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水稻叶片基因组DNA简易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金素奎 国倩倩 +1 位作者 刘巧泉 高继平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4,共11页
【目的】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大规模遗传材料鉴定需求,急需建立一种快速、简易、高效、低成本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根据水稻遗传鉴定的特点,对传统TPS法进行改进和简化。(1)将特制的钢珠加样条与全自动研磨仪结合使用,提高了研... 【目的】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大规模遗传材料鉴定需求,急需建立一种快速、简易、高效、低成本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根据水稻遗传鉴定的特点,对传统TPS法进行改进和简化。(1)将特制的钢珠加样条与全自动研磨仪结合使用,提高了研磨水稻叶片组织的速度;(2)使用TPS缓冲液室温研磨裂解,无需液氮冷冻研磨;(3)研磨后的组织匀浆仅需75℃水浴20 min即可完成裂解;(4)室温静置5 min后吸取粗提液上清5μL至96孔PCR板内,使用排枪加入95μL灭菌的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即完成基因组DNA的提取过程。【结果】简易TPS法提取基因组DNA的步骤减少至6步以内,省略了DNA沉淀、离心、洗涤、溶解等过程。提取过程简单、快速,可在30 min内完成96个样本的DNA提取。提取过程中使用的试剂种类较少且廉价易得、安全环保。通过优化DNA提取液的用量,用简易TPS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开展的各类常规分子遗传鉴定的效果与CTAB法及传统TPS法相当。【结论】简易TPS法提高了水稻基因组DNA提取的效率,适合高通量的遗传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片 基因组DNA CTAB法 传统TPS法 简易TP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在《动物保护概论》课程中的实践——以家禽保护教学为例
2
作者 胡增垒 陈玉 +3 位作者 刘丹丹 张成成 郇长超 胡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51,共6页
为了顺应新农科背景下培养综合型“大爱”兽医人才的时代要求,解决《动物保护概论》家禽保护教学课程思政乏味、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文章开展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改革。结果显示:与传统灌输式模式相比,德育渗透的高质量... 为了顺应新农科背景下培养综合型“大爱”兽医人才的时代要求,解决《动物保护概论》家禽保护教学课程思政乏味、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文章开展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改革。结果显示:与传统灌输式模式相比,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具体体现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平均成绩由75.4分增至78.8分,且低分数学生人数明显减少;作业完成度更高,比例由84.7%增至95.34%;作业正确率更高,比例由81.25%增至98.41%;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进一步提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与社会生活契合度”方面打分高达4.96分。研究表明,家禽保护教学环节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保护概论》 德育 互动式教学 家禽保护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Sif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3
作者 苗苏南 何嘉文 +5 位作者 王静 夏泽淼 廖宗杰 赵一丁 焦新安 耿士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表达和纯化得到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以rHis-SifA作为免疫抗原,rGST-SifA作为检测抗原,采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SifA单克隆抗体,并使用鼠源亚类鉴定试剂盒确定其亚类,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腹水效价和亲和力,Western blot分析其反应性、与肠杆菌科其他细菌交叉反应的特异性和巨噬细胞中沙门氏菌SifA的分泌特性,评价其效果或应用潜力。结果显示: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亚型为IgG1,其效价达1.0×10^(6)以上,亲和常数为3.66×10^(9)/M,能特异性结合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8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并能确定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的分泌特性。研究表明,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具有良好的特性,为沙门氏菌的研究和检测提供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SifA蛋白 单克隆抗体 应用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萌发期和苗期主要形态指标的耐旱小麦种质筛选与评价
4
作者 黄钰 翁雪莲 +5 位作者 Indrila Dey Traye 王康君 周桂生 朱广龙 郭小倩 徐云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6-116,共11页
干旱胁迫是限制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开展小麦萌发期和幼苗期耐旱种质的筛选研究,对于促进耐旱小麦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以29份不同小麦种质为材料,利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小麦萌发期和幼苗期的主要形态指标,并... 干旱胁迫是限制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开展小麦萌发期和幼苗期耐旱种质的筛选研究,对于促进耐旱小麦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以29份不同小麦种质为材料,利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小麦萌发期和幼苗期的主要形态指标,并通过聚类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小麦耐旱性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小麦种质的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能力各有差异。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大部分小麦种质的萌发能力和幼苗生长势均有所下降。根据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及其综合耐旱系数和指数,初步筛选出10份耐旱小麦种质。根据苗期主要形态指标及其综合耐旱系数和指数,进一步筛选出连麦10号、连麦21137、连麦1738、济麦262和连麦1936这5份强耐旱小麦种质,其中幼苗生物量被认为是评价耐旱性的关键指标。最后,5个强耐旱种质的耐旱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连麦1738和连麦10号是极耐旱种质,其次为连麦21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萌发期 幼苗期 耐旱性 筛选 干旱胁迫 形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
