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电视台方言播报新闻节目“红”中生“忧”——以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成军 徐文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47,42,共3页
近两年来肇始于南京的民生新闻成为地方台新闻改革“边缘突破”的有效途径。2005年扬州电视台城市频道正式开播的新闻节目《今日生活》,在扬州地区的收视率一路飙升,红遍扬州大街小巷。本文试图从《今日生活》走红的原因,节目特点等方... 近两年来肇始于南京的民生新闻成为地方台新闻改革“边缘突破”的有效途径。2005年扬州电视台城市频道正式开播的新闻节目《今日生活》,在扬州地区的收视率一路飙升,红遍扬州大街小巷。本文试图从《今日生活》走红的原因,节目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濒临激烈竞争的新闻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日生活》原因 特点 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TR:教研新范式
2
作者 孙发勤 曾祥翊 冯锐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3,48,共10页
该研究聚焦于智能精准教研(IPTR)范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基于2021—2024年覆盖全国28个省108个区县和276所学校的大规模试点实践,系统阐述了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将其定位为一种以数据循证为基础、人机协同为核心机制、精准赋能... 该研究聚焦于智能精准教研(IPTR)范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基于2021—2024年覆盖全国28个省108个区县和276所学校的大规模试点实践,系统阐述了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将其定位为一种以数据循证为基础、人机协同为核心机制、精准赋能教师个性化与规模化专业发展为价值旨归的教研新形态;揭示了智能精准教研的五大特征:数据化、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和规模化,并分析了教研主体、证据、情境、模式和生态等核心要素的转型;技术层面,构建了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基座,包括课堂教学行为数据、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和课堂话语文本数据;实践层面,提炼了系统化的教学诊断方法、动态发展的教师画像体系及创新的教研活动模式;生态层面,提出了包含政府、教研机构、企业、高校和学校的GEBUS多元协同生态系统模型,并探讨了教研文化重塑的必要性。研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区域教研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精准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 人机协同 教研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驱动的IPCRF框架:课堂问答数字化分析的创新与实践
3
作者 孙发勤 王雯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堂数字化评价成为新的改革方向,课堂问答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何对其进行数字化、客观化、自动化的分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三元对话理论,研究构建了由教师提问、学生候答、教师叫答、学生回答、教师理...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堂数字化评价成为新的改革方向,课堂问答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何对其进行数字化、客观化、自动化的分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三元对话理论,研究构建了由教师提问、学生候答、教师叫答、学生回答、教师理答构成的IPCRF(initiate-prepare-call-response-feedback)分析框架,并提出具体的分析方法。在应用研究阶段,选取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同课同构数学课堂进行对比分析,基于IPCRF框架深入剖析两类教师在提问策略、提问风格、问题深度和应答特征等维度的差异。最后,提出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提问体系、优化认知递进的问题链、调控动静平衡的时间分配等优化课堂提问的建议。研究不仅构建了一个可操作的课堂问答数字化分析框架,也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框架的应用价值,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课堂问答 IPCRF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智慧阅读到超级阅读:技术赋能阅读的价值进路与风险应对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坚 万笑 张浩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0,共8页
超级阅读作为智慧阅读的高级阶段,其基本技术架构包含感知层、交互层、认知层,呈现全场景化、协同性、共生性、认知化等特征,在阅读效率、阅读认知、阅读生存等方面不断延伸其价值。在效率价值方面,高效阅读、多模态体验、深度理解将成... 超级阅读作为智慧阅读的高级阶段,其基本技术架构包含感知层、交互层、认知层,呈现全场景化、协同性、共生性、认知化等特征,在阅读效率、阅读认知、阅读生存等方面不断延伸其价值。在效率价值方面,高效阅读、多模态体验、深度理解将成为个体阅读的核心特征;在认知价值方面,个体化封闭阅读将向多元主体参与的互动阅读迈进;在生存价值方面,人机共生的超级阅读活动将持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人类还应警惕超级阅读可能导致的智能鸿沟、认知偏差、生命物化等技术异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阅读 超级阅读 价值进路 技术异化 风险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与学习方式的变化探索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咏 冯锐 李亚娇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4年第6期65-71,共7页
