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副粘病毒毒力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华雷 王永坤 +5 位作者 周继宏 田慧芳 朱国强 钱忠明 严维巍 李玉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4-169,共6页
新城疫病毒毒力的判定标准是根据国际上规定的三项指标 ,即最小致死量致病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 (ICPI)和 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IVPI) [1] 等加以评价。作者从实验室分离到的 11株鹅副粘病... 新城疫病毒毒力的判定标准是根据国际上规定的三项指标 ,即最小致死量致病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 (ICPI)和 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IVPI) [1] 等加以评价。作者从实验室分离到的 11株鹅副粘病毒中选取了其中的 3株 ,即HG97C5、YG97F11、YG98_2 C4 ,按照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的标准方法进行了一系列致病性试验 ,结果 3株鹅副粘病毒的MDT分别为 5 6 .7、5 2 .0、5 3.2 ,ICPI分别为 1.6 4、1.6 9、1.70 ,IVPI分别为 2 .6 2、2 .6、2 .6 ,表明这 3株鹅副粘病毒均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类似的毒力。同时 ,我们也应用鹅胚和鹅按照研究新城疫病毒毒力的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毒力试验 ,结果 ,这 3株鹅副粘病毒最小致死量致死 13日龄鹅胚的平均死亡时间分别为 6 8.8、6 7.4、70 .2 ,1日龄雏鹅脑内接种致病指数分别为 1.5 2、1.6 4、1.6 6 ,6周龄非免疫雏鹅静脉接种致病指数分别为 1.2 6、1.6 5、1.6 75。目前虽然没有鹅副粘病毒毒力判定标准 ,但从其对鸡和鹅的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 毒力特性 致病性 MDT ICPI IV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40
2
作者 潘志明 焦新安 +5 位作者 刘学贤 倪振亚 刘文博 高崧 张如宽 刘秀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5-307,共3页
对1962 ~1998 年间分离保存的325 株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 菌株对16 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其中对氨苄青霉素, 复方磺胺, 甲氧苄胺嘧啶,链霉素, ... 对1962 ~1998 年间分离保存的325 株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 菌株对16 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其中对氨苄青霉素, 复方磺胺, 甲氧苄胺嘧啶,链霉素, 四环素, 壮观霉素的耐药率明显上升。菌株多重耐药性的上升趋势显著, 60 年代菌株几乎没有多重耐药性, 70 年代以四耐、五耐菌株居多, 80 年代则以五耐、六耐、七耐菌株占绝大多数, 而90 年代七耐以上菌株的比率却近90 % 。菌株耐药谱迅速增宽, 并对常用抗生素广谱耐药。因此, 建立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性监测体系, 并积极寻求消除耐药质粒的方法, 是当前防治鸡白痢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氏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副粘病毒Ⅰ型(APMV-1)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华雷 王永坤 +2 位作者 严维巍 朱国强 周继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1期16-21,共6页
主要介绍了禽副粘病毒 1型两种主要的囊膜糖蛋白基因的特点 ,结合最近出现的几种分类方法 ,描述了两种新近出现的副粘病毒病 ,强调了禽副粘病毒所表现出的新的致病特点 ,为研究禽副粘病毒病的防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禽副粘病毒1型 分子生物学 致病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感染鸡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继宏 田慧芳 +2 位作者 王永坤 钱忠明 严维巍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4,共2页
本室分离的鹅副粘病毒是一株对鹅具有较强致病力的病毒,它也能实验感染雏鸡,且雏鸡感染后发病率均为100% ,死亡率50% 以上。人工感染的鸡其症状和病理变化均与鹅自然发病的病变相类似。从感染途径看,注射及接触( 混养)均能感染发病,并... 本室分离的鹅副粘病毒是一株对鹅具有较强致病力的病毒,它也能实验感染雏鸡,且雏鸡感染后发病率均为100% ,死亡率50% 以上。人工感染的鸡其症状和病理变化均与鹅自然发病的病变相类似。从感染途径看,注射及接触( 混养)均能感染发病,并且在感染发病及死亡时间上也与鹅感染情况相似,因此该病毒感染鹅同时又能实验感染雏鸡,而且传播之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副粘病毒 发病率 死亡率 粘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和鸡群的免疫抑制 被引量:56
5