5
作者 韦还和 孟天瑶 +6 位作者 陈英龙 左文刚 姚荣江 高平磊 许轲 张洪程 戴其根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0,共8页
我国正积极推进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鉴于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高产栽培技术不够明晰,存在产量不高且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我们系统总结了本团队在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滨海盐碱地水... 我国正积极推进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鉴于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高产栽培技术不够明晰,存在产量不高且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我们系统总结了本团队在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需确保群体穗数充足且穗型较大,以此协同实现足够的群体库容量,并保持较高的库容充实度;(2)要稳定水稻前期生长量,合理增加中期光合生长量,显著增强后期干物质积累能力;(3)凭借良好的株型和群体支撑力,保障群体库容能够充分结实。围绕上述规律,我们针对性开展了一系列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涵盖土壤脱盐关键技术、土壤培肥关键技术、耐盐水稻品种筛选与鉴定、适宜的密肥组合与微咸水灌溉技术,以及外源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整合并形成了“耕、晒、泡、旋、排”多次循环与增施有机肥相结合的快速高效脱盐培肥技术,以及以应用耐盐优质品种和“早播、勤灌、壮秧、密植、足肥”为特征的机插综合栽培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滨海盐碱地机插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在滨海盐碱地取得了显著的改良土壤与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水稻 产量形成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旱复合胁迫下粳稻品种南粳9108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韦还和 汪璐璐 +10 位作者 马唯一 张翔 左博源 耿孝宇 朱旺 朱济邹 孟天瑶 陈英龙 高平磊 许轲 戴其根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6,共14页
【目的】明确盐−旱复合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以江苏滨海盐碱地主栽的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材,设置盐胁迫与干旱胁迫组合处理,盐胁迫设置无盐(Non-salinity,NS,盐浓度0%)和高盐(High-salinity str... 【目的】明确盐−旱复合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以江苏滨海盐碱地主栽的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材,设置盐胁迫与干旱胁迫组合处理,盐胁迫设置无盐(Non-salinity,NS,盐浓度0%)和高盐(High-salinity stress,HS,盐浓度0.3%)处理;干旱胁迫于拔节期至抽穗期设置浅水层灌溉(Well-watered,WW)、中度干旱(Moderate drought,MD)和重度干旱(Severe drought,SD)。【结果】与无胁迫相比,1)单一盐胁迫、单一干旱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后产量分别下降36.8%、13.7%~30.0%和60.3%~107.1%(两年平均值)。2)单一盐、单一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下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低,且以盐−旱复合胁迫下的降幅更大;水稻穗长、穗部强、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亦呈类似趋势。3)单一盐、单一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显著降低了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量及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抽穗后20 d和40 d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盐−旱复合胁迫下的降幅高于单一盐和单一干旱胁迫。4)单一盐、单一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下强、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较低,强势粒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和有效灌浆天数则呈增加趋势,弱势粒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和有效灌浆天数差异则较小。单一盐、单一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下灌浆前、中、后期的天数较高,灌浆速率和灌浆量则较低。5)单一盐、单一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处理降低了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尤其是AGPase和GBSS酶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单一盐、单一干旱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强、弱势粒灌浆速率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显著下降,弱化强、弱势粒充实性状,且以盐−旱复合胁迫下降幅更大。盐−旱复合胁迫对籽粒强、弱势粒灌浆速率和灌浆量以及产量的抑制效应高于单一盐和单一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旱复合胁迫 籽粒灌浆特性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7
作者 朱蔡红 杨旭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6,共7页
