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情景下护士道德困境体验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于传山 倪婷婷 +2 位作者 刘星宇 于海龙 顾志娥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情境下护士道德困境的体验。方法2023年8-11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的15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诊情景下护士道德困境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8个亚主题,即急诊护士... 目的探讨急诊情境下护士道德困境的体验。方法2023年8-11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的15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诊情景下护士道德困境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8个亚主题,即急诊护士面临的道德挑战(生命救治与优质护理的权衡、医患间价值观的冲突、医护关系的不平衡、组织约束和公平护理的抉择)、遭遇道德困境时的情感体验及应对方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寻求急诊情境下护士道德困境的根源,帮助其提升伦理专业素养、增强其道德韧性及营造良好的伦理氛围,以缓解护士的道德困境,促进其积极的道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护士 道德困境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对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学慧 李晓波 姜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脑小血管病对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造成影响目前尚无定论。文中探讨中重度脑白质疏松与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9... 目的脑小血管病对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造成影响目前尚无定论。文中探讨中重度脑白质疏松与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9例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Fazekas量表评价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3~6分定义为中重度脑白质疏松),于人院72 h内复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总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或运动功能缺损波动≥1分即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根据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情况分为早期恶化组和非早期恶化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对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结果69例患者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22例。早期恶化组患者中重度脑白质疏松(68.2%rs 25.5%)、责任动脉狭窄≥50%(68.2%ts 6.4%)、多发病灶(27.3%us 2.1%)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早期恶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脑白质疏松(OR=4.808,95%CI:1.148~20.142,P=0.032)、责任动脉狹窄≥50%(OR=17.901,95%Cl:3.624~88.437,P=0.000)是影响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可能是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风险增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轻型缺血性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人磷脂磷酸水解酶3基因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3
作者 李晓波 顾建娟 +4 位作者 赵春松 王淑艳 关云谦 陈凌 张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72-878,共7页
目的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UC-MSCs),并将含有人磷脂磷酸水解酶3(human lipid phosphate phosphatases 3,hLPP3)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MSCs,探讨hLPP-3在UC-MSCs中的表达。方法从脐带... 目的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UC-MSCs),并将含有人磷脂磷酸水解酶3(human lipid phosphate phosphatases 3,hLPP3)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MSCs,探讨hLPP-3在UC-MSCs中的表达。方法从脐带中分离单细胞,经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细胞分化潜能判定,鉴定UC-MSCs的生物学特性。同时将hLPP-3基因克隆入慢病毒载体,包装出病毒上清,以不同拷贝数转染UC-MSCs,用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不同转染组hLPP-3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在体外分离和培养了UC-MSCs,并诱导其向脂肪、骨、软骨细胞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脐带MSC表达CD90、CD73及CD105,而不表达CD14、CD34、CD45、CD19、HLA-DR、CD11b及CD106蛋白。用含hLPP-3-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MSCs,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hLPP-3的mRNA转录水平与转染拷贝数有关,转染拷贝数越高,hLPP-3的表达量越高;转染后1个月,免疫印迹发现hLPP-3-GFP依然维持高表达。结论成功地在体外分离和培养了UC-MSC,并用含有hLPP-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MSCs,通过转染拷贝数在一定水平上调控了UC-MSC中hLPP-3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慢病毒载体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心房颤动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转归 被引量:4
4
作者 姜超 陈丹妮 +3 位作者 陈蓓蕾 王现民 左霞 李晓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心房颤动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血管内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3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 目的探讨伴有心房颤动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血管内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3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组97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26例,比较2组有效性及安全性指标差异。结果心房颤动组平均年龄高于非心房颤动组[(73.6±6.9)岁vs(70.9±7.1)岁,P=0.006],发病至穿刺时间短于非心房颤动组[(275.4±94.9)min vs(332.4±188.0)min,P=0.004],2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颅内出血比例高于非心房颤动组(43.3%vs 30.2%,P=0.043),但2组在90 d预后良好、再通良好、症状性颅内出血、90 d内死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可能影响血管内治疗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不是血管内治疗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循环闭塞、再通良好是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可能影响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内治疗再通不良、症状性颅内出血是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房颤动不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同时也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高基线NIHSS评分、血管内治疗再通不良、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可能导致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心房颤动 支架 球囊取栓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