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苁蓉多糖对衰老小鼠肺一氧化氮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孙云 徐峰 +2 位作者 杨轩璇 王德俊 张洪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 研究肉苁蓉多糖(CDP)对肺衰老模型的细胞凋亡、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取2 mon龄小鼠常规条件下饲养11 mon,制成自然衰老模型,用CDP 25、50、100 mg·kg^(-1)分别灌服衰老小鼠6 wk... 目的 研究肉苁蓉多糖(CDP)对肺衰老模型的细胞凋亡、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取2 mon龄小鼠常规条件下饲养11 mon,制成自然衰老模型,用CDP 25、50、100 mg·kg^(-1)分别灌服衰老小鼠6 wk,检测衰老小鼠血清及肺组织中NO浓度及SOD活性,借助荧光显微镜研究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衰老可引起血清及肺组织SOD活性降低、NO含量升高,还可诱导肺组织细胞凋亡。CDP可以明显提高机体血清和肺的SOD活力、降低NO浓度,明显抑制了肺组织细胞凋亡,使细胞数减少,凋亡百分率(APO%)降低。结论 CDP对衰老小鼠肺组织细胞的退行性变化具有改善或延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C_(57)BL/6J小鼠Lewis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5
2
作者 沈婷婷 许爱华 +1 位作者 郑媛媛 陈华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研究银杏外种皮提取物(GBEE)对小鼠Lewis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C57BL/6J小鼠Lewis肺癌转移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替加氟80 mg·kg-1(阳性对照)和GBEE 50,100和200 mg·kg-1治疗组。正常和... 目的研究银杏外种皮提取物(GBEE)对小鼠Lewis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C57BL/6J小鼠Lewis肺癌转移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替加氟80 mg·kg-1(阳性对照)和GBEE 50,100和200 mg·kg-1治疗组。正常和模型对照组ig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5 d。给药结束后第2天剥瘤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摘取肺组织,Bouin's液固定后于解剖显微镜下计数肺表面转移灶,计算肺癌转移率和抗转移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Ⅳ型胶原(ColⅣ)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细胞CD44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 GBEE 50,100和200 mg·kg-1对C57BL/6J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移植瘤瘤质量分别为2.6±0.4,2.3±0.4和(2.3±0.6)g,抑瘤率分别为21.3%,32.2%和29.6%。模型对照组小鼠Lewis肺癌转移率为70%,GBEE 50,100和200 mg·kg-1治疗组肺癌转移率分别为50%,30%和4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BEE 100 mg·kg-1治疗组小鼠肺癌转移灶明显减少(P<0.01),抗转移率为87.5%;50和200 mg·kg-1无明显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BEE 50,100和200 mg·kg-1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ColⅣ和HA含量(P<0.01),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细胞CD44蛋白表达,并促进nm23-H1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GBEE对Lewis肺癌转移模型小鼠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表达、抑制肿瘤细胞黏附分子CD44表达并降低血清ColⅣ和HA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 LEWIS肺癌 肿瘤转移 Ⅳ型胶原 透明质酸 CD44 NM23-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四氢巴马汀对吗啡依赖大鼠阿片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葛晓群 林安平 +3 位作者 孙云 周华珠 张洪泉 卞春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 观察L 四氢巴马汀 (L THP)对吗啡依赖大鼠血浆、下丘脑 β EP和纹状体LEK含量的影响。 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β EP和LEK含量。 结果 L THP 40mg·kg-1ip可拮抗吗啡依赖大鼠 β EP释放减少的作用 (P <0 0 1)。与自然... 目的 观察L 四氢巴马汀 (L THP)对吗啡依赖大鼠血浆、下丘脑 β EP和纹状体LEK含量的影响。 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β EP和LEK含量。 结果 L THP 40mg·kg-1ip可拮抗吗啡依赖大鼠 β EP释放减少的作用 (P <0 0 1)。与自然戒断组比较 ,L THP可显著加速血浆中 β EP水平的恢复 (P <0 0 5 ) ,并部分拮抗戒断 2d时下丘脑 β EP含量的下降 (P <0 0 5 ) ,对纹状体LEK含量无影响。结论 L THP能促进吗啡依赖大鼠 β EP释放 ,这可能是它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四氢巴马汀 内啡肽 下丘脑 血浆 阿片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SGC-7901细胞p53基因的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爱华 陈华圣 +3 位作者 陈钢 苏庆 孙步蟾 顾玉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 研究银杏外种皮多糖对人胃癌SGC 790 1细胞 p5 3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 p5 3基因的表达 ;应用TRAP 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银杏外种皮多糖 (80~ 16 0mg·L-1,4 8h)能抑制人胃... 目的 研究银杏外种皮多糖对人胃癌SGC 790 1细胞 p5 3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 p5 3基因的表达 ;应用TRAP 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银杏外种皮多糖 (80~ 16 0mg·L-1,4 8h)能抑制人胃癌SGC 790 1细胞突变型 p5 3基因的表达及其端粒酶活性。结论 银杏外种皮多糖抑制SGC 790 1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突变型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多糖 胃癌细胞 P53基因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拮抗豚鼠哮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云 徐峰 +1 位作者 王德俊 张洪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拮抗卵白蛋白引发豚鼠哮喘的药理学机制。方法 利用卵白蛋白致敏豚鼠后 2wk ,iv阿魏酸钠后吸入 0 2 %的卵白蛋白× 7d。取豚鼠血 ,利用E LASA法测定血液中的粒细胞 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 4、5 ,及荧...