茄子作为全球重要蔬菜作物,其营养价值高,含维生素E、生物碱等成分,兼具保健功能。然而,栽培茄遗传基础狭窄,抗病基因多存在于野生茄及半栽培种中,连作障碍、黄萎病等问题频发。因此,通过远缘杂交整合野生茄抗病、抗逆基因成为育种关键... 茄子作为全球重要蔬菜作物,其营养价值高,含维生素E、生物碱等成分,兼具保健功能。然而,栽培茄遗传基础狭窄,抗病基因多存在于野生茄及半栽培种中,连作障碍、黄萎病等问题频发。因此,通过远缘杂交整合野生茄抗病、抗逆基因成为育种关键。研究显示,野生茄对黄萎病、低温及高温胁迫表现出高抗性,但与栽培茄存在生殖隔离现象。远缘杂交面临受精前障碍、受精后障碍及F_(1)不育等挑战。通过亲本选择、授粉技术优化等方式可部分克服障碍。未来需系统收集野生茄资源,拓展抗性研究至营养与品质性状,并融合基因组学、基因编辑与传统育种,以创制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远缘杂交技术的创新与多学科交叉应用将是提升茄子育种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远缘杂交 种间杂交障碍 克服途径 杂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碳点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8
作者 朱淇 刘洋 +3 位作者 崔茂亚 高平磊 陈英龙 戴其根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3-832,共10页
碳点(CD)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低成本、易合成、低毒性且可生物降解、高量子产率、小尺寸和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在农业领域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CD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从种子萌发、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矿质元素... 碳点(CD)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低成本、易合成、低毒性且可生物降解、高量子产率、小尺寸和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在农业领域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CD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从种子萌发、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矿质元素吸收、光反应、碳同化、抗氧化和抗逆性等方面阐述其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安全、可持续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参考。最后,讨论了CD在农业系统中的潜在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生长发育 光合作用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养猪对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的调研与对策建议——以扬州市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鹏刚 金艮 +3 位作者 赵玉清 杨凡 韩宗晨 张汤杰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第3期66-68,共3页
为更好地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粮食安全和稳定猪肉价格,实现畜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扬州市作为苏中主要的养猪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获批,及一大批省市级养殖基地建设,扬州市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 为更好地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粮食安全和稳定猪肉价格,实现畜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扬州市作为苏中主要的养猪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获批,及一大批省市级养殖基地建设,扬州市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益不断提高。本文以扬州市生猪养殖为研究对象,紧密围绕健康养猪对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进行了科学的调研分析及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首先,通过对扬州市境内大中小规模养猪进行全面调研和摸底,掌握养猪业对当地市场需求供应及农户经济收入的影响。其次,精准掌握近三年生猪养殖常见的传染病和繁殖疾病,分析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及病理损伤。对养猪业造成的具体危害细致分析,为政府科学决策提出相应举措,尤其是传染性病和繁殖疾病对健康养殖的威胁和挑战。最后,提出建立科研单位与当地养殖企业服务对接,不断引进先进养殖技术、提高猪群繁殖效率、保障农民收入的增加。该文为健康养猪对乡村振兴提供详实的科学调研数据,及农民增收提出宝贵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养猪 乡村振兴 农民增收 调研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糯玉米花期耐热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旭东 朱广龙 +10 位作者 张舒钰 章慧敏 周广飞 张振良 冒宇翔 陆虎华 陈国清 石明亮 薛林 周桂生 郝德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6,共15页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趋明显,高温热害已成为限制糯玉米丰产稳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鉴定糯玉米的耐热性,筛选耐高温评价指标,可为耐热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推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增温方式(覆膜...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趋明显,高温热害已成为限制糯玉米丰产稳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鉴定糯玉米的耐热性,筛选耐高温评价指标,可为耐热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推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增温方式(覆膜增温处理和延迟播种处理)以及自然对照处理(CK),测定了13个与耐热相关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糯玉米花期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除叶绿素a和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外,各指标在高温处理下的降低幅度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将13个单项指标转换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贡献率分别为64.46%、15.06%和7.76%,代表了糯玉米耐热性87.28%的原始数据信息量;通过隶属函数计算综合耐热评价值(D值),将10个参试糯玉米品种划分为3类,分别为3个耐热型、4个中等耐热型和3个热敏感型。筛选出的耐热型品种为苏玉糯2号、中糯2号和苏玉糯901,生产中应用这些品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温热害对糯玉米生长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糯玉米耐热性评价方程预测供试材料的耐热性,预测值(PV)与D值基本一致,确定了产量、F_v/F_m、叶面积指数和花粉活力作为糯玉米花期耐热性评价指标。本研究筛选出的耐热品种和鉴定指标可为今后耐热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花期耐热性 综合评价 鉴定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 lnc-ALVE1-AS1抑制ALV-J在鸡巨噬细胞中增殖 被引量:1
