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建波 马骏 +3 位作者 吕超 张新忠 郭宝健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6-351,共6页
大麦黄花叶病是欧亚冬大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国内外对大麦黄花叶病抗病品种培育的重视,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麦黄花叶病病毒株系的分类、病害的发生与传播、抗性遗传、抗病基因的定位... 大麦黄花叶病是欧亚冬大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国内外对大麦黄花叶病抗病品种培育的重视,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麦黄花叶病病毒株系的分类、病害的发生与传播、抗性遗传、抗病基因的定位以及抗黄花叶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就大麦黄花叶病遗传育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黄花叶病病毒 遗传 基因定位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品种扬农啤4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如根 李忠芹 +2 位作者 吕超 黄英 黄友圣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3,共4页
通过密度、播期、肥料用量及肥料运筹方式对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4号主要性状影响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扬农啤4号的适宜播期在10月底,适宜基本苗为15万/667m2左右,纯氮用量为12 kg/667m2,氮肥运筹方式以基肥∶拔节孕穗肥=8∶2较为合理,... 通过密度、播期、肥料用量及肥料运筹方式对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4号主要性状影响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扬农啤4号的适宜播期在10月底,适宜基本苗为15万/667m2左右,纯氮用量为12 kg/667m2,氮肥运筹方式以基肥∶拔节孕穗肥=8∶2较为合理,既有利于获得高产,又能确保扬农啤4号的优良啤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栽培技术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开颖角度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兰国防 李洪涛 +1 位作者 吕超 许如根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1-1135,共5页
本文以4个开颖大麦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参试材料两年各3点开颖角度,分析参试材料开颖角度的遗传差异及环境对大麦开颖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颖角度在品种间、地点间及地点、品种、年份互作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地点间开颖角度差... 本文以4个开颖大麦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参试材料两年各3点开颖角度,分析参试材料开颖角度的遗传差异及环境对大麦开颖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颖角度在品种间、地点间及地点、品种、年份互作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地点间开颖角度差异为上海农场>扬大实验农场>方强农场;参试品种开颖角度的大小为沪1154>扬0187>黄长芒>1430R。参试材料开颖角度的稳定性存在一定差异,沪1154的开颖效应最大且稳定性最好,其开颖基因育种利用价值较大;扬0187和黄长芒的开颖效应较大,易受环境影响,其开颖基因育种利用价值受到环境限制;1430R开颖效应最小,且易受环境影响,其开颖基因育种利用价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开颖角度 环境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用大麦品种扬农啤10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新忠 徐肖 +4 位作者 吕超 郭宝健 李忠芹 黄英 许如根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年第4期18-22,共5页
以扬农啤10号为材料,设计了氮肥用量和密度2个单因素试验,同时根据生产实践设计播期与密度的双因素协同试验,分析密度、氮肥用量及播期与密度协同等处理对扬农啤10号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扬农啤10号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 以扬农啤10号为材料,设计了氮肥用量和密度2个单因素试验,同时根据生产实践设计播期与密度的双因素协同试验,分析密度、氮肥用量及播期与密度协同等处理对扬农啤10号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扬农啤10号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其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有所提高,在基本苗15万/667 m^2、纯氮用量18.0 kg/667 m^2下,产量最高为486.44 kg/667 m^2。在施N量为14 kg/667 m^2、基肥∶蘖肥∶拔节穗肥为7∶1∶2条件下,11月2日播种,以基本苗16万/667 m^2的产量最高;在随播期推迟适当增加基本苗的情况下,10月20日—11月14日期间播种,以10月25日播种、基本苗15万/667 m^2的产量最高,为444.23 kg/667 m^2;低密度早播或高密度迟播均不易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品种 扬农啤10号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标记基因系籽粒营养品质性状及胚大小的差异性研究
5
作者 许如根 吕超 +2 位作者 魏大海 冯安林 黄志仁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4-57,共4页
