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强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提升研究
1
作者 赵健 杨鼎宜 +4 位作者 陆世敏 杨凯璐 毛翔 陈龙祥 王彤章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5-801,共17页
混凝土强度增加时,延展性会降低,此时混凝土表面易产生裂缝并影响耐久性,因此研究超高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将超高强混凝土与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设计理论相结合,使用聚乙烯(PE)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制备超... 混凝土强度增加时,延展性会降低,此时混凝土表面易产生裂缝并影响耐久性,因此研究超高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将超高强混凝土与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设计理论相结合,使用聚乙烯(PE)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制备超高强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UHP-SHCC)。通过层次分析法-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方法(AHP-CRITIC)混合加权法对UHP-SHCC的力学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佳配合比:硅灰质量掺量为25%,矿粉质量掺量为20%,砂胶比为0.1,PE纤维体积掺量为2.00%,水胶比为0.18。进一步采用波纹型钢纤维、端钩型钢纤维与PE纤维混掺,探究PE纤维与钢纤维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掺入钢纤维能够大幅度提高UHP-SHCC的初裂抗拉强度,同时在PE纤维失效后钢纤维能够更好地发挥桥联作用,延缓UHP-SHCC试件的破坏,增加UHP-SHCC的极限拉伸应变同时减小裂缝的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 超高韧性 应变硬化 PE纤维 钢纤维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时间对磷石膏基胶凝材料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晴莹 杨鼎宜 +3 位作者 吕伟 李想 钱云峰 杜保聪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08,共8页
以原状磷石膏为研究对象,在用热重分析与相组成分析技术探究磷石膏脱水温度与时间的基础上,研究了球磨时间对原状磷石膏粒径大小及分布、磷石膏硬化体以及磷石膏-水泥胶结料性能的影响。原状磷石膏脱水温度为130℃、脱水时间为60 min。... 以原状磷石膏为研究对象,在用热重分析与相组成分析技术探究磷石膏脱水温度与时间的基础上,研究了球磨时间对原状磷石膏粒径大小及分布、磷石膏硬化体以及磷石膏-水泥胶结料性能的影响。原状磷石膏脱水温度为130℃、脱水时间为60 min。在0~20 min,延长球磨时间可以有效降低磷石膏-水泥胶结料的流动度,缩短凝结时间,磷石膏硬化体以及磷石膏-水泥胶结料的力学强度先提高后降低。最优球磨时间为15 min,此时原状磷石膏粒径约为29μm;所得的磷石膏-水泥胶结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球磨时间 磷石膏 粒径分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高强筋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于建兵 周莉萍 +1 位作者 郭正兴 马洪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23,共7页
为了研究新型部分高强筋预制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后浇整体式预制梁柱节点及1个现浇对比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探讨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位移延性系数、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试验结果表明,节点核心区设置附加钢筋,能... 为了研究新型部分高强筋预制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后浇整体式预制梁柱节点及1个现浇对比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探讨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位移延性系数、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试验结果表明,节点核心区设置附加钢筋,能够有效的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同时能够实现梁端的塑性饺外移及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通过与现浇节点对比发现,预制节点的耗能能力在加载前期都弱于现浇节点,但是随着荷载的进一步施加,预制节点表现出了强于现浇节点的耗能能力;所有预制节点的冈慷在弹性阶段都小于现浇节点,但当节点进入屈服阶段后,预制节点的刚度都大于现浇节点。经以上试验结果分析可知,部分高强筋预制框架节点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能够在具有抗震设防的地区规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筋 预制装配 框架节点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罗洪林 杨鼎宜 +3 位作者 周兴宇 董亚超 单晨晨 韩雪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30,共6页
对常用的聚丙烯粗纤维(直径为450μm)和细纤维(直径为31μm)的不同长径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掌握了聚丙烯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结合试验现象对试验所得规律进行了... 对常用的聚丙烯粗纤维(直径为450μm)和细纤维(直径为31μm)的不同长径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掌握了聚丙烯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结合试验现象对试验所得规律进行了机理分析,给出了常用直径的聚丙烯粗、细纤维合理长径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纤维混凝土 力学性能 合理长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劣化特性及其损伤本构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锦飞 杨鼎宜 +6 位作者 李玉寿 刘鑫 周兴宇 王天琪 葛晨 单晨晨 王志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877-3882,共6页
