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扬州地区1721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菊萍
徐剑丹
+2 位作者
陶佳
张瑞莲
李华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了解扬州地区面部敏感性皮肤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扬州地区部分社区年龄≥16岁的1721例正常人按拟定的敏感性皮肤调查表问诊,并对所有受调者进行乳酸刺痛试验。结果:共1721例完成问卷调查,根据临床表现、主观评估及乳...
目的:了解扬州地区面部敏感性皮肤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扬州地区部分社区年龄≥16岁的1721例正常人按拟定的敏感性皮肤调查表问诊,并对所有受调者进行乳酸刺痛试验。结果:共1721例完成问卷调查,根据临床表现、主观评估及乳酸刺痛试验结果,发现扬州地区面部敏感性皮肤总发生率44.92%,女性为44.62%,男性为45.49%,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9岁、30~39岁、40~49岁及50~65岁敏感性皮肤发生率分别为46.35%、54.30%、41.81%及42.01%,30~39岁与16~29岁、40~49岁及50~65岁皮肤敏感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人群的敏感皮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不好,干性皮肤,鱼虾海鲜过敏,精神压力,物理因素中面部理疗史,化学因素中近1年内3次以上化妆品引起面部不适,日均洁面产品使用次数≥2次,平均每周使用面膜次数≥4次和(或)使用时间≥30 min及接触花粉、柳絮等9个因素是敏感性皮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初步调查显示扬州地区面部敏感性皮肤发生率高;睡眠不好,干性皮肤,鱼虾海鲜过敏,精神压力,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接触花粉、柳絮,可能与敏感性皮肤发生有关;职业可能间接影响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地区
面部敏感性皮肤
流行病学
初步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奥马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抗组胺药低反应慢性荨麻疹的效果
被引量:
1
2
作者
石海霞
郭远
+3 位作者
李燕华
陈菊萍
袁皓琛
张云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组胺药低反应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经H1抗组胺药治疗后症状仍未消退的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组胺药低反应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经H1抗组胺药治疗后症状仍未消退的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皮下注射奥马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7 d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 over 7 days,UAS7)、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记录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UAS7、DLQI、IgE、hs-CRP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珠单抗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组胺药低反应慢性荨麻疹患者,有助于降低IgE表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奥马珠单抗
复方甘草酸苷
抗组胺药
治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氢睾酮抑制小鼠毛发生长的基因差异性表达研究
3
作者
王一州
贾筱琴
+2 位作者
房晓
赵永娟
李燕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6-481,共6页
目的:建立雄激素性秃发(AGA)小鼠模型,采用RNA测序技术分析与小鼠AGA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将1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所有小鼠均去除背部毛发,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4 mL玉米油,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二氢...
目的:建立雄激素性秃发(AGA)小鼠模型,采用RNA测序技术分析与小鼠AGA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将1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所有小鼠均去除背部毛发,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4 mL玉米油,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二氢睾酮(DHT)溶液,建立小鼠AGA模型,共给药21天,期间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背部毛发生长情况。21天后,使用皮肤镜检查毛发密度,HE染色观察背部皮肤组织病理变化。收集脱毛区域的新鲜皮肤组织进行总RNA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结果:给药21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背部毛囊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山图和聚类热图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现2355个DEGs(1511个上调基因,844个下调基因)。GSE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与毛发生长相关的通路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包括脂肪酸代谢、电子传递链、ATP合成耦合电子传递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DEGs主要涉及毛囊的生长和发育,包括Krt74、Dsg4和Dld等基因。结论:脂肪酸代谢、电子传递链、ATP合成耦合电子传递和HIF-1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下调,尤其是Krt74、Dsg4和Dld等关键基因可能参与了小鼠AGA的发生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性秃发
动物模型
RNA测序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婴幼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病1例报告
4
作者
成蓓
汤意诚
葛以信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5-195,共1页
婴幼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病1例报告成蓓,汤意诚,葛以信婴幼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病比较少见,有时诊断治疗比较困难。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15个月,于1992年5月22日入院。患儿半年前腹泻,为黄色稀水便,同...
