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控对策 被引量:25
1
作者 焦新安 涂长春 +1 位作者 黄金林 冯书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4-11,共8页
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导致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这里包括了由食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物质残留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 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导致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这里包括了由食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物质残留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事件频频发生,在我国,由于食物链中病原细菌污染及其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也屡见不鲜。另外,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也助推了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的流行。由此可见,人兽共患病原细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我国应加强对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的研究和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 人兽共惠细茵病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7
2
作者 焦新安 黄金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59-64,共6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宠物数量日益增多,宠物人兽共患病发病率日渐增高,本文对我国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状况、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关键词 宠物 人兽共患细菌病 现状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年江苏地区散户鸭场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丁鑫 谢添 +4 位作者 沈子城 高冉 夏泽淼 耿士忠 焦新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77,共5页
为了解江苏地区鸭源沙门氏菌流行情况,促进鸭养殖场沙门氏菌病防控,试验对1285份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分离、血清型鉴定、耐药性分析及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207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6.10%,鼠伤寒沙门氏菌... 为了解江苏地区鸭源沙门氏菌流行情况,促进鸭养殖场沙门氏菌病防控,试验对1285份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分离、血清型鉴定、耐药性分析及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207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6.10%,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要优势血清型(44.44%);抗生素耐药性分析表明,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药种类在3种及以上的沙门氏菌分离株占85.51%;随机选取来源于7个市的43株鼠伤寒沙门氏菌PFGE亚分型显示,这些菌株可以分为4个聚类簇,同一市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也存在部分菌株同源性相差较大的现象,不同市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存在同源性较高的现象。研究表明,江苏地区散户鸭场沙门氏菌流行率较高,抗生素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严重,分离株可能有相同来源或者互相传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流行病学调查 耐药性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广谱沙门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4
作者 刘炜 马嘉怡 +4 位作者 耿浩宇 谢添 苗苏南 廖宗杰 耿士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61-4068,共8页
噬菌体能够特异性裂解靶向细菌,被认为是抗生素有效替代者。为了筛选到有效裂解沙门菌的噬菌体,为探索新的沙门菌防控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研究用丝裂霉素C诱导并分离纯化沙门菌噬菌体,通过噬菌斑与电子显微镜观察、宿主谱测定、... 噬菌体能够特异性裂解靶向细菌,被认为是抗生素有效替代者。为了筛选到有效裂解沙门菌的噬菌体,为探索新的沙门菌防控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研究用丝裂霉素C诱导并分离纯化沙门菌噬菌体,通过噬菌斑与电子显微镜观察、宿主谱测定、生物学特性测定以及对该噬菌体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评估该噬菌体。结果显示:成功诱导出1株广谱的长尾沙门菌噬菌体,命名为SP18-108,该噬菌体能够裂解至少14种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在30~40℃及pH 4~12条件下活性稳定;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该噬菌体全长为43250 bp,GC%含量为49.96%,已知功能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s,CDS)占比为52%。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噬菌体属于长尾病毒科(Siphoviridae)。本研究诱导过程中分离出1株不具有溶源基因的广谱沙门菌噬菌体,为进一步研究沙门菌抗菌剂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全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随机突变体库筛选和鉴定成膜相关基因
5
作者 时文健 徐磊 +5 位作者 张泽 杨蕊 辛凌翔 王楠 陈祥 鑫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92-4006,共15页