为了筛选适合不同用途大麦营养品质基因定位的成套标记基因系,对23个大麦标记基因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胚比、千粒胚重的差异性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被研究的23个标记基因系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含量、... 为了筛选适合不同用途大麦营养品质基因定位的成套标记基因系,对23个大麦标记基因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胚比、千粒胚重的差异性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被研究的23个标记基因系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胚比及千粒胚重间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可从中选择成套的标记基因系对大麦营养品质基因进行定位;除胚比与千粒胚重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外,蛋白质与赖氨酸、胚比之间的正相关、蛋白质与千粒胚重、赖氨酸与胚比、千粒胚重之间的负相关均不显著,笼统地讲有关大麦籽粒赖氨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呈负相关的结论是不确切的,大胚能否作为高赖氨酸的间接选择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籽粒 标记基因 高赖氨酸 营养品质性状 籽粒蛋白质 间接选择 基因定位 正相关 差异性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及其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秀丽 李赢 +3 位作者 李建波 吕超 郭宝健 许如根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以抗病品种泰兴9425与感病品种NasoNijo杂种F_1花药培养构建的188个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及其亲本为材料,在拔节期进行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鉴定,在大麦成熟后考查株高、主穗长、穗下节间长、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及千粒... 以抗病品种泰兴9425与感病品种NasoNijo杂种F_1花药培养构建的188个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及其亲本为材料,在拔节期进行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鉴定,在大麦成熟后考查株高、主穗长、穗下节间长、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及千粒质量共7个农艺性状,并对群体的黄花叶病抗性及其对大麦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参试材料间黄花叶病抗性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以病害流行梯度下面积(AUDPS)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分为抗病、中抗、中感和感病4个类群。研究发现AUDPS与大麦株高、单株穗数、千粒质量及单株产量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0.38、-0.62和-0.65,表明黄花叶病对参试材料的株高、单株穗数、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黄花叶病 AUDPS值 聚类分析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发芽期的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国生 许如根 +1 位作者 缪丽霞 吕超 《大麦科学》 2004年第4期28-30,共3页
通过对 7个大麦品种在不同盐 (NaCl)浓度条件下发芽率、苗高和相对生长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 大麦发芽率同时受种子原始活力和盐浓度的影响 ,在盐碱土的种植大麦 ,应选择高活力种子种植 ;2 大麦苗高既受品种本身遗传因素的影响又... 通过对 7个大麦品种在不同盐 (NaCl)浓度条件下发芽率、苗高和相对生长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 大麦发芽率同时受种子原始活力和盐浓度的影响 ,在盐碱土的种植大麦 ,应选择高活力种子种植 ;2 大麦苗高既受品种本身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品种盐浓度的影响 ,应根据土壤盐浓度选择适宜的品种种植 ;3 发芽率和幼苗的相对生长率应同时作为衡量品种是否耐盐的指标 ,被研究品种发芽期最大耐盐 (NaCl)的浓度为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发芽期 品种 发芽率 种植 苗高 盐浓度 衡量 最大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棱大麦与六棱大麦籽粒性状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新忠 李英哲 +3 位作者 郭宝健 苗凌峰 吕超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74-1481,共8页
为了解不同棱型大麦籽粒性状的差异性及其千粒重与粒型性状的相关性,对98份二棱大麦和89份六棱大麦品种(系)在不同试点的千粒重、粒长、粒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二棱大麦千粒重、粒长和粒宽普遍高于六棱大麦,不同棱型大麦千粒重... 为了解不同棱型大麦籽粒性状的差异性及其千粒重与粒型性状的相关性,对98份二棱大麦和89份六棱大麦品种(系)在不同试点的千粒重、粒长、粒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二棱大麦千粒重、粒长和粒宽普遍高于六棱大麦,不同棱型大麦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在基因型间及环境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经过聚类分析,依据千粒重将二棱大麦和六棱大麦聚为高、中、低粒重3类。随着千粒重的减小,二棱大麦千粒重与粒长之间由显著正相关变为不显著负相关,六棱大麦则由不显著正相关变为显著正相关。二棱大麦和六棱大麦各类品种(系)的平均千粒重与粒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均高于千粒重与粒长的相关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棱型 千粒重 粒长 粒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种质资源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志敏 金能 +2 位作者 吕超 黄祖六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9-846,共8页