为研究热-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特性,对预设30%极限应力的混凝土进行实时升温至800℃,而后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利用AE21C声发射检测仪进行全程监测。研究发现:400℃后C-S-H凝胶的高温脱水和Ca(OH)_2的分解对于混凝土在热-力耦合作用... 为研究热-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特性,对预设30%极限应力的混凝土进行实时升温至800℃,而后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利用AE21C声发射检测仪进行全程监测。研究发现:400℃后C-S-H凝胶的高温脱水和Ca(OH)_2的分解对于混凝土在热-力耦合作用下升温过程中性能劣化影响较大;在750℃后混凝土自身劣化严重导致热应变下降。通过对比掺入聚甲醛纤维、钢纤维及聚甲醛纤维与钢纤维混杂的混凝土热应变,发现掺入纤维以后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因温度产生的热膨胀应变。其中,聚甲醛纤维与钢纤维混杂混凝土热应变最小。同时利用声发射参数对试验加载段混凝土的损伤程度进行表征,建立了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的损伤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耦合 声发射 本构模型 热应变 纤维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志旺 杨鼎宜 +8 位作者 朱从香 李玉寿 王彤章 吕锦飞 葛晨 周兴宇 杨俊 刘淼 赵学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64,69,共7页
在探寻聚丙烯腈纤维对混凝土在高温作用下力学性能与变形性能的改善作用和对声发射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基准混凝土与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在预设30%极限荷载作用下,分别在20、200、400、600、800℃高温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与变形性能,并且通过... 在探寻聚丙烯腈纤维对混凝土在高温作用下力学性能与变形性能的改善作用和对声发射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基准混凝土与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在预设30%极限荷载作用下,分别在20、200、400、600、800℃高温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与变形性能,并且通过声发射检测系统实时监测混凝土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损伤。结果表明,聚丙烯腈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残余率,抑制混凝土的高温膨胀变形,改善了混凝土能量的吸收与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 高温 力学性能 变形性能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LEM TC 162TDF标准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韧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董亚超 杨鼎宜 +3 位作者 葛晨 罗洪林 韩雪 单晨晨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2-66,70,共6页
基于欧洲材料与结构联合会RILEM TC 162TDF抗弯试验法,通过聚丙烯粗细纤维单掺和混掺的切口梁试验得出P-δ曲线,以此来分析聚丙烯粗、细纤维在增强混凝土中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聚丙烯细纤维以0.3 kg/m^3递增梯度掺入混凝土... 基于欧洲材料与结构联合会RILEM TC 162TDF抗弯试验法,通过聚丙烯粗细纤维单掺和混掺的切口梁试验得出P-δ曲线,以此来分析聚丙烯粗、细纤维在增强混凝土中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聚丙烯细纤维以0.3 kg/m^3递增梯度掺入混凝土中,混凝土的等效抗弯强度feq,2平均提升率为37.65%,等效抗弯强度feq,3平均提升率为19.97%;聚丙烯粗纤维以2 kg/m^3递增梯度掺入混凝土中时,混凝土的feq,2平均提升率为16.61%,feq,3平均提升率为48.48%,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粗、细纤维掺入混凝土中,细纤维起到前期阻裂的作用,而粗纤维起到后期增韧的作用,并且两种纤维混杂之后,对混凝土的增韧效果更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聚丙烯粗细纤维 弯曲韧性 切口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损伤监测技术的高温后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兴宇 杨鼎宜 +3 位作者 李玉寿 王彤章 吕锦飞 刘淼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80-3987,共8页
通过MTS电液伺服材料测试设备对高温后混凝土进行抗压试验,同时采用配套的声发射监测设备对其进行全程监测,探究了应力-应变曲线与声发射累积振铃计数率曲线的联系,研究了高温后混凝土抗压强度残余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将声发射累积振... 通过MTS电液伺服材料测试设备对高温后混凝土进行抗压试验,同时采用配套的声发射监测设备对其进行全程监测,探究了应力-应变曲线与声发射累积振铃计数率曲线的联系,研究了高温后混凝土抗压强度残余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将声发射累积振铃计数率与高温后混凝土应变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从而通过声发射累积振铃计数率表征混凝土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根据弹性应变方法得出了常温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基于常温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并考虑到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强度衰减情况,建立并验证高温后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温后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减小,且PPC试件抗压强度残余率大于JZ试件抗压强度残余率,说明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地缓解混凝土高温损伤;所建立的本构关系得出的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度较高,能较好地表达出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后混凝土 应力-应变曲线 声发射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加圣 杨鼎宜 +3 位作者 朱振东 王天琪 杜保聪 王彤章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65,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纤维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了5种水胶比混凝土及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抗水渗透以及抗冻融循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聚乙烯醇纤维能提高自身的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性能、抗渗性能和抗冻... 