旨在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高通量筛选鉴定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用苏通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生物膜表型差异明显的突变株,通过抗性标记挽救法及测序... 旨在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高通量筛选鉴定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用苏通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生物膜表型差异明显的突变株,通过抗性标记挽救法及测序,确定突变基因位置;检测突变基因对菌株抗氧化性及抗SDS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以噬菌体系统构建靶标基因缺失、回补及过表达菌株,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靶基因对细菌菌丝影响,通过测定细菌的抗酸、抗氧化、抗SDS以及在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A.1中的存活性能,检测靶标基因对细菌抗逆性和胞内存活的影响。利用突变体文库,筛选到8个生物膜形成缺陷的菌株,鉴定其中4个为单基因突变菌株,突变基因分别为Rv1096、Rv3425、Rv 3136和Rv 3671c;构建Rv 3671c基因敲除、回补和过表达菌株,通过PCR及Western blot验证构建成功,测试其生物膜形成能力、抗逆性和胞内存活性能,发现Rv 3671c基因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抗SDS、生物膜形成及胞内存活等方面的能力。Rv 3671c基因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的生物膜形成和抗逆性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的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突变体文库可高效用于靶标基因的筛选和鉴定,为探索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的基因功能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 Himar 1转座子 随机插入突变库 生物膜 Rv 367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聚咪唑材料对沙门氏菌抑菌性能的评价及其初步应用
6
作者 王野 梁敬时 +5 位作者 邹紫阳 李青 康喜龙 焦新安 孟闯 潘志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5,共12页
研究旨在探究一类高效安全的抑菌材料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家禽沙门菌防控中的应用潜力。试验通过化学合成3种聚咪唑(Polyimidazolium,PIM)PIM0、PIM1、PIM2,测定其对肠炎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 研究旨在探究一类高效安全的抑菌材料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家禽沙门菌防控中的应用潜力。试验通过化学合成3种聚咪唑(Polyimidazolium,PIM)PIM0、PIM1、PIM2,测定其对肠炎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曲线、存活率的影响评价其抑菌性能;通过测定其对HeLa和HD11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BALB/c小鼠体重等生理变化和存活情况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通过测定其对模拟家禽生产中地面和设备的瓷砖和不锈钢板表面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评价其在家禽沙门氏菌防控中的应用潜能。结果显示:3种聚咪唑对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PIM2的MIC值为2μg/mL,低浓度(10μg/mL)时即可抑制细菌生长,高浓度(100μg/mL)时完全抑制细菌生长,显示其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HeLa细胞和HD11细胞在不同浓度的3种聚咪唑中均有较高的存活率,其中在PIM0中存活率最高,达80%以上;3种聚咪唑灌胃后的小鼠在21 d的试验周期内存活率为100%,高浓度PIM2(1000μg/mL)处理后肝细胞变性及盲肠损伤,但整体损伤程度较低;PIM2杀菌效果最好,低浓度(10μg/mL)抑菌率(Inhibition rate,IR)达99.8%以上。研究表明,3种聚咪唑均有较好的沙门氏菌抑菌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表现出在家禽养殖和屠宰过程中沙门氏菌控制中的应用潜能,为进一步开展家禽生产过程中沙门氏菌的现场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聚咪唑 化学合成 抑菌性能 家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Sif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7
作者 苗苏南 何嘉文 +5 位作者 王静 夏泽淼 廖宗杰 赵一丁 焦新安 耿士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表达和纯化得到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以rHis-SifA作为免疫抗原,rGST-SifA作为检测抗原,采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SifA单克隆抗体,并使用鼠源亚类鉴定试剂盒确定其亚类,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腹水效价和亲和力,Western blot分析其反应性、与肠杆菌科其他细菌交叉反应的特异性和巨噬细胞中沙门氏菌SifA的分泌特性,评价其效果或应用潜力。结果显示: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亚型为IgG1,其效价达1.0×10^(6)以上,亲和常数为3.66×10^(9)/M,能特异性结合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8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并能确定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的分泌特性。研究表明,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具有良好的特性,为沙门氏菌的研究和检测提供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SifA蛋白 单克隆抗体 应用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oup_3798基因的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8
作者 王双娟 康喜龙 +6 位作者 杨燕娇 王新为 阮燕雨 孟闯 耿士忠 焦新安 潘志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46,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方法,试验利用全基因组分析鸡常见血清型沙门氏菌,从中筛选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group_3798,并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方法,试验利用全基因组分析鸡常见血清型沙门氏菌,从中筛选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group_3798,并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率,应用粪便模拟样品及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雏鸡泄殖腔拭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家禽沙门氏菌中,group_3798特异性存在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建立的PCR方法能在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扩增出924 bp的目的条带,而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和非沙门氏菌均无扩增条带;基因组与菌液浓度检测限分别为2.593 