11
作者 柴文娴 骆欢 +6 位作者 金松 王姣 罗坚强 洪雅琴 耿拓宇 崔恒宓 胡序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研究表明,源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长非编码RNA可能是巨噬细胞抗病毒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鸡内源性反转录病毒衍生的长非编码RNA lnc-ALVE1-AS1与宿主遗传抗性有关,能够激活非免疫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为进一步探讨lnc-ALVE1-AS... 研究表明,源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长非编码RNA可能是巨噬细胞抗病毒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鸡内源性反转录病毒衍生的长非编码RNA lnc-ALVE1-AS1与宿主遗传抗性有关,能够激活非免疫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为进一步探讨lnc-ALVE1-AS1在鸡巨噬细胞中的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发现lnc-ALVE1-AS1在ALV-J感染鸡巨噬细胞系HD11后24 h显著下调。进一步通过lnc-ALVE1-AS1过表达实验证实,lnc-ALVE1-AS1可以显著抑制ALV-J在HD11细胞中增殖。机制上,lnc-ALVE1-AS1显著上调HD11细胞dsRNA识别受体(TLR3)、Ⅰ型干扰素(IFN-α和IFN-β)和其他抗病毒天然免疫基因(IRF7、MX1、OASL和IFITM3)表达。然而,干扰TLR3或者抑制TLR3信号后lnc-ALVE1-AS1诱导Ⅰ型干扰素(IFN-α和IFN-β)的能力显著减弱。共聚焦定位分析显示在HD11细胞中lnc-ALVE1-AS1可以与TLR3蛋白直接结合。这说明激活TLR3信号可能是lnc-ALVE1-AS1抑制ALV-J在巨噬细胞中增殖的一个重要机制。本研究揭示了lnc-ALVE1-AS1在巨噬细胞中抗病毒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为抗病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lnc-ALVE1-AS1 禽白血病病毒 鸡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及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思怡 周乐 +1 位作者 胡增垒 胡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4-1173,共10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引起的蜱传人兽共患传染病,存在形成大流行的潜在趋势且致死率较高。随着SFTSV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九种最危险的病原体之一,给人类健...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引起的蜱传人兽共患传染病,存在形成大流行的潜在趋势且致死率较高。随着SFTSV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九种最危险的病原体之一,给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SFTS的疫苗和防治药物的研发已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SFTS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候选疫苗、诊断及治疗,旨在为SFTSV的防控及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 疫苗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与教学模式改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素奎 刘巧泉 高继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4期127-130,共4页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在农学专业教学中越发显示出其至关重要的地位。该文通过查阅资料对高校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并进一步探讨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该文强调实验教学是优化分子生物学...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在农学专业教学中越发显示出其至关重要的地位。该文通过查阅资料对高校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并进一步探讨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该文强调实验教学是优化分子生物学教学的关键,通过在教学和实验课程中引入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的PCR扩增与克隆、蛋白表达与纯化、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作物遗传转化和组织培养等技术,能显著提升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还应该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构建虚拟实验室,以及开设翻转课堂和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议,未来应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引进更多前沿科技,为农学专业学生培养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分子生物学科研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专业 分子生物学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淀粉、蛋白质和脂质与蒸煮食味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翁雪莲 姜丽秋 +5 位作者 唐树鹏 张伟杨 朱宽宇 王志琴 杨建昌 徐云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31,共11页