为研究不同来源大麦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利用107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对不同来源的96份大麦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7对SSR引物共检测出470个位点,每个引物可检测出2~10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4.4个位点,剔除部分等位... 为研究不同来源大麦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利用107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对不同来源的96份大麦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7对SSR引物共检测出470个位点,每个引物可检测出2~10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4.4个位点,剔除部分等位性位点,共有319个多态性位点,占总检测位点的67.8%。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最高为0.75,最低为0.04,平均为0.42。聚类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S)分布在0.5480~0.9195之间。在GS值为0.674水平时,可将参试品种聚为4大类,其中42份来自我国不同地区及日本引进的冬大麦品种(系)和另外2份美国引进品种(系)被聚为同一亚类;45份美国引进品种(系)和2份国内品种(系)被聚为同一亚类,即本研究材料的SSR遗传差异主要与材料的来源有关,但也出现了少量材料的交叉分类,说明国内外大麦育种均存在遗传基础较狭窄的问题,需加强外来种质的引进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SSR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ARF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宝健 李赢 +3 位作者 袁泽宸 吕超 张新忠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26-1432,共7页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responsefactor,ARF)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关于大麦ARF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探讨大麦ARF基因的功能,以公布的大麦栽培品种M...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responsefactor,ARF)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关于大麦ARF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探讨大麦ARF基因的功能,以公布的大麦栽培品种Morex的基因组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大麦ARF基因,并对其结构、染色体分布、蛋白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及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了17个大麦ARF基因,除4号染色体外,其余6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片段复制事件是大麦ARF基因家族的主要扩张方式;HvARF蛋白均具有保守的B3结构域和Auxin_resp结构域,而Aux/IAA结构域仅存在于12个HvARF蛋白中,且不同蛋白所舍该结构域1~2个不等;不同植物中ARF基因在功能上具有保守性;不同组织器官中HvARF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生长素响应因子 进化树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棱啤酒大麦籽粒大小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许如根 吕超 +1 位作者 郭三红 黄祖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1-734,共4页
为给二棱啤酒大麦品种籽粒性状的改良和优质啤酒大麦原料适宜生产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10个二棱大麦品种(系)粒长、粒宽、粒厚及千粒重4个籽粒性状在品种(系)及试点间的差异和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大麦粒长、粒厚及千... 为给二棱啤酒大麦品种籽粒性状的改良和优质啤酒大麦原料适宜生产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10个二棱大麦品种(系)粒长、粒宽、粒厚及千粒重4个籽粒性状在品种(系)及试点间的差异和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大麦粒长、粒厚及千粒重在品种(系)及地点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粒宽在品种(系)及地点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粒厚在地点间的差异(F=25.02**)显著大于品种(系)间的差异(F=3.69**),千粒重在地点间的差异(F=340.74**)亦显著大于品种(系)间的差异(F=26.30**);品种(系)与地点互作对大麦千粒重的影响极显著;千粒重在品种(系)间的显著差异大于其余3个性状。(2)扬州和南通的粒长显著大于连云港点;连云港和南通的粒厚显著大于扬州点;千粒重在3试点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以南通最高,连云港次之,扬州最低。(3)除籽粒厚度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11**)外,其余各籽粒大小性状间均呈不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棱啤酒大麦 籽粒大小 差异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亮杰 郭元世 +4 位作者 杜丽杰 吕超 张新忠 郭宝健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2,共10页
