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7
1
作者 熊飞 潘志明 +4 位作者 黄金林 葛才林 吴晓霞 陈刚 余徐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9-202,共4页
在推进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研究性教学实践中,从组织形式、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探索。4年的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对提升生物科学师范生培养质量效果显著,对其他专业改... 在推进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研究性教学实践中,从组织形式、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探索。4年的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对提升生物科学师范生培养质量效果显著,对其他专业改革也具有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 师范生 研究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盲人摸象”对生物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2
作者 耿士忠 蒋越星 +1 位作者 张顺仓 潘志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6-118,共3页
"盲人摸象"是盲人对于大象的感知过程,其中蕴藏着深刻的哲学规律。这一规律对于生物学研究有着全面的指导作用。由于生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科学家在探索生命科学的过程中,也扮演着"盲人"的角色。科学家们只有像&qu... "盲人摸象"是盲人对于大象的感知过程,其中蕴藏着深刻的哲学规律。这一规律对于生物学研究有着全面的指导作用。由于生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科学家在探索生命科学的过程中,也扮演着"盲人"的角色。科学家们只有像"盲人摸象"一样从不同角度去探索,不断地"遗传"和"继承",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才能获得"大象"的真实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人摸象” 生物多样性 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冉莉萍 余徐润 熊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6期244-245,共2页
本文分析了广陵学院植物学课程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进现有的教学体系和调整实验课程学时等方式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植物学课程 教学质量 改革 问题 措施 扬州大学 广陵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科学史视角下对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解 被引量:3
4
作者 孟凡龙 吴晓霞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2期61-62,共2页
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改革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本文基于"一核四层四翼"的整体架构,从生物学科学史的视角,深度理解高考评价体系的逻辑路径有利于落实考查目的、评估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实现考查要求。
关键词 高考评价 一核四层四翼 科学史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RM技术开发水稻糊化温度基因ALK功能标记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军 周晶 +9 位作者 陶亚军 李文奇 朱建平 范方军 王芳权 许扬 陈智慧 蒋彦婕 李霞 杨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糊化温度是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ALK是控制水稻糊化温度的主效基因,开发可快速高通量鉴定ALK基因型的功能标记有助于提高水稻品质改良的效率。【方法】根据ALK基因4198位、4329位和4330位存在的单碱基差异,设计基于... 【目的】糊化温度是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ALK是控制水稻糊化温度的主效基因,开发可快速高通量鉴定ALK基因型的功能标记有助于提高水稻品质改良的效率。【方法】根据ALK基因4198位、4329位和4330位存在的单碱基差异,设计基于HRM技术检测的基因功能标记。【结果】通过PCR检测结合测序分析,筛选了ALK基因2个功能区域的功能标记ALKH4、ALKH5。利用ALKH4、ALKH5对81份籼稻品种、279份粳稻品种进行了ALK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16份粳稻和19份籼稻为G-GC基因型;51份粳稻为A-GC基因型;212份粳稻和62份籼稻为G-TT基因型。【结论】基于HRM技术开发的基因功能标记ALKH4、ALKH5可以快速高通量鉴定控制糊化温度ALK不同基因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糊化温度 ALK 功能标记 HR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制药类)专业大学生生产见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董召娣 赵春超 +2 位作者 姚丰华 潘志明 黄金林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生产见习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结合扬州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生产见习实际情况,分析了生物工程(制药类)专业大学生生产见习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困难,以及生产见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管... 生产见习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结合扬州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生产见习实际情况,分析了生物工程(制药类)专业大学生生产见习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困难,以及生产见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管理过程,以期为生物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见习活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制药类)专业 生产见习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生物修复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翔飞 周小天 +2 位作者 柴瑞娟 孔芳 王幼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50,共10页
