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V叠加SIMV模式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1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先洋 武荣 +2 位作者 郑国方 李娜 郝小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叠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PPHN患儿12例,采用PAV+SIMV的叠加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通气过程中,以维持患儿的动脉... 目的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叠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PPHN患儿12例,采用PAV+SIMV的叠加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通气过程中,以维持患儿的动脉血氧饱和度(85%~93%)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02,25~40mmHg)为目标调节呼吸机参数。观察通气后1、24、48、72、96h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BP)、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及呼吸机参数等变化。结果所有1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通气时间为(107.8±7.9)h;平均吸氧时间为(8.7±1.8)d;平均住院时间为(24.2±7.6)d。机械通气后,患儿HR、呼吸频率(RR)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pH值、PaCO2数值和PaO2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各个时间点数值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OI、吸入氧浓度、平均动脉血压(MABP)、呼气末压(PEEP)、弹性卸载(EU)、阻力卸载(RU)、气道峰压(PIP)的数值及SIMV设置呼吸次数,均随着时间延长逐步减小,各个时间点数值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AV+SIMV的通气模式在治疗新生儿PPHN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比例辅助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石蛋白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查丽 胡金绘 +2 位作者 朱红利 刘颖颖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4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石蛋白(PSP)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ON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6月入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具有细菌感染危险因素或有疑似细菌感染征象且于出生后24 h内入院的新生儿90例,根据是否符合EONS的诊断标准分为败血症组... 目的探讨血清胰石蛋白(PSP)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ON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6月入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具有细菌感染危险因素或有疑似细菌感染征象且于出生后24 h内入院的新生儿90例,根据是否符合EONS的诊断标准分为败血症组(33例)和非败血症组(57例)。选择20例同期出生一般情况好,没有感染中毒症状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在两组新生儿生后第1、3和7天留取外周血标本,测定血清中PS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血清PSP水平在生后第1、3和7天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败血症组新生儿PSP水平在生后第1、3和7天均高于非败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败血症组新生儿血清PSP水平在生后0~3 d呈上升趋势,生后3~7 d呈下降趋势。生后第1天血清PSP水平诊断EONS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700~0.903,P<0.01)。生后第3天血清PSP水平诊断EONS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43~0.930,P<0.01);联合生后第1天血清PSP水平与生后第1天血清IL-6水平诊断EON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04~0.953,P<0.01)。结论新生儿血清PSP水平对早期诊断EONS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出生后1 d血清PSP和IL-6水平能提高EONS的诊断敏感性并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发型败血症 胰石蛋白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与容量控制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海燕 胡金绘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4期111-115,共5页
目的: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和容量控制(VC)两种通气模式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时的相关参数变化,评估PRVC在NRDS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3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 目的: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和容量控制(VC)两种通气模式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时的相关参数变化,评估PRVC在NRDS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3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3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机模式选择不同分为PRVC组(PRVC模式通气,n=17)和VC组(VC模式通气48 h后改PRVC模式通气,n=15),其他的呼吸机参数设置相同。观察两组患儿的出生体重、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观察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6、24、48 h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血压,机械通气1、6、2、48 h的气道峰压和氧合指数的变化,以及机械通气时PH值〈7.35、pH值〉7.45、低碳酸血症(PCO2〈35 mmHg)和高碳酸血症(PCO2跃60 mmHg)的发生率。结果3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两组患儿出生体重、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心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在机械通气48 h时接近正常范围(120~140次/min),各个时间点整体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4.381,P〈0.01);呼吸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在机械通气48 h点接近正常范围(35~60次/min),各个时间点整体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10.390,P〈0.01);平均动脉血压各个时间点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RVC组气道峰压在机械通气1、6、24 h时均低于V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数值整体呈下降趋势,机械通气1 h时,PRVC组与V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6、24、48 h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两组pH值〉7.45和pH值〈7.35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两组PCO2〉60 mmHg和PCO2〈35 mmHg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VC模式比较,PRVC模式治疗NRDS时具有较低的气道峰压,可能降低肺气压伤的发生,是一种肺保护性通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 容量控制 肺损伤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LE技术在危重新生儿转运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平 黄霞 +1 位作者 郑国方 武荣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危重新生儿转运护理中应用"STABLE"技术对转运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转运的危重新生儿498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98例新生儿平均转运时间为(1.7±1.1)小时;需要氧疗133例(26.7%),其中气管插... 