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早早产儿5年前后生长与营养状况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徐文英 丁素芳 +4 位作者 张丽 王玉美 李敏 韩良荣 岳虹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9期70-73,共4页
目的比较5年前后的极早早产儿(出生胎龄28~31+周,VPI)住院期间一般情况、围生期因素、生长发育、营养支持及生长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和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收治住院的... 目的比较5年前后的极早早产儿(出生胎龄28~31+周,VPI)住院期间一般情况、围生期因素、生长发育、营养支持及生长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和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收治住院的VPI的资料。以出生后24 h内住院、达出院标准为入选标准,按出生年度分为2010年组(82例)和2015年组(134例),比较两组VPI的的一般情况和围生期情况。结果与2010年组比较,2015年组早产儿在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胎龄、出院体质量、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住院天数、母亲胎盘早剥发生率的一般情况和围生期情况方面;最低体质量、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完全经口喂养时间、胃肠营养达418 kJ/(kg·d)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首次氨基酸使用日龄、氨基酸使用起始剂量、氨基酸累计使用时间、首次脂肪乳使用日龄、脂肪乳使用起始剂量、脂肪乳累计使用时间的生长发育及营养支持方面;总宫外生长迟缓(EUGR)发生率、轻度EUGR发生率的生长发育结局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PI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呈改善趋势。关注更低出生体质量、更小出生胎龄、合并更危重并发症的VPI,实施更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生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早产儿 生长发育 营养支持 生长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例小于2岁女童乳房早发育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丽 朱廷 +2 位作者 孔玲莉 徐文英 王玉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3期270-271,共2页
目的了解小于2岁婴幼儿乳房发育的临床现况及转归。方法分析82例2岁以下乳房早发育婴幼儿临床及实验诊断资料,并进行临床随访研究。结果体检中婴幼儿乳房单侧增大25例(30.49%),双侧增大57例(69.51%);随访后71例婴幼儿2岁内乳房增大完全... 目的了解小于2岁婴幼儿乳房发育的临床现况及转归。方法分析82例2岁以下乳房早发育婴幼儿临床及实验诊断资料,并进行临床随访研究。结果体检中婴幼儿乳房单侧增大25例(30.49%),双侧增大57例(69.51%);随访后71例婴幼儿2岁内乳房增大完全消失,11例2岁后仍然未消退。血清激素水平测定结果卵泡刺激素(FSH)为(5.07±3.16)m IU/ml,黄体生成素(LH)为(0.51±0.51)m IU/ml,雌二醇(E2)为(12.02±14.45)pg/ml,盆腔B超检查显示,左侧卵巢体积(0.55±0.37)cm3,右侧卵巢体积(0.75±0.49)cm3。结论 2岁内婴幼儿乳房早发育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多可自行消退,但对2岁以上乳房增大持续不消退者要定期随访,在随访过程中若出现其他性征发育、生长加速、骨龄超前、性激素水平升高等,则应及时评估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早发育 婴幼儿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出生时骨代谢状况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汪海波 王玉美 +3 位作者 潘兆军 陈莹 林小飞 刘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112-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出生时血清骨代谢指标与胎龄、体重和身长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早产儿2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将其分为<32周组(68例)、32~33^(+6... 目的分析早产儿出生时血清骨代谢指标与胎龄、体重和身长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早产儿2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将其分为<32周组(68例)、32~33^(+6)周组(77例)、≥34周组(142例);根据体重将其分为<1500 g组(38例)、1500~2499 g组(202例)、≥2500 g组(47例);根据出生时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分为小于胎龄儿组(SGA组,50例)、适于胎龄儿组(AGA组,231例)与大于胎龄儿组(LGA组,6例)。检测并比较各组出生时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分析早产儿出生时骨代谢指标与出生时身长的关系。结果≥34周组血清钙水平高于<32周组及32~33^(+6)周组,32~33^(+6)周组血清钙水平高于<32周组(均P<0.05)。≥2500 g组、1500~2499 g组血清钙、IGF-Ⅰ水平高于<1500 g组(均P<0.05)。血清钙、IGF-Ⅰ水平均与出生时身长呈正相关(r=0.419、0.221,P<0.05)。AGA组血清磷水平高于SGA组(P<0.05)。结论早产儿出生时血钙、磷、IGF-Ⅰ水平与其胎龄、体重、身长等指标相关,可以作为早产儿住院期间骨代谢的重要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骨代谢 血清钙 血清磷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胎龄早产儿5年前后临床状况比较分析
4
作者 李敏 徐文英 +4 位作者 丁素芳 张丽 王玉美 潘兆军 蔡世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4期77-80,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2015年及2020年胎龄<32周小胎龄(VLGA)早产儿人口学特征、疾病谱、临床结局、生长结局的变化。方法选择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74例)及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57例... 目的比较分析2015年及2020年胎龄<32周小胎龄(VLGA)早产儿人口学特征、疾病谱、临床结局、生长结局的变化。方法选择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74例)及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57例)收治住院的VLGA早产儿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结局;分析达出院标准出院的VLGA早产儿的人口学信息、疾病谱及治疗情况。结果不同年份出生早产儿临床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达出院标准出院的VLGA早产儿135例,2020年125例。2020年出生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低于2015年;剖宫产率、出院胎龄、出院体重高于2015年,住院天数长于2015年(P<0.05)。2020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中重度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高于2015年(P<0.05)。达出院标准出院的不同年份出生早产儿生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注更低出生体重、更小出生胎龄、合并更危重并发症的VLGA早产儿,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和生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胎龄早产儿 疾病谱 临床结局 生长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模式早产儿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5
作者 陈莹 王玉美 +1 位作者 徐文英 张佩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3期24-28,共5页
目的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不同生长模式早产儿血清代谢物特征,并寻找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方法 采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且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至校正月龄6月龄的55例早... 目的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不同生长模式早产儿血清代谢物特征,并寻找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方法 采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且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至校正月龄6月龄的55例早产儿血清标本,根据校正月龄6月龄与出生体重Z评分差值是否≥0.67分为追赶生长组(35例)和无追赶生长组(20例)。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血清代谢谱,比较两组血清代谢轮廓的差异,筛选、鉴定出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 共得到28种主要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物质27种,主要为氨基酸类、甘油磷脂类、有机杂环化合物等;下调物质1种,属脂肪酸类。代谢物差异通路主要集中在氨基酸的代谢与合成中,其中富集程度最显著的代谢通路为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及谷胱甘肽代谢。结论 早期发生追赶生长的早产儿,因其生长速度较快,更易出现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氨基酸的缺乏,应重视早产儿氨基酸的合理补充。代谢组学分析可以为早产儿的营养状况评估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追赶生长 早产儿 氨基酸 癸酰肉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