综述了国内外纤维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了5种水胶比混凝土及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抗水渗透以及抗冻融循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聚乙烯醇纤维能提高自身的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性能、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其中纤维对高水胶比混凝土的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性能和抗渗性能提升效果更佳,对低水胶比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较明显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聚乙烯醇纤维 耐久性能 水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长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加圣 杨鼎宜 +4 位作者 朱振东 王天琪 王彤章 罗红林 单晨晨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0,共5页
为了研究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长期力学性能,设计了5个纤维掺量的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抗压、抗折、坍落度的对比试验,并用所得最佳掺量对5个水胶比下不同龄期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劈拉以及抗折强度进行试验,分析了混凝土的拉压比... 为了研究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长期力学性能,设计了5个纤维掺量的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抗压、抗折、坍落度的对比试验,并用所得最佳掺量对5个水胶比下不同龄期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劈拉以及抗折强度进行试验,分析了混凝土的拉压比与泊松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4水胶比下,聚乙烯醇纤维的最佳体积掺量为0.1%;与基准混凝土相比,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劈拉和抗折强度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聚乙烯醇纤维更有利于低水胶比混凝土长期力学性能的增长;聚乙烯醇纤维提高了混凝土的拉压比和泊松比,增强了混凝土的韧性,改善了混凝土的脆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聚乙烯醇纤维 强度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率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学涛 杨鼎宜 +3 位作者 朱从香 杨俊 刘淼 沈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19,24,共4页
研究了不同砂率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能,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并通过超声检测法建立了抗压强度与超声波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砂率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砂率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 研究了不同砂率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能,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并通过超声检测法建立了抗压强度与超声波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砂率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砂率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而砂率对其抗折强度影响并不是很明显,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发现,用线性函数拟合抗压强度与超声波速的关系更加贴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率 超高性能混凝土 流动性 强度 超声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受压破坏声发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加圣 杨鼎宜 +2 位作者 朱振东 王彤章 王天琪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1,56,共6页
