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刚 闾彬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7期94-95,共2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多年。它有利于整合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是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建设校园文化、促进教改的重要形式等。进一步推进这一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对...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多年。它有利于整合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是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建设校园文化、促进教改的重要形式等。进一步推进这一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对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 教学 改革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主义”塑造的困局:国民党人的三民主义社会科学论述(1927—1949)
2
作者 张文涛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42,共11页
1927年国共分裂之后,面对中共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推动社会科学运动带来的压力,国民党针锋相对地倡言建设三民主义社会科学。三民主义社会科学本质上是与中共意识形态对抗的应对之策,它以社会科学的方式论证三民主义及其政策,以三民主义的... 1927年国共分裂之后,面对中共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推动社会科学运动带来的压力,国民党针锋相对地倡言建设三民主义社会科学。三民主义社会科学本质上是与中共意识形态对抗的应对之策,它以社会科学的方式论证三民主义及其政策,以三民主义的党性立场指导一般社会科学。三民主义社会科学以中共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为对手,但在论证逻辑和表现形式上多袭取对方。论其结果,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社会科学始终未能建立,更多的只是国民党人持续不断的政治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共产党 社会科学 三民主义 阶级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大学中共党史学科点简介
3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扬州大学中共党史学科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依托于本校社会发展学院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集本科、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于一体。90年代学校把中共党史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并于2003年将其纳入江苏省“211... 扬州大学中共党史学科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依托于本校社会发展学院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集本科、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于一体。90年代学校把中共党史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并于2003年将其纳入江苏省“211”重点建设高校有关建设项目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学 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 邓小平理论 一体 建设 社会发展 年代学 简介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奥菲悖论”:社会投资理念的兴起与转变——兼论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着力点 被引量:5
4
作者 梁誉 冯敏良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88-92,100,共5页
"奥菲悖论"已困扰了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一百多年的时间,使其一直陷入"劳动力商品化—劳动力非商品化—劳动力再商品化"的矛盾循环之中。在20世纪90年代福利国家所掀起的以社会投资理念为核心的改革热潮中,福利国家... "奥菲悖论"已困扰了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一百多年的时间,使其一直陷入"劳动力商品化—劳动力非商品化—劳动力再商品化"的矛盾循环之中。在20世纪90年代福利国家所掀起的以社会投资理念为核心的改革热潮中,福利国家更加注重社会成员自身能力的开发、积累与激活,促进机会的平等,实现了社会政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超越了"奥菲悖论"所设下的迷局。通过借鉴西方的社会投资理念,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着力点应聚焦于转变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定位,并着重构建儿童与家庭福利政策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一体两翼"的现代社会政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菲悖论 劳动力商品化 社会投资理念 我国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中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建超 刘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3-207,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探索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针对俄国等东方社会保存农村公社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这些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据此,有研究者认为,后来中国等民族国家走上...