为了解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规律,以Noso Nijo×泰兴9425杂种F1花药培养的191个DH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2010和2012年大麦直链淀粉含量分别符合... 为了解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规律,以Noso Nijo×泰兴9425杂种F1花药培养的191个DH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2010和2012年大麦直链淀粉含量分别符合两对连锁抑制作用主基因模型(B-2-9)和两对连锁互补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遗传模型(E-2-7),支链淀粉含量分别符合两对抑制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遗传模型(E-1-9)和两对连锁显性-上位性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遗传模型(E-2-4),支/直比均符合两对抑制作用主基因模型(B-1-9),总淀粉含量均符合三对等比例加性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遗传模型(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籽粒淀粉含量 遗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冬割方式对大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如根 郭三红 +1 位作者 吕超 王小丽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7-160,共4页
为了解冬割对不同春化特性大麦品种主要性状的影响,以春性大麦品种(六恢)和半冬性品种(扬饲麦1号)为试验材料,在越冬始期,以留茬2 cm、5 cm、留茬2 cm+施肥、留茬5 cm+施肥4种不同方式进行冬割处理,以不割为对照,研究不同冬割方式对大... 为了解冬割对不同春化特性大麦品种主要性状的影响,以春性大麦品种(六恢)和半冬性品种(扬饲麦1号)为试验材料,在越冬始期,以留茬2 cm、5 cm、留茬2 cm+施肥、留茬5 cm+施肥4种不同方式进行冬割处理,以不割为对照,研究不同冬割方式对大麦鲜草重及成熟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干重、千粒重、穗数、产量等12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鲜草重因品种及留茬高度不同而异。(2)冬割降低了大麦株高,增加了单株穗数、单株干重、单株粒重及单株粒数。相同留茬高度,施肥能提高麦茬再生能力。(3)割后大麦的抗寒性降低,部分植株被冻死,单位面积的植株减少,单株穗数的增加不足以补充基本植株的减少,单位面积的穗数变少。春性品种尤为明显。在保证一定留茬高度并及时追肥的条件下,半冬性品种比较适宜冬割,并可获得较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冬割 再生能力 施肥 春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新忠 吕亮杰 +1 位作者 吕超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杂交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本研究以8个保持系、9个恢复系及由其配制的72个杂交大麦为材料,分析了杂交大麦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单株干重等7个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优亲优... 为进一步了解杂交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本研究以8个保持系、9个恢复系及由其配制的72个杂交大麦为材料,分析了杂交大麦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单株干重等7个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优亲优势表现以及杂交亲本棱型与杂种优势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72个杂交大麦的7个性状共出现365次显著中亲优势,其中正向显著组合出现348次,负向显著组合出现17次,显著优势组合出现率为72.4%;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出现率差异较大,中亲优势出现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粒重和单株穗数,其中株高、穗下节间长和穗长3个性状的显著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分别达到98.6%、90.3%和91.7%,株高均表现为正向中亲优势,穗长、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均出现负向显著中亲优势;显著超优亲优势组合共出现99次,组合出现率为19.6%,超优亲优势出现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穗下节间长、千粒重、穗长、单株干重和单株粒重,其中穗下节间长、千粒重和穗长的显著优势组合出现率较高,分别为59.7%、43.1%和20.8%,株高和单株穗数未出现显著的超优亲优势组合;异棱型杂交种的显著超优亲优势组合出现率高于同棱型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中亲优势 超优亲优势 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开颖角度的配合力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兰国防 李洪涛 +4 位作者 林参 马骏 吕超 张新忠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了解大麦开颖角度的配合力及其稳定性,以5个开颖角度差异较大的大麦品种及以其作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组配得到的20个杂交种为材料,对2年6点次的不同环境下大麦开颖角度的配合力及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颖... 