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感染致大鼠雄性生殖损害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永华 石火英 +5 位作者 胡玉红 陆永娟 仲晓萍 王瑞兵 高庆凤 施正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89-993,共5页
目的研究弓形虫感染对大鼠的雄性生殖损害,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理。方法以2×105/ml速殖子腹腔接种成年雄性SD清洁级大鼠,感染9周,进行大鼠血清性激素、精子数、精子活率、活力、精子质量、睾丸酶活性及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检测。并应... 目的研究弓形虫感染对大鼠的雄性生殖损害,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理。方法以2×105/ml速殖子腹腔接种成年雄性SD清洁级大鼠,感染9周,进行大鼠血清性激素、精子数、精子活率、活力、精子质量、睾丸酶活性及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检测。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睾丸组织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同时将弓形虫感染雄性组与正常成年雌性SD清洁级大鼠按1∶2合笼交配1周,于妊娠第21天解剖雌性大鼠,检查雌鼠的黄体数、胎鼠的性别、体重、身长和尾长。结果弓形虫感染9周,大鼠的睾丸和附睾的相对重量有所下降,精子数、活力、活率降低,血清性激素水平也降低,睾丸组织也有明显的形态学变化,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弓形虫感染雄性大鼠成功交配的雌性大鼠产仔数显著减少,但胎鼠的平均体重、身长、尾长和胎鼠的性别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弓形虫感染可诱导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弓形虫感染对大鼠雄性生殖系统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对雄性生育功能也有一定影晌,其进一步的损伤及调控机理尚待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雄性生殖损害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