婴幼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病1例报告成蓓,汤意诚,葛以信婴幼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病比较少见,有时诊断治疗比较困难。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15个月,于1992年5月22日入院。患儿半年前腹泻,为黄色稀水便,同时发现肩背部皮肤经压迫后出现红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疮型
肥大细胞增生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州地区1721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菊萍
徐剑丹
陶佳
张瑞莲
李华玲
机构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扬州大学
医学院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9-222,共4页
文摘
目的:了解扬州地区面部敏感性皮肤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扬州地区部分社区年龄≥16岁的1721例正常人按拟定的敏感性皮肤调查表问诊,并对所有受调者进行乳酸刺痛试验。结果:共1721例完成问卷调查,根据临床表现、主观评估及乳酸刺痛试验结果,发现扬州地区面部敏感性皮肤总发生率44.92%,女性为44.62%,男性为45.49%,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9岁、30~39岁、40~49岁及50~65岁敏感性皮肤发生率分别为46.35%、54.30%、41.81%及42.01%,30~39岁与16~29岁、40~49岁及50~65岁皮肤敏感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人群的敏感皮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不好,干性皮肤,鱼虾海鲜过敏,精神压力,物理因素中面部理疗史,化学因素中近1年内3次以上化妆品引起面部不适,日均洁面产品使用次数≥2次,平均每周使用面膜次数≥4次和(或)使用时间≥30 min及接触花粉、柳絮等9个因素是敏感性皮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初步调查显示扬州地区面部敏感性皮肤发生率高;睡眠不好,干性皮肤,鱼虾海鲜过敏,精神压力,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接触花粉、柳絮,可能与敏感性皮肤发生有关;职业可能间接影响其发生率。
关键词
扬州地区
面部敏感性皮肤
流行病学
初步调查
Keywords
Yangzhou
sensitive facial skin
epidemiological
preliminary survey
分类号
R758.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奥马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抗组胺药低反应慢性荨麻疹的效果
被引量:
1
2
作者
石海霞
郭远
李燕华
陈菊萍
袁皓琛
张云
机构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2-1216,共5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K20211026)。
文摘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组胺药低反应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经H1抗组胺药治疗后症状仍未消退的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皮下注射奥马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7 d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 over 7 days,UAS7)、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记录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UAS7、DLQI、IgE、hs-CRP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珠单抗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组胺药低反应慢性荨麻疹患者,有助于降低IgE表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奥马珠单抗
复方甘草酸苷
抗组胺药
治疗反应
Keywords
chronic urticaria
omalizumab
compound glycyrrhetinic acid glycoside
antihista-mines
therapeutic response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氢睾酮抑制小鼠毛发生长的基因差异性表达研究
3
作者
王一州
贾筱琴
房晓
赵永娟
李燕华
机构
扬州大学
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扬州大学
医学院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系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6-481,共6页
基金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411117096Z)
扬州市卫健委科研项目(2023-2-04)。
文摘
目的:建立雄激素性秃发(AGA)小鼠模型,采用RNA测序技术分析与小鼠AGA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将1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所有小鼠均去除背部毛发,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4 mL玉米油,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二氢睾酮(DHT)溶液,建立小鼠AGA模型,共给药21天,期间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背部毛发生长情况。21天后,使用皮肤镜检查毛发密度,HE染色观察背部皮肤组织病理变化。收集脱毛区域的新鲜皮肤组织进行总RNA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结果:给药21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背部毛囊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山图和聚类热图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现2355个DEGs(1511个上调基因,844个下调基因)。GSE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与毛发生长相关的通路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包括脂肪酸代谢、电子传递链、ATP合成耦合电子传递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DEGs主要涉及毛囊的生长和发育,包括Krt74、Dsg4和Dld等基因。结论:脂肪酸代谢、电子传递链、ATP合成耦合电子传递和HIF-1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下调,尤其是Krt74、Dsg4和Dld等关键基因可能参与了小鼠AGA的发生和进展。
关键词
雄激素性秃发
动物模型
RNA测序
信号通路
Keywords
androgenetic alopecia
animal model
RNA sequencing
signaling pathway
分类号
R758.7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婴幼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病1例报告
4
作者
成蓓
汤意诚
葛以信
机构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5-195,共1页
文摘
婴幼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病1例报告成蓓,汤意诚,葛以信婴幼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病比较少见,有时诊断治疗比较困难。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15个月,于1992年5月22日入院。患儿半年前腹泻,为黄色稀水便,同时发现肩背部皮肤经压迫后出现红斑、...
关键词
大疮型
肥大细胞增生
婴幼儿
分类号
R758.66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扬州地区1721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陈菊萍
徐剑丹
陶佳
张瑞莲
李华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奥马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抗组胺药低反应慢性荨麻疹的效果
石海霞
郭远
李燕华
陈菊萍
袁皓琛
张云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氢睾酮抑制小鼠毛发生长的基因差异性表达研究
王一州
贾筱琴
房晓
赵永娟
李燕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婴幼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病1例报告
成蓓
汤意诚
葛以信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