作者 崔治中 杜岩 +2 位作者 赵文明 吉荣 柴家前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近几年来,我国鸡群中一些免疫抑制性综合症候,越来越常见。不久前,我们分别在江苏和山东的二个种鸡场遇见了典型的病例。虽然二个鸡群对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和鸡贫血病毒都有较高的感染率,但在对鸡群的系统病史、病理剖解变化和实... 近几年来,我国鸡群中一些免疫抑制性综合症候,越来越常见。不久前,我们分别在江苏和山东的二个种鸡场遇见了典型的病例。虽然二个鸡群对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和鸡贫血病毒都有较高的感染率,但在对鸡群的系统病史、病理剖解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确定这二个鸡群的免疫抑制主要是由于整个鸡群在早期感染了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所致。本文还讨论了造成这种早期感染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增生病 病毒血症 免疫抑制 症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副粘病毒毒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郁斌 王永坤 +7 位作者 周继宏 田慧芳 严维巍 朱国强 庄国宏 刘华雷 王建业 陶爱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8-10,共3页
按照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的标准方法进行了鸡副粘病毒分离株CN98F8,T99F4,Y98F9 致病性试验 ,结果3株病毒的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70.8 ,61.4 ,64.8 ,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分别为1.89 ,1.81和1.81 ,6... 按照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的标准方法进行了鸡副粘病毒分离株CN98F8,T99F4,Y98F9 致病性试验 ,结果3株病毒的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70.8 ,61.4 ,64.8 ,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分别为1.89 ,1.81和1.81 ,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分别为2.62 ,2.62和2.60 ,表明这3株鸡副粘病毒均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类似的毒力 ,属于强毒力的毒株。另外 ,56℃CN98F8毒株和Y98F9毒株病毒血凝素热稳定性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 毒力特性 血凝素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副粘病毒病病毒特性和基因型的研究及防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永坤 严维巍 +8 位作者 周继宏 田慧芳 朱国强 钱忠明 李玉峰 刘华雷 庄国宏 王建业 郁斌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0年第3期31-34,共4页
:用 SPF鸡胚分别从不同患病鸡群分离到 4株病毒 ,经病毒形态、结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血清学等研究 ,本病毒为禽副粘病毒 型 ;根据国际上规定三项判定新城疫毒力的标准 ,4株病毒均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似的毒力 ,属于强毒力的毒... :用 SPF鸡胚分别从不同患病鸡群分离到 4株病毒 ,经病毒形态、结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血清学等研究 ,本病毒为禽副粘病毒 型 ;根据国际上规定三项判定新城疫毒力的标准 ,4株病毒均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似的毒力 ,属于强毒力的毒株 ;人工感染 71周龄 SPF鸡均 10 0 %发病致死 ;应用一株鹅副粘病毒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获具有对禽副粘病毒 型共同的单抗和仅对鹅副粘病毒毒株和鸡副粘病毒毒株呈阳性反应 ,而对新城疫 F16 E8、L asota等毒株不发生反应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应用 RT-PCR技术对禽副粘病毒 型分离株 F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排序 ,并绘制基因进化树作分析 ,结果表明鸡副粘病毒毒株为基因 型。应用 Y98毒株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Ⅰ型 基因型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副粘病毒病防制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永坤 严维巍 +8 位作者 周继宏 田慧芳 朱国强 钱忠明 李玉峰 刘华雷 庄国宏 王建业 郁斌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鸡副粘病毒 新城疫病毒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副粘病毒病防制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永坤 严维巍 +8 位作者 周继宏 田慧芳 朱国强 钱忠明 李玉峰 刘华雷 庄国宏 王建业 郁斌 《山东家禽》 2000年第3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鸡副粘病毒病 防制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永坤 田慧芳 +5 位作者 周继宏 严维巍 钱忠明 朱国强 周明荣 庄国宏 《广西畜牧兽医》 1999年第6期7-11,共5页
关键词 副粘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