pg/μL和8 CFU/mL;与国家标准中所述方法相比,对鸡白痢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鸡粪便模拟样品中可以特异性检测出鸡白痢沙门氏菌,未增菌培养时检测限为106 CFU/g;使用PCR方法和国家标准中所述方法同时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48 h后雏鸡泄殖腔样品,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鸡粪便和泄殖腔拭子样品中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检测,为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 group_3798基因 PCR 粪便 泄殖腔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诱导宿主细胞炎症小体应答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亚琴 潘志明 +1 位作者 焦新安 胡茂志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共6页
细胞内炎症小体应答是沙门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细胞内炎症小体通路,一方面可诱发细胞焦亡,有助于沙门菌的早期清除;另一方面可介导炎症小体依赖性细胞超活化,促进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产生。本文综... 细胞内炎症小体应答是沙门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细胞内炎症小体通路,一方面可诱发细胞焦亡,有助于沙门菌的早期清除;另一方面可介导炎症小体依赖性细胞超活化,促进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产生。本文综述了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炎症小体的应答情况及其对获得性免疫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沙门菌致病机理和疾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炎症小体 细胞焦亡 细胞超活化 获得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重组菌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月兰 焦新安 +4 位作者 杨芸 张晨菊 周海霞 潘志明 黄金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为了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运送外源抗原所诱导免疫应答特性进行评价,开展了以原核方式运送模式蛋白GFP的研究。方法利用SOEing PCR的方法把LLO的启动子与GFP融合在一起,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yzuLM1-2actA和plcB基因片段之后,... 目的为了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运送外源抗原所诱导免疫应答特性进行评价,开展了以原核方式运送模式蛋白GFP的研究。方法利用SOEing PCR的方法把LLO的启动子与GFP融合在一起,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yzuLM1-2actA和plcB基因片段之后,在LLO启动子的作用下实现GFP的表达。结果PCR扩增证实目的基因gfp融合到李斯特菌基基因组中,重组菌对小鼠的LD50为4.31×108,毒力比yzuLM1-2显著降低。以重组菌株免疫小鼠后获得的血清进行Western blot显示在27kD处出现特异印迹带;ELISA测定结果显示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抗GFP的抗体水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减毒LM所运送的GFP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的特性,这为减毒株yzuLM1-2运送外源保护性抗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展减毒重组菌与抗原递呈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诱导的免疫应答分析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绿色荧光蛋白 重组菌株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cjaA基因表达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金林 尹衍新 +3 位作者 胡元庆 张弓 刘秀梵 焦新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空肠弯曲菌CjaA蛋白,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克隆目的基因并将其构建到pGEX-6p-1和pET30a(+)表达载体,分别以变复性纯化后的rGST-cjaA、rHis-cjaA蛋白为免疫原和检测原进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 目的:原核表达空肠弯曲菌CjaA蛋白,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克隆目的基因并将其构建到pGEX-6p-1和pET30a(+)表达载体,分别以变复性纯化后的rGST-cjaA、rHis-cjaA蛋白为免疫原和检测原进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和mAb腹水效价,Dot-ELISA、Western blot分析mAb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pET30a(+)-cjaA和pGEX-6p-1-cjaA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融合表达rHis-cjaA和rGST-cjaA蛋白,Western blot试验显示全菌多抗血清能与体外表达的蛋白呈现特异性反应,表明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原性。筛选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CjaA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B6、3C2、4F11,其Ig亚类均为IgG1,腹水效价分别为1∶1×105、1∶2×105和1∶4×105;Western blot试验显示,3株mAb均能与表达rHis-CjaA重组蛋白的细菌发生特异性反应;Dot-ELISA试验表明,3株mAb均能与不同来源的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本研究制备的mAb有较高特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空肠弯曲菌CjaA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以及建立快速检测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aA蛋白 空肠弯曲菌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细菌组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焦新安 李求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6-40,43,共6页
文章探讨了病原细菌组学在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病原细菌组学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病原细菌组学 研究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Ⅶ型和Ⅳ型新城疫病毒诱导鸡脾脏细胞外基质组织病理学变化的比较