目的探讨在危重新生儿转运护理中应用"STABLE"技术对转运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转运的危重新生儿498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98例新生儿平均转运时间为(1.7±1.1)小时;需要氧疗133例(26.7%),其中气管插管48例(9.6%);转运前后低血糖、低体温、低氧血症、低血压并发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498例新生儿均转运成功,无一例转运途中死亡。结论在危重新生儿转运护理中应用"STABLE"技术可增加转运成功率、降低转运途中新生儿死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转运 STABLE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1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邱爱娟 郑国方 +1 位作者 郝小清 武荣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1例确诊为IFI患儿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治疗转归.结果 11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中,真菌性败血症8例,真菌性肺炎3例;10例为早产儿,9例出生胎龄<34... 目的 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1例确诊为IFI患儿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治疗转归.结果 11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中,真菌性败血症8例,真菌性肺炎3例;10例为早产儿,9例出生胎龄<34周,7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ll例IFI起病前均曾接受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营养支持及持续静脉内留置针,2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7例曾机械通气.入院后7~10天出现反应差、反复青紫伴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四肢松软、肤色苍灰、低血压及发热等症状,8例血小板减少.血培养白假丝酵母菌5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例;痰培养3例均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后11例患儿均接受抗真菌及对症支持治疗,10例治愈后出院,l例放弃治疗.结论 IFI的高危因素包括早产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持续静脉内留置导管、机械通气等,症状往往不典型,常伴有血小板计数下降.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侵袭性真菌感染 易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皮下坏疽的护理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张熠昕 武荣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皮下坏疽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1例新生儿皮下坏疽的护理和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新生儿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痊愈出院。结论在新生儿皮下坏疽的护理中,做好预防工作和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护理的重点。
关键词 新生儿 皮下坏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35例新生儿呼吸困难的病因、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弦 杭杲 +3 位作者 胡金绘 张军 潘兆军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6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困难在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227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呼吸困难,分为呼吸困难组(1135例)及对照组(1135例)。分析呼... 目的分析呼吸困难在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227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呼吸困难,分为呼吸困难组(1135例)及对照组(1135例)。分析呼吸困难新生儿的病因,比较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发病率及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等。结果新生儿呼吸困难在呼吸系统的发生率最高,其中新生儿肺炎为主要病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第二病因。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的新生儿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胎龄、剖宫产、宫内窘迫、母亲贫血、窒息是发生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呼吸困难由多种病因所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新生儿疾病的治愈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 新生儿 病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自主呼吸时鼻前庭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马丙送 孙佃军 +3 位作者 高子波 胡金绘 花少栋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自主呼吸时鼻前庭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的自主呼吸新生儿85例,在生后6~24 h内测定... 目的 了解新生儿自主呼吸时鼻前庭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的自主呼吸新生儿85例,在生后6~24 h内测定新生儿鼻前庭内Pet CO2,同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获取Pa CO2。根据孕龄将新生儿分为早产儿组(39例)、足月组(46例);根据有无呼吸系统疾病分为呼吸疾病组(25例)和无呼吸疾病组(60例)。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判断Pet CO2与Pa CO2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入选新生儿平均Pet CO2[(37.6±6.3)mm Hg](1 mm Hg=0.133 k Pa)低于平均Pa CO2[(40.2±7.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6,P=0.017),Pet CO2与Pa CO2呈正相关(r=0.947,P=0.000)。早产儿组Pet CO2低于P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4,P=0.193);足月儿组Pet CO2低于Pa 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P=0.045)。呼吸疾病组Pet CO2[(40.1±6.2)mm Hg]低于Pa CO2[(45.0±7.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4,P=0.016);而无呼吸疾病组Pet CO2[(36.6±6.1)mm Hg]低于Pa CO2[(38.4±6.2)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8,P=0.174);呼吸疾病组新生儿Pet CO2与Pa CO2相关性(r=0.920,P=0.000)较无呼吸疾病组新生儿低(r=0.980,P=0.000)。呼吸疾病组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值[P(a-et)CO2,(4.9±2.1)mm Hg]高于无呼吸疾病组[(1.8±0.8)mm Hg],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9.901,P=0.000)。结论新生儿自主呼吸时鼻前庭内Pet CO2水平可预测Pa CO2水平,当新生儿无呼吸疾病时准确性更高,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鼻前庭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I、PNI联合CPIS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9
