同来源油佐剂及不同抗原含量制备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接种适龄SPF鸡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的研究,结果表明:6种国产或进口白油制备的禽流感灭活疫苗乳化稳定性较好,对SPF鸡在抗体效价及抗体水平持续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复合佐剂的乳化... 用不同来源油佐剂及不同抗原含量制备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接种适龄SPF鸡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的研究,结果表明:6种国产或进口白油制备的禽流感灭活疫苗乳化稳定性较好,对SPF鸡在抗体效价及抗体水平持续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复合佐剂的乳化稳定性及免疫效果较差;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中抗原含量与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禽流感灭活疫苗每羽份抗原含量不超过150μL时,抗原含量与抗体水平成正相关;抗原含量为150μL/羽份时,平均抗体效价最高;抗原含量为180μL/羽份,抗体水平略有下降;抗原含量为240μL/羽份,抗体水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佐剂 乳化 抗原 H9亚型 禽流感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蛋白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其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隆玉兰 谢松桦 +8 位作者 谢泉 张伟 王伟康 张建军 万志敏 李拓凡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73-80,共8页
为建立检测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抗体快捷特异方法,本研究首先分别构建含FAdV-4纤突蛋白Fiber-1和Fiber-2的两个重组杆状病毒rBv-Fiber-1和rBv-Fiber-2。在利用IFA以及Western blot鉴定重组杆状病毒分别高效表达Fiber-1和Fiber-2蛋... 为建立检测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抗体快捷特异方法,本研究首先分别构建含FAdV-4纤突蛋白Fiber-1和Fiber-2的两个重组杆状病毒rBv-Fiber-1和rBv-Fiber-2。在利用IFA以及Western blot鉴定重组杆状病毒分别高效表达Fiber-1和Fiber-2蛋白的基础上,以Ni柱纯化蛋白,并作为特异性识别FAdV-4抗体的包被抗原构建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间接ELISA仅特异地检出FAdV-4阳性血清,而不与Ⅰ群其他血清型禽腺病毒及其他禽源病毒阳性血清反应。间接ELISA检测灵敏度高于常规IFA方法,批间和批内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临床血清检测结果表明,间接ELISA可有效检出感染FAdV-4或免疫FAdV-4灭活疫苗的鸡群中抗Fiber抗体,且检测结果与BioChek商品化ELISA试剂盒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Fiber蛋白及基于表达产物所构建的间接ELISA方法在FAdV-4感染预警和免疫评估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重组杆状病毒 Fiber-1 Fiber-2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4型禽腺病毒纤突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免疫反应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伟康 梁广成 +7 位作者 管雪冰 张俊 王萍 张建军 郑文铝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4-17,共4页
研究对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表面纤突蛋白基因F1及F2进行了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分别命名为pcDNA3.1-F1以及pcDNA3.1-F2。间接免疫荧光以及Western blot分析证明,所构建的表达载体表达的F1及F2均能与抗FAdV-4的阳性血清进行良... 研究对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表面纤突蛋白基因F1及F2进行了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分别命名为pcDNA3.1-F1以及pcDNA3.1-F2。间接免疫荧光以及Western blot分析证明,所构建的表达载体表达的F1及F2均能与抗FAdV-4的阳性血清进行良好免疫反应。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转染pcDNA3.1-F1及pcDNA3.1-F2的293T细胞内均可见特异性亮绿色荧光;在Western blot中分别出现F_1及F_2特异性蛋白条带。纤突蛋白F1及F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表达及其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进一步建立FAdV-4快速血清学诊断方法、探究纤突蛋白F_1及F_2在病毒感染致病中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纤突蛋白基因 克隆表达 免疫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