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蜀汉之学术文化风尚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永平
-
机构
扬州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50,共7页
-
文摘
蜀汉统治者刘备、诸葛亮等皆出自寒门 ,在思想文化上儒、法诸家并蓄 ,表现出“驳杂”的特点。立国后 ,他们治国重法术 ,学术上尚能重儒 ,借儒者以完善典制、推广教育。蜀汉侨寓学者多习古文经学 ,给蜀地带来了新风尚 ;本土人士虽仍多因循今文经学 ,但在外来学风的影响下 ,正逐渐发生变化。
-
关键词
文化政策
蜀汉
学术文化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侨寓人士
土著人士
-
分类号
C092
[社会学]
-
-
题名孙中山开发长江中下游区域方案的经济思想特征
- 2
-
-
作者
云乃庆
-
机构
扬州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1997年第1期70-73,共4页
-
-
关键词
孙中山
长江中下游
经济思想
区域经济
利用外资
东方大港
城市建设
长江经济带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合理使用
-
分类号
F09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石虎夺权、冉闵之乱与后赵灭亡新论
- 3
-
-
作者
宋祖雄
薛海波
-
机构
扬州大学历史系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4,共9页
-
文摘
冉闵之乱起因于对后赵统治权的争夺,背后是羯族传统对后赵政权继承制度的影响。石虎入承大统也遵循了羯族传统;然而,他在攫取后赵统治权后,为强化统治,转而采取措施,消除羯族传统对继承制度的影响。冉闵之乱中所谓的“诛胡”事件实际上是针对反对势力的政治清洗,其出发点仍是维系后赵政权。但政治清洗导致大量官僚、禁卫出逃,后赵统治基础因而瓦解。最终,冉闵抛弃了“后赵”及其法统延长线上的“大卫”国号,走上以汉族官僚为基础的建国道路。
-
关键词
冉闵
后赵
羯族传统
石虎
“诛胡”事件
-
Keywords
Ranmin
Later Zhao Dynasty
Tradition of Jie Nationality
Shihu
Slaughtering the Hu People
-
分类号
K23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中法战争期间的英国对法政策
- 4
-
-
作者
华国梁
王永
-
机构
江苏扬州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1999年第1期50-53,共4页
-
文摘
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的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战争。西方列强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色。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法战争中活动最为积极,多次充当居间调停的角色,对法国采取既抑制又迁就,对中国采取既威胁又利诱的...
-
关键词
中法战争
英国政府
战争期间
法国政府
苏伊士运河问题
战时禁运品
全球利益
密码电报
清政府
香港
-
分类号
K561.44
[历史地理—世界史]
K561.44
[历史地理—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