文章以炼油厂周边土壤中筛选出的石油降解菌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土壤石油污染的修复效果。根据排油活性、乳化指数E24及石油降解率进行初步评价,筛选出1株优势菌株,编号JZ3,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副地... 文章以炼油厂周边土壤中筛选出的石油降解菌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土壤石油污染的修复效果。根据排油活性、乳化指数E24及石油降解率进行初步评价,筛选出1株优势菌株,编号JZ3,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副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对JZ3进行快速诱变,经过3轮诱变,成功筛选出2株突变株Y1与Y3,遗传稳定性良好,其在7 d内对1%石油的降解率分别提升至41.78%与45.10%,相比JZ3菌株7 d的39.77%石油降解率,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人工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盆钵模拟试验中,Y1与Y3构建的复合石油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最优,石油降解率在30 d可达65.32%。该复合石油降解菌组合为生物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石油降解 生物修复 复合菌株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醋在猪、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计峰 叶满红 汤锋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1149,共9页
竹醋是竹材热解的副产物,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由于竹醋中含有多种抗菌成分,有害微生物同时对这些物质产生抗性机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故竹醋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应用在畜禽养殖领域的潜力较大。但国内外关于竹醋类产... 竹醋是竹材热解的副产物,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由于竹醋中含有多种抗菌成分,有害微生物同时对这些物质产生抗性机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故竹醋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应用在畜禽养殖领域的潜力较大。但国内外关于竹醋类产品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已有的报道大多以猪和鸡为研究对象。笔者总结了竹醋在猪、鸡养殖上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其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区系减少仔猪腹泻,且表现出类似于酸化剂的选择性抗菌特性,如减少肠道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菌数量。竹醋还具有改善鸡肠道形态和提高蛋壳质量等作用。虽然竹醋与抗生素在促生长方面的效果相似,但竹醋在改善肉品质和提高其营养价值方面的效果优于抗生素。竹醋对动物健康的积极影响归因于其含有的有机酸、酚类、醛类、酮类、醇类等成分的综合作用,所以目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如竹醋中关键活性物质的鉴别、建立竹醋的营养成分数据库等。未来竹醋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开展安全性评估,确保竹醋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二是开展加工工艺研究,提高竹醋产品的活性成分含量;三是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估,扩大产品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醋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甲氧基脱甲基酶Atu1420的酶学特性表征和定向进化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浩 曹安妮 +1 位作者 高欣怡 郭敏亮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9-329,共11页
【目的】原儿茶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法生产原儿茶酸是替代高污染的化学合成法的潜在方案,寻找和改良合成原儿茶酸的酶是生物合成法的关键。根癌农杆菌甲氧基脱甲基酶Atu1420是一种能够将香草酸转化为原儿茶酸的酶,本... 【目的】原儿茶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法生产原儿茶酸是替代高污染的化学合成法的潜在方案,寻找和改良合成原儿茶酸的酶是生物合成法的关键。根癌农杆菌甲氧基脱甲基酶Atu1420是一种能够将香草酸转化为原儿茶酸的酶,本研究旨在表征Atu1420的酶学特性,并对其进行改良。【方法】通过大肠杆菌表达了Atu1420,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Atu1420的酶学特性。基于Atu1420的预测结构和催化机制,选择了19个位点对Atu1420进行了定点突变,利用4-氨基安替比林开发了一种可视化检测Atu1420催化活性的方法,用于筛选Atu1420定点突变的变异体。利用alpha Fold对Atu1420变异体的结构进行预测,分析了变异体催化效率提升的潜在机制。【结果】确定了Atu1420的V_(max)为33.5±1.6 nmol/(L·s),米氏常数K_(m)为82.7±3.5μmol/L,转换数k_(cat)为(6.7±0.3)×10^(-1) s^(-1),k_(cat)/K_(m)为8.1×10^(-3) L/(μmol·s),最适p H在7-8之间,最适温度为30℃。本研究在定点突变的变异体中筛选出了5个酶活力增强的变异体,其中活力最强的变异体为G35S,其催化速度比野生型提高66.0%。对这5个位点进行组合突变,在酶活力方面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叠加效应。结构的比对分析暗示121位精氨酸残基角度的偏转可能是造成变异体催化效率提升的原因。【结论】Atu1420的酶学特性得到了有效的表征,获得了5个催化效率提高的Atu1420变异体,变异体催化效率的提高可能是121位精氨酸残基角度的偏转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脱甲基酶 酶学特性 催化效率 原儿茶酸 香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AF-seq技术开发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 被引量:31
