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目式学习法对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存金 顾晨 +1 位作者 潘昱辰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探讨项目式学习法对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Mini-CEX)的影响。方法选择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164名,男71名,女93名,年龄22~26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学员分为两组:项目式学习组(P组)和传统教学... 目的探讨项目式学习法对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Mini-CEX)的影响。方法选择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164名,男71名,女93名,年龄22~26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学员分为两组:项目式学习组(P组)和传统教学组(T组),每组82名。P组采用项目式学习法,T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两组学员统一学习麻醉术前评估后运用Mini-CEX进行考核,Mini-CEX包括6项:体格检查、人文关怀、病史问诊技巧、医患沟通能力、术前麻醉宣教和临床判断能力,比较两组学员Mini-CEX各项评分及对各自学习模式和学习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在Mini-CEX各项评分中,两组学员体格检查和人文关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组比较,P组学员在病史问诊技巧、医患沟通能力、术前麻醉宣教和临床判断能力方面评分明显升高(P<0.05),学员对学习模式和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将项目式学习法应用于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麻醉前评估的相关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学员的问诊技巧、沟通能力、麻醉宣教等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法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麻醉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陆大浩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2-415,共4页
脓毒症是严重感染和创伤的常见并发症,为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常见病因之一。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是一种以低氧血症和通气困难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措... 脓毒症是严重感染和创伤的常见并发症,为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常见病因之一。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是一种以低氧血症和通气困难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措施。细胞焦亡是以细胞膜穿孔和炎性因子释放为特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焦亡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主要对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以及不同类型细胞焦亡参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新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急性肺损伤 脓毒症 程序性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门下气管肿物伴气道极重度狭窄患者围术期气道管理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罗超 高巨 李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1-672,共2页
患者,女,54岁,162 cm,63 kg,因“间断咳嗽、咳痰,伴胸闷气喘3月余”入院。患者有明显活动后呼吸困难,休息后缓解,喜前倾端坐位;静息状态下可平卧,无喘憋、发绀。既往体健。查体:HR 76次/分、BP 128/81 mmHg、RR 19次/分、SpO_(2) 97%。... 患者,女,54岁,162 cm,63 kg,因“间断咳嗽、咳痰,伴胸闷气喘3月余”入院。患者有明显活动后呼吸困难,休息后缓解,喜前倾端坐位;静息状态下可平卧,无喘憋、发绀。既往体健。查体:HR 76次/分、BP 128/81 mmHg、RR 19次/分、SpO_(2) 97%。意识清楚,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吸气相哮鸣音。血气分析(FiO_(2) 21%):PaCO_(2) 44.60 mmHg、PaO_(2) 99.10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呼吸音 意识清楚 胸闷气喘 端坐位 呼吸困难 血气分析 咳痰 静息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阿片耐受大鼠脊髓NMDA受体NR2A及NR2B亚基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杜金 黄宇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9-65,共7页
目的:了解大鼠短期多次应用芬太尼能否发生急性阿片耐受以及急性阿片耐受大鼠脊髓NMDA受体NR2A和NR2B亚基表达的改变。方法:24只体重为200-22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生理盐水组(S)及芬太尼组(F)。F组大... 目的:了解大鼠短期多次应用芬太尼能否发生急性阿片耐受以及急性阿片耐受大鼠脊髓NMDA受体NR2A和NR2B亚基表达的改变。方法:24只体重为200-22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生理盐水组(S)及芬太尼组(F)。F组大鼠给予皮下注射芬太尼30μg/kg,共4次,每两次注射之间间隔15min,S组大鼠以生理盐水代替芬太尼,C组大鼠未给药。给药前及给药结束后每30min以Von-Frey仪测定各组大鼠的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当F组大鼠的PWT恢复到给药前基础水平时,各组大鼠均给予腹腔注射吗啡5mg/kg。随后仍每30min测定各组大鼠的PWT,直至F组大鼠的PWT再次回到基础水平。对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PWT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另24只体重为2000-220g的雄性SD大鼠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分为C^*、S^*及F^*组),当F*组大鼠的PWT首次恢复到基础值时,不给予吗啡,处死各组大鼠,取脊髓,以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NMDA受体NR2A及NR2B亚基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连续4次皮下注射芬太尼(F组)后大鼠首先表现为PWT较基础值显著升高,随后PWT降低到基础值以下,然后逐渐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此时皮下注射吗啡后,吗啡的镇痛效果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大鼠(S组,C组)。F^*组大鼠脊髓的NR2B亚基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及S^*组,各组大鼠脊髓的NR2A亚基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应用芬太尼可导致大鼠发生急性阿片耐受。急性阿片耐受大鼠的脊髓NMDA受体NR2B亚基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R2A亚基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阿片耐受 芬太尼 吗啡 NMDA受体NR2A亚基 NMDA受体NR2B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呼气末正压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翁丽波 陈小萍 +1 位作者 葛亚丽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6-850,共5页
目的探索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个体化PEEP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 目的探索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个体化PEEP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6月。按照Cochrane指导手册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RCT研究17篇,共计患者1355例,其中个体化PEEP组670例,固定PEEP组685例。与固定PEEP组比较,个体化PEEP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RR=0.60,95%CI 0.49~0.74,P<0.001),个体化PEEP组术中肺顺应性明显升高(SMD=1.41,95%CI 0.98~1.83,P<0.001),个体化PEEP组术后PaO_(2)/FiO_(2)明显升高(SMD=1.02,95%CI 0.61~1.43,P<0.001)。结论个体化PEEP可提高术中肺顺应性、改善术后氧合,降低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 呼气末正压 肺保护通气策略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改良电休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鑫 高巨 +2 位作者 米智华 葛亚丽 林舜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改良电休克(MECT)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MEC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8~6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TEAS组(X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X组入室后先行TEAS...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改良电休克(MECT)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MEC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8~6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TEAS组(X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X组入室后先行TEAS 30 min,取百会、印堂、内关(双侧)和太冲(双侧),电针参数:疏密波2/100 Hz,峰电流5~12 mA。TEAS结束后行MECT。C组在相同穴位上粘贴电极片并连接治疗仪,但不进行电刺激,行MECT。于第1次MECT前24 h、第1次MECT后6 h、第6次MECT后6 h、第6次MECT后7 d、第6次MECT后30 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进行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的评定。分别在第1次MECT前、第1次MECT术毕、第1次MECT后24 h、第6次MECT术毕、第6次MECT后24 h抽取静脉血,采用荧光免疫法(FIA法)测定S100β浓度,ELISA法测定TNF-α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结果与第1次MECT前24 h比较,第1次MECT后6 h、第6次MECT后6 h、第6次MECT后7 d两组HAMD、MMSE、MoCA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第6次MECT后7 d比较,第6次MECT后30 d两组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MMSE、MoCA评分明显升高(P<0.05)。X组第1次MECT后6 h、第6次MECT后6 h、第6次MECT后7 d、第6次MECT后30 d HAMD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MMSE、MoCA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与第1次MECT前比较,第1次MECT术毕、第1次MECT后24 h、第6次MECT术毕、第6次MECT后24 h两组S100β、TNF-α和BDNF浓度明显升高(P<0.05)。X组第1次MECT术毕、第1次MECT后24 h、第6次MECT术毕、第6次MECT后24 h S100β、TNF-α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BDNF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与单纯静脉麻醉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预处理可以减轻抑郁症患者改良电休克治疗后的认知功能和记忆能力的损害程度,同时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改良电休克 经皮穴位电刺激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