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探索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针对俄国等东方社会保存农村公社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这些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据此,有研究者认为,后来中国等民族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文本分析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不是所谓"跨越论"旨向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而是其世界历史理论在俄国的具体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为东方落后国家探索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理论 “不通过”思想 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建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24,共3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当代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它在坚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开辟了运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观察社会发展、解决现实实践问题的新思维、新理念、新认识、新视野。...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当代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它在坚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开辟了运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观察社会发展、解决现实实践问题的新思维、新理念、新认识、新视野。重新解读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 科学发展观 哲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深化和发展
7
作者 刘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4-27,共4页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性课题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根据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对此作了第一次系统的理论探索和科学解答。改革开放以...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性课题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根据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对此作了第一次系统的理论探索和科学解答。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世情和国情的变化,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历史方位、根本任务、外在条件、内在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列宁的社会主义观,从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列宁 社会主义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正本清源——基于马列著作的文本学考察
8
作者 李文才 潘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认识上,长期存在“三种社会形态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或作“五种生产方式论”)两种主要观点及其争论,其中后者则为中国史学界的主导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历史学界在内的中国学术界对马... 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认识上,长期存在“三种社会形态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或作“五种生产方式论”)两种主要观点及其争论,其中后者则为中国史学界的主导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历史学界在内的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省思,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或阐释。但争论依然激烈,分歧继续存在,甚至对于马克思是否提出过社会形态理论这样的问题也未能形成一致性看法。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学者狃于寻章摘句以论证预设观点的研究方法,其结果既相悖于真正的学术探讨,也背离了马列著作的原义。立足于文本学考察,可知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问题上,从未明确提出过“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而只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社会形态”及其特征作过一些描述或设想,认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明确阐述“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长期支配中国学术界的“五种社会形态(生产方式)论”,实为列宁和斯大林总结出来的“理论”,特别是后者将其教条化和神圣化,因而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形态理论 “三种社会形态论” “五种社会形态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列宁 斯大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科技发展与科技安全的情报体系框架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品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7-368,共12页
统筹科技发展与科技安全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情报体系作为科技战略咨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其应有作用。构建支持统筹科技发展与科技安全的情报体系,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撑。本文主要探索情报体系构建的理论问题。从统筹科技... 统筹科技发展与科技安全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情报体系作为科技战略咨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其应有作用。构建支持统筹科技发展与科技安全的情报体系,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撑。本文主要探索情报体系构建的理论问题。从统筹科技发展与科技安全内涵入手,探索情报体系的理论框架,深入系统地分析了理论框架中的保障系统、治理系统和运行系统三个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发展 科技安全 统筹发展与安全 情报任务 情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淮南东部的水利工程与区域发展进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旭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240,共9页