作者 武杰 李磊 +3 位作者 张婷婷 胡金绘 潘兆军 武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年龄较小(≤3周岁)的CAP患儿为研究对象,将...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年龄较小(≤3周岁)的CAP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儿分为重症组与轻症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SII、PNI及CPIS,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II、PNI和CPIS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儿379例,两组间SII、CPIS、C反应蛋白(CRP)水平相比,重症组均高于轻症组(P<0.05);两组间PNI相比,重症组低于轻症组(P<0.05)。SII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95%CI:0.713~0.857,P<0.05),界值为145.05。PNI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AUC为0.655(95%CI:0.567~0.743,P<0.05),界值为72.88。CPIS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AUC为0.977(95%CI:0.959~0.995,P<0.05),界值为2.5分。SII、PNI及CPIS联合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AUC为0.987(95%CI:0.976~0.999,P<0.05)。结论:SII、PNI及CPIS对于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三者联合评估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营养指数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早产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的表达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康 李娜 +2 位作者 刘弦 潘兆军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0期101-106,共6页
目的观察双胎早产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的表达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的74例双胎早产儿作为观察组,按照1∶1的比例随机选择同期所患疾病类似、... 目的观察双胎早产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的表达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的74例双胎早产儿作为观察组,按照1∶1的比例随机选择同期所患疾病类似、胎龄相近的74例单胎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收集入选早产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出生体重,将观察组分为轻胎组(37例)和重胎组(37例)。根据孕龄将观察组分为小胎龄组(胎龄<32周,24例)和大胎龄组(胎龄≥32周,50例)。根据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是否缺乏,将观察组分为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组(41例)和25-羟基维生素D非缺乏组(33例);维生素A缺乏组(24例)和维生素A非缺乏组(50例);维生素E缺乏组(59例)和维生素E非缺乏组(15例)。检测其生后1 d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母亲妊娠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轻胎组和重胎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胎龄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均低于大胎龄组(均P<0.05)。观察组低血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宫外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轻胎组NEC、EUGR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均高于重胎组(均P<0.05);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宫内生长受限(FGR)发生率均高于25-羟基维生素D非缺乏组(均P<0.05);维生素A缺乏组RDS、支气管发育不良(BPD)、FGR发生率均高于维生素A非缺乏组(均P<0.05);维生素E缺乏组与维生素E非缺乏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早产儿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低于同胎龄单胎早产儿;小胎龄双胎早产儿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更低。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的双胎早产儿更易发生RDS、FGR;维生素A缺乏的双胎早产儿更易发生RDS、BPD和FG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早产儿 维生素D 维生素A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早早产儿5年前后生长与营养状况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文英 丁素芳 +4 位作者 张丽 王玉美 李敏 韩良荣 岳虹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9期70-73,共4页
目的比较5年前后的极早早产儿(出生胎龄28~31+周,VPI)住院期间一般情况、围生期因素、生长发育、营养支持及生长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和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收治住院的... 目的比较5年前后的极早早产儿(出生胎龄28~31+周,VPI)住院期间一般情况、围生期因素、生长发育、营养支持及生长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和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收治住院的VPI的资料。以出生后24 h内住院、达出院标准为入选标准,按出生年度分为2010年组(82例)和2015年组(134例),比较两组VPI的的一般情况和围生期情况。结果与2010年组比较,2015年组早产儿在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胎龄、出院体质量、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住院天数、母亲胎盘早剥发生率的一般情况和围生期情况方面;最低体质量、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完全经口喂养时间、胃肠营养达418 kJ/(kg·d)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首次氨基酸使用日龄、氨基酸使用起始剂量、氨基酸累计使用时间、首次脂肪乳使用日龄、脂肪乳使用起始剂量、脂肪乳累计使用时间的生长发育及营养支持方面;总宫外生长迟缓(EUGR)发生率、轻度EUGR发生率的生长发育结局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PI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呈改善趋势。