为了解大麦开颖角度的配合力及其稳定性,以5个开颖角度差异较大的大麦品种及以其作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组配得到的20个杂交种为材料,对2年6点次的不同环境下大麦开颖角度的配合力及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颖角度受材料、环境及二者互作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亲本一般配合力在环境间差异较小,表现为沪1154>扬0187>黄长芒>1430R>扬农啤7号;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在环境间差异较大。5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在不同环境间表现稳定,单点测定的结果对其他环境的参考利用价值高;特殊配合力的稳定性较差。开颖角度配合力的稳定性主要受加性效应的支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开颖角度 配合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种子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及其安全贮藏年限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如根 吕超 +3 位作者 杨荣伟 高峰 陈培红 何琳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为了探明常温条件下贮藏的大麦种子劣变生理表现及不同用途大麦安全贮藏期限,以1997~2000年收获、贮藏的8个大麦品种32份种子为材料,对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种子生活力、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麦种... 为了探明常温条件下贮藏的大麦种子劣变生理表现及不同用途大麦安全贮藏期限,以1997~2000年收获、贮藏的8个大麦品种32份种子为材料,对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种子生活力、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麦种子贮藏年限的延长,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种子生活力均呈下降趋势,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呈上升趋势。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上升均是导致种子生活力下降的原因。在长江流域常温条件下,大麦种质可以安全贮藏两年半;生产用种的安全贮藏期不到一年半,但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啤麦原料均可安全贮藏到当年11月份。欲延长大麦种质、生产用种及啤麦原料的安全贮藏期,须改善贮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贮藏期间 生理变化 安全贮藏年限 种子生活力 种子活力 过氧化物酶活性 种子浸出液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麦芽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及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亮杰 杜丽杰 +4 位作者 郭元世 吕超 张新忠 郭宝健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0-247,共8页
为了解大麦麦芽品质的基因型差异,以191个DH系及其亲本日本啤酒大麦Noso Nijo和中国大麦泰兴9425为材料,测定了浸出率、可溶性氮含量、库尔巴哈值、α-氨基氮含量、糖化力、黏度和总氮含量等7个麦芽品质性状,根据啤酒麦芽行业标准(QB168... 为了解大麦麦芽品质的基因型差异,以191个DH系及其亲本日本啤酒大麦Noso Nijo和中国大麦泰兴9425为材料,测定了浸出率、可溶性氮含量、库尔巴哈值、α-氨基氮含量、糖化力、黏度和总氮含量等7个麦芽品质性状,根据啤酒麦芽行业标准(QB1686-93)对参试材料的麦芽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并依据7个麦芽性状对DH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Noso Nijo的浸出率、可溶性氮含量、库尔巴哈值、α-氨基氮含量、糖化力及麦芽品质评分均高于泰兴9425,黏度和总氮含量均低于泰兴9425;除可溶性氮含量在两亲本间差异显著外,其余6个性状及麦芽品质评分在两亲本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浸出率、可溶性氮含量、库尔巴哈值、α-氨基氮含量、糖化力、麦芽品质评分在DH群体中呈正态分布,数值呈连续变化,为典型的数量性状特征;黏度和总氮含量在DH群体中分布的偏度介于-1和1之间,峰度大于1,且数值呈连续变化,说明其受主效基因控制的同时,也受微效多基因作用;麦芽品质评分与浸出率、α-氨基氮含量、可溶性氮含量、库尔巴哈值和糖化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黏度和总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浸出率和库尔巴哈值对麦芽品质影响相对较大。DH系及亲本被聚为3类:第Ⅰ类包括泰兴9425在内的87个株系,其麦芽品质较差,综合评分较低;第Ⅱ类包括Noso Nijo在内的97个株系,其麦芽品质较好,综合评分居中;第Ⅲ类由9个株系组成,其麦芽品质最好,综合评分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麦芽品质 基因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7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超 孙兰英 +3 位作者 李忠芹 黄英 兰国防 许如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82,共2页
