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症状未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雅文 陈良玉 +2 位作者 李媛媛 陈佳娣 孙培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1-556,共6页
目的:研究变应原相关性检测在支气管哮喘疾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症状未完全控制的哮喘患者108例,对吸入性变应原sIgE(IsIgE)、食物性变应原sIgE(FsIgE)、食物性变应原sIgG(FsIgG)及总IgE(tIgE)检测的结果及其与合并症的相关性进行... 目的:研究变应原相关性检测在支气管哮喘疾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症状未完全控制的哮喘患者108例,对吸入性变应原sIgE(IsIgE)、食物性变应原sIgE(FsIgE)、食物性变应原sIgG(FsIgG)及总IgE(tIgE)检测的结果及其与合并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患者各类变应原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总阳性率为82.41%,其中IsIgE、FsIgE及FsIgG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8.33%、32.41%、56.48%;哮喘伴变应性鼻炎者IsIgE、FsIgE及FsIgG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3.33%、30.0%、70.0%;哮喘伴特应性皮炎者IsIgE、FsIgE及FsIgG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20.0%、73.33%;哮喘伴消化系统症状者IsIgE、FsIgE及FsIgG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8.15%、29.63%、55.56%,各组患者IsIgE、FsIgG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FsIgE,且对于总体哮喘患者、哮喘伴变应性鼻炎者及哮喘伴特应性皮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IgE阳性患者IsIgE阳性率为69.01%,高于tIgE阴性患者(37.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未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应进行吸入性变应原及食物性变应原抗体检测。对于伴变应性鼻炎者及特应性皮炎者,推荐行IsIgE及FsIgG检测;对于有消化系统症状者,FsIgE也值得关注;对tIgE≥100 kU/L的患者推荐行IsIgE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吸入性变应原 食物性变应原 IGE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lap-核酸内切酶1和复制因子C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李倩 金凤 +3 位作者 何佳慧 胡涛 吴峰 顾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5-660,共6页
目的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lap-核酸内切酶1(Flap-endonuclease 1,FEN1)和复制因子C2(replication factor C2,RF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EN1、RFC2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肺... 目的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lap-核酸内切酶1(Flap-endonuclease 1,FEN1)和复制因子C2(replication factor C2,RF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EN1、RFC2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肺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FEN1和RFC2蛋白的表达,利用RT-PCR法检测两者mRNA表达并分析相关性,分析FEN1、RFC2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收集患者随访资料,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FEN1和RFC2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7.50%(62/80)、70.00%(56/80),在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42.50%(34/80)、32.50%(26/80),与公共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RT-PCR结果显示,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FC2、FEN1 mRNA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不同TNM分期患者的FEN1、RFC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否存在胸膜侵犯与RFC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关。FEN1、RFC2高表达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均低于低表达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RFC2高表达、FEN1高表达、TNM分期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FEN1和RFC2高表达是影响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EN1和RFC2有助于评估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状细胞癌 Flap-核酸内切酶1 复制因子C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