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伴有严重屈曲畸形(flexion deformity,FD)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术中残留一定程度FD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17年9月间按完全矫正FD...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伴有严重屈曲畸形(flexion deformity,FD)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术中残留一定程度FD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17年9月间按完全矫正FD(<5°)理念治疗的52例伴有严重FD(>30°)的患者,称为术中完全伸直组(52例),以及2017年10月—2021年9月间按可以适当残留一定程度FD(5°~10°)理念治疗的43例患者,称为术中未完全伸直组(43例)。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肢肿胀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35.85±1.99)个月(范围33~39个月)。术中未完全伸直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P=0.001),手术出血量更少(P<0.001),术后下肢肿胀程度更轻(P<0.001)。术中未完全伸直组患者术后3个月较术中完全伸直组的患者存在更大的FD(P=0.038),但疼痛程度更轻(P=0.031),两组患者术后HSS和ADLs评分未发现显著差异。术后6、12、24、36个月时,两组患者残留FD、HSS、ADLs和VA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SS改善程度在术后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他阶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未完全伸直组患者较术中完全伸直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P=0.048),而两组患者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伴有严重FD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时,TKA术中可以有限地松解组织并适当残留一定程度FD(5°~10°)不影响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恢复,且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胎龄<32周的早产儿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进展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江苏省新生儿围产期协作网20家医疗机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目的探讨胎龄<32周的早产儿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进展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江苏省新生儿围产期协作网20家医疗机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32周、生后3 d内第一次头颅B超提示Ⅰ、Ⅱ度PIVH,且10天内复查第二次头颅B超的早产儿临床资料。排除先天畸形、基因异常、信息不全的早产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生后早期PIVH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347例早产儿资料,其中胎龄小于32周者551例,将"自Ⅰ、Ⅱ度发展为Ⅲ、Ⅳ度"的患儿纳入进展组(共29例),其余522例纳入未进展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是否多胎、1 min Apgar评分、分娩前母亲体温超过38℃、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Ⅱ,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评分Ⅱ(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Perinatal Extension,VersionⅡ,SNAPPE-Ⅱ)、早发败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休克、早产儿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生后有创机械通气、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输入血小板和血浆是早期PIVH进展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28周(OR=6.346,95%CI:2.914~13.824)、分娩前母亲体温超过38℃(OR=2.454,95%CI:1.153~5.225)是早期PIVH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胎龄<32周的早产儿出现PIVH早期进展的危险因素是胎龄<28周和分娩前母亲体温超过38℃。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伴有严重屈曲畸形(flexion deformity,FD)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术中残留一定程度FD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17年9月间按完全矫正FD(<5°)理念治疗的52例伴有严重FD(>30°)的患者,称为术中完全伸直组(52例),以及2017年10月—2021年9月间按可以适当残留一定程度FD(5°~10°)理念治疗的43例患者,称为术中未完全伸直组(43例)。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肢肿胀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35.85±1.99)个月(范围33~39个月)。术中未完全伸直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P=0.001),手术出血量更少(P<0.001),术后下肢肿胀程度更轻(P<0.001)。术中未完全伸直组患者术后3个月较术中完全伸直组的患者存在更大的FD(P=0.038),但疼痛程度更轻(P=0.031),两组患者术后HSS和ADLs评分未发现显著差异。术后6、12、24、36个月时,两组患者残留FD、HSS、ADLs和VA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SS改善程度在术后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他阶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未完全伸直组患者较术中完全伸直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P=0.048),而两组患者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伴有严重FD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时,TKA术中可以有限地松解组织并适当残留一定程度FD(5°~10°)不影响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恢复,且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
文摘目的探讨胎龄<32周的早产儿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进展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江苏省新生儿围产期协作网20家医疗机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32周、生后3 d内第一次头颅B超提示Ⅰ、Ⅱ度PIVH,且10天内复查第二次头颅B超的早产儿临床资料。排除先天畸形、基因异常、信息不全的早产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生后早期PIVH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347例早产儿资料,其中胎龄小于32周者551例,将"自Ⅰ、Ⅱ度发展为Ⅲ、Ⅳ度"的患儿纳入进展组(共29例),其余522例纳入未进展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是否多胎、1 min Apgar评分、分娩前母亲体温超过38℃、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Ⅱ,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评分Ⅱ(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Perinatal Extension,VersionⅡ,SNAPPE-Ⅱ)、早发败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休克、早产儿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生后有创机械通气、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输入血小板和血浆是早期PIVH进展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28周(OR=6.346,95%CI:2.914~13.824)、分娩前母亲体温超过38℃(OR=2.454,95%CI:1.153~5.225)是早期PIVH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胎龄<32周的早产儿出现PIVH早期进展的危险因素是胎龄<28周和分娩前母亲体温超过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