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因素。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社交既拓展了他的交往空间和社交行为,同样,也改变了他的学习方式。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梳理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 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因素。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社交既拓展了他的交往空间和社交行为,同样,也改变了他的学习方式。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梳理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框架。以扬州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社交网站访问情况、好友特征、社交基本属性、社交行为、态度与感受五个维度调查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归纳总结当代大学生基于社交进行学习的行为特征。旨在指导大学生能正确、积极地使用网络社交进行有效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社交 学习方式 社交型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真实与主观倾向之间的新闻叙事 被引量:7
6
作者 蔡之国 潘佳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26-130,共5页
新闻是一种叙事存在。新闻叙事是新闻叙述者对新近发生事实的重构。这种新闻叙事的重构,使得新闻叙事的三个层面都表现出主观倾向性,以致新闻理论倡导者提倡的新闻客观真实的本质只能成为叙述者主观认识上的真实,而纯然的客观真实成为... 新闻是一种叙事存在。新闻叙事是新闻叙述者对新近发生事实的重构。这种新闻叙事的重构,使得新闻叙事的三个层面都表现出主观倾向性,以致新闻理论倡导者提倡的新闻客观真实的本质只能成为叙述者主观认识上的真实,而纯然的客观真实成为新闻工作者一个无法企及的梦。新闻叙事的客观真实性与主观倾向性的交融,使得新闻叙事只能在两者之间追求一种平衡点,让叙述的新闻更可能接近事实的本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叙事 客观真实 主观倾向 故事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新闻摄影研究综述 被引量:4
7
作者 范文霈 杨健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2,共3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各领域、各阶层都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而作为新闻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摄影工作也步入了新的历史轨道,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本文从新闻传媒机制的改变、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传播技术...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各领域、各阶层都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而作为新闻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摄影工作也步入了新的历史轨道,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本文从新闻传媒机制的改变、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传播技术的进步等几方面,对这一时期新闻摄影事业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摄影 传播 媒体 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7
8
作者 吴荣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4,共4页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青年大学生 价值取向 思想观念 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全球化 建设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尧臣“水上诗路”书写的叙事性及其诗史意义
9
作者 梅国春 柏红秀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77,共7页
梅尧臣作为北宋诗文革新的先驱,其“水上诗路”书写以运河行旅为主线,通过个体生命史与漕运交通网的交融,建构了“诗史互涉”的叙事范式。具体表现有:以“目击者”的在场视角,融合“以诗存史”的实录精神,构建起兼具历史真实与诗性表达... 梅尧臣作为北宋诗文革新的先驱,其“水上诗路”书写以运河行旅为主线,通过个体生命史与漕运交通网的交融,建构了“诗史互涉”的叙事范式。具体表现有:以“目击者”的在场视角,融合“以诗存史”的实录精神,构建起兼具历史真实与诗性表达的叙事体系;以地理空间脉络构成叙事骨架,将人地绾合的叙事深化,呈现淮河民生疾苦的微观镜像;以“纳景入事”的笔法,创造性地将自然物象嵌入事件进程,促成物象的叙事功能转化。梅尧臣“水上诗路”的诗史意义不仅在于革新了宋诗“阻浅”题材的书写,更在于完成了从地理记录到诗史建构的范式转捩。其以“平淡朴厚”对抗虚饰的叙事策略,既颠覆了西昆体的浮华窠臼,亦为苏轼、黄庭坚等后世诗人的行旅书写提供了范式蓝本,在唐宋诗转型中具有枢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尧臣 水上诗路 叙事性 诗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出版融合政策文本量化与策略分析
10
作者 乔晓鹏 张志强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51,共10页
加快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建成出版强国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我国62份出版融合政策文本的主要内容和发布主体进行梳理,构建了“政策工具—出版融合发展目标”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出版融合政策进行编码和量化分析。研... 加快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建成出版强国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我国62份出版融合政策文本的主要内容和发布主体进行梳理,构建了“政策工具—出版融合发展目标”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出版融合政策进行编码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出版融合政策存在政策工具协调推进,但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较少、政策子工具使用分布不协调,内部结构失衡、出版融合发展目标政策响应频次不均衡,出版融合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需加强政策支持等问题。未来我国出版融合政策的制定,应加大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频率、优化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重视出版融合发展目标的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深度融合 出版融合政策 结构性失衡 需求型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闻摄影报道中的隐性失实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文霈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7-109,共3页