蒸煮食味品质是消费者选择稻米的重要评价标准。淀粉、蛋白质和脂质作为稻米的三大主要物质成分,与其蒸煮食味品质关系密切。为进一步探索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形成机制及水稻优质栽培技术,本文综述了稻米三大主要物质的组成与分布、合成代... 蒸煮食味品质是消费者选择稻米的重要评价标准。淀粉、蛋白质和脂质作为稻米的三大主要物质成分,与其蒸煮食味品质关系密切。为进一步探索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形成机制及水稻优质栽培技术,本文综述了稻米三大主要物质的组成与分布、合成代谢特点及其与蒸煮食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对稻米三大主要物质及其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存在三大主要物质互作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关系不清楚以及干湿交替灌溉对蒸煮食味品质的调控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建议今后基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累积与合成代谢的关系深入研究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形成机制以及轻-干湿交替灌溉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调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蒸煮食味品质 淀粉 蛋白质 脂质 干湿交替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韦还和 张翔 +8 位作者 朱旺 耿孝宇 马唯一 左博源 孟天瑶 高平磊 陈英龙 许轲 戴其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4-746,共13页
以江苏沿海滩涂主栽常规粳稻南粳9108和淮稻5号为试材,研究不同盐胁迫处理包括对照(CK,盐浓度0)、中盐(medium-salinity stress,MS,盐浓度0.15%)和高盐(high-salinity stress,HS,盐浓度0.3%)对水稻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生理特性的影响。... 以江苏沿海滩涂主栽常规粳稻南粳9108和淮稻5号为试材,研究不同盐胁迫处理包括对照(CK,盐浓度0)、中盐(medium-salinity stress,MS,盐浓度0.15%)和高盐(high-salinity stress,HS,盐浓度0.3%)对水稻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中盐和高盐胁迫均显著降低水稻产量,降幅分别为26.3%和57.7%(两品种平均);盐胁迫处理下,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著下降。(2)盐胁迫显著降低穗长、每穗强势粒和弱势粒籽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其中强势粒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降幅均低于弱势粒。(3)盐胁迫下,水稻植株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重以及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但收获指数明显增加。此外,抽穗后15 d和30 d盐胁迫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均显著低于对照。(4)盐胁迫降低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但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和有效灌浆天数有所增加;盐胁迫提高了强势粒和弱势粒有效灌浆天数,但平均灌浆速率显著下降,其中强势粒灌浆量的降幅低于弱势粒。(5)盐胁迫下,籽粒腺苷二磷酸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成酶(SSS)、颗粒型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显著下降,其中弱势粒的降幅高于强势粒。综上所述,盐胁迫下水稻强势粒和弱势粒灌浆天数有所增加,但籽粒灌浆速率及其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显著下降,致使籽粒充实度、粒重和产量显著下降,其中盐胁迫对弱势粒抑制作用大于强势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水稻 籽粒灌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韦还和 马唯一 +10 位作者 左博源 汪璐璐 朱旺 耿孝宇 张翔 孟天瑶 陈英龙 高平磊 许轲 霍中洋 戴其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0-363,共14页
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受限于淡水资源和水利基础设施,盐害和干旱往往交织出现,极易遭受盐−旱复合胁迫,严重制约了滨海盐碱地水稻丰产优质目标的实现。全面剖析盐、干旱胁迫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可为滨海... 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受限于淡水资源和水利基础设施,盐害和干旱往往交织出现,极易遭受盐−旱复合胁迫,严重制约了滨海盐碱地水稻丰产优质目标的实现。全面剖析盐、干旱胁迫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可为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与品质调优栽培提供科学支撑。本文概述了盐、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从渗透调节、离子平衡、光合作用、抗氧化酶系统、内源激素、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分子机制等方面阐述其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作用机制,从耐盐耐旱品种选育及栽培调控等方面提出了减轻水稻盐/干旱胁迫的调控措施,为今后深入开展水稻耐盐和干旱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品质 干旱 盐-旱复合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耐盐种质筛选及栽培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云姬 姜丽秋 +5 位作者 吴昊 朱一鸣 宋志强 张网定 朱广龙 周桂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43,共10页