10
作者 陈士强 秦树文 +5 位作者 黄泽峰 戴毅 张璐璐 高营营 高勇 陈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734,共8页
长穗偃麦草1E及7E染色体上带有重要的抗赤霉病基因,开发大量相关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有助于准确定位抗性基因及获得可用于辅助育种紧密连锁的标记。基于SLAF-seq技术,获得了368个长穗偃麦草1E染色体特异片段,随机选取80个特异片段设计引... 长穗偃麦草1E及7E染色体上带有重要的抗赤霉病基因,开发大量相关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有助于准确定位抗性基因及获得可用于辅助育种紧密连锁的标记。基于SLAF-seq技术,获得了368个长穗偃麦草1E染色体特异片段,随机选取80个特异片段设计引物,开发了20个长穗偃麦草1E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2个长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及26个其他特异分子标记,效率达60%。用这些特异标记能稳定检测出不同小麦-长穗偃麦草衍生材料中的1E染色体或片段。通过标记与优良性状的共分离特性,获得与相关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将为小麦抗性育种中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穗偃麦草 SLAF-seq技术 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 小麦赤霉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杜坤 张彪 +1 位作者 魏万红 周福才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2-136,共5页
构建了由结构与功能、组分与功能、设备与技能三大模块以及平台支撑软件组成的生物学虚拟实验室,并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基于虚拟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实施流程等措施,充分发挥虚拟实验室的效用。经过几年的探索实... 构建了由结构与功能、组分与功能、设备与技能三大模块以及平台支撑软件组成的生物学虚拟实验室,并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基于虚拟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实施流程等措施,充分发挥虚拟实验室的效用。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实验 虚拟实验室 实验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的生物修复 被引量:8
12
作者 帅建军 熊飞 +2 位作者 彭日荷 姚泉洪 熊爱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9-227,共9页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威胁,降解PCBs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目前的研究方法中生物降解最具潜力,生物降解主要分为微生物降解、植物修复和微生物-植物共同修复3个...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威胁,降解PCBs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目前的研究方法中生物降解最具潜力,生物降解主要分为微生物降解、植物修复和微生物-植物共同修复3个方面。文章着重介绍了微生物降解PCBs菌株的分离,降解相关基因的克隆和改造;同时对植物修复,植物与微生物共同修复以及植物转基因修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生物降解 菌株分离 基因克隆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生物学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新模式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彪 梁建生 +2 位作者 魏万红 杜坤 淮虎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5期92-95,共4页
在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以为大学生建立一有利于其创新能力发展和形成的实践教学平台为主线,从建设理念、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学队伍和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一体化"设... 在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以为大学生建立一有利于其创新能力发展和形成的实践教学平台为主线,从建设理念、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学队伍和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一体化"设计与构建"开放式"生物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模式的方法和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一体化 建设模式 设计与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rT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洪义欢 肖宁 +2 位作者 张超 苏琰 陈建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9-364,共6页
DArT是一种依赖于基因芯片杂交基础之上的分子标记技术,由于其具有省时、高通量、低花费、无需预知研究对象的DNA序列等优点而被应用到植物遗传研究中。文章介绍了DArT技术的原理、特点、具体操作方法及其目前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分子标记 DArT技术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我国部分鹅品种(类群)的遗传结构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凤萍 陈义权 +2 位作者 李世平 耿士忠 戴鑫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以引进品种莱茵鹅作参照,利用6个微卫星标记对7个中国家鹅品种(类群)的H值及PIC、遗传分化系数、亲缘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家鹅群体均处于中度多态,其中,雁鹅具有最低的H值和PIC,浙东白鹅H值最高,皖西白鹅PIC最高;遗传变异主... 以引进品种莱茵鹅作参照,利用6个微卫星标记对7个中国家鹅品种(类群)的H值及PIC、遗传分化系数、亲缘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家鹅群体均处于中度多态,其中,雁鹅具有最低的H值和PIC,浙东白鹅H值最高,皖西白鹅PIC最高;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中国鹅品种(类群)内;莱茵鹅与7个中国鹅品种(类群)的遗传距离均较远。NJ聚类结果表明,雁鹅与兴国灰鹅聚为一类后和皖西白鹅聚在一起,然后与浙东白鹅与四季鹅的聚类体聚为一体,接着与扬州鹅聚类,最后和五龙鹅聚为一类;莱茵鹅则自成一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遗传关系 NJ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DNA改组技术获得高活性β-葡萄糖苷酸酶 被引量:5