新闻摄影在实践中,即使使用了来自于现场的真实照片,也仍然有失实的可能,这可被称为新闻摄影中的隐性失实现象。文中列举了隐性失实的3种表现形式:移花接木、信息缺损和文字误导,并归于3种主要原因:新闻传播者的主观故意、技术失误和与... 新闻摄影在实践中,即使使用了来自于现场的真实照片,也仍然有失实的可能,这可被称为新闻摄影中的隐性失实现象。文中列举了隐性失实的3种表现形式:移花接木、信息缺损和文字误导,并归于3种主要原因:新闻传播者的主观故意、技术失误和与受众的共同文化错位。文中讨论了如何避免新闻摄影报道隐性失实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摄影 报道 隐性失实 图像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去碎片化”新闻书写的三种方式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之国 徐源启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3-35,共3页
媒介技术的变革以及网络媒介赋权促使碎片化信息海量化存在,泛滥的碎片化信息让人难以追逐到事实的“真相”。信息碎片化语境下的媒介工作者应该坚守社会公器职责,通过书写事实明晰的“微新闻”、系列集成化新闻以及“深阅读”新闻等方... 媒介技术的变革以及网络媒介赋权促使碎片化信息海量化存在,泛滥的碎片化信息让人难以追逐到事实的“真相”。信息碎片化语境下的媒介工作者应该坚守社会公器职责,通过书写事实明晰的“微新闻”、系列集成化新闻以及“深阅读”新闻等方式,改变“碎片化”新闻对意义的解构,满足人们追寻事实“真相”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碎片化” 事实真相 新闻书写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与限制:国民党新闻团体政策之考察(1927-1937) 被引量:3
13
作者 虞文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66,共6页
1927-1937年,以国家社团主义为社会治理理念和方策的国民党政府,改变了北洋军阀放任新闻团体发展的态度,积极有效地指导与监督新闻界的结社组团。国民党三分新闻团体,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旨在对新闻团体进行控制与收编,将其整合到党国... 1927-1937年,以国家社团主义为社会治理理念和方策的国民党政府,改变了北洋军阀放任新闻团体发展的态度,积极有效地指导与监督新闻界的结社组团。国民党三分新闻团体,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旨在对新闻团体进行控制与收编,将其整合到党国政体的架构之中。但国民政府对新闻团体的法度化客观上在提倡与规范新闻团体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扩大了新闻界的活动空间,加速了中国近代新闻职业化进程。一定程度上,这十年间的新闻团体形塑了有限的公共空间,架起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团体 管理政策 新闻职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媒与当代审美文化关系之嬗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爱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0,共4页
在传播领域内,传媒的每一次革新都会带动新一轮当代审美文化的潮动。本文中的“大众传媒”主要指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在20世纪的不同阶段承担起传播信息的重要角色,它们对当代审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揭示... 在传播领域内,传媒的每一次革新都会带动新一轮当代审美文化的潮动。本文中的“大众传媒”主要指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在20世纪的不同阶段承担起传播信息的重要角色,它们对当代审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揭示这一过程当中,现代大众传媒在不同层面上表现出的特点,对于我们理解21世纪的当代审美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当代审美文化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游戏传播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机理与路径
15
作者 秦宗财 陈逸轩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
文化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者寻找和体验文化符号并享受其意义价值的象征系统。数字媒介环境下,游戏媒介为文化旅游吸引物的传播尤其是青年化传播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研究数字游戏传播文化旅游吸引物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对于广泛传播中华... 文化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者寻找和体验文化符号并享受其意义价值的象征系统。数字媒介环境下,游戏媒介为文化旅游吸引物的传播尤其是青年化传播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研究数字游戏传播文化旅游吸引物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对于广泛传播中华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力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文化旅游吸引物作为数字游戏的传播对象,需要通过再表征成为游戏内的符号实体,并在与游戏用户的互动中完成符号的意义传递。基于对文化旅游吸引物系统中的表征符号、再表征后的游戏符号和游戏用户等要素的内在关系分析,提出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要选择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理想并具有游戏适性的文化旅游吸引物,积极运用像似符号对其再表征,重视游戏用户的主体地位,同时应用融合“涵化”理念的游戏用户本位游戏模式,增强游戏用户对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情感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游戏 传播 文化旅游吸引物 机理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古籍数字出版: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16
作者 高坚 张新悦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38,共6页