通过基准混凝土和聚乙烯醇(PVA)纤维混凝土高温后单轴压缩试验,研究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在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利用声发射(AE)技术对试验全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纤维的掺入使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得到了增强;高... 通过基准混凝土和聚乙烯醇(PVA)纤维混凝土高温后单轴压缩试验,研究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在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利用声发射(AE)技术对试验全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纤维的掺入使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得到了增强;高温后混凝土声发射能量累计数变化大致分为压密、线弹性、塑性、破坏四个阶段;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能量计数率分布较基准混凝土更广,峰值能量计数率相对较小,聚乙烯醇纤维掺入提高了混凝土高温后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聚乙烯醇纤维 高温 声发射 能量计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用聚乙烯醇纤维的耐碱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天琪 杨鼎宜 +2 位作者 刘鑫 吕锦飞 周兴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为研究聚乙烯醇纤维(PVA)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稳定性,将聚乙烯醇纤维置于不同温度、不同碱性环境中来研究其性能变化规律。测试不同时间下,聚乙烯醇纤维浸泡后的直径变化、断裂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纤维在碱... 为研究聚乙烯醇纤维(PVA)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稳定性,将聚乙烯醇纤维置于不同温度、不同碱性环境中来研究其性能变化规律。测试不同时间下,聚乙烯醇纤维浸泡后的直径变化、断裂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纤维在碱溶液的浸泡下,随着时间延长,直径和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降低;升高环境温度、增加浸泡溶液浓度,对聚乙烯醇纤维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 聚乙烯醇纤维 耐碱性 直径变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志旺 杨鼎宜 +2 位作者 葛晨 李玉寿 吕锦飞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90-3497,共8页
旨在从应变能的吸收与释放的角度探寻钢纤维对混凝土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与变形性能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声发射特性的影响,以0.4水胶比的钢纤维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30%的极限荷载作用条件下,在不同温度下的力... 旨在从应变能的吸收与释放的角度探寻钢纤维对混凝土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与变形性能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声发射特性的影响,以0.4水胶比的钢纤维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30%的极限荷载作用条件下,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与变形性能,并且通过声发射检测系统实时监测混凝土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损伤。结果表明:钢纤维掺入混凝土后,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抗压强度残余率,抑制混凝土的热膨胀变形,提高混凝土应变能的吸收与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高温力学性能与变形性能 声发射 能量吸收与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醛粗纤维超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旸昊 杨鼎宜 +2 位作者 赵林 钱云峰 高函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2-57,92,共7页
为了探究聚甲醛(POM)粗纤维对超高强混凝土(UHSC)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促进其推广与应用,研究了POM粗纤维体积掺量(0%~2.0%)对UHSC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弯曲韧性和断裂韧度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OM粗纤维的掺入会降低UHS... 为了探究聚甲醛(POM)粗纤维对超高强混凝土(UHSC)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促进其推广与应用,研究了POM粗纤维体积掺量(0%~2.0%)对UHSC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弯曲韧性和断裂韧度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OM粗纤维的掺入会降低UHSC的工作性能,提高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弯曲韧性和断裂韧度。纤维掺量为1.0%时,其抗折强度提升明显;纤维掺量为1.5%的试件抗压强度最大,同时弯曲韧性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断裂韧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粗纤维 超高强混凝土 水泥基复合材料 弯曲韧性 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持续时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振东 杨鼎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09-1014,共6页
对0.4水胶比的基准混凝土、PVA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PVA-钢纤维混凝土进行200、400、600、800℃高温处理,达到目标温度后分别恒温1、2、3、4、5 h来模拟火灾持续时间,然后对试件进行自然冷却,静置24 h后再进行试件的混凝土性能试... 对0.4水胶比的基准混凝土、PVA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PVA-钢纤维混凝土进行200、400、600、800℃高温处理,达到目标温度后分别恒温1、2、3、4、5 h来模拟火灾持续时间,然后对试件进行自然冷却,静置24 h后再进行试件的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恒温时间的增加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升高,动弹性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则呈现降低的趋势;恒温度为200℃和40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对短期恒温时间产生的微裂缝的敏感度不如动弹性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故而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400℃之后由于温度较高产生的裂缝较大,使其立方体抗压强度一直呈现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持续时间 纤维混凝土 力学性能 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恒载耦合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损伤时变规律及其声发射响应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鑫 杨鼎宜 +2 位作者 刘廉 周兴宇 李玉寿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0,共7页
