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月小于胎龄儿生后早期肝、肾血清生化指标评估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彭娜娜 舒桂华 吕媛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4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足月小于胎龄儿(SGA)生后早期肝、肾功能特点,为其早期肝、肾功能的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340例足月SGA(足月SGA组)及同期收住的65例足月适于胎龄儿(AGA)(足月AGA组)... 目的探讨足月小于胎龄儿(SGA)生后早期肝、肾功能特点,为其早期肝、肾功能的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340例足月SGA(足月SGA组)及同期收住的65例足月适于胎龄儿(AGA)(足月AGA组)为研究对象,同时将足月SGA进一步分为匀称型、非匀称型,分析各组一般资料及生后第1、7天的肝、肾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足月SGA组出生体重低于足月AGA组,头围小于足月AGA组,身长短于足月AGA组,新生儿期并发症、母亲孕期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率高于足月SGA组(P<0.05)。生后第1天,足月SGA组球蛋白(GLB)、尿酸(UA)、血肌酐(SCr)水平高于足月AGA组;而尿素氮(BUN)水平及SCr异常率低于足月AGA组(P<0.05)。生后第7天,足月SGA组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UA水平低于足月AGA组;而GLB水平及Alb、天冬氨酸转氨酶、ChE、视黄醇结合蛋白、UA、SCr异常率高于足月AGA组(P<0.05)。匀称型SGA组出生体重低于非匀称型足月SGA组,头围小于非匀称型SGA组(P<0.05)。生后第1天,匀称型足月SGA组和非匀称型足月SGA组肝、肾血清生化指标及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7天,匀称型足月SGA组GLB异常率高于非匀称型足月SGA组(P<0.05)。结论足月SGA存在生后早期肝、肾功能异常的风险,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对其早期肝、肾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 小于胎龄儿 匀称型 非匀称型 适于胎龄儿 肝功能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发生鼻损伤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敏 吕璐 +2 位作者 李韩 林云 薛文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发生鼻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ICU)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212例新生儿为研... 目的探究新生儿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发生鼻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ICU)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21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新生儿的鼻损伤发生情况,并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鼻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调查,212例行nCPAP治疗的新生儿中发生鼻损伤者56例,占比为26.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时体重、nCPAP治疗时间、入院时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NSRAS)评分、面部水肿、行nCPAP治疗时的暖箱湿度、nCPAP持续使用、喂养情况和躁动情况均是新生儿发生鼻损伤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SRAS评分≥10分、胎龄≤30周、出生时体重<1.5 kg、nCPAP治疗时间≥7 d、面部有水肿、nCPAP持续使用及喂养方式为禁食均为引发新生儿鼻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在NICU行nCPAP治疗的新生儿发生鼻损伤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入院时NSRAS评分≥10分、胎龄≤30周和出生时体重<1.5 kg等,临床在新生儿接受治疗时需根据上述因素积极预防,以减少鼻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损伤 新生儿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Krabbe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家系基因变异分析
3
作者 张坡 陈秋 +2 位作者 姜跃彭 童鸣 胡苏玮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globoid cell leukodystrophy,GLD,OMIM 245200)又称Krabbe病,是一种罕见的溶酶体贮积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是由于半乳糖脑苷脂酶(galactocerebrosidase,GALC)基因缺陷,导致溶酶体内半乳糖脑苷脂酶活... 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globoid cell leukodystrophy,GLD,OMIM 245200)又称Krabbe病,是一种罕见的溶酶体贮积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是由于半乳糖脑苷脂酶(galactocerebrosidase,GALC)基因缺陷,导致溶酶体内半乳糖脑苷脂酶活性缺失,引起半乳糖脑苷脂不能降解而蓄积,产生鞘氨醇半乳糖苷毒性,造成中枢及外周神经纤维髓鞘脱失、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巨噬细胞浸润,从而引起一系列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症状[1]。Krabbe病根据发病年龄分为4种临床类型,其中婴儿型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90%病例为婴儿型,患儿大多在2岁左右夭折;晚发婴儿型的发病时间在19个月至4岁之间;少年型在4岁至19岁之间发病;成人发病在20岁后。Krabbe病在国内罕见,多为个例报道,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1/100000[2]。现将1例婴儿型Krabbe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家系基因变异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 半乳糖脑苷脂酶基因 基因突变 溶酶体贮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体外过敏原、总IgE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素琴 李燕 +1 位作者 王磊 魏梦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5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体外过敏原、总免疫球蛋白E(IgE)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RRTI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体外过敏原、总免疫球蛋白E(IgE)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RRTI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首次呼吸道感染年龄在3~18个月,随访至2周岁仍仅有一次呼吸道感染史的患儿100例为首次感染组;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幼儿100名为健康组;将首次感染组及健康组同时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25-(OH)D水平;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体外过敏原指标及总IgE;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RRTI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组、首次感染组(P<0.01)。观察组屋尘、鸡蛋白、牛奶、柏榆柳栎桦枫胡桃梧桐杨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总IgE水平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是RRTI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RRTI患儿血清25-(OH)D水平较低,25-(OH)D可能在RRTI的发生中起保护作用,RRTI患儿过敏原多个指标阳性率较高,但不能以体外过敏原阳性来预测患儿是否易发生RR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25羟维生素D 体外过敏原 总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