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台风灾害影响预报的知识集成框架
1
作者 叶鹏 张雪英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7,共14页
台风灾害影响预报是以灾害后果为重点、以公众感受为牵引的一种新型台风灾害预报方式。台风灾害影响的领域众多,还具有高度动态性,使得影响预报所需的领域知识来源分散且不断变化。“人-物-网”全方位的灾害大数据能够探测到台风灾害过... 台风灾害影响预报是以灾害后果为重点、以公众感受为牵引的一种新型台风灾害预报方式。台风灾害影响的领域众多,还具有高度动态性,使得影响预报所需的领域知识来源分散且不断变化。“人-物-网”全方位的灾害大数据能够探测到台风灾害过程变化,而灾害机理中蕴含了影响预报所需的丰富领域知识,亟需通过知识集成实现二者优势的深度耦合。因此,文中将机理和过程作为台风灾害影响预报的理论基础和关键线索,构建基于机理的台风灾害影响预报知识体系,研究基于状态的台风灾害过程识别方法,提出过程引导的台风灾害影响预报知识聚合方法。文中方法不仅提升了台风灾害影响预报中知识服务的针对性,也增强了台风灾害影响预报结果的可解释性,有利于推动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的情境化与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影响预报 灾害机理 事件过程 知识集成 台风“贝碧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空心板梁铰缝损伤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海峰 吴正光 +3 位作者 康爱红 顾万 沈楸 张永健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3,M0005,M0006,共9页
为了研究20 m跨径的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在极限状态下的破坏模式,通过8 m缩尺梁替代20 m原型梁,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单梁静载试验验证其合理性。对8 m缩尺空心板梁进行单梁及三片梁铰接体系静载结构试验,揭示了板梁损伤及铰缝损伤劣化规律... 为了研究20 m跨径的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在极限状态下的破坏模式,通过8 m缩尺梁替代20 m原型梁,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单梁静载试验验证其合理性。对8 m缩尺空心板梁进行单梁及三片梁铰接体系静载结构试验,揭示了板梁损伤及铰缝损伤劣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8 m缩尺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0 m原型梁结构的力学性能规律。荷载作用下中梁跨中产生的下挠和应变最大,板梁产生损伤后将迅速发生破坏。铰缝未产生严重损伤前,板梁的挠度、梁底应变与荷载呈线性变化关系;达到严重损伤刚度发生转变后,则呈非线性变化,且铰缝的开合和错台数值发生较快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空心板 铰缝 静力试验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老化沥青胶浆自愈合性能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波 王宇 +2 位作者 康爱红 张垚 周航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114,211,共9页
以宁沪高速苏州段大中修工程为依托,通过二次老化沥青的性能实验和疲劳自愈合实验,获取针入度、软化点、旋转黏度、流动指数和自愈合指数等指标,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二次老化沥青自愈合指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对比结果表... 以宁沪高速苏州段大中修工程为依托,通过二次老化沥青的性能实验和疲劳自愈合实验,获取针入度、软化点、旋转黏度、流动指数和自愈合指数等指标,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二次老化沥青自愈合指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两类沥青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误差平方和SSE均小于0.2,说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该模型可预测不同条件下沥青胶浆的愈合指数HI值,为沥青路面使用周期内沥青老化程度监测及沥青路面养护再生时机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二次老化 BP神经网络 疲劳自愈合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绿化混凝土植生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波 浦嘉诚 +3 位作者 康爱红 张爱军 张胡贵 张彤鑫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5-200,共6页
现浇绿化混凝土是一种由骨料、水泥和专用添加剂组成,现场拌和、浇筑、振捣成型,满足绿植生长的多孔干硬性混凝土,具有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可应用于公路边坡、河道边坡等多种场合。针对现浇绿化混凝土的抗雨水冲刷性能,开展了模... 现浇绿化混凝土是一种由骨料、水泥和专用添加剂组成,现场拌和、浇筑、振捣成型,满足绿植生长的多孔干硬性混凝土,具有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可应用于公路边坡、河道边坡等多种场合。针对现浇绿化混凝土的抗雨水冲刷性能,开展了模拟降雨植生冲刷试验,研究了降雨强度、边坡坡度、表孔参数和铺筑厚度对径流侵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边坡坡度一定时,径流侵蚀量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径流剪切力呈正相关;当降雨强度一定时,径流侵蚀量随着边坡坡度的增大而增加;表孔参数A(孔深4.5 cm、孔径2.5 cm、孔径2.8 cm)试件的径流侵蚀量少于表孔参数B(孔深4 cm、孔径1 cm、孔径3.5 cm)试件的;铺筑厚度对径流侵蚀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绿化混凝土 降雨强度 边坡坡度 表孔参数 铺筑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过程建模的台风灾害社交媒体信息聚合与演变特征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叶鹏 张春菊 +1 位作者 刘欣 何鹤鸣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
台风灾害事件过程具有尺度效应,而高时效性社交媒体中蕴含的丰富台风灾害事件信息可为多尺度认知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提供支持。该文首先以对象为构成事件的基本单元,以状态划分作为多尺度度量过程的基础,构建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表达模... 台风灾害事件过程具有尺度效应,而高时效性社交媒体中蕴含的丰富台风灾害事件信息可为多尺度认知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提供支持。该文首先以对象为构成事件的基本单元,以状态划分作为多尺度度量过程的基础,构建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表达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社交媒体的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挖掘方法,通过多级语义约束的信息聚合方法,提取特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的对象状态特征;基于状态在时空上连接形成的状态序列分析不同对象的演变轨迹,从多维度表达事件过程的不同演变特征。最后,以2019年“利奇马”台风灾害事件为例,验证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模型的合理性与信息聚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事件过程建模 信息聚合 社交媒体 灾害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老化后的再生沥青性能变化分析