13
作者 顾晗 胡增垒 +3 位作者 施丽薇 石磊 胡顺林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5-29,共5页
为系统比较基因Ⅶ型和Ⅳ型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细胞外基质(ECM)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CM特异性染色,包括Masson三色法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对基因Ⅶ型NDV JS5/05株与基因Ⅳ型NDV Herts/33株感染的鸡脾脏进行了ECM组织病理学分析。此外,... 为系统比较基因Ⅶ型和Ⅳ型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细胞外基质(ECM)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CM特异性染色,包括Masson三色法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对基因Ⅶ型NDV JS5/05株与基因Ⅳ型NDV Herts/33株感染的鸡脾脏进行了ECM组织病理学分析。此外,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了ECM关键组分Ⅰ型胶原蛋白在感染鸡脾脏中的分布。结果显示:与Ⅳ型Herts/33株相比,Ⅶ型JS5/05株能引起以脾脏广泛坏死为特征的更严重的病理变化;ECM特异性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Herts/33相比,JS5/05显著降低脾脏ECM蛋白丰度,严重破坏胶原纤维的走向、排列与网络结构。结果表明:鸡脾脏ECM的严重降解是基因Ⅶ型NDV感染过程中特征性的病理事件,且ECM的病理变化在促进Ⅶ型NDV诱导免疫病理损伤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细胞外基质 组织病理学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结核病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
14
作者 安家兴 孔文君 +3 位作者 徐正中 郑成坤 陈祥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羊是结核分枝杆菌的重要宿主之一。近年来,羊结核病的病例报道数量逐渐增多,羊结核病病原体会在多种动物间相互传播,甚至传染给人类,这进一步加剧了结核病防控的难度,严重威胁人畜健康。本文总结了世界范围内羊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并对我... 羊是结核分枝杆菌的重要宿主之一。近年来,羊结核病的病例报道数量逐渐增多,羊结核病病原体会在多种动物间相互传播,甚至传染给人类,这进一步加剧了结核病防控的难度,严重威胁人畜健康。本文总结了世界范围内羊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并对我国羊结核病流行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列举了羊结核病的常用检测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同时根据世界各国羊结核病的监测、处理与防控的常见方法,对我国羊结核病的防控提出建议,以期为羊结核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山羊 结核病 流行病学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3641c抑制巨噬细胞Ⅰ型干扰素应答并促进胞内存活的研究
15
作者 金雯 耿敏 +6 位作者 胡苏洁 张馨阳 李文琴 郑成坤 焦新安 陈祥 徐正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5-391,共7页
目的探究结核分枝杆菌Rv3641c基因对于宿主Ⅰ型干扰素应答的免疫调控功能和机制。方法使用穿梭质粒pMV261构建Rv3641c过表达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对重组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探究Rv3641c对于分枝杆菌生长曲线、菌落形态和抗逆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结核分枝杆菌Rv3641c基因对于宿主Ⅰ型干扰素应答的免疫调控功能和机制。方法使用穿梭质粒pMV261构建Rv3641c过表达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对重组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探究Rv3641c对于分枝杆菌生长曲线、菌落形态和抗逆性的影响。随后,Rv3641c过表达耻垢分枝杆菌感染RAW264.7细胞,通过RT-PCR测定抑制Ⅰ型干扰素通路相关基因转录表达,通过ELISA测定IFN-β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胞内存活水平。结果成功构建过表达重组耻垢分枝杆菌rMS::pMV261-Rv3641c,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Rv3641c不影响分枝杆菌生长,但是显著改变分枝杆菌菌落形态并提高了其对于H2O2抗逆性水平。重组菌感染实验结果显示Rv3641c显著下调宿主细胞IFN-α、IFN-β和下游ISGs基因CXCL10、IFIT2和IL-1β转录水平,同时Rv3641c显著下调IFN-β蛋白表达水平。胞内定殖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重组菌感染组,胞内分枝杆菌显著高于空载体组,表明Rv3641c可以促进分枝杆菌胞内存活。结论结核分枝杆菌Rv3641c基因可以抑制宿主Ⅰ型干扰素应答并促进分枝杆菌胞内存活,为深入探究结核分枝杆菌免疫逃逸功能及抗结核药物新靶标挖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Ⅰ型干扰素 免疫逃逸 胞内存活 Rv364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CD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
16
作者 孔文君 朱月姝 +3 位作者 徐正中 郑成坤 陈祥 焦新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0-455,共6页
目的制备抗牛CD4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基本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通过构建牛CD4基因原核质粒,成功表达并纯化出重组牛CD4(rHis-BoCD4和rGST-BoCD4)。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牛CD4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对单克隆抗体亚型和效价进行鉴定和... 目的制备抗牛CD4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基本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通过构建牛CD4基因原核质粒,成功表达并纯化出重组牛CD4(rHis-BoCD4和rGST-BoCD4)。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牛CD4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对单克隆抗体亚型和效价进行鉴定和分析,使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Western blot法分析其特异性。结果成功获得了四株稳定分泌BoCD4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H4、6A10、3F9和4G10。亚类鉴定单克隆抗体亚类6A10为IgG2b,其余单克隆抗体均为IgM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株牛CD4单克隆抗体均可与体外表达的牛CD4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表明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够特异性识别天然牛CD4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3F9识别牛天然CD4分子的能力最强。结论成功制备了4株特异性强且能识别天然牛CD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牛CD4分子的功能、牛T淋巴细胞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CD4 单克隆抗体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李斯特菌病病原诊断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国梁 殷月兰 +5 位作者 焦库华 张小荣 付红 高云飞 贾艳艳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9-645,共7页