北宋淮南东部的水利工程主要分为陂塘、闸澳、运堤及开河疏浚四类。分析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情况,可以揭示北宋淮南东部区域发展进程的若干特点。其中陂塘工程的职能由灌溉转向济运,功能趋于单一,这是淮东地区由供粮区演变为转运区的一... 北宋淮南东部的水利工程主要分为陂塘、闸澳、运堤及开河疏浚四类。分析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情况,可以揭示北宋淮南东部区域发展进程的若干特点。其中陂塘工程的职能由灌溉转向济运,功能趋于单一,这是淮东地区由供粮区演变为转运区的一个缩影。闸澳工程的推广大幅提升了河道节水效率,有利于漕粮转运,并加速了淮东向“转运型”区域转变的进程。运堤工程是为了解决“湖漕”问题,但其兴修加剧了堤坝东、西水系分离的趋势,影响到淮东地区整体的水文环境。开河疏浚工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展现了北宋淮东地区发展的困境。在护漕保运的指导思想下,淮东地区的区域资源过多集中于运河水利工程,导致农业生产、民众生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淮东地区 水利工程 淮南运河 漕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新沂市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媛 盛焕银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6期72-74,共3页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新沂市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一村一品”的4个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即协调特色产业与粮食生产的矛盾;开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市场品牌;农文旅结合、助推产业振兴。
关键词 农业 特色产业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词扩展的社会化问答社区短文本分类研究--以法律问答社区为例
12
作者 臧志栋 韩挺 李秀霞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8-185,共8页
[研究目的]将关键词词向量特征扩展方法应用于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短文本分类,解决问题短文本特征稀疏和语义不明确的缺陷,提高问答社区的信息服务质量。[研究方法]结合TF-IDF与Word2vec扩展关键词特征,以增强短文本的语义信息。将CNN特征... [研究目的]将关键词词向量特征扩展方法应用于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短文本分类,解决问题短文本特征稀疏和语义不明确的缺陷,提高问答社区的信息服务质量。[研究方法]结合TF-IDF与Word2vec扩展关键词特征,以增强短文本的语义信息。将CNN特征提取、BiLSTM上下文信息捕捉和Attention权重分配的优势相结合,构建CNN-BiLSTM-Attention模型。以爬取到的“找法网”数据集为例,经过关键词词向量特征扩展后,利用CNN-BiLSTM-Attention模型实现法律问答社区短文本的有效分类。[研究结论]通过在8个法律主题上的实证研究表明,关键词扩展后的分类效果高于扩展前,且关键词扩展数量达到13个时分类效果最优;利用CNN-BiLSTM-Attention模型对扩展后的法律问答短文本进行分类,分类准确率达到97.63%,与其他几种分类器相比,该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平均高出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扩展 社会化问答社区 短文本分类 深度学习 CNN-BiLSTM-Attenti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敬”至“用”:《御批通鉴辑览》在清代的社会境遇及变化
13
作者 周倩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
《御批通鉴辑览》(简称《辑览》)在清代的社会境遇历经三个阶段的变化:其一,乾嘉至道光初年,被奉为官方权威,并在清廷重塑明末历史记忆的活动中充当依据之书。此阶段《辑览》政治意蕴凸显,人们的态度以“敬”为主。其二,道咸以降,《辑... 《御批通鉴辑览》(简称《辑览》)在清代的社会境遇历经三个阶段的变化:其一,乾嘉至道光初年,被奉为官方权威,并在清廷重塑明末历史记忆的活动中充当依据之书。此阶段《辑览》政治意蕴凸显,人们的态度以“敬”为主。其二,道咸以降,《辑览》囊括古今、论断权威、部头适中的特点,适应了太平天国战后恢复文教的需求,成为官书局优先刊刻、学校重点藏贮的史籍,人们逐渐认可其历史教育价值,成为士子学史必读书目,几有超越《史》《鉴》之势。其三,清末颁布科举新章,《辑览》因被定为乡、会试史论题的核心命题参考书而获得士人追捧。科举制度废除后,《辑览》仍被新式学堂使用,在新旧学制迭代的过渡时期充当历史教科书。《辑览》在清代的社会境遇总体呈现由“敬”至“用”的变化趋势,展示了官修史书走出书斋、服务社会的路径,是中国传统史学发挥社会功用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御批通鉴辑览》 社会境遇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炀帝重用南人与南北朝臣之倾轧
14
作者 王永平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隋炀帝着力调整朝廷中枢执政群体之地域结构,谋求统一王朝的适度开放。具体表现在用人方面,拔擢南来文武人士,以之执掌中枢,主导军政,形成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第一个规模甚大、影响显著的南人军政群体。炀帝如此,与其个人经历及社会文化... 隋炀帝着力调整朝廷中枢执政群体之地域结构,谋求统一王朝的适度开放。具体表现在用人方面,拔擢南来文武人士,以之执掌中枢,主导军政,形成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第一个规模甚大、影响显著的南人军政群体。炀帝如此,与其个人经历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相关,体现出中古南方地域社会的长足发展,预示着中国历史的变动趋势。南人“参掌朝政”,普遍“巧于附会”,揣摩炀帝旨意以投机,表现出佞幸化特征;其武将则积极支持炀帝征战,竞相效命立功。作为新兴地域军政群体,南人沦为炀帝专断之附庸,对当时局势颇多危害。南人势力崛起过程中,凭借炀帝之恩幸,开拓仕途,竞逐利益,对以关陇勋贵为代表的旧统治群体造成冲击,引发了激烈的冲突与对抗,最终导致“江都之难”过程中南北势力相残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炀帝 南人 佞幸化 关陇势力 南北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起龙没有见到《史通》宋本吗?