6
作者 张宇 李波 +2 位作者 张垚 康爱红 周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5-831,共7页
本研究对70#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一次老化,并通过抽提试验得到废旧沥青回收料(RAP)旧沥青作为试验原材料。随后,将再生剂添加进三种老化沥青,制备出相应的三种再生沥青。对再生沥青的三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掺量(6%)情况... 本研究对70#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一次老化,并通过抽提试验得到废旧沥青回收料(RAP)旧沥青作为试验原材料。随后,将再生剂添加进三种老化沥青,制备出相应的三种再生沥青。对再生沥青的三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掺量(6%)情况下,再生剂不仅能够有效恢复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黏度,亦能有效恢复其高温和低温流变特性;再生沥青经二次老化后,其针入度下降、软化点上升、旋转粘度上升、高温性能提升以及低温性能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 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 二次老化 老化特性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文文本的地质语义信息标注与语料库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雪英 张春菊 +3 位作者 汪陈 刘文聪 叶鹏 鲁艳旭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9-438,共10页
实现文本中地质信息的结构化抽取、语义解析、可视化表达和知识图谱构建,将为地质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利用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无论是采用传统统计模型还是深度学习模型,地质信息语义解析均需要已标注的语料库的支持。特别是... 实现文本中地质信息的结构化抽取、语义解析、可视化表达和知识图谱构建,将为地质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利用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无论是采用传统统计模型还是深度学习模型,地质信息语义解析均需要已标注的语料库的支持。特别是,地质信息的文本描述具有领域性特征,无法通过通用自然语言语料迁移实现。因此,不同层次的地质信息标注语料库的构建成为地质语义信息解析的关键和基础。文章在分析中文文本中地质语义信息描述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从地质实体的时空和属性描述特征出发,清晰表达地质实体的各种语义关系,制定了中文文本的地质语义信息标注体系和标注规范,自主研发了“交互式地质语义信息标注工具”,解决了传统人工标注存在错误率高、重复工作量大等缺点,以矿产资源的中文研究文献和报告为数据源,构建了大规模地质语义信息标注语料库,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当前相关标准和规模化标准数据匮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文本 地质实体 语义关系 标注体系 标注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B试验的玄武岩纤维混合料抗裂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丁皓 肖鹏 +2 位作者 夏炎 寇长江 陆鹏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7-644,共8页
基于半圆弯拉试验,采用断裂能量、柔性指数等指标来评价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沥青种类混合料,玄武岩纤维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裂缝扩展性能的增强略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但抗裂缝发展速度得到大... 基于半圆弯拉试验,采用断裂能量、柔性指数等指标来评价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沥青种类混合料,玄武岩纤维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裂缝扩展性能的增强略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但抗裂缝发展速度得到大幅提升;对于不同最大公称粒径混合料,玄武岩纤维对细粒径混合料的抗裂缝扩展性能的增强效应优于粗粒径混合料的,而玄武岩纤维对细粒径混合料的抗裂缝发展速度的增强效应不如粗粒径沥青混合料的;对于不同集配的混合料,玄武岩纤维对连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抗裂缝扩展性能和抗裂缝开展速度的增强效应均优于间断型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总体而言,玄武岩纤维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开裂能力,并降低开裂时裂缝发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沥青混合料 半圆弯拉试验 断裂能量 柔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永健 康爱红 +2 位作者 李波 肖鹏 寇长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0,86,I0006,共7页
针对传统热再生过程中,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旧沥青融合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微波方式替代传统热辐射,研究微波作用下不同旧料(铣刨料)掺量的试件路用性能的改变。通过单轴贯入强度试验、理想开裂试验(IDEAL-CT)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再... 针对传统热再生过程中,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旧沥青融合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微波方式替代传统热辐射,研究微波作用下不同旧料(铣刨料)掺量的试件路用性能的改变。通过单轴贯入强度试验、理想开裂试验(IDEAL-CT)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微波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相较于普通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贯入强度提升了2.9%~13.1%,抗裂性能提升了9.6%~15.4%,疲劳寿命提升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再生沥青混合料 高温稳定性 抗裂性能 抗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