目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是引起人兽共患李斯特菌病的病原菌,该菌感染宿主中枢神经系统是导致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农场暴发的呈现神经症状的绵羊李斯特菌病病例进行病原诊断,进而对其病原学特性开展相关研究。方法利用... 目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是引起人兽共患李斯特菌病的病原菌,该菌感染宿主中枢神经系统是导致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农场暴发的呈现神经症状的绵羊李斯特菌病病例进行病原诊断,进而对其病原学特性开展相关研究。方法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借助多重PCR方法和Lm诊断血清对分离株的血清型进行研究,并测定了该菌株的溶血活性和药物敏感性,基于毒力基因actA的遗传谱系进行分型,最后对其LD50进行了测定。结果从绵羊脑实质组织中成功地分离到一株血清型为4b的Lm菌株NTSN,其溶血效价为24,LD50为104.30 CFU,是具脑侵袭性的强毒菌株,可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遗传谱系分析表明Lm NTSN可能属于高侵袭性的流行克隆。结论 LmNTSN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深入探讨Lm的致病机理和预防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羊李斯特菌病 分离鉴定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TB10.4抗原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珍 陈祥 +1 位作者 孟闯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1-1034,共4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TB)这种古老的慢性人兽共患病,4千多年前就已流行于全球,而且至今仍危胁着全球近1/3人口的健康[1]。自1921年诞生且是当前唯一可行的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firin,BCG),是至今接种人数最多、使用范围最... 结核病(tuberculosis,TB)这种古老的慢性人兽共患病,4千多年前就已流行于全球,而且至今仍危胁着全球近1/3人口的健康[1]。自1921年诞生且是当前唯一可行的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firin,BCG),是至今接种人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疫苗之一,但该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特性 结核分枝杆菌 抗原 免疫保护效果 人兽共患病 接种人数 结核病 卡介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猴源空肠弯曲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微微 唐海燕 +3 位作者 任方哲 唐虹 焦新安 黄金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对一株腹泻猴源的空肠弯曲菌分离株M166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通过多重PCR、生化鉴定、MALDI-TOF-MS质谱鉴定、电镜观察等方法验证猴源分离株,通过与标准株NCTC11168进行比较,对生长曲线、运动力、Balb/c小鼠体内定殖实验... 目的对一株腹泻猴源的空肠弯曲菌分离株M166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通过多重PCR、生化鉴定、MALDI-TOF-MS质谱鉴定、电镜观察等方法验证猴源分离株,通过与标准株NCTC11168进行比较,对生长曲线、运动力、Balb/c小鼠体内定殖实验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该分离株多重PCR显示空肠弯曲菌阳性,马尿酸钠水解阳性,VITEK-2生化和MALDI-TOF-MS分析均鉴定为空肠弯曲菌,电镜观察显示为典型的弯曲菌形态;与NCTC11168相比,M166在MH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和增殖程度弱于NCTC11168,但运动力更为活跃;攻毒后第7d小鼠体内定殖实验结果表明,NCTC11168攻毒组无细菌检出,而M166攻毒组能持续排菌,且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中定殖,每克载菌量分别可达3.09±0.47,3.01±0.84,3.80±0.46,5.63±0.34CFU/g。结论 M166具有空肠弯曲菌典型的生物学特性,且在小鼠肠道中定殖能力强,这可能是M166能在实验猴体内定殖并导致腹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生化鉴定 MALDI-TOF-MS 生物学特性 定殖 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炎沙门菌双组份系统qse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睿清 徐双媛 +5 位作者 马贞锦疆 王新为 康喜龙 孟闯 潘志明 焦新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27,共8页
为研究肠炎沙门菌qseC基因功能,构建qseC缺失株C50041ΔqseC以及回复株C50041ΔqseC::qseC,分析qseC基因缺失对肠炎沙门菌生化特性、生长曲线、运动性、黏附侵袭等方面的影响,探究该基因在肠炎沙门菌感染致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利用框... 为研究肠炎沙门菌qseC基因功能,构建qseC缺失株C50041ΔqseC以及回复株C50041ΔqseC::qseC,分析qseC基因缺失对肠炎沙门菌生化特性、生长曲线、运动性、黏附侵袭等方面的影响,探究该基因在肠炎沙门菌感染致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利用框内缺失突变技术成功获得肠炎沙门菌C50041ΔqseC缺失株,以野生株C50041、回复株C50041ΔqseC::qseC为对照,发现C50041ΔqseC缺失株的生化特性、生长曲线与C50041野生株一致,但其运动性(P=0.0019)以及对巨噬细胞J774A.1的黏附率(P=0.0325)、侵袭率(P=0.0053)相比野生株显著下降。研究提示:qseC基因的缺失对肠炎沙门菌的生化特性和生长曲线没有影响,但会显著降低肠炎沙门菌的运动能力及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和侵袭。研究初步探究了肠炎沙门菌qseC基因的功能,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 qseC基因 缺失株 黏附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