出版是古籍流传重要的方式,能够有效推动古籍知识的传播与传承。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古籍数字出版活动发生深刻变革,古籍“传世”的内涵也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从显性价值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古籍内容的采集与修复、整... 出版是古籍流传重要的方式,能够有效推动古籍知识的传播与传承。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古籍数字出版活动发生深刻变革,古籍“传世”的内涵也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从显性价值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古籍内容的采集与修复、整理与编校、数字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有效提升了古籍出版的效率,还重构了古籍出版的新体系。从隐性价值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古籍选题策划、内容生产与创作、阅读服务等环节,将对人类行为和价值体系的构建产生更广泛的规范与引导作用。出版活动的物质性和组织性决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古籍数字出版的实践场域和价值意义。在此基础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古籍数字出版的知识化实践、技术化实践、制度化实践中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数字出版 生成式人工智能 出版传播 出版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多组态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丹丹 冯锐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3,共9页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为了更加明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复杂机理,该文以“资源+功能”作为解释框架,选取全国31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世...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为了更加明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复杂机理,该文以“资源+功能”作为解释框架,选取全国31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取得最优效果的多组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存在九种组态路径,资源支撑、成果产出、技术转化等是目前建设的普遍策略;建设高校根据组态路径可以分为资源禀赋型、科研赋能型以及社会服务型三种,并分别可以通过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等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高质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多组态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赋权视阈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及其未来走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丹丹 冯锐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1,75,共8页
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与技术的变革密切相关。作为引发社会变动的赋权者,技术及其所构造的社会秩序催生了现代大学制度,引发了现代大学制度主体间关系的嬗变和制度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同时技术的负效应也将现代大学制度带进了“制度过密”... 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与技术的变革密切相关。作为引发社会变动的赋权者,技术及其所构造的社会秩序催生了现代大学制度,引发了现代大学制度主体间关系的嬗变和制度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同时技术的负效应也将现代大学制度带进了“制度过密”“制度失准”“工具理性”等实践误区。面向未来,在技术的世界图景中,现代大学教育制度必须建立一个“主体-客体-行动”的理性结构,从构建“制度利益人”共同体、实现制度的适度化与人文向度、在技术执行框架下提升制度执行力等方面着手进行自我优化,以实现与技术变革相融相生、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赋权 现代大学制度 实践误区 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陶若诚 宋婧思 +2 位作者 涂海霞 韩水 李颖 《绿色科技》 201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通过田野调查,记录了扬州市区(不含各县市)古树名木一段时期内的生存现状,并对所掌握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开展了解决方法的探讨,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采取措施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生存现状 资源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时代中国新闻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书端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4-27,共4页
媒介融合时代,中国新闻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内容、技术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加以突破。内容精品化是新闻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需通过提升编辑能力素养和打造精品知识产权(IP)来实现;在技术层面,应强调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并将虚拟现... 媒介融合时代,中国新闻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内容、技术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加以突破。内容精品化是新闻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需通过提升编辑能力素养和打造精品知识产权(IP)来实现;在技术层面,应强调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并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出版技术与传统新闻出版业有效融合;在产业结构层面,需打造融出版业、影视业和网络新媒体等行业为一体的垂直整合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突破地域和业务层级的壁垒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深度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出版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