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译者行为研究十周年:回顾与前瞻——兼评“全国首届‘译者行为研究’高层论坛” 被引量:41
1
作者 周领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0-34,共15页
作为“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的倡导者,作者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与译者行为批评的学派意识、译者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路径、学界对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反响,并对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 作为“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的倡导者,作者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与译者行为批评的学派意识、译者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路径、学界对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反响,并对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译者行为研究具有可持续性,而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也需要不断完善,以便为翻译批评作出更大的贡献。“译者行为研究”与“译者行为批评”是研究领域与研究工具之间的关系。为了使描写和研究做到全面、客观和科学,就需要将其置于科学的理论视域内,用一定的理论工具加以描写和解释,因此译者行为批评应运而生。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后来的学者拓宽研究的视野,使该领域的研究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研究 译者行为批评 发展趋势 翻译批评 翻译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批评理论的本土构建——周领顺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3
2
作者 马冬梅 周领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7-70,共14页
继文本批评视域、文化批评视域之后,翻译批评研究进入行为批评视域。文本批评侧重“翻译内”的问题,“文化批评”侧重“翻译外”的问题,两种视域下的翻译批评研究虽然在其各自的历史语境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逐渐暴露出不足。行为批评... 继文本批评视域、文化批评视域之后,翻译批评研究进入行为批评视域。文本批评侧重“翻译内”的问题,“文化批评”侧重“翻译外”的问题,两种视域下的翻译批评研究虽然在其各自的历史语境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逐渐暴露出不足。行为批评视域则站在译者行为角度,在着眼于“翻译外”的同时兼顾“翻译内”,是翻译内和翻译外、静态和动态、文本和人本相结合的新范式。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提出十周年之际,笔者有幸采访了其首倡者周领顺教授。访谈中,周教授回顾了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发展历程,重申了本土译论构建之于国际译学的意义,澄清了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并就未来可能的研究课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批评视域 文化批评视域 译者行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