为研究建筑工程发生火灾时钢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MTS电液伺服材料测试系统及其配套的高温炉,对高温下2类混凝土的应变曲线进行了研究;同时对2类混凝土施加其极限压应力30%的荷载并维持定值,对钢纤维混凝土以... 为研究建筑工程发生火灾时钢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MTS电液伺服材料测试系统及其配套的高温炉,对高温下2类混凝土的应变曲线进行了研究;同时对2类混凝土施加其极限压应力30%的荷载并维持定值,对钢纤维混凝土以及普通混凝土进行了恒定荷载下的高温应变试验,并采用声发射技术对升温及恒温过程进行了全程实时跟踪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在温度-恒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在目标温度加温段的应变比普通混凝土小,其抵抗破坏、变形的能力更强;在加载破坏时钢纤维混凝土的应变比普通混凝土大,其延性更好;钢纤维混凝土的振铃累计计数高于普通混凝土,钢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延缓混凝土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恒载耦合 钢纤维混凝土 应变演化 声发射 高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养护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水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钱云峰 杨鼎宜 +3 位作者 夏旸昊 晏云潇 赵学涛 王彤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0-268,共9页
养护机制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热水养护机制,与标养28天的数据进行对比,从抗压强度、超声波速及微观特征等方面,初步探究养护温度及养护龄期对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标... 养护机制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热水养护机制,与标养28天的数据进行对比,从抗压强度、超声波速及微观特征等方面,初步探究养护温度及养护龄期对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标准养护,热水养护中较高温度(≥70℃)的所有组别1天后强度已大幅超越标养28天的强度,但后期会出现强度倒缩的现象。较低温度(<70℃)的部分组别可以通过延长养护龄期以达到强度要求。通过微观测试手段探究并验证热水养护温度对物相组成与孔结构的影响,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养护 超高性能混凝土 力学性能 超声波速 水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PVA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声发射响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鑫 杨鼎宜 +1 位作者 刘廉 吕锦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135-3141,共7页
通过MTS电液伺服材料测试系统及其配套的实时高温炉,对基准混凝土、聚乙烯醇(PVA)纤维混凝土进行了热-力耦合作用下的试验,同时采用声发射技术对试验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测。探讨了PVA纤维的掺入对热-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声发射... 通过MTS电液伺服材料测试系统及其配套的实时高温炉,对基准混凝土、聚乙烯醇(PVA)纤维混凝土进行了热-力耦合作用下的试验,同时采用声发射技术对试验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测。探讨了PVA纤维的掺入对热-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声发射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凝土的受压破坏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由其内部微细裂纹的闭合、张开、发展、汇集,最后连通形成较大的宏观裂缝所致;400℃是PVA纤维混凝土强度发生转折的温度;PVA纤维混凝土的峰值强度剩余率比对应温度段基准混凝土高,PVA纤维的掺入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强度劣化,并增强混凝土的延性;PVA纤维混凝土声发射信号的频度和强度比基准混凝土高,PVA纤维混凝土的能量累计计数高于基准混凝土,说明PVA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高温下混凝土抵抗破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耦合 PVA纤维混凝土 力学性能 声发射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水对火灾后纤维混凝土性能劣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振东 杨鼎宜 +2 位作者 黄加圣 王彤章 王天琪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2-587,共6页
模拟消防水的不同喷水强度对高温火灾后混凝土的损伤破坏影响。将基准混凝土、PVA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及PVA-钢纤维混凝土试件经过200、400、600、800℃高温火灾环境处理,恒温2 h,再模拟消防喷水灭火试验。结果表明,火灾温度和喷... 模拟消防水的不同喷水强度对高温火灾后混凝土的损伤破坏影响。将基准混凝土、PVA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及PVA-钢纤维混凝土试件经过200、400、600、800℃高温火灾环境处理,恒温2 h,再模拟消防喷水灭火试验。结果表明,火灾温度和喷水强度对各类别混凝土力学性能、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均有较大影响,且火灾温度越高、喷水强度越大劣化影响越明显;在各类别混凝土中含有钢纤维的混凝土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喷水强度 高温火灾 力学性能 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