小麦耐盐种质筛选及配套栽培调控技术研究是小麦耐盐品种选育、盐碱地小麦减损稳产的前提。本文简介了小麦耐盐种质筛选流程、耐盐性评价指标与方法,重点总结了山东、河北、新疆和江苏4省的耐盐小麦品种(系)概况以及抗盐相关栽培调控技... 小麦耐盐种质筛选及配套栽培调控技术研究是小麦耐盐品种选育、盐碱地小麦减损稳产的前提。本文简介了小麦耐盐种质筛选流程、耐盐性评价指标与方法,重点总结了山东、河北、新疆和江苏4省的耐盐小麦品种(系)概况以及抗盐相关栽培调控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存在筛选方法不统一、盐碱地实地筛选研究缺乏和栽培调控技术不系统等问题,建议统一室内筛选方法、利用室外盐池和盐碱地开展耐盐种质筛选及配套抗盐栽培调控技术研发,并基于多组学技术从遗传学和生理学角度系统探究小麦耐盐种质的耐盐机理以及栽培调控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盐品种(系) 耐盐筛选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氮磷高效吸收与利用的特征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星 邓仕文 +2 位作者 陈英龙 李荣凯 戴其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氮磷等化学肥料对于水稻产量形成具有重大作用。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着产量增长迟缓、肥料及水分投入大、利用率低等问题,提高水稻对氮磷的高效吸收和利用,不仅是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氮磷等化学肥料对于水稻产量形成具有重大作用。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着产量增长迟缓、肥料及水分投入大、利用率低等问题,提高水稻对氮磷的高效吸收和利用,不仅是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实现水稻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高效生产的重要途径。水稻氮磷高效吸收和利用涉及多个生理过程和信号通路,包括氮磷的吸收、转运、同化、再分配和发育响应等。然而,目前已经初步研究了这些生理过程,并通过优化栽培措施提高氮磷效率;近年来利用水稻丰富的种质资源和现代分子生物技术,鉴定了多个氮磷高效基因位点,揭示了其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成功培育了一批氮磷高效的水稻品种,为氮磷高效育种改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氮磷高效吸收、利用的生理过程和分子机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然而,目前水稻氮、磷高效的调控网络和关键过程尚不明确,氮磷协同高效的机制也未确定。因此,氮磷高效利用需要从以下5个方面深入研究:(1)揭示水稻氮磷高效的形成网络机制与关键过程,进一步阐明如何实现氮磷高效;(2)探究氮、磷之间的协同机制,以降低肥料投入和减少环境污染;(3)分析氮磷高效利用的多信号调控网络,构建氮磷高效的适配机制;(4)加强水稻与环境不同界面的互作研究,建立适宜不同地区的氮磷高效机制;(5)通过改良水稻自身氮磷吸收及利用效率,建设稻田面源污染修复体系,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及环境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磷 利用效率 生理机制 分子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PlSPL1基因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华杰 卢莉莉 +3 位作者 汤寓涵 赵大球 孟家松 陶俊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为研究芍药PlSPL1(SPL)基因的性质和功能,进一步阐明PlSPL1基因在不同物种中的共性与特征差异,探明PlSPL1在芍药茎秆挺直程度中的作用。以芍药红峰茎秆为材料,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芍药PlSPL1基因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PlS... 为研究芍药PlSPL1(SPL)基因的性质和功能,进一步阐明PlSPL1基因在不同物种中的共性与特征差异,探明PlSPL1在芍药茎秆挺直程度中的作用。以芍药红峰茎秆为材料,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芍药PlSPL1基因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PlSPL1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亲缘关系,随后利用qRT-PCR技术分析PlSPL1在芍药茎秆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进行了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PlSPL1基因开放阅读框为3000 bp,编码999个氨基酸。蛋白分子式为C_(4869)H_(7682)N_(1406)O_(1497)S_(43),分子量为111.25 ku,理论等电点为6.26,编码亲水性不稳定酸性蛋白,磷酸化修饰以丝氨酸为主,无信号肽,有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组成。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PlSPL1蛋白与牡丹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和葡萄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蛋白序列比对分析发现,PlSPL1蛋白具有SPL转录因子家族特有的SBP保守结构域。相对表达量分析发现,PlSPL1随着茎秆发育逐渐呈现下降趋势,表明PlSPL1负向调控芍药茎秆发育,推测其可能在茎秆挺直程度方面起重要作用;亚细胞定位显示,PlSPL1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上述结果表明,PlSPL1参与芍药茎秆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SPL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9抑制ALV-J在HD11细胞中增殖
20
作者 朱姝桐 朱治坚 +4 位作者 王陈君 郭旺 吴慧显 骆欢 胡序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6,共5页
钙结合蛋白S100A9是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在调节细胞的免疫功能和抗病毒免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尚不清楚S100A9在家禽中是否具有抗病毒功能。本文首先通过定量PCR分析发现ALV-J感染鸡巨噬细胞系HD11后持续性下... 钙结合蛋白S100A9是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在调节细胞的免疫功能和抗病毒免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尚不清楚S100A9在家禽中是否具有抗病毒功能。本文首先通过定量PCR分析发现ALV-J感染鸡巨噬细胞系HD11后持续性下调S100A9基因表达。为了进一步探讨S100A9基因在鸡巨噬细胞中的抗病毒功能及其机制,成功构建了S100A9真核表达载体。最后,通过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100A9过表达对ALV-J复制水平和TLR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LV-J在过表达S100A9的HD11中的增殖水平显著降低。机制上,S100A9显著上调TLR3基因及其下游信号基因(IRF7、IFN-α和IFN-β)在HD11细胞中表达。本研究揭示了鸡S100A9在巨噬细胞中抗病毒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为今后探索S100A9基因在ALV-J致病机理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9 TLR3 ALV-J 鸡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