15
作者 王嘉川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57,共21页
浦起龙在编修《史通通释》的过程中,不但见到了影宋抄本即宋本《史通》,而且还以之为校勘底本。否认《史通》曾经存在宋刻本、认为浦起龙未曾见到宋本《史通》的说法,根据不足,论证乏力,不能取信于人。
关键词 浦起龙 《史通》 宋本 底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英国犯罪治理体制变革:特征及启示
16
作者 许志强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步入工业化社会,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犯罪问题却日益严峻。究其原因,英国早期大工业的发展不仅加剧了贫富分化,促生了大量的社会边缘群体,刺激了越轨行为的发生,也冲击了传统的道德秩序、地方自治体系,恶化了...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步入工业化社会,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犯罪问题却日益严峻。究其原因,英国早期大工业的发展不仅加剧了贫富分化,促生了大量的社会边缘群体,刺激了越轨行为的发生,也冲击了传统的道德秩序、地方自治体系,恶化了社会环境。为了抑制犯罪问题,英国开展了一系列制度体系的变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改革模式,调整了旧制与新制、地方与国家、效率与公平等诸多方面的矛盾关系,适应了经济社会转型的新趋势,对我国具有重要的镜鉴意义和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犯罪 犯罪治理体制 特征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于阗地区杰谢镇农牧业研究——以杰谢文书为中心
17
作者 吴超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7,共11页
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所藏和田文书中,包含一批重要的杰谢文书。这批文书提供了关于水利管理、农业、畜牧业及人口的重要信息,凸显了杰谢农田水利管理机构“杰谢作”在该地区农业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其职责不仅包括农... 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所藏和田文书中,包含一批重要的杰谢文书。这批文书提供了关于水利管理、农业、畜牧业及人口的重要信息,凸显了杰谢农田水利管理机构“杰谢作”在该地区农业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其职责不仅包括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还涉及水资源的调配,体现了典型的灌溉农业组织特征。文献记载表明,杰谢地区地广人稀的地理特征和人口结构,促使当地形成了以农牧并重为特征的复合经济模式。在此模式下,水资源的稳定性成为绿洲存续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唐代后期杰谢绿洲的荒芜主要源于水资源的严重枯竭,反映了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承载力下降对绿洲文明的致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杰谢镇 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高饶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揭露处理问题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树新 费迅 姚天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政务院与国家计划委员会平级”的判断既于法无据又不符合事实,故不能认定其为“高饶事件”出现的“体制上的空间”。同时,不应忽略“高饶事件”背后“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背景”。高、饶问题暴露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确实采取了“惩前毖... “政务院与国家计划委员会平级”的判断既于法无据又不符合事实,故不能认定其为“高饶事件”出现的“体制上的空间”。同时,不应忽略“高饶事件”背后“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背景”。高、饶问题暴露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确实采取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看,“高饶事件”的某些后续影响值得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饶事件 社会背景 处理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学情变迁与高校办学质量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红梅 金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83,共4页
大学生学情既包括学生基本信息,也包括教学活动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学习信息。大学生学情不是固定不变的,社会工具理性、社会环境和社会转型引起的学情变迁及其"学情危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学情的变化,诸如学... 大学生学情既包括学生基本信息,也包括教学活动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学习信息。大学生学情不是固定不变的,社会工具理性、社会环境和社会转型引起的学情变迁及其"学情危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学情的变化,诸如学习质量下降、学习方式危机、学习动机不明确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的办学质量,因此需要通过建构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体、校园生活共同体等来建立新型的学情,推动大学的内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学情 学情变迁 教学效果 办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信任视角下档案数据安全治理:风险因素、基本模型和行动路向
20
作者 朱明龙 于海燕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8,共5页
作为一种安全理念,零信任基于“永不信任、始终验证”的原则,使得数据治理具备足够的安全弹性和自适应能力,为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提供创新思路。当前档案数据面临网络安全防御物理边界薄弱、档案数据访问场景复杂、档案数据流通监管缺乏... 作为一种安全理念,零信任基于“永不信任、始终验证”的原则,使得数据治理具备足够的安全弹性和自适应能力,为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提供创新思路。当前档案数据面临网络安全防御物理边界薄弱、档案数据访问场景复杂、档案数据流通监管缺乏等风险因素。通过在档案数据安全治理中引入零信任理念,在对核心概念和基本模型阐释的基础上,从数据层、控制层、用户层构建零信任视角下档案数据安全治理的基本模型,进而档案部门可在交流协作中深化理解,采取多种认证方式,强化访问控制,并通过开展信任评估,对档案数据开展安全检测,进一步提高我国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信任 档案数据 数据安全 安全理念 安全治理 网络安全 访问控制 信任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