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聚合3个稻瘟病基因改良金23B的稻瘟病抗性
被引量:
99
1
作者
陈红旗
陈宗祥
+3 位作者
倪深
左示敏
潘学彪
朱旭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以C101LAC和C101A51为稻瘟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金23B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复交及一次回交,在分离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特异稻瘟病菌株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筛选,获得6个导入Pi-1、Pi-2和Pi-33基因的金23B导入系,其中导入...
以C101LAC和C101A51为稻瘟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金23B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复交及一次回交,在分离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特异稻瘟病菌株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筛选,获得6个导入Pi-1、Pi-2和Pi-33基因的金23B导入系,其中导入系W1对稻瘟病的抗病频率为96.7%,明显高于携带单个基因的C104LAC(Pi-1)、C101A51(Pi-2)和北京糯(Pi-33)。基因聚合后抗病频率提高,说明基因聚合是培育稻瘟病持久抗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聚合3个稻瘟病基因改良金23B的稻瘟病抗性
被引量:
99
1
作者
陈红旗
陈宗祥
倪深
左示敏
潘学彪
朱旭东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
学
国家重
点
实验室
扬州大学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部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资助项目(3062300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04187)
+2 种基金
浙江省0406计划资助项目
长三角区域联合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文摘
以C101LAC和C101A51为稻瘟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金23B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复交及一次回交,在分离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特异稻瘟病菌株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筛选,获得6个导入Pi-1、Pi-2和Pi-33基因的金23B导入系,其中导入系W1对稻瘟病的抗病频率为96.7%,明显高于携带单个基因的C104LAC(Pi-1)、C101A51(Pi-2)和北京糯(Pi-33)。基因聚合后抗病频率提高,说明基因聚合是培育稻瘟病持久抗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Keywords
rice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聚合3个稻瘟病基因改良金23B的稻瘟病抗性
陈红旗
陈宗祥
倪深
左示敏
潘学彪
朱旭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