关注更低出生体质量、更小出生胎龄、合并更危重并发症的VPI,实施更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生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早产儿 生长发育 营养支持 生长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心房内心电图定位PICC位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亚娟 刘娟 +3 位作者 杨占华 黄萍 武荣 胡金绘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定位方法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尖端定位的比较。方法选择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治疗且需要PICC的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观察不同定位方法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尖端定位的比较。方法选择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治疗且需要PICC的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根据心房内心电图的特征性P波变化定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定位。以术后胸部X线片定位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方法的定位准确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定位准确率(95%)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P=0.02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6,P=0.048)。结论根据心房内心电图的特征性P波变化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方法具有定位准确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和且易操作的特点,值得在新生儿PICC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内心电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极低出生体重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丁素芳 刘颖颖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入院时日龄<72 h、出生胎龄在34+1~36+6周、...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入院时日龄<72 h、出生胎龄在34+1~36+6周、治愈出院的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452例,RDS组152例,晚期早产儿的RDS发生率为33.6%(152/452);对照组300例。两组患儿出生体重、胎龄、胎次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其余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S组患儿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胎盘异常、胎儿宫内窘迫、CPAP、气管插管、肺出血、持续肺动脉高压、气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剖宫产、胎膜早破、瘢痕子宫和社会因素导致的选择性剖宫产是晚期早产儿RDS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的RDS发生率较高、其病情较重和并发症较多。胎膜早破、剖宫产、瘢痕子宫和社会因素导致的选择性剖宫产是晚期早产儿RDS发病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胎膜早破 选择性剖宫产 Downe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茶碱治疗幼兔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先洋 武荣 +3 位作者 詹峰 李娜 周海燕 代苗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6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氨茶碱对幼兔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参数的影响。方法 18只日龄20~30 d的健康日本大耳幼兔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n=6),对照组(n=6),氨茶碱组(n=6)。空白组气管插管后不灌胎粪;后两组气管插管后注入4 mL/kg的胎粪混合物45 mg/mL,氨... 目的观察氨茶碱对幼兔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参数的影响。方法 18只日龄20~30 d的健康日本大耳幼兔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n=6),对照组(n=6),氨茶碱组(n=6)。空白组气管插管后不灌胎粪;后两组气管插管后注入4 mL/kg的胎粪混合物45 mg/mL,氨茶碱组在胎粪吸入综合征模型制备成功后0.5 h和2.5 h静脉注射氨茶碱(2.0 mg/kg),对照组在同样时间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三组均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通气支持,以维持正常潮气量范围(6~8 mL/kg)、正常血氧饱和度(85%以上)及正常血气值为准。通气5 h后记录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气道压(MAP)、动态肺顺应性(Cydn)和血气分析值,计算氧合指数(OI)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结果①3组间PH值(F=0.651)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值(F=0.6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氨茶碱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三组间动脉血氧分压(PO2)值(F=301.460)、OI值(F=110.300)和a/APO2比值(F=197.6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氨茶碱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氨茶碱组和对照组间RR(Z=0.260)和HR(Z=0.2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氨茶碱组和对照组间MAP值(Z=6.826)和Cydn值(Z=-3.1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茶碱能改善兔胎粪吸入时的肺部氧合状态,可降低气道平均压和增加肺整体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胎粪吸入综合征 幼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体成分评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陶熠飞 李艳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6期34-38,共5页
婴儿体成分是评估婴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体成分推断营养状况,可以及时发现营养问题,制订营养干预。但婴儿独特的生理和行为给体成分评估带来了一定挑战,测量婴儿体成分的方法可选择的范围都相对狭窄。目前针对婴儿体成分评估已... 婴儿体成分是评估婴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体成分推断营养状况,可以及时发现营养问题,制订营养干预。但婴儿独特的生理和行为给体成分评估带来了一定挑战,测量婴儿体成分的方法可选择的范围都相对狭窄。目前针对婴儿体成分评估已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常用的婴儿体成分评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这些方法主要包括人体测量法、空气置换体积描记法、双能X射线吸收法、生物电阻抗法、同位素稀释法和磁共振成像法。同时,对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阐述,为婴儿体成分评估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体成分 人体测量法 空气置换体积描记法 双能X射线吸收法 生物电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