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拮抗卵白蛋白引发豚鼠哮喘的药理学机制。方法 利用卵白蛋白致敏豚鼠后 2wk ,iv阿魏酸钠后吸入 0 2 %的卵白蛋白× 7d。取豚鼠血 ,利用E LASA法测定血液中的粒细胞 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 4、5 ,及荧光酶标记法测定阳离子蛋白 ,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计数其中的嗜酸性粒细胞 ,并利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磷酸二酯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阿魏酸钠2 5、5 0、10 0mg·kg-1给药后 ,粒细胞 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及白细胞介素 - 4、5被抑制 ,随剂量加大抑制效果增强 ;肺泡灌洗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也随剂量加大数量减少 ,相应的阳离子蛋白减少 ;灌洗液细胞中的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结论 阿魏酸钠可能通过抑制各种细胞因子、调节嗜酸性粒细胞 ,达到缓解或抑制哮喘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豚鼠 哮喘 卵白蛋白 嗜酸性粒细胞 阳离子蛋白 白细胞介素-4 磷酸二酯酶 拮抗 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水提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吉萍 张文友 +2 位作者 孙婷婷 冯薏婷 刘墨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59-1164,共6页
目的探讨板蓝根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Radix Isatidis,WERI)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WERI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鸡尾酒诱导剂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油红O... 目的探讨板蓝根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Radix Isatidis,WERI)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WERI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鸡尾酒诱导剂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和比色分析法观察WERI对前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肪积累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脂肪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C/EBP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γ及C/EBPα蛋白表达。结果WERI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同时细胞周期呈现G_0/G_1向S期阻滞;与空白组相比,用不同浓度的WERI处理后,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受到明显抑制,且细胞内脂滴生成量明显减少;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ERI还可以抑制脂肪细胞PPARγ和C/EBPα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WERI具有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作用,并可通过下调PPARγ和C/EBPαmRNA及蛋白表达来抑制细胞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水提物 3T3-L1前脂肪细胞 增殖 分化 PPARΓ C/EBPΑ 脂肪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丙诺啡对吗啡依赖动物的催促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葛晓群 卞春甫 周华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观察二丙诺啡催促作用。方法连续递增剂量sc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模型,然后ip盐酸二丙诺啡(M5050),观察各种戒断症状并评分。结果小鼠ipM50505mg·kg-1,大鼠ip2mg·kg-1... 目的观察二丙诺啡催促作用。方法连续递增剂量sc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模型,然后ip盐酸二丙诺啡(M5050),观察各种戒断症状并评分。结果小鼠ipM50505mg·kg-1,大鼠ip2mg·kg-1可分别催促两种动物迅速出现戒断症状,体重显著减轻,大鼠戒断症状评分较高。结论M5050具有较好的催促作用,可作为催促剂用于动物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丙诺啡 吗啡 催眠 吸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对臭氧致小鼠肺损伤的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洪泉 邓杨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 观察臭氧对肺造成的损伤和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fromspirulinaplatensis ,PSP)对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臭氧吸入造成肺损伤模型 ,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和肺匀浆的SOD活性 ,硫代巴比妥显色法测定MDA含量 ,并利用透射电... 目的 观察臭氧对肺造成的损伤和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fromspirulinaplatensis ,PSP)对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臭氧吸入造成肺损伤模型 ,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和肺匀浆的SOD活性 ,硫代巴比妥显色法测定MDA含量 ,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各PSP给药组的小鼠 ,血清和肺组织的SOD活性上升 ,MDA含量降低 ,与模型组相比 ,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电镜结果发现模型组的肺组织细胞有明显的凋亡性改变 ,而各给药组的损伤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臭氧 肺损伤 保护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药对豚鼠离体呼吸道平滑肌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吉萍 葛晓群 张洪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 观察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对正常和卵白蛋白致敏豚鼠离体肺条、气管平滑肌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体器官装置、张力换能器、MedLab记录系统测定肺条和气管平滑肌的张力。结果 ①IL 1ra对正常豚鼠离体肺条和气管... 目的 观察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对正常和卵白蛋白致敏豚鼠离体肺条、气管平滑肌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体器官装置、张力换能器、MedLab记录系统测定肺条和气管平滑肌的张力。