以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7号为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氮肥对该品种产量及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水平下,氮肥运筹方式对扬农啤7号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提高施氮量可显著增加扬农啤7号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其... 以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7号为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氮肥对该品种产量及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水平下,氮肥运筹方式对扬农啤7号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提高施氮量可显著增加扬农啤7号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达到国标优级。在施氮量180.0 kg/hm2、基蘖肥与拔节孕穗肥比例为7∶3的条件下,种植密度对扬农啤7号产量有显著影响,以基本苗300万/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为7 870.65 kg/hm2;种植密度对扬农啤7号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扬农啤7号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达到国标优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产量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品种扬农啤5号的黄花叶病抗性QTL定位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肖 潘雨涵 +4 位作者 沈会权 吕超 郭宝健 王菲菲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6-1062,共7页
为分析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基因的位置和效应,以高抗大麦品种扬农啤5号和感病大麦品种日引3号构建的253个RIL群体及亲本为材料,利用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108对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群体连锁图谱,结合大麦黄花叶病抗性表型数据,采用QTL IciMa... 为分析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基因的位置和效应,以高抗大麦品种扬农啤5号和感病大麦品种日引3号构建的253个RIL群体及亲本为材料,利用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108对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群体连锁图谱,结合大麦黄花叶病抗性表型数据,采用QTL IciMapping 4.0软件进行大麦黄花叶病抗性QTL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麦染色体1H、2H、5H和7H共检测到6个与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相关的QTL,这6个QTL对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的贡献率为4.39%~14.92%。其中,位于2H染色体的QTL qRYM-2Hb在3年9个时期均能检测到,介于标记区间GBM1309~EBmac0415,可解释5.70%~14.92%的表型变异,与已定位的Rym16 Hb的位置相近,可能是Rym16 Hb的等位基因;位于2H染色体的QTL qRYM-2Ha在2年3个时期均能检测到,介于标记区间EBmac0640~Bmag0744,可解释5.00%~10.88%的表型变异,可能是1个新的抗性位点;其他4个抗性QTL均仅在1年1个时期检测到,是否真实存在尚需进一步验证。同时,所有QTL的加性效应均为负值,表明定位的6个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基因均来自母本扬农啤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扬农啤5号 大麦黄花叶病 抗性基因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开颖性状的遗传分析 II.大麦开颖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祖六 祝丽 +1 位作者 许如根 吕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4,共5页
为给大麦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依据,2002-2003年以5个开颖品种(黄长芒大麦、沪1154、1430R、99-7122、扬0187)和1个闭颖品种(91单2)为亲本,采用62完全双列设计配制杂种F1,同时将5个开颖品种与另一闭颖品种84161配制正反交F1,研究了大麦开... 为给大麦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依据,2002-2003年以5个开颖品种(黄长芒大麦、沪1154、1430R、99-7122、扬0187)和1个闭颖品种(91单2)为亲本,采用62完全双列设计配制杂种F1,同时将5个开颖品种与另一闭颖品种84161配制正反交F1,研究了大麦开颖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1)6个亲本完全双列杂交的F1与双亲比较,大部分组合的开颖角度在中亲和低亲值之间,46.7%的杂种F1的开颖角度具有负向显著离中亲优势,说明大麦开颖角度的杂种优势不明显。(2)亲本的开颖角度越大,其一般配合力效应越高。5个开颖亲本中,黄长芒大麦的一般配合力最大,特殊配合力方差也大,是一个较好的开颖亲本。(3)亲子回归及相关分析表明,F1与中亲的回归和相关系数均较大,开颖角度中亲值提高1°,F1将提高1.4°,开颖亲本的开颖效应越大,后代越偏向于开颖特性;闭颖亲本的闭颖效应越大,后代的开颖角度越易减小。(4)根据2个闭颖亲本分别与5个开颖亲本相互杂交F1的比较,发现杂种F1的开颖角度与开颖亲本的开颖特性有关,也与闭颖亲本的遗传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开颖性状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