16
作者 熊爱生 姚泉洪 +3 位作者 彭日荷 陈建民 李贤 范惠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67,共6页
β 葡萄糖苷酸酶是在植物转基因中广泛应用的报告基因 .以质粒pBI12 1中的GUS基因为基础 ,利用DNA改组方法 ,经DNaseⅠ降解 ,PrimerlessPCR ,PrimerPCR对GUS基因进行了突变和改组 ,然后将改组的GUS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2 5 1中 ,构... β 葡萄糖苷酸酶是在植物转基因中广泛应用的报告基因 .以质粒pBI12 1中的GUS基因为基础 ,利用DNA改组方法 ,经DNaseⅠ降解 ,PrimerlessPCR ,PrimerPCR对GUS基因进行了突变和改组 ,然后将改组的GUS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2 5 1中 ,构建了库容为 10 8的突变体库 .经过活性的筛选 ,得到活性提高的克隆 ,再以此为基础 ,经过新的改组、筛选得到活性大幅度提高的克隆GUS2 4 .基因测序显示 ,GUS2 4与GUS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 99 7% ,共有 6个核苷酸位点发生了改变 ,分别是 :379位的A突变为G ,396位的T突变为C ,711位的G突变为A ,95 8位T突变为C ,990位的T突变为C ,1649位的A突变为G .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显示 ,3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 ,12 7位的Ser突变为Gly ,32 0位的Trp突变为Arg ,5 5 0位的Asn突变为Ser.X gluc染色检测和荧光测活结果显示GUS2 4基因表达的 β 葡萄糖苷酸酶基较GUS基因表达产物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酸酶 植物 转基因 报告基因 DNA改组技术 酶活性 体外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切片技术在植物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谢佩松 徐中根 韦存虚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2-74,共3页
介绍了冰冻切片法研究植物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的一般程序。结果表明,冰冻切片过程简单有效且图版清晰,在1d内可获得高质量图片,解决了利用普通石蜡切片观察植物样品需要进行脱水、浸透、包埋操作且耗时长的问题,在植物显微结构和组织化... 介绍了冰冻切片法研究植物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的一般程序。结果表明,冰冻切片过程简单有效且图版清晰,在1d内可获得高质量图片,解决了利用普通石蜡切片观察植物样品需要进行脱水、浸透、包埋操作且耗时长的问题,在植物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 植物 显微结构 组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艳 刘邮洲 +3 位作者 刘永锋 李建斌 乔俊卿 许凌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3-1327,共5页
为研究甘蓝根肿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在寄主根部的侵染过程,以湖北长阳火烧坪根肿病菌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pH及培养基质对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初步观察该病原菌在寄主根部的侵染情况。结果显示,在温度2... 为研究甘蓝根肿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在寄主根部的侵染过程,以湖北长阳火烧坪根肿病菌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pH及培养基质对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初步观察该病原菌在寄主根部的侵染情况。结果显示,在温度24℃、pH 6.5以及过滤除菌的根分泌液条件下,休眠孢子的萌发率最高。通过观察根肿病菌不同时间段的侵染情况发现,第3天时游动孢子开始侵染根毛;第5天时形成大量原质团,且根毛顶端开始膨大;第8天时大量的原质团开始分化;第11~13天时形成游动孢子囊,且部分游动孢子成熟释放;第25天时观察到根部肿大,且镜检发现根皮层细胞内充满大量的休眠孢子囊。说明甘蓝根肿病菌与温度、pH以及培养基质密切相关,且侵染过程是一个实时动态变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根肿病菌 生物学特性 侵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播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耐迟播小麦研究进展
19
作者 黎文龙 黄欣怡 +5 位作者 高健祁 胡天宇 褚毅泽 高德荣 刘大同 熊飞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6-1145,共10页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前茬作物收获期推迟以及极端天气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小麦播种推迟,生长期缩短,严重影响小麦的高产稳产和国家粮食安全。迟播已经成为中国长江中下游麦区乃至黄淮麦区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总...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前茬作物收获期推迟以及极端天气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小麦播种推迟,生长期缩短,严重影响小麦的高产稳产和国家粮食安全。迟播已经成为中国长江中下游麦区乃至黄淮麦区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总结了迟播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耐迟播小麦的选育概况,并认为未来主要应从生理和遗传机制、遗传改良和栽培技术三个方面开展耐迟播小麦研究,以解决小麦迟播减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迟播 生长发育 耐迟播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杨卫冲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90-1093,共4页
关键词 牛结核病 发病率 巨大 研究进展 卡介苗 艾滋病 诊断技术 国际兽疫局 OIE 动物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