结果 ①IL 1ra对正常豚鼠离体肺条和气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 ,EC50 分别为1 2 9ⅹ 10 -7mol·L-1和 8 0 6× 10 -8mol·L-1;并对卵白蛋白致敏的豚鼠肺条和气管平滑肌也有直接的松弛作用 ,EC50 分别为 2 6 1× 10 -7mol·L-1和 5 88× 10 -7mol·L-1,但致敏豚鼠呼吸道平滑肌对IL 1ra的敏感性要比正常豚鼠低。②IL 1ra(10 -9~ 10 -5mol·L-1)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致痉剂组胺对正常豚鼠肺条和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P <0 0 1)。③IL 1ra能抑制卵白蛋白攻击引起的肺条和气管平滑肌的收缩 ,IC50 分别为 7 83ⅹ 10 -7mol·L-1和 4 4 8ⅹ 10 -7mol·L-1。结论 IL 1ra对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组胺 卵白蛋白 离体呼吸道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菊素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的药效学作用及其机制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悦 陆奕 +5 位作者 杨婧雯 王钰凯 张梦莹 周芳 王广基 许正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01-1808,共8页
目的探讨锦菊素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皮肤诱导的银屑病模型,以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病理学和炎症因子水平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数据的变化作为效应学指标,观察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锦菊素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皮肤诱导的银屑病模型,以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病理学和炎症因子水平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数据的变化作为效应学指标,观察不同浓度的锦菊素给药后以上参数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锦菊素可明显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皮肤红斑、鳞屑、增厚等症状,PASI评分明显降低;组织病理学相关指标显示,锦菊素干预组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小鼠表皮增厚情况,降低表皮细胞中Ki67的表达水平。炎症因子及分子生物学结果表明,锦菊素干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100a8、S100a9、IL-17A、IL-6、IL-1β表达降低,血清中IL-2、IL-4、TNF-α、IFN-γ及IL-17A表达降低。淋巴结中Th17细胞比例降低,Treg细胞比例增加。此外,锦菊素还能够下调咪喹莫特诱导的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显著抑制P65入核,提示锦菊素能够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P65蛋白活化。结论锦菊素能够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症状和体征,该项作用可能与抑制角质细胞中P65蛋白磷酸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菊素 银屑病 咪喹莫特 TH17细胞 TREG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素对MPTP诱导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樊逸云 唐培宸 +5 位作者 顾欣霞 张鑫 孙莹 余伯成 张晓燕 葛晓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7-803,共7页
目的 观察虫草素(Cor)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MPTP制备PD小鼠模型,Cor(2.5、5.0、10.0 mg·kg^(-1))预处理灌胃给药。旷场、转棒和爬杆实验检测小鼠的运动能力;HP... 目的 观察虫草素(Cor)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MPTP制备PD小鼠模型,Cor(2.5、5.0、10.0 mg·kg^(-1))预处理灌胃给药。旷场、转棒和爬杆实验检测小鼠的运动能力;HPLC-ECD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DA含量、TH阳性细胞数和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Cor能明显改善PD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纹状体DA、DOPAC、HVA含量,减轻黑质TH免疫阳性神经元的丢失,并减少凋亡细胞数。另一方面,Cor可明显下调PD小鼠黑质中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的比值。同时,Cor能明显下调黑质p-p38、p-ERK1/2、p-JNK1/2蛋白的表达。结论 Cor对MPTP诱导的PD小鼠DA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DA能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MPTP 帕金森病 凋亡 多巴胺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苷元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_(Na)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匡怡 沙毛毛 +5 位作者 马宏昕 任静娜 饶本龙 薛文君 王嘉仪 许正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7,共7页
目的观察大豆苷元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_(Na))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大豆苷元对心室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单酶解法分离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记录、分析大豆苷元给药前后大鼠心... 目的观察大豆苷元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_(Na))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大豆苷元对心室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单酶解法分离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记录、分析大豆苷元给药前后大鼠心室肌细胞I_(Na)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变化。结果 MTT实验表明,大豆苷元的IC_(50) 30~100μmol·L^(-1),由此选定用于后续实验的药物浓度为0.3~10μmol·L^(-1)。膜片钳实验结果表明,当给予终浓度为0.3、1、3、10μmol·L^(-1)大豆苷元后,药物对I_(N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现象;大豆苷元0.3μmol·L^(-1)时对I_(Na)作用的时间过程也具有一定影响,随时间推移缓慢减小;1、3、10μmol·L^(-1)大豆苷元使I-U曲线上移;在此同等条件下,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稳态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和失活后恢复曲线的τ值延长。结论大豆苷元对大鼠心室肌Na^+通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鼠 